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類型 魔法型為主 精通武器 自動手槍(推薦) 精通護具 布甲 機械的加點方法1.刷圖=======【技能分類】=================-------【射術】--------------------- 膝撞,等級:5 強制-膝撞,等級:1 浮空彈,等級:1 瞬踢,等級:1 踏射,等級:1 空中射擊,等級:1-------【機械】--------------------- 機械改良,等級:18 RX-78追擊者,等級:30 斗志之歌,等級:1 強化-RX-78追擊者,等級:3 嗜戰(zhàn)追擊者,等級:10 Ez-8自爆者,等級:27 G-1科羅納,等級:26 改裝:G-2旋雷者,等級:23 偽裝,等級:1 機械引爆,等級:3 Ex-S毒蛇炮,等級:5 改裝:G-3捕食者,等級:18 空投支援,等級:16 攔截機工廠,等級:5 空戰(zhàn)機械:風暴,等級:5 蓋波加之拳,等級:1 Ez-10反擊者,等級:1 強化-機械引爆,等級:1 強化-G-1科羅納,等級:1 Ex-SZero毒蛇炮,等級:1-------【戰(zhàn)術】--------------------- G-14手雷,等級:1 銀彈,等級:30 強化-銀彈,等級:3-------【重火器】--------------------- M-137格林機槍,等級:1 BBQ,等級:1 M-3噴火器,等級:1 反坦克炮,等級:1-------【通用】--------------------- 皮甲精通,等級:1 后跳,等級:1 強制-后跳,等級:1 機械師布甲精通,等級:1 躍翔,等級:3 遠古記憶,等級:10 魔法暴擊,等級:10 魔法背擊,等級:10 受身蹲伏,等級:1 智力之源,等級:3 屬性攻擊精通,等級:3 命中精通,等級:3 回避精通,等級:12.PK 職業(yè):機械戰(zhàn)神 已用SP:6990 剩余SP:4 任務獲得:830 總TP:23 已用TP:23 剩余TP:0 =======【技能分類】================= -------【射術】--------------------- 膝撞,等級:8 強制-膝撞,等級:1 浮空彈,等級:25 瞬踢,等級:1 強制-浮空彈,等級:1 空中射擊,等級:1 踏射,等級:1 浮空產(chǎn) 等級 MAX。
-------【機械】--------------------- 機械改良,等級:18 RX-78追擊者,等級:30 斗志之歌,等級:1 強化-RX-78追擊者,等級:3 嗜戰(zhàn)追擊者,等級:10 Ez-8自爆者,等級:27 G-1科羅納,等級:11 機械引爆,等級:4 改裝:G-2旋雷者,等級:5 偽裝,等級:10 Ex-S毒蛇炮,等級:1 改裝:G-3捕食者,等級:5 空戰(zhàn)機械:風暴,等級:18 攔截機工廠,等級:13 -------【戰(zhàn)術】--------------------- G-14手雷,等級:28 銀彈,等級:1 -------【重火器】--------------------- M-137格林機槍,等級:1 反坦克炮,等級:1 BBQ,等級:1 M-3噴火器,等級:1 (這技能我在糾結(jié)滿不滿。滿粗火的僵直和壓制。
確實不錯。而且我出了泰拉炮物理傷害不比大槍。
但多段攻擊易出泰拉屬性)-------【通用】--------------------- 皮甲精通,等級:1 后跳,等級:1 強制-后跳,等級:1 機械師布甲精通,等級:1 躍翔,等級:5 遠古記憶,等級:10 不屈意志,等級:10 智力之源,等級:3 命中精通,等級:3 體力之源,等級:3 受身蹲伏,等級:1 屬性攻擊精通,等級:3 回避精通,等級:3 覺醒技能蓋波加要5個無色。
Q235A 高級優(yōu)質(zhì)碳素結(jié)構鋼,抗拉強度為235N/mm2
T10A 高級優(yōu)質(zhì)碳素工具綱,含碳量1%
60Si2Mn 彈簧鋼,用于制造大尺寸的熱成型彈簧,如汽車板簧,機車減震彈簧
GCr15 軸承鋼,主要用于生產(chǎn)滾動軸承
9SiCr 合金刃具鋼,主要用于生產(chǎn)小截面手工刀具,如板牙
W18Cr4V 鎢系高速鋼,用于生產(chǎn)形狀簡單的金屬切削刀具,如車刀,銑刀,絲錐
Cr12 冷做模具鋼,主要用于制造搓絲板,拉絲模
1Cr18Ni9 奧氏體不銹鋼,主要用于防銹耐腐蝕零件,或非磁性零件
QT400-15 球墨鑄鐵,標準試樣的抗拉強度為400M/mm2。延伸率為15%
H68 黃銅,可以是板,帶,棒料等。
T3 純銅棒
機械基礎 課程內(nèi)容由4個模塊
第一模塊是靜力學基礎,主要介紹靜力學的基本知識,構件的受力分析、力系簡化和構件的平衡計算;第二模塊是材料力學基礎,主要介紹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變形的受力特點和變形特點,構件的強度和剛度計算;第三模塊是常用機構和機械傳動,主要介紹常用機構工作原理、運動特點、應用及設計的基本知識,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jié)構特點、標準及其選用和設計的基本方法,以及機械潤滑與密封的基本知識; 第四模塊是聯(lián)接與軸系零部件,主要介紹鍵聯(lián)接、銷聯(lián)接、螺紋聯(lián)接、軸、軸承、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的結(jié)構、特點及其選用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內(nèi)容簡介
