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物顯微鏡時應注意的事項
⒈取放時動作一定要輕,切忌震動和暴力,否則會造成光軸偏斜而影響觀察,而且光學玻璃也容易損壞。
⒉由于物鏡的螺絲口容易損傷,安裝物鏡時要特別小心,即先向左方倒轉一小段,凹凸雙方吻合后再向右方旋轉,不要轉的太緊,輕輕捻到頭,再稍緊即可。
⒊鏡檢標本應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觀察時要從低倍鏡開始,看清標本后再轉用高倍鏡、油鏡。
⒋使用油鏡時一定要在蓋玻片上滴油后才能使用。油鏡使用完后,應立即將鏡頭、蓋玻片上的油擦干凈,否則干后不易擦去,以致?lián)p傷鏡頭和標本。但應注意二甲苯用量不可過多,否則,物鏡中的樹膠溶解,透鏡歪斜甚至脫落,蓋玻片移動甚至連同標本一起融掉。
⒌使用時不可用手摸光學玻璃部分,如需擦拭應嚴格按照光學部件擦拭辦法。
⒍使用的蓋玻片和載玻片不能過厚或過薄。標準的蓋玻片為0.17±0.02毫米,載玻片為1.1±0.04毫米。過厚或過薄將會影響顯微鏡成像及觀察。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時從柜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臺上,鏡座后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于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準鏡臺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準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jié)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臺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后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jié)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鏡臺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臺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臺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后,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鏡臺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jié)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jié),如果在調節(jié)焦距時,鏡臺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臺。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jié)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并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jié)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后,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jié)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jié)器?。?/p>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jié),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鏡臺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3.生物顯微鏡油鏡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油鏡之前,必須先經低、高倍鏡觀察,然后將需進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視野的中心。
(2)將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開到最大。
(3)轉動轉換器,使高倍鏡頭離開通光孔,在需觀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轉動油鏡,在轉換油鏡時,從側面水平注視鏡頭與玻片的距離,使鏡頭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壓破載玻片為宜。
(4)用左眼觀察目鏡,并慢慢轉動細調節(jié)器至物象清晰為止。
如果不出現物象或者目標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區(qū)之外重找時應按:低倍→高倍→油鏡程序。在加油區(qū)內重找應按:低倍→油鏡程序,不得經高倍鏡,以免油沾污鏡頭。
(5)油鏡使用完畢,先用擦鏡紙沾少許二甲苯將鏡頭上和標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鏡紙擦干凈。
