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琴齡8年的樂手,我有總結過您提的問題。開始主要有識譜、演奏基礎、節(jié)奏訓練、樂理學習這四方面:
一、識譜:吉他使用的不是五線譜而是六線譜,六線譜是專門為方便吉他演奏而設計的世界通用的一種記譜形式,基本沒有任何基礎的人也可以幾分鐘內就能看懂譜子。
二、演奏基礎:指的是剛開始接觸到吉他,需要學習的最基礎的演奏方法,比如右手撥弦、掃弦的練習,左手和弦指型的學習以及和弦轉換的訓練,這幾方面經過初步的學習都可以做到簡單的彈唱。
三、節(jié)奏:節(jié)奏方面需要認識最基本的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不同的音符有不同的長度,通過這些最簡單的音符可以組合出各種豐富的節(jié)奏。
四、樂理:樂理對很多同學來說也許是一個比較進階的話題,因為六線譜非常簡單易懂,通過看譜子就可以演奏吉他了,但是會了一些簡單的彈唱后,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歌曲用到的和弦都差不多,這時候你會想了解為什會用到這些和弦,這些和弦是怎么來的,如何編配更好聽,或者你不想每次學習一首歌,這時候需要一些樂理的幫助,比如什么是大調音階、什么是順階和弦,等等,有了這些知識的支持,你會發(fā)現(xiàn)你開始真正地認識音樂了。
另外說到學習,現(xiàn)在學習吉他主要有幾個途徑,
一是,通過琴行、培訓機構與老師面對買你學習
二是,看書或者通過綱絡學習,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琴行教學:好處:面對面學習,老師可以手把手地糾正你的一些錯誤,而且有老師的指導和督促進步會比較快,少走很多彎路。
弊端:琴行老師質量參差不齊,老師的眼界與認知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對音樂的認知,有的老師可能自己就學藝不精(大多數琴行老師只能算是普通老師,算不得名師),會彈一些簡單的曲子,但是這些東西一個沒有學過吉他的人往往又是看不出來的,進而導致教出來的學生與真正好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差距越來越大。
綱絡教學:好處:現(xiàn)在綱絡上已經有很多比較成熟的教學視頻,拍攝方式也可以很清晰的看清老師的指型、手法,并且知識很全面,尤其是對一些資金比較緊張或者平時沒有時間專門去琴行學習的人來說,是值得一試的。
弊端:沒有老師的指導與督促,很難自覺保證練習時間,不過現(xiàn)在很多網絡教學提供與老師互動交流的功能,也是蠻方便的,具體選擇哪一種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實際情況來就行。
個人建議琴行入門,基礎樂理了解了(理解什么是3和弦),然后能彈一些簡單的民謠曲子了,再到綱絡學是最靠譜的。琴行能最快解決最基礎的問題,老師素質參差不齊但是最最基礎的知識教入門沒問題。之后你就要慎重選擇之后的學習領路人了,不然零基礎自學很難的。
綱絡學習優(yōu)酷什么的一搜很多的。一個是先選有實力的老師,第二是要有老師答疑反饋的最好不然你錯了你都不知道。哎呀音樂,是個專門做音樂教育的,名師云集,每天工眾呺會發(fā)很多干貨內容,進入后回腹BD可獲得以往干貨文章??!經常有吉他大師(布魯斯教父蔡正東,唐朝樂隊的顧忠,上海JZ club一系列爵士大咖等等)在里面做直播,而且課都有老師在裙里答疑、批改作業(yè),及時的反饋才是綱絡教學的穩(wěn)妥模式。
最后送給大家一點感悟,刻意練習效果最后,它最重要的幾點是:一、有問題的地方單獨練習直到攻克后再繼續(xù)往下彈。二、名師指導(一定是名師,而不是普通老師)三、及時得到反饋去改正錯誤。大家共勉!!