《機械基礎:機械原理與零件分冊》采用模塊化方式構建課程內(nèi)容體系,課程內(nèi)容由4個模塊,20個單元組成。
第一模塊是靜力學基礎,主要介紹靜力學的基本知識,構件的受力分析、力系簡化和構件的平衡計算;第二模塊是材料力學基礎,主要介紹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變形的受力特點和變形特點,構件的強度和剛度計算;第三模塊是常用機構和機械傳動,主要介紹常用機構工作原理、運動特點、應用及設計的基本知識,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jié)構特點、標準及其選用和設計的基本方法,以及機械潤滑與密封的基本知識; 第四模塊是聯(lián)接與軸系零部件。
全書分為工程力學分冊和機械原理與零件分冊出版,工程力學分冊包括緒論、第一模塊(靜力學基礎)、第二模塊(材料力學基礎)和附錄;機械原理與零件分冊包括第三模塊(常用機構和機械傳動)、第四模塊(聯(lián)接與軸系零部件)和附錄。
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成人教育學院、技師學院機械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三模塊 常用機構和機械傳動
第9單元 平面機構的結(jié)構分析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和難點
案例導入
9.1 構件和運動副
9.1.1 構件的自由度
9.1.2 運動副和約束
9.1.3 運動副的分類
9.1.4 構件的分類
9.2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9.3 機構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條件
9.3.1 平面機構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條件
9.3.2 幾種特殊情況的處理
☆綜合案例分析
習題
第10單元 平面連桿機構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和難點
案例導入
10.1 鉸鏈四桿機構的認知
10.1.1 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
10.1.2 鉸鏈四桿機構類型的判別
10.2 平面四桿機構的演化
10.3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10.3.1 急回特性
10.3.2 壓力角與傳動角
10.3.3 死點位置
10.4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10.4.1 按給定的行程速度變化系數(shù)設計四桿機構
10.4.2 按連桿給定的預定位置來設計四桿機構
☆綜合案例分析
習題
第11單元 凸輪機構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和難點
案例導入
11.1 凸輪機構的特點、應用和分類
11.1.1 凸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11.1.2 凸輪機構的分類
11.2 從動件常用的運動規(guī)律
11.2.1 凸輪機構的運動過程及有關名稱
11.2.2 從動件常用的運動規(guī)律
11.3 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
11.3.1 圖解法設計凸輪的原理
11.3.2 對心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設計
11.4 凸輪工作輪廓的校核
11.4.1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
11.4.2 運動失真
11.4.3 凸輪基圓半徑的確定
11.5 凸輪機構的結(jié)構與材料
11.5.1 凸輪機構的結(jié)構
11.5.2 凸輪和從動件的材料選擇
☆綜合案例分析
習題
第12單元 間歇機構
第13單元 螺旋機構
第14單元 帶傳動
第15單元 齒輪傳動
第16單元 輪系
第四模塊 聯(lián)接與軸系零部件
第17單元 聯(lián)接
第18單元 軸
第19單元 軸承
第20單元 聯(lián)軸器與離合器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 構件外力及其平衡計算
1.1 力的基本概念與性質(zhì)
1.2 構件的受力圖
1.3 力的投影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計算
1.5 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
第2 內(nèi)力和強度計算
2.1 內(nèi)力與截面法