(一) 顯微鏡的構造及各部名稱 關于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方法已于生物學和組織胚胎學課程中學過,在寄生蟲學的學習中,要求進一步熟練使用。
顯微鏡的構造及各部名稱見圖1。 (二) 顯微鏡的使用 利用自然光源鏡檢時,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3采用直射陽光;利用人工光源時,宜用日光燈的光源。
鏡檢時身體要正對實習臺,采取端正的姿態(tài),兩眼自然張開,左眼觀察標本,右眼觀察記錄及繪圖,同時左手調節(jié)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動標本視野。右手記錄、繪圖。
鏡檢時載物臺不可傾斜,因為當在五套載物臺傾斜時,液體或油易流出,既損壞了標本,又污染載物臺,也影響檢查結果。 圖1 顯微鏡 鏡檢時應將標本按一定方向移動視野,直至整個標本觀察完畢,以便不漏檢,不重復。
顯微鏡的重光為對光,接物鏡的轉換及光線的調節(jié)。觀察寄生蟲標本時,光線調節(jié)甚為重要。
因為所觀察的標本如蟲卵、包囊等,均為自然光狀態(tài)的物體,有大有小,色澤有深有淺,有的無色透明,而低倍、高倍接物鏡轉換較多,故須隨著鏡檢時對不同標本和要求,需要隨時調節(jié)焦距和光線,這樣才能使觀察的物象清晰。在一般情況下,染色標本光線宜強,無色或未染色標本光線宜弱;低倍鏡觀察光線宜弱,高倍鏡觀察光線宜強。
1. 對光: (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jié)至視野最亮無陰影。
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臺上,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
于轉動粗調節(jié)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于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jié),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jié)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再調微調節(jié)器,至標本清晰為止。
2. 接物鏡的使用及光線的調節(jié): 顯微鏡一般具有三個接物鏡,即低倍、高倍及油鏡,固定于接物鏡轉換盤孔中。觀察標本時,先使用低倍接物鏡,此時,視野較大,標本較易查出,但放大倍數較?。ㄒ话惴糯?00倍),較小的物體不易觀察其結構。
高倍接物鏡放大的倍數較大(一般放大400倍),能觀察微小的物體或結構。 寄生蟲的蠕蟲卵,微絲蚴,原蟲的滋養(yǎng)體及包囊,昆蟲的幼蟲,均使用低、高倍鏡。
組織細胞內的原蟲,則使用油鏡。使用低、高倍鏡觀察,如在低倍鏡下不能準確鑒定所見的物體或其內部構造時,則轉高倍鏡觀察。
使用油鏡觀察,一般加一滴油后直接將油鏡頭浸入油滴中進行鏡檢觀察。 3. 低倍、高倍、油鏡頭的識別: (1)標明放大倍數10*,40*,100*,或10/0.25,40/0.65,100/1.30。
(2)低倍鏡最短,高倍鏡較長,油鏡最長。 (3)鏡頭前面的鏡孔低倍鏡最大,高倍鏡較大,油鏡最小。
(4)油鏡頭上??逃泻谏h(huán)圈,或“油”字。 4. 低倍鏡換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光線對好后,移動推進器尋找需要觀察的標本。
(2)如標本的體積較大,不能清楚查見其構造因而不能確認時,則將標本移至視野中央,再旋轉高倍接物鏡于鏡筒下方。 (3)旋轉微調節(jié)器至物象清晰為止。
(4)調節(jié)聚光器及光圈,使視野內的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5. 油鏡的使用方法: (1)原理:使用油鏡觀察時,需加香柏油,因為油鏡需要進入鏡頭的光線多,但油鏡的透氣孔最小,這樣進入的光線就少,物體不易看清楚。
同時又因自玻片透過的光線,由于介質(玻片-空氣-接物鏡)密度(玻片:n=1.52,空氣:n=1.0)不同而發(fā)生了折射散光,因此射入鏡頭的光線就更少,物體更看不清楚。于是采用一種和玻片折光率相接近的介質如香柏油,加于標本與玻片之間,使光線不通過空氣,這樣射入鏡頭的光線就較多,物象就看得清楚(圖2)。
(2)油鏡的使用: a.將光線調至最強程度(聚光器提高,光圈全部開放)。 b.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鏡筒上升,滴香柏油1小滴(不要過多,不要涂開)于接物鏡正下方標本上。
c.轉動接物鏡轉換盤,使油鏡頭于鏡筒下方。 d.俯身鏡旁側面在肉眼的觀察下,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油鏡頭徐徐下降浸入香柏油內,輕輕接觸玻片為止。
e.慢慢轉動粗調節(jié)器,使油鏡頭徐徐上升至見到標本的物象為止。 f.轉動微調節(jié)器,使視野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g.左手徐徐移動推進器,并轉動微調節(jié)器以觀察標本。 h.標本觀察完畢后,轉動粗調節(jié)器將鏡筒升起,取下標本玻片。
立即用擦鏡紙將鏡頭上的香柏油擦凈。 6. 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之前,應熟悉顯微鏡的各部名稱及使用方法,特別應掌握識別三種接物鏡之特征。
(2)寄生蟲學實習中所觀察的標本,大多數為無色和顏色較淺,因此必須注意光線的調節(jié)。 (3)新鮮標本觀察時,須加蓋玻片,以免標本因蒸發(fā)而干燥變形或污染侵蝕接物鏡,同時可使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有利于觀察。
