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三、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 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動。
1.“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詩人認為“橋流”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橋 B.水 C.河岸 D.地球2.下列現象中能用“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的觀點來解釋的是 A.春天,柳絮飛舞 B.夏天,玉蘭飄香 C.秋天,落葉紛飛 D.冬天,瑞雪飄飄3.食品放入電冰箱后,溫度降低,其內能的變化及其變化方式是 A.減小、熱傳遞 B.減小、做功 C.增大、熱傳遞 D.增大、做功4.酒精溫度計和煤油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是不同的,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A.沸點不同 B.凝固點不同 C.比熱容不同 D.密度不同5.分析復雜電路中各用電器的連接關系時,可對電路中的電流表和電壓表進行簡化處理,以下處理方式中正確的是 A.把電流表看成是斷路的 B.把電流表看成一個大電阻 C.把電壓表看成是斷路的 D.把電壓表看成一根導線6.地球各大洲都是漂浮在地底的稠密物質之上的,這些大洲板塊所受浮力F與其重力G的大小關系是 A.F>G B.F<G C.F=G D.無法確定7.文昌中學學生講述了這樣的一個生命奇跡:地震時有個男子,掉進突然裂開的地縫里,周圍的人都以為他已經遇難,沒想到,他又被巨大的氣流從深約100 m的地方安全沖上地面。
估算上升過程中氣流對他所做的功為 A.6*102J B.6*103J C.6*104J D.6*105J8.圖1中,人通過凸透鏡觀察到的燭焰的像是 A.實像,能用光屏承接 B.實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虛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9.圖2為一高山的等高線圖,某登山運動員從A點到達B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體重增加 B.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增加 C.運動員受到的大氣壓增大 D.運動員經過的路程是1 000 m10.野外生存訓練班在夜晚急行軍時,小王帶領大家迎著月光前進。在某處,他們避開“暗地”而選擇“亮地”,結果跑在前面的同學紛紛掉進水坑。
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A.光在地面發(fā)生漫反射 B.光在地面發(fā)生鏡面反射 C.光在水面發(fā)生漫反射 D.光在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11.LED光源因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如某公司招牌的每個字背后就是由許多LED燈串組成的,王師傅調試電路時斷開某處,招牌的第二個字立即熄滅,其它字均正常發(fā)光(如圖3),根據這一現象,對發(fā)光字背后的燈串之間的連接方式判斷正確的是 A.這個字與其它字之間一定是串聯的 B.這個字與其它字之間一定是并聯的 C.這個字的筆劃之間一定是串聯的 D.這個字的筆劃之間一定是并聯的12.如圖4所示,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動時 A.電流表示數減小,電壓表示數增大 B.電流表示數減小,電壓表示數減小 C.電流表示數增大,電壓表示數減小 D.電流表示數增大,電壓表示數增大 二、填空題(本大題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3.如圖5是環(huán)島路沙灘上的沙地車,它的輪胎又寬又大,這是為了減小車輛對地面的_______,輪胎表面的花紋是為了_______摩擦力。14.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氣體打火機,涉及一些熱學知識,如將可燃氣體加壓______后裝入機內;點火時,可燃液體噴出后壓強減小,迅速______成氣體。
(均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15.2009年3月,臺灣南投縣一間道場發(fā)生火災,勘查發(fā)現禍源竟是“水晶球”。原來道場為趨吉避兇,在門口擺放了一個水晶球,如圖6所示,水晶球對光線有______作用(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使水晶球下方的塑料地毯______能增加,引起火災。
16.某電子瓦罉標有“220 V 110 W”字樣,正常工作時通過它的電流是____A;若它正常工作2 h,消耗的電能是________J。17.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m/s。
廈門新聞廣播調頻臺發(fā)射的電磁波的頻率為99.6 MHz,該電磁波的波長是 m (計算結果只保留整數)。18.如圖7所示,用薄塑料片先后在疏密不同的梳子梳齒上以相同速度劃過,聽到的聲音不同,可以驗證聲音的________與振動的__________有關。
19.如圖8所示,如果把A、C兩個接線柱與電路連接,當滑片P向左移時,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的電阻值_______;如果只接入________兩個接線柱,相當于把一個定值電阻接入電路。20.某高級跑鞋鞋墊的內底安裝有彈簧,當跑步者的腳落地時,彈簧受壓,_________能增加;當腳離開地面時,這部分能量又轉化為他的_____能,使他跑的更輕快。
21.如圖9所示,從倒置的漏斗口A處向下用力吹氣,乒乓球將懸浮在漏斗里。說明吹氣時乒乓球上方氣體流速______,氣體壓強_______。
(均選填“變大”或“變小”)22.電動自行車的“心臟”是電動機,它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關閉電源,人用力踩腳踏板,電動機就變成了“發(fā)電機”,從而實現“自發(fā)電”,它的發(fā)電原理是 。23.圖10是液體壓強計,用同一個壓強計測量不同液體同一深度的壓強,被測液體的密度越大,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越_____;用不同的壓強計測同一處壓強,U形管里所裝液體密度越大的,左右液面高度差越_____。
24.a、b是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a的質量81 g,體積30 cm3,b的質量50 g,體積25 cm3。如果其中有一個球是實心的,那么,這個實心球應該是____(選填“a”或“b”),這種金屬的密度是___。
一.基本概念: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的位移周期性的改變,叫機械運動 2.質點:不考慮物體的體積,而把物體看作一個有質量的點。
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 物體被看作質點的條件:體積相對于參考系可以忽略的物體 3.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指物體位置的改變,它是 失量,方向是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判定 ;路程是指物體運動的長度,它是標量。
只有在同一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才等于路程。 4.速度、速率:速度是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與時間比值,叫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
數值上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速度是 失量,方向為位移的方向。
速度的大小 叫速率。 5.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運動物體的位移與時間比值,叫該運動的平均速度。
運動物體在 某一刻初(或某一刻末 )的速度,叫瞬時速度。 6.加速度:加速度是用于描述 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義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變化量與時間的比值。
數學表達式是:a=v/T,它的單位是m/S2 。加速度是 失量。
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加速度應取正值,若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取 負值。 7.重力加速度: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這個加速度叫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它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它的大小與 天體質量 和離天體距離有關,離地心越遠,重力加速度越小 。 二.常見的幾種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某一段時間速度不變,則這種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又簡稱為勻速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等于零。