2.2 桿件的內(nèi)力圖
2.3 桿件的應力及強度計算
極限與配合篇
第3 極限與配合基礎
3.1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概念
3.2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及應用
3.3 形位公差與表面粗糙度簡介
工程材料篇
第4 工程材料及熱處理
4.1 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
4.2 鐵碳合金
4.3 鋼的熱處理
4.4 碳鋼與合金鋼
4.5 鑄鐵
4.6 非鐵合金
機械設計篇
第5平面機構基本知識
5.1 運動副作用與分類
5.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5.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5.4 平面四桿機構及其應用
5.5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5.6 用圖解法設計平面連桿機構
5.7 機構創(chuàng)新方法 第6 凸輪機構和間歇運動機構
6.1 凸輪機構
6.2 凸輪機構設計
6.3 棘輪機構和槽輪機構
第7 齒輪傳動
7.1 概述
7.2 漸開線齒廓
7.3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各部分名稱、主要參數(shù)及尺寸計算
7.4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7.5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設計計算
7.6 漸開線齒輪的加工原理和根切現(xiàn)象
7.7 斜齒圓柱齒輪和直齒圓錐齒輪
7.8 蝸桿傳動
第8 帶傳動與鏈傳動
8.1 帶傳動
8.2 鏈傳動
第9 零件的連接
9.1 螺紋連接
9.2 鍵連接
9.3 銷連接
9.4 聯(lián)軸器、離合器
第10 軸
10.1 軸的類型及材料
10.2 軸的結(jié)構及其設計要求
10.3 軸的強度校核計算
第11軸承
11.1 滑動軸承
11.2 滾動軸承
11.3 滾動軸承的組合結(jié)構設計
11.4 滾動軸承的裝拆和潤滑
第12各種零件常見失效形式
12.1 磨損
12.2 非疲勞因素斷裂
12.3 疲勞破壞
12.4 其他破壞
金屬工藝篇
第13 鑄造
13.1 金屬鑄造性能
13.2 砂型鑄造
13.3 鑄造工藝規(guī)程
13.4 鑄件結(jié)構的工藝性
13.5 特種鑄造簡介
第14 鍛壓加工
14.1 鍛壓加工金屬的成形機理
14.2 金屬的鍛壓性及加熱
14.3 自由鍛
14.4 模鍛
14.5 板料沖壓
14.6 其他壓力加工方法及新技術新工藝簡介
第15 焊接
15.1 手工電弧焊
15.2 電弧焊質(zhì)量分析
15.3 其他常用焊接方法及焊接新工藝簡介
15.4 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
15.5 焊接結(jié)構工藝設計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6切削加工
16.1 金屬切削加工的基礎知識
16.2 金屬切削過程及其物理現(xiàn)象
16.3 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選擇
16.4 車、鉆、鏜、銑、刨、磨削加工簡介
16.5 切削加工零件結(jié)構工藝性
1、確定圖紙的種類。
機械類圖紙有很多種類,分裝配圖、簡圖、原理圖、零件圖等,首先要確定你拿到的是一張什么圖紙,你才知道圖紙表達的是什么對象,表達了那些方面,表達到什么程度。2、讀取對象信息。
圖紙雖然每個人、每個公司都不會相同,但都遵循國家的制圖標準,一張圖紙做出來就是為了給人看的,要是特殊的地方太多,別人沒法看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首先看標題欄(右下角)里面的對象名稱、編號、數(shù)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單位等信息,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參看手冊相關部分的內(nèi)容。
確定視圖。如果是原理圖等類型的非“標準”圖紙,就沒有嚴格的視圖這個概念了。
標準的圖紙最少都有一個視圖的。視圖的概念來源于畫法幾何的投影,這個知識也可以看看手冊的相關內(nèi)容,簡單的說,我們國家的制圖標準,一個物體,正面看到的稱之為主視圖,左邊看到的稱之為左視圖(擺放在主視圖右邊),頂上看的稱之為俯視圖(放在主視圖的下邊),以及剖視圖等等很多的視圖的概念。
反映在圖紙是,視圖就是一塊“東西”,塊與塊間不會有尺寸、文字、線條等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他們,中間就是空白的。有建筑等視圖能力的人對這些概念不會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體與標注注解。確定了有幾個視圖,分別是什么視圖,之后就要分清主體(暫且這樣叫吧,這詞我發(fā)明的),主體就是描述機械零部件的那些線條(實際的零部件二維世界里就是些線條),這個根據(jù)線的粗細就能分出來了(細線都是標注線),主體的線只有粗實線(粗細可以相對比較來判斷,標準里面粗細也有標準的)、粗虛線和剖面線。
