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炙后的注意事項是針灸后不要吹涼風,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還有牛羊肉,要用涼水洗治療處,用溫水洗后干毛巾擦干。針灸后第一天不能碰涼水,避免寒濕邪氣入侵。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根據最新針灸學教材統(tǒng)計,人體共有361個正經穴位。灸法是以預制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的多是艾條灸。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東方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tǒng)產生的寶貴遺產。
2006年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申報針灸經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y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y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于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于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后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y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y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wèi)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xiàn)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賴。
您好,針灸具有疏通血脈的功效,能夠很好的調理身體。
針灸的時候,一定要讓對方先酒精火焰消毒?,F(xiàn)在的人們習慣了空調的生活,在針灸的過程中也喜歡吹著空調進行針灸,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雖然針灸可以幫我們疏通血脈,活血散瘀,但是,如果我們開著空調針灸,容易造成中風現(xiàn)象,得不償失,在針灸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證沒有風的情況下載進行。
有針灸需求的人,在醫(yī)生針灸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搖晃,因為針灸講究快,準,恨,講究一陣到位,但是,許多人在針灸的時候,總是因為稍微的疼痛而扭動,其實,這樣不僅僅會構成扎針錯誤,甚至會因為扎錯而導致輕微出血,得不償失,在針灸之前,我們應該先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