我建議如果是初學者的話最好不要急著去彈大曲子,最好先打好基本功. 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開手,用右手在左手的每兩個手指間用力向兩邊分,這個是彈琴之前一個必要的工作. 說到學習吉他,首先是左右手的配合,可以從爬格子開始,不要圖快,可以從慢速開始,但是要開著節(jié)拍器,速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左右手的配合和節(jié)拍的準確還有彈琴身體和手的姿勢一定要正確,如果一開始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等將來再改,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之后就可以練習一下手指的獨立性,這個是很重要的,練起來也比較辛苦.但是一定要記住,當手指累了,就馬上停下來,不要繼續(xù)練下去,避免肌肉拉傷.還有,有時候當一個練習片段練了很久還是沒有攻下,可以先放一放,練習一下其他的,再回來練這個片段,相信會輕松很多. 之后建議去練小林克己的教材,這本教材回避了目前吉他學習的只注重速度的誤區(qū),而加強了技巧方面的訓練.在學習這本教材的同時,如果是樂理基礎不太好的朋友,可以仔細理解這本書中提到的一些樂理知識,不過這是遠遠不夠的,最好還要專門的學習樂理知識,但是這個是強求不來的,不用著急,理解為先,如果只是記是沒有用處的,要結合音樂去理解它,它才能為你所用.等小林克己初級學完,就可以去試著彈一些難度適合曲目了. 在學小林克己中級的時候,就要同時注重了解一下吉他,音箱和效果器方面的知識了,因為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吉他手,光彈的好是沒有用的,每一個偉大的吉他手,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特色鮮明的音色.對于一個電吉他樂手,你的技術不僅僅體現(xiàn)在彈的好不好,同樣體現(xiàn)在你對音色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作為一個現(xiàn)實而實惠的問題,如何用中低端設備來獲得十分優(yōu)秀的音色也是對一個出色吉他手的考驗. 這時候你對吉他,效果器和音箱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可以考慮存一些錢去換一些理想的設備,在這時候你已經會彈不少東西了,琴技會暫時停滯不前,因為基本的技巧都已經掌握,而會彈的東西變多會占據你的大量學習新東西的時間,因此興趣可能會有些挫傷,一套好的設備會在這個時候適時的刺激你對吉他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而且可以讓你的技術更徹底的表現(xiàn)出來. 這段時間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去組一個樂隊,一開始組樂隊不要對樂隊要求太高,這只是鍛煉你和其他樂手之間的配合,也能幫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信跟樂隊排練過幾次以后,你應該對音色方面有新的認識,也應該了解平時自己在家彈琴和與樂隊和練是根本不同的兩個概念,有時候你做的一個音色自己在家彈琴的時候感覺非常好,可是和樂隊合奏的時候就變得非常糟糕,因為我們在和樂隊合奏的時候,音量遠比自己在家彈琴開的大的多,音色聽起來也大不一樣.而且有BASS和鼓,還有節(jié)奏吉他主唱的聲音,混在一起,聲音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淹"掉,這時候就要考慮對EQ做出新的調整,EQ的調節(jié)也是需要著重學習的,但這個要靠平時的琢磨,強求不來的.通常我們在家彈琴的時候,習慣把低頻開的稍微高一些,這樣音色聽起來比較細膩,穩(wěn)重,但是在和樂隊合奏的時候,因為有BASS和節(jié)奏吉他,所以應該把中頻和高頻開的稍高,低頻可以適當降低,以保證你的SOLO聽起來是那么突出.