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拼音
1、聲音[shēng yīn]。
2、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zhì)(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xiàn)象。最初發(fā)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zhì)傳播形成的運動。
3、聲音是一種波??梢员蝗硕R別的聲(頻率在20 Hz~20000 Hz之間),我們稱之為聲音。
詞語:聲音
拼音:shēnɡyīn
注音:ㄕㄥㄧㄣ
簡拼:SY
繁體:聲音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1.指由物體振動而發(fā)生的聲波通過聽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
2.古指音樂、詩歌。
3.指說話的聲氣和口音。
4.比喻意見、論調(diào)。
簡明解釋
[sound]
使人產(chǎn)生聽覺的振動
一種由物體振動而發(fā)生的波造成的聽覺印象
[voice]∶某些起與人的語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達手段
代表法律的莊嚴的聲音
詳細解釋
指由物體振動而發(fā)生的聲波通過聽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
《禮記·樂記》:“樂必發(fā)於聲音,形於動靜,人之道也?!蹦铣巍U照《擬<行路難>》詩之七:“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鼻濉だ顫O《巧團圓·默訂》:“你看臥房門啟,想是曹小姐聽見聲音,知道小生在此,又出來探望了?!鄙驈奈摹稄奈淖詡鳌の易x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若在四月落了點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處全是蟋蟀聲音,真使人心花怒放?!?br>
古指音樂、詩歌。
《禮記·樂記》:“聲音之通,與政通矣?!睍x葛洪《抱樸子·勖學》:“沉鱗可動之以聲音,機石可感之以精誠?!碧啤ち谠短乒嗜f年令裴府君墓碣》:“[裴公]喜博弈,知聲音?!泵鳌ゎ櫰鹁]《國雅品·釋品》:“魯山,秦人也,喜儒,嗜聲音?!?br>
指說話的聲氣和口音。
《孟子·告子下》:“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碧啤ひ瘛肚锶战瓥|晚行》詩:“路岐滋味猶如舊,鄉(xiāng)曲聲音漸不同。”宋·蘇軾《東坡志林·辨附語》:“世有附語者,多婢妾賤人,否則衰病不久當死者也,其聲音舉止,皆類死者?!薄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蟪稹罚骸叭鸷缭谂撝?,聽得船頭說話,是淮安聲音,與賊頭陳小四一般無二。”
比喻意見、論調(diào)。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八:“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蔽何 秹研屑ば腋5幕橛率慷_》:“這不是有閑階級、士大夫之流的聲音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