由主體還原零部件的實際樣子。這是視圖的關鍵點,其他的都可以看看書、翻翻手冊搞定,只有這個,需要積累和空間想象能力的,不能還原實際零件的樣子,就會出現(xiàn)那個笑話說的挖個井卻造了個煙囪。
還原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仔細確定每個視圖到底是什么視圖(包括剖視圖等表達方法),輔助尺寸標注(例如R代表半徑,那條線就是個圓弧(面),這些標注在手冊里面有,也比較簡單。確定零部件尺寸。
這個可以大概的看一下,有個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制造者,到用到的時候再去看。內(nèi)外行分界線。
到這里,只要你看過圖紙,并研究過機械設計手冊里面的有關圖紙表達的內(nèi)容,你算是看得懂圖紙的外行了,就像你看了一份房子的圖紙后,你知道了房子的戶型結(jié)構,大小了,不想深入的可以到此為止。然而,機械類的圖紙信息,遠遠不止這些。
入行機械識圖。機械圖紙(這里說的都是標準的圖、原理圖等不做介紹)表達的是一個零件或者部件或者一臺機器的結(jié)構、尺寸、材料、精度等等機械行業(yè)用得到的所有設計數(shù)據(jù),入行前已經(jīng)看到了材料和結(jié)構部分,后面接著講其他信息,由于機械類的信息幾乎全部都在圖紙里面,光看機械設計手冊就上千頁,所以這里不能全部分享完經(jīng)驗,只能是入行的經(jīng)驗。
精度。機械類的尺寸(例如一個圓柱的直徑)不只是一個尺寸而已,無論標注了公差(±0.XX這樣的)還是沒有標注的尺寸都是一個范圍,這就是機械的(尺寸)精度,這個概念要一直都有。
因為機械的零部件一般都是大批量生產(chǎn)的,需要精度來控制每一個零件(他們不可能一樣大小,存在誤差)的尺寸在一定的范圍。同樣的,零部件還有形位公差(也是標注不標注都是存在的)。
未標注的精度(公差)在國家標準里面都有規(guī)定,有的圖紙技術要求里面會寫明,精度是機械零部件的靈魂,這需要一定的積累,對照手冊里面可以學習懂每一個圖紙上的精度信息。工藝。
工藝簡單的說就是如何制造(組裝)這個零部件的方法,機械圖紙雖然沒有工藝(過程)的直接信息表達,但是它卻包含了基本的工藝。一個零部件設計出來,加工不出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何加工是設計者考慮過的事情,在圖紙里面也會有表達。
粗糙度:粗糙度決定了使用要求,同時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精度:比如一個要素(一個裝軸承的內(nèi)孔)的尺寸、位置、形狀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會隱含對它的加工工藝要求(磨削)。
熱處理:熱處理使得加工可行,性能達到了使用要求。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一般會在技術要求里面提出。
總之,圖紙表達的的信息,必須讀出其工藝信息,這也是機械圖紙的關鍵作用,當然,實際中會有工藝編寫人員根據(jù)公司實際加工能力編寫詳細的工藝(文件),看得懂機械圖紙的人,還原出實際零部件樣子之后要能很清楚這東西怎么加工出來。細節(jié)。
簡單的說,圖紙大多數(shù)都是天圓地方的(大多不是圓、圓弧就是直角),然而,實際加工中,由于刀具等原因的限定,直角處往往都帶有刀尖、折彎的圓弧,一些圓弧也不是實際的圓弧,對于各種加工方法加工的實際效果要有大概的了解,對圖紙表達的“理想”樣子和“實際”樣子的差別要有概念,當然,這些差別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的,并不會因為差別影響其功能。檢驗。
各種量具的使用,檢測的方法和項目,都要有個大概的理解,由于機械零部件都具有特殊性,要么精度很高,普通的鋼卷尺直尺不能作為檢驗量具,要么就很大(很?。渤^的傳統(tǒng)的內(nèi)外徑量表、游標卡尺的范圍,各。
搞機械設計的必備的基礎專業(yè)知識包括:《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工程力學》;《公差配合》;《金屬材料熱處理》等。學習、掌握專業(yè)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擁有專業(yè)資料、工具書,也是比不可少的。
《機械原理》:
根據(jù)機械原理教學基本要求編寫,內(nèi)容包括平面機構的結(jié)構分析、機構的運動分析、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其他常用機構、機械的平衡、機器運轉(zhuǎn)和速度波動的調(diào)節(jié)、平面機構的力分析以及Matlab語言在機械原理中的應用。按照實際可能完成的教學任務以及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的要求安排教學內(nèi)容,并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通俗易懂、難度適當?shù)刂v述機械原理的課程內(nèi)容。