而排練和演出又不一樣,演出的時候因為有觀眾,人群會吸收一部分低頻,所以低頻又要比平時開的高一些.這些都是對一個樂手經驗的累積,對于一個樂手來說,經驗是非常非常寶貴的財富,當你擁有豐富的經驗,會讓你在眾多吉他手中脫穎而出,更會影響你的舞臺氣質.要彈好琴,必須要多聽,不但數量要多,而且種類也要多.最好不要形成偏口,一味地聽一種類型的音樂,那樣會讓你的素材變的匱乏,音樂也變得單調.甚至不用一味地聽與吉他有關的音樂,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音樂,也不管是用什么來演奏的,都要廣泛的吸收.還有就是最好了解一下吉他方面的知識,我推薦你訂<>這本雜志,它真的很好,也很全面.里面不但能告訴你世界范圍的吉他手目前都在干什么,更能介紹一些經典的吉他英雄,對設備方面的理解相信也能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里面的練習也不錯.等你學完小林克己的中級,你已經可以算一個合格的業(yè)余樂手了,這時候你可以去收集一些老版的小林克己教材,后面的附錄有一些經典的曲目,而且有高級篇,后面的學習就要看個人的努力程度和悟性了,其實說到悟性,并不全是天生就有的,是通過對基礎的訓練和平時大量地聽音樂鍛煉出來的. 還有,雖然現(xiàn)在找吉他譜非常容易,有GTP這樣方便的軟件,但是我仍然建議你自己去扒帶,因為那樣對你的樂感和對吉他的了解是非常有益的,如果要看譜的話最好嘗試去看五線譜,一開始如果有困難,可以對照吉他6線譜來看,但是一定要逐漸脫離6線譜,千萬不要依賴它.小林克己的教材是不太注重速度的,如果練完小林克己的教材,感到速度實在力不從心,我個人建議可以去稍微練一下喬伊的教材.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味地注重速度,當你循序漸進地不斷練習,速度是遲早會有的. 現(xiàn)在,你可以試著做一些創(chuàng)作了,現(xiàn)在有電腦,是非常方便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作為一個樂手,。
首先,你是要想往民謠發(fā)展呢,還是古典發(fā)展呢?你買了吉他自學三月通應該是想往民謠彈唱方面發(fā)展對吧?我一般建議我的朋友初學吉他的時候要有一個至少正規(guī)學過吉他的朋友帶入門一下,比如說吉他的基礎姿勢,識譜,最基本的彈奏方法等。有一個人帶一下,你可能會入門的比較快。如果想彈古典,就一定要找老師了。
第二,我個人認為民謠彈唱初學者從和弦開始學習,而不要從爬格子開始學習。爬格子比較枯燥,而且不如和弦來的實在。幾個基礎的和弦是需要掌握的,比如C,Am,Em,G,G7,D.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和弦。
第三,至于練習方法,找?guī)资缀拖液唵?,并且你可以唱的曲子練習(當然,這要建立在你會認譜的前提下),比如童年,天使,外婆的澎湖灣這些簡單,又好彈的曲子來練習。彈多了,自然功力就上去了。
第四,那本書里有很多簡單的曲譜,你可以調一些你自己喜歡的,而且和弦簡單的,慢慢的學著看譜,學著彈。多彈幾首以后你就入門了。
1、右手指代號
p(pulgar的簡寫)——拇指
i(indice的簡寫)——食指
m(medio的簡寫)——中指
a(anular的簡寫)——無名指
ch(chico的簡寫)——小指,不常用
2、左手指代號
1——食指 2——中指 3——無名指 4——小指
注意:在六線譜中用1、2、4、5、6表示,而在和弦圖中則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
練習
1. 把右手拇指放在第6弦上,輕輕靠住,暫時作為支撐點,食指(i)、中指(m)、無名指(a)分別放在第3、2、1弦上方(不要碰弦)。
2. 按照手指a、m、i的順序輕輕勾3、2、1弦,勾弦時注意用力均勻,向手心方向勾。
3. 這是彈吉他的第一步,請用心練習,要練到閉上眼睛都能彈得準。
適合吉他初學入門水平的朋友練習,彈唱。這種譜子多以C調和弦為主,一首歌曲只有4個和弦;比如:C、Am、Dm、G7。上手容易,對于新手按弦也不會不適。像《滴答》這首吉他譜就屬于入門六線譜!四個簡單的和弦,配合基本的分解彈奏法。旋律動聽,彈唱自如!
