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種植。要與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甜玉米隔離種植,距離一般為400米以上,如有樹林、山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離距離可適當縮短。
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都行,以空間隔離為好。如采用時間隔離,播種期應相差30天以上,這在北方是難以做到的??傊?,以不使兩類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
整地保苗。嚴格說,種植甜玉米應像種植蔬菜那樣,要選好地,整地要求細,在土壤水分適宜的情況下,耕翻后用旋轉犁打地,做到土細碎,上虛下實。由于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少而呈現(xiàn)不飽滿狀態(tài),幼芽頂土能力較弱,播種不宜太深,一般覆土6厘米左右即可確保全苗,并注意防治苗期害蟲。
密度合理。合理的種植密度與品種特性、自然地理氣候及肥水管理水平有關,特別要指出的是甜玉米完全是一種商品,因此,要注意果穗的產(chǎn)品特性,不能單純考慮畝產(chǎn)量。因為果穗是分級收購的,尤其用于出口或加工用的,要盡可能提高一、二級產(chǎn)品率,要依據(jù)商品要求、經(jīng)濟效益的大小來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盡可能在單位面積上有更高的經(jīng)濟收入。育苗覆膜。甜玉米的上市時間與經(jīng)濟效益密切相關,具有蔬菜的特點。在北方如能提早上市,趕在水果淡季供應市場鮮嫩的甜玉米,就會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晒┻x擇的途徑:采用早熟品種、育苗移栽、地膜覆蓋等,這些措施都可以達到早上市的目的。反過來就是晚上市,比如華北地區(qū)在西瓜下市以后的10月初甜玉米上市,也會增加經(jīng)濟收入
降水量大的地區(qū)不易種植過密的品種,以防止倒伏。
降水量少的地區(qū),適合種植一些耐密的品種。精細管理的宜密植,粗放管理的宜稀植。
在精播細管條件下,種植密度可以加大,因為精細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群體的整齊 度,減少以強欺弱、以大壓小的情況發(fā)生。在粗放栽培的情況 下,種植密度以偏稀為好。
早播宜密,遲播宜稀。適時早播的玉米,幼苗生長階段處于較干旱的氣候條件下,肥水供應受到一定的抑制,有利于“蹲 苗”,一般不會徒長,生長較穩(wěn)健,植株節(jié)間相對較短,到中后期表現(xiàn)出植株不高、莖稈粗壯、空稈少的優(yōu)勢,宜適當密植。
而 遲播的玉米,由于苗期高溫多濕,莖葉生長較快,沒有“蹲苗” 的時間,若種植密度過大,植株生長快,節(jié)間相對加長,不僅容 易因植株太高造成倒伏,還易引起空桿增多,所以應適當降低種 植密度。
1。
改寬行為窄行種植研究表明:適當縮小行距,增加種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產(chǎn)量的主要措施。緊湊型玉米如鄭單958和吉 單205等品種的種植行距以60厘米左右為好,而平展型的富友2 號和吉單180,以60?70厘米為好。
還有一般矮桿品種比高稈品種的適宜行距要小一些。 有時為了便于管理,可采用大小行種 植,大行距70?70厘米,小行距50?45厘米。
2。 選用高質(zhì)量的優(yōu)良雜交種高質(zhì)量的玉米品種是保證密度的主要條件,如果種子發(fā)芽率低,純度不好,子粒大小不勻,播 種后造成缺苗斷壟,而且出苗速度、生長勢、發(fā)育進程等都會產(chǎn) 生不同。
當高密度種植時,矮株弱株會產(chǎn)生空桿,造成減產(chǎn)。 3。
確定適宜的播種量如果播種量太高,雖然缺苗率基本沒有,但浪費種子,提高了成本;如果播種量太少,雖然節(jié)約了種 子,但又容易缺苗。因此,要確定一個適宜的播種量。
如果種子 的芽率在90%以上,建議采用1 — 2 — 1的播種方式,這樣既能保 證出苗率,又能降低種子用量,節(jié)約成本。 4。
嚴格定苗挖窩刨穴種的,每穴留1苗,耬播或開溝條播 的要帶株距繩下地,按株距要求定苗,如遇缺苗斷壟,可在相鄰 株留雙苗,注意雙苗長勢要一致。、5。