基本知識:機械制圖 數(shù)學 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 機械設計 機械原理 機械制造 電路原理(雖然看起來是電氣學的,但是機械的人一定要掌握電路) 彈性力學(主要有限元分析方面) 數(shù)值分析 TRIZ 機械工程控制 微機原理 (前面8個很重要)plc 。
關于軟件: cad(solid edge/solidworks/) Ansys(有限元分析) Adams(模擬仿真) mastercam(機床仿真) UGNX abqus hepermesh(主要建模 網(wǎng)格) matlab(信號等分析) labvieW(信號處理) 總之機械設計必須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分析,計算機發(fā)展的太快,這方面牽涉的軟件太多了,所以建模、分析、仿真的必須得至少各熟練一個。
您如學機械制圖基礎,且看下面這本書是否適合于你。
《機械制圖》 圖叢書名: “十一五”技能型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 作 者: 洪有倫,唐麗君 主編 出 版 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圖書目錄】 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1.1 制圖的基本規(guī)格 1.1.1 圖紙幅面和格式 1.1.2 字體 1.1.3 比例 1.1.4 圖線 1.1.5 尺寸注法 1.2 幾何作圖 1.2.1 等分線段 1.2.2 等分圓周及作正多邊形 1.2.3 斜度和錐度 1.2.4 圓弧連接 1.2.5 橢圓畫法 1.2.6 圓的切線 1.3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及畫法 1.3.1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 1.3.2 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 1.3.3 平面圖形的作圖步驟 1.3.4 繪制工程圖樣的方法與步驟 第2章 點、直線、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法及三視圖 2.1.1 投影法的分類 2.1.2 正投影的特性 2.1.3 三視圖的形成 2.2 點的投影 2.3 直線的投影 2.3.1 直線的投影 2.3.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 2.3.3 點與直線 2.3.4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4 平面的投影 2.4.1 平面的表示法 2.4.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4.3 平面內(nèi)的點和直線 第3章 基本體 3.1 基本體的投影 3.1.1 平面立體 3.1.2 曲面立體 3.2 截斷體 3.2.1 平面立體的截交線 3.2.2 曲面立體的截交線 3.3 相貫體 3.3.1 表面取點法 3.3.2 輔助平面法 3.3.3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第4章 軸測圖 4.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4.1.1 軸測圖的形成 4.1.2 軸測圖的基本概念 4.1.3 軸測圖的種類 4.1.4 軸測圖的性質(zhì) 4.2 正等測軸測圖 4.2.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shù) 4.2.2 平面立體的正等測畫法 4.2.3 曲面立體的正等測畫法 4.3 斜二測軸測圖 4.3.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shù) 4.3.2 斜二測圖的畫法 第5章 組合體 5.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 5.1.1 組合體的組合方式 5.1.2 組合體的表面連接關系 5.1.3 形體分析法 5.2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 5.2.1 形體分析 5.2.2 選擇主視圖 5.2.3 確定繪圖比例和圖幅 5.2.4 繪制底圖 5.2.5 檢查、描深 5.3 組合體視圖的尺寸標注 5.3.1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5.3.2 截斷體和相貫體的尺寸標注 5.3.