滴答練習曲
音調:C
節(jié)拍:4/4
指法:分解
前奏:C DM DM AM, C DM DM AM
C DM DM AM C DM DM C
AM DM DM C,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時針它不停在轉動
AM DM DM C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小雨它拍打著水花
C DM DM AM,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是不是還會牽掛他,
C DM DM AM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有幾滴眼淚也落下
C DM DM AM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寂寞的夜和誰說話,
C DM DM C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傷心的淚兒誰來擦
AM DM DM C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整理好心情再出發(fā),
AM DM DM C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還會有人把你牽
C DM DM AM, C DM DM AM
擴展資料:
吉他小知識
在1935年5月的倫敦國際音樂會議上,振動頻率為440赫茲的小字一組中的a(即a1)被定為“標準音”。
在17、18世紀標準音a的高度其振動頻率大約在415~430赫茲之間,這種高度被稱為“古典高度”。
1859年,法國巴黎音樂家和物理學家會議將標準音a的振動頻率定為435赫茲,這種高度現(xiàn)在被稱為“第二國際高度”。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吉他入門
如何學吉他
1 - 無論怎么學吉他,都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
2 - 看看周圍有沒有彈的好的朋友,叫他指點你一二;如果沒有,買一本帶VCD的基礎吉他書,
推薦杜新春的《民謠吉他自學教程 -- 入門與突破》(VCD兩盤,定價:18:80)。
3 - 看書練和弦,雖然不是很復雜,但是熟練掌握需要堅持每天練習,至少半年。
4 - 如何你的樂感很好或學過其它樂器,會對學習吉他有很多幫助,但還是要花些時間來掌握吉
他和弦。就算沒有什么音樂基礎知識,也沒有學習過其它樂器,堅持練習,熟練的自彈自唱決非
難事,如果你真是很喜歡它!
5 - 在做基礎練習時,彈一些簡單且經典的歌曲,如:《蘭花草》。
6 - 推薦每天兩小時,但至少一小時,當然是多多益善!但這要看你的時間。專業(yè)的一天八小時
才能保持水平??!
7 - 恒心,耐心加細心!不要想像熟練掌握和弦練習會有什么捷徑!學吉他并不是難事,但一定
要持之以恒!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我就建議不要學習吉他!
不要猶豫,既然喜歡它,那就練吧!重申,一定要持之以恒!
順便說說,彈吉他時左手握弦,右手撥弦,所以你需要盡量剪短左手除大拇指的指甲,而右手相
反,需要留一點指甲以便撥弦。
剛開始練和弦,左手按弦會疼痛,沒有關系,堅持一周即可適應。
最后談談吉他的種類,一般來說吉他分三類 :
1.古典吉他
琴頸短粗,琴身的面板和背板都是平的,面板的中間是圓孔,使用尼龍弦,共鳴箱較小但共鳴效果良
好,由弦枕到身為止共有十二格,音質柔美古樸,適于彈奏古典樂曲。
2.民謠吉他
琴頸細而長,使用鋼絲弦,共鳴箱大而厚,由弦枕到琴身為止共有十四格,音質潑明朗,和弦豐
滿動聽,節(jié)奏明快傳神,適于彈奏民謠?爵士和熱門歌曲。
3.電吉他
琴頸與民謠吉他相同,使用鋼絲弦,無共鳴箱,它是靠拾音器把聲音傳到放大器放大,然后由揚
聲器發(fā)音,它的音量,音色可以調節(jié),常配合效果器演奏,獲得許多特殊效果,適于輕音樂及流
行音樂的演奏。
古典吉他和鋼琴一樣,年齡越小練越好,最好十歲以前;而民謠吉他則沒有什么年齡的區(qū)分,自
娛自樂常見的樂器,廣泛受到青年朋友的喜愛;電吉他最好有民謠吉他的基礎,用于樂隊舞臺演
奏。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有問題可直接百度HI留言我,我盡快答復。
音樂與作曲技術(團隊)-GINSONCHEN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