多留5%左右的預備苗玉米在田間生長過程中,由于種子大小的差異或下種深淺不一樣,或因病蟲害等原因,常使一些植株生長落后或變成弱小植株,最后甚至變成空株,但這些植株都爭奪光照和水分,消耗地力,當表現(xiàn)出有明顯差異時要及時去 掉。 另外,田間管理,特別是機械作業(yè),常會損傷一些植株,因 而造成收獲穗數(shù)少于留苗株數(shù),難于實現(xiàn)高產(chǎn)。
為了保證實收株數(shù),可多留一定的預備苗。在拔節(jié)后,抽雄前將弱小植株拔去, 這樣/既保證了實收株數(shù),又提高了群體整齊度,增產(chǎn)效果明顯。
1、注意適時播種。
貼茬播種應在小春作物收獲后3天內(nèi)搶時播種,盡量爭取較多的光熱資源,充分發(fā)揮品種增產(chǎn)潛力。2、注意藥劑拌種。
夏玉米播種期至苗期病蟲害發(fā)生種類多、危害重。因此,搞好藥劑拌種是苗期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采取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可有效防治根腐病、薊馬、地下害蟲。3、注意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直接影響著玉米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應根據(jù)品種類型和種植目的,調(diào)整好種植密度。
一般品種種植密度應在3500株/畝至4000株/畝。對飼用青貯玉米的密度可適當提高,高淀粉玉米也應適當增加密度,有利于淀粉含量的提高。
4、注意種肥、保苗水。為達到一次播種,實現(xiàn)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播種時畝施農(nóng)家肥1000公斤、磷肥20公斤、復合肥15公斤作種肥,先開溝將肥料施入再播種,使種、肥分開使用,防止燒苗。在高海拔地區(qū)應采取地膜覆蓋栽培等方法。
(一)選用優(yōu)良品種 近年推廣的高產(chǎn)飼用品種有:南校968、南校18、迪卡007,甜玉米有玉美頭802、華珍,糯玉米有玉美頭601等。
(二)整地播種 1、播期。春播一般在2月底~3月上旬,秋播7月底~8月上旬。
2、選地。玉米需水較多,怕旱怕澇,宜選擇排灌方便、肥力好的沙壤土種植。
3、整地施基肥。我市雨水較多, 一般開畦種植, 畦寬包溝1.3m。
起畦后施基肥,畝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1500~2000kg,普鈣30kg,復合肥40kg,拌勻后開18cm深的施肥溝施下,或穴施,施后覆土。 4、播種。
播種量1~1.5kg/畝,一般采用直播,每穴播2~3粒種子。雙行種植,株行距30*(55-65)cm,或采用寬窄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21~33cm。
畝植3500~4000株。播后保濕促全苗。
(三)田間管理 1、除草。播后1~2天內(nèi)用乙草胺或48%拉索乳油200ml兌水40kg噴霧防苗期雜草。
2、補苗定苗。3葉期對缺株穴要補苗。
在傍晚和陰天進行,苗要帶土,栽后淋足定根水。5葉期定苗,每穴留1株。
3、追肥。具體施肥量據(jù)地力水平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以保持生長茁壯,葉色正常或偏深為宜。
定苗時施攻桿肥,畝施尿素10kg,結合淺中耕小培土。7~8葉時結合培土重施攻穗肥,畝施尿素20kg、鉀肥15kg。
抽雄前再施攻苞肥,每畝施尿素15kg、氯化鉀10kg。 4、管水。
拔節(jié)期前控水防澇,誘導根系深扎。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期需水多,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5、培土防倒伏。拔節(jié)后玉米大喇叭口期結合重施肥進行培土,以保肥、抗倒伏和促進根系與植株生長,同時可蓋住部分雜草。
(四)病蟲害防治播種期及收獲前要注意防鼠。播種出苗期間注意防螻蛄、粘蟲。
一般可用1200~1500倍液敵百蟲澆灌土壤。生長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蟲、蚜蟲等害蟲。
大喇叭口期防治螟蟲和蚜蟲,可用40%增效速滅殺丁2000倍液噴心葉; 5~7天1次,連噴2~3次。粘蟲可用溴氰菊醋1000~1500倍液噴霧。