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5.4 讀組合體的視圖 5.4.1 讀圖的基本知識 5.4.2 讀圖的基本方法 第6章 機件的表達方法 6.1 視圖 6.1.1 基本視圖 6.1.2 向視圖 6.1.3 局部視圖 6.1.4 斜視圖 6.2 剖視圖 6.2.1 剖視圖的概念 6.2.2 剖視圖的種類 6.2.3 剖切面 6.2.4 剖視圖的規(guī)定畫法和簡化畫法 6.3 斷面圖 6.3.1 斷面圖的概念 6.3.2 斷面圖的種類及畫法 6.4 其他表達方法 6.4.1 局部放大圖 6.4.2 簡化畫法 6.5 綜合應用舉例 6.6 第三角畫法簡介 第7章 常用機件的規(guī)定畫法與標記 7.1 螺紋與螺紋緊固件 7.1.1 螺紋 7.1.2 螺紋緊固件 7.2 齒輪 7.2.1 圓柱齒輪 7.2.2 直齒錐齒輪 7.2.3 蝸桿與蝸輪 7.3 鍵與銷 7.3.1 鍵 7.3.2 銷 7.4 滾動軸承 7.4.1 滾動軸承的結(jié)構與分類 7.4.2 滾動軸承的畫法 7.4.3 滾動軸承的代號與標記 7.5 彈簧 7.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各部分的名稱及尺寸計算 7.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guī)定畫法 第8章 零件圖 8.1 零件圖概述 8.1.1 零件圖的作用 8.1.2 零件圖的內(nèi)容 8.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 8.2.1 主視圖的選擇 8.2.2 其他視圖的選擇 8.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8.3.1 尺寸基準的分類 8.3.2 標注尺寸的基本原則 8.3.3 零件上常見孔的尺寸注法 8.4 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8.4.1 技術要求的內(nèi)容 8.4.2 表面粗糙度 8..3 表面處理及熱處理 8.4.4 極限與配合 8.4.5 形狀與位置公差 8.5 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jié)構 8.5.1 鑄造工藝結(jié)構 8.5.2 機械加工工藝結(jié)構 8.6 典型零件圖例分析 8.6.1 軸套類零件 8.6.2 輪盤類零件 8.6.3 叉架類零件 8.6.4 箱體類零件 8.7 零件測繪 8.7.1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8.7.2 零件尺寸的測量 8.8 讀零件圖 8.8.1 閱讀零件圖的目的 8.8.2 讀圖的方法與步驟 第9章 裝配圖 9.1 裝配圖概述 9.1.1 裝配圖的作用 9.1.2 裝配圖的內(nèi)容 9.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9.2.1 規(guī)定畫法 9.2.2 特殊畫法 9.3 裝配圖的尺寸注法和技術要求 9.3.1 尺寸標注 9.3.2 技術要求 9.4 裝配圖的零、部件序號及明細欄 9.4.1 零、部件序號 9.4.2 零件明細欄(表) 9.5 常見的裝配結(jié)構 9.5.1 裝配工藝結(jié)構 9.5.2 常見裝置 9.6 部件測繪和裝配圖畫法 9.6.1 部件測繪 9.6.2 裝配圖的畫法 9.7 讀裝配圖和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9.7.1 讀裝配圖的方法與步驟 9.7.2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第10章 表面展開圖 10.1 表面展開圖的基本知識 10.2 求一般位置直線的實長 10.2.1 直角三角形法 10.2.2 旋轉(zhuǎn)法 10.3 平面體制件的表面展開 10.4 圓柱管制件的表面展開 10.5 圓錐管制件的表面展開 10.6 異形管接頭的表面展開 10.7 繪制展開圖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10.7.1 接縫位置的確定 10.7.2 板材厚度對制件加工的影響 10.7.3 咬口形式及余量 第11章 房屋建筑圖 11.1 概述 11.1.1 房屋的組成 11.1.2 房屋建筑圖的分類 11.2 房屋建筑圖的有關規(guī)定 11.2.1 建筑制圖的基本標準 11.2.2 建筑制圖的有關規(guī)定 11.3 首頁圖和總平面圖 11.3.1 首頁圖 11.3.2 總平面圖 11.4 建筑平面圖 11.4.1 平面圖的基本要求及表達方法 11.4.2 平面圖的閱讀 11.5 建筑立面圖 11.5.1 立面圖的基本要求及表達方法 11.5.2 立面圖的閱讀方法 11.6 建筑剖面圖 11.6.1 剖面圖的基本要求及表達方法 11.6.2 剖面圖的閱讀 11.7 建筑詳圖 11.7.1 概述 11.7.2 詳圖的閱讀方法 本書是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工程制圖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并采用最新《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編寫的。全書共分十。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