從我們的出生那一年開始算起,我們每過十二年就會過一次本命年,每到本命年,我們的家人、朋友就會送我們各種各樣的紅色禮物,以求吉祥,幫助我們順順利利度過本命年。那么什么是本命年呢?
一、本命年的含義
在農(nóng)歷中,本命年指的是五行數(shù)命回歸之年,也就是60年一本命年,我們目前過的是十二年一循環(huán),到十二年后的我們屬相所在的年份,就是我們的本命年,也稱屬相年。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本命年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因為這一年命犯太歲。“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間諺語就是本命年不吉利的最真實的寫照。我們都知道不可在“太歲頭上動土”,不然沒有好果子吃,這一到了本命年,都跟太歲沖上了,能有好果子吃嗎?民間也把本命年稱為“檻兒年”,意思是說度過本命年就像邁一道檻,邁過去了就是一片光明,邁的磕磕絆絆,免不了身上有些傷痕。紅色是一個吉利的顏色,有辟邪迎好運的征兆,因此每到本命年,我們都會受到不同種類的紅色禮物,寄托著身邊人對我們的美好祝愿。小孩子穿上了紅色的新衣服,大人們添置了紅色的裝飾品,老人們穿上了紅馬甲,寓意吉祥順利度過本命年。在傳統(tǒng)思想中,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的做法可以趨利避害,趨吉避兇,保佑人健健康康,消災(zāi)免禍。
每年春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其間不乏有許許多多的紅色物件,有“吉祥帶”、“吉祥手鏈”、“紅手繩”等等,處于本命年的人可以把這些買上一兩個,帶在身上,保佑自己,求個平安,不失為一種好兆頭。
二、生肖上解釋本命年的含義
生肖文化源遠流長,它起源于中國古代發(fā)明的天干地支紀日法,其間包含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這十二地支對應(yīng)的就是十二屬相的各個生肖。每個人從出生那年記起,每隔十二年會遇到一個年份所屬生肖與自己的屬相相同,這一年就是本命年。
生肖在八字命理學(xué)上,是指人出生的地支;本命年,就是出生的地支。當出生年的地支遇到某一年的地支與出生之年相同,也就是說地支重復(fù)相遇,命理學(xué)上就說這事“伏吟”。伏者,壓服之謂也。這一年的自己的氣運被壓制克制較多,做事易受阻。
在周易上來看,有“伏吟反吟,哭泣琳琳”的說法,也正是暗示了大家碰到本命年總會出現(xiàn)一些不怎么吉利的事情。這些挫折可能在生活、健康、學(xué)習(xí)、事業(yè)等各個方面出現(xiàn),他一出現(xiàn),你就會感到前行艱難,內(nèi)心難受、痛苦。
本命年是一個坎坷之年,到了本命年的朋友遇到的挫折可能較平常年份多些,但是大家也不用灰心喪氣,平常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定能開開心心過好自己的本命年。
最初本命年指的是五行數(shù)命回歸之年,六十年為一次;現(xiàn)在則是十二年一遇,指的是自己農(nóng)歷屬相所在的年份,所以本命年也被人們稱之為屬相年。
本命年
本命年最初為五行數(shù)命回歸之年,六十年為一輪,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農(nóng)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所以每到本命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在身上系上紅腰帶,消災(zāi)免禍。
本命年的習(xí)俗
1、人們會去祭拜“本命神”。有的地方會在正月上旬的時候向自己的本命神燒香禮拜,祈求來年平安。
2、穿紅。到了本命年的時候,大人小孩都會穿上紅色的內(nèi)衣、鞋墊,身上還會佩戴紅色的飾品。
本命年就是人出生屬相的那一年。本命年
我的收藏
[ běn mìng nián ]
釋義
基礎(chǔ)釋義
我國習(xí)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轉(zhuǎn)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屬鼠,再遇子年,就是這個人的本命年。見〖生肖〗。
詳細釋義
舊指同人生年干支相值之年。如某人壬戌年生,過六十年即可再遇。謂之本命年。一說,以生年分十二屬,如生于子年屬鼠,生于丑年屬牛等,過十二年即可再遇,謂之本命年。
唐 白居易 《七年元日對酒》詩之四:“今朝 吳 與 洛 ,相憶亦欣然, 夢得 君知否,俱過本命年?!弊宰ⅲ骸坝嗯c 蘇州 劉郎中 同壬子歲,今年六十二?!币嗍》Q“ 本命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至道 二年十一月,司天冬官正 楊文鎰 建言:歷日,六十甲子外,更留二十年。 太宗 以謂支干相承,雖止於六十,本命之外,卻從一歲起首,并不見當生紀年;若存兩周甲子,共成上壽之數(shù),使期頤之人,猶見本年號?!?元 方回 《過白土市》詩:“丙寅小運流年換,丁亥當生本命過。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什么叫本命年 ,本命年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內(nèi)容,以及什么叫本命年 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3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