蚜蟲用2.5%撲虱蚜兌水800倍噴霧。紋枯病可在發(fā)病始期用井岡霉素噴霧;大、小斑病可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霧。
病害發(fā)生較重的田塊,每隔5~7天噴藥1次,連噴2~3次,并交替使用不同農(nóng)藥。經(jīng)過年馀的努力,壞壞農(nóng)場總算找出雙發(fā)水果玉米的最佳栽培模式,在此提供給有興趣的好朋友參考。
一、土壤與肥料1.土壤的PH值對水果玉米的影響不大,但是地力(有機炭)的強弱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在土壤貧瘠的地方種植,需要補充大量的有機肥,建議可以用香菇廢土或是廄肥每公頃2公噸,攪拌入土,然后先種植一次向日葵或是其他綠肥作物,開始使用壞壞牌液肥一號灌注,200倍,每10日一次,共3次,綠肥期間不論病蟲害、雜草都不要管他。2.耕黎后以液肥500倍淹田一次,等到乾掉后再行育苗(后詳)、耕黎、作畦。
3.定植后5日以上開始使用高氮形液肥,以500倍灌注的方式,隨著每日的給水一起灌,若是沒有滲水管,可以用200倍和水一起淹,但是效果比不上滲水管,會有明顯的差異。4.視葉面顏色以及狀況以葉面噴灑(300倍)的方式追加壞壞一號液肥,或是使用化學肥料(26-13-13,200倍)。
5.定植后1周使用抗菌B500倍一次,每分地約50公升的溶液(約100C.C.的酵素),可用灌注或葉面噴灑,部可提高濃度。6.定植后30日會開花,此時須補充壞壞牌二號液肥,土壤灌注200倍,7日一次共2次,長出幼果之后須補充化肥(0-30-40)800倍,葉面噴灑10日一次,共2次。
7.定植后55日,采收玉米筍后噴灑鈣肥800倍一次,可收催甜、著色之效。8.定植后65日開始采收,期間10日超過十日則品質(zhì)下降,糖度、脆度都會下降。
二、病害防治使用抗菌B(脯胺酸)一次就已經(jīng)足夠,雙發(fā)玉米容易得銹病,使用脯胺酸之后一樣會得到病害,但是植朱一樣很強壯,根本不會影響到收成,其馀所有抗菌藥劑在有空、有錢沒地方花、不怕身體不適的狀況下可稀釋10000倍后噴灑,基本上跟念反清復明的效果是一樣的。三、蟲害防治秘密不能講,基本上可以透露的是用物理性的防治方式,需要網(wǎng)室防止草蛉跑路以及防風,殺蟲劑的使用與殺菌劑相同,請參閱。
會有鼠害以及鳥害,但是有限,建議不要管他。四、育苗雙發(fā)玉米的發(fā)芽率可達97%以上,快速整齊,接種菌根菌(每株5G,混合菌),每日以噴灌系統(tǒng)給水2次,每次5分鐘,三天之內(nèi)發(fā)芽,最好於7日之內(nèi)移植完成,否則會影響其根系發(fā)育,超過10日則發(fā)育不良,超過15日請重新育苗。
五、定植行距150公分,株距24公分采雙行交叉定植,注意葉面生展方向,行距不足會影響后續(xù)管理工作若使用滲水管,可抓行距30公分,株距30公分密集種植,每5行留通道150公分。六、中耕培土雙發(fā)水果玉米抗倒伏性超強,網(wǎng)室內(nèi)搭配滲水管不需要培土,若於網(wǎng)室外定植后2周須培土,可用中耕機培土。
七、雜草管理不須鋤草,菌根苗長的會比雜草快,只有在開花期要注意雜草會不會影響到授粉,若密集種植雜草會長不起來,嘿嘿嘿,雜草多可以涵養(yǎng)水分,降低病害發(fā)生率(單指玉米),也可以讓菌根菌的菌絲連接到豆科雜草的根部,藉固氮菌(壞壞牌一號液肥里面有)吸取更多的氮素,建議可以用豆科的作物當雜草使用,如大豆、花生等。八、水。
1.播種深度要合適。無論機播、手點,玉米播種深度要求3~5厘米,如果計劃澆蒙頭水,播種3厘米深即可。播種過深會造成出苗慢,苗弱,如果澆水太大,則會出現(xiàn)出苗很差,造成缺苗。
2.正確施用種肥。玉米播種時播入適量磷鉀肥做種肥,能顯著增強苗期長勢,進而提高產(chǎn)量,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適量:畝施用量10~20公斤為宜。(2)錯行播種:種子和化肥要錯行播種,距離間隔5~7厘米左右。
3.及時澆蒙頭水。播種后要及時澆蒙頭水。如果播肥量過大不及時澆水則極易造成化肥燒種,導致嚴重缺苗。澆水要適量,不能澆水太大,大水漫灌易形成田間積水導致出苗速度慢、苗黃、甚至會造成嚴重缺苗。尤其是播種偏深地塊,更要控制澆水量。
4.播種量要均勻一致。在播種前,種子倒入播種機后,要轉動撥籽輪,看各行的下種量是否一致,一致時再行播種,以免造成各行出苗不一致。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