(三) 顯微鏡的保養(yǎng) 圖3 加用蓋玻片后,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便于檢查示意圖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wěn)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一只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后輕輕放在實習臺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臺上時,先放鏡座。
應注意事項: ①保護好顯微鏡的鏡頭; ②旋轉粗準焦螺旋不要用力過猛; ③載物臺要保持清潔; ④使用低倍鏡觀察; ⑤物鏡不要碰到載玻片以免打碎載玻片; ⑥如何移動玻片來選擇較好的觀察部位; ⑦如何區(qū)分蓋玻片上的臟東西以及氣泡。
詳細步驟: 關鍵是對光和觀察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轉動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再注視目鏡 手調節(jié)反光嘗矗佰匪脂睹拌色飽姬鏡 使視野呈雪白色 把標本放上去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然后就邊注視顯微鏡視野內 邊調粗準焦螺旋 直到視野出現物象 再微調細準焦螺旋 使物象更清晰!。
1、條件許可情況下,建議試驗室應具備三防條件:防震、防潮、防塵;電源:220V±10%,50HZ;溫度:0°C—40°C。
2、亮度調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過亮,影響燈泡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有損視力。
3、所有(功能)切換,動作要輕,要到位。
4、關機時要將亮度調到最小。
5、調焦時注意不要使物鏡碰到試樣,以免劃傷物鏡。
6、當載物臺墊片圓孔中心的位置遠離物鏡中心位置時不要切換物鏡,以免劃傷物鏡。
7、非專業(yè)人員不要調整照明系統(tǒng)(燈絲位置燈),以免影響成像質量。
8、更換鹵素燈時要注意高溫,以免灼傷;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鹵素燈的玻璃體。
9、關機不使用時,將物鏡通過調焦機構調整到最低狀態(tài)。
10、關機不使用時,不要立即該蓋防塵罩,待冷卻后再蓋,注意防火。
顯微鏡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取送方法要正確。因為反光鏡是通過鏡柄插放在鏡臂下面的,目鏡是插放在鏡筒上端的,所以,它們很容易滑落而損壞。取送顯微鏡時一定要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用一只手提著顯微鏡。另外,也不準許學生取下反光鏡和目鏡亂照亂摸。
2.鏡頭的保護。目鏡和物鏡平時放在顯微鏡箱內的專用的盒內。上實驗課期間,為了防止落上灰塵,要制作專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課間時要隨時罩好。鏡頭臟了,只能用專用的擦鏡紙擦拭,擦時要順著一個方向擦。如果擦拭不凈,最好蘸一點二甲苯繼續(xù)擦。注意,決不能把鏡頭放到二甲苯中浸泡,這樣會使鏡頭開膠,鏡片脫落。
3.粗、細準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鏡筒下滑。一般地說,粗、細準焦螺旋各轉動一周,可以使鏡筒分別移動10 mm和0.1 mm。要使鏡筒下降時,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著物鏡,使鏡筒緩緩下降。否則,很容易砸壞物鏡和玻片標本。
顯微鏡使用時間過長,鏡筒容易出現下滑現象。如果情況不太嚴重,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簡易維修:老式顯微鏡鏡臂的上端有兩個控制鏡筒松緊的螺絲,只要順時針擰動螺絲,鏡筒就擰緊了;對于國產的新式顯微鏡,鏡筒的松緊是通過兩個粗準焦螺旋來調節(jié)的。左手握緊左側粗準焦螺旋,右手順時針方向擰緊粗準焦螺旋,鏡筒就擰緊了。如果情況嚴重,要及時送到修理部門維修。
4.轉換器的使用。轉動轉換器時,不要用手指扳著物鏡。這樣時間長了,容易使物鏡鏡頭松動,改變焦距,影響觀察的清晰度。正確的方法是手指握準轉換器的邊緣進行轉動。
5.制作目鏡上的指示針。在演示或考察學生觀察效果時,最好用帶有指示針的目鏡。簡易的做法是:輕輕拆開目鏡,將一根短頭發(fā)的一端用膠水粘在目鏡內里的邊緣,另一端指向目鏡圓心的附近。觀察時,輕輕地轉動目鏡,指示針就能夠指出視野內的不同部位。
應注意事項:①保護好顯微鏡的鏡頭;②旋轉粗準焦螺旋不要用力過猛;③載物臺要保持清潔;④使用低倍鏡觀察;⑤物鏡不要碰到載玻片以免打碎載玻片;⑥如何移動玻片來選擇較好的觀察部位;⑦如何區(qū)分蓋玻片上的臟東西以及氣泡。
詳細步驟:關鍵是對光和觀察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再注視目鏡 手調節(jié)反光鏡 使視野呈雪白色把標本放上去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然后就邊注視顯微鏡視野內 邊調粗準焦螺旋直到視野出現物象 再微調細準焦螺旋 使物象更清晰!。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