2.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量相同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三.基本規(guī)律: 謝謝采納。
專題一:運動的描述【知識要點】1.質點(A)(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
(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并不取決于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參考系(A)(1)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①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③因為今后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3.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
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圖1-1中質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A)(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 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5、勻速直線運動(A)(1) 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 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1)位移圖象(s-t圖象)就是以縱軸表示位移,以橫軸表示時間而作出的反映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數學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線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橫軸(時間軸)的直線,如圖2-4-1所示。由圖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個質點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運動,另一個反方向以10m/s速度運動。
6、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 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A)1、實驗步驟:(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三次2、常見計算:(1) , (2) 8、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A)(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o+at(減速:vt=vo-at)(2). 此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2(減速:s=vot-at2/2)(4)位移推論公式: (減速: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xù)相鄰的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 s = aT2 (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9、勻變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10、自由落體運動(A)(1) 自由落體運動 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2) 自由落體加速度(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并不大。
(3)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 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vt=gt.H=gt2/2,vt2=2gh專題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guī)律【知識要點。
1.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一汽車,速度越快,越難剎車,說明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物體只有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殺,是因為乒乓球的慣性小的緣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個物體從地球移到月球慣性減小為1/6 2.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當作質點。
B.研究和觀察日食時,可把太陽當作質點。 C.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可把地球當作質點。
D.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可把地球當作質點。 3.下面哪一組單位屬于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 A.米、牛頓、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頓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會產生彈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C.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D.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其幾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競賽中,測得某一運動員5s末瞬時速度為10.4m/s,10s末到達終點的瞬時速度為10.2m/s。
則他在此競賽中的平均速度為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豎直方向靜止,如果握力加倍,則手對瓶子的摩擦力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動,摩擦力大小與前面的因素無關。
C.方向由向下變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體m受到一個撞擊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動,如圖所示,在滑動過程中,物體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沖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沖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沖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內的三個力,大小分別為4N、6N、7N,若三力同時作用于某一物體,則該物體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 A.17N 3N B.5N 3N C.9N 0 D.17N 0 9.汽車在兩車站間沿直線行駛時,從甲站出發(fā),先以速度v勻速行駛了全程的一半,接著勻減速行駛后一半路程,抵達乙車站時速度恰好為零,則汽車在全程中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A.v/3 B.v/2 C.2v/3 D.3v/2 10.在2006年2月26號閉幕的都靈冬奧會上,張丹和張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贏得了雙人滑比賽的銀牌.在滑冰表演剛開始時他們靜止不動,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響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別向相反方向運動.假定兩人的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因數相同,已知張丹在冰上滑行的距離比張昊遠,這是由于 A.在推的過程中,張丹推張昊的力小于張昊推張丹的力 B.在推的過程中,張昊推張丹的時間大于張丹推張昊的時間 C.在剛分開時,張丹的初速度大于張昊的初速度 D.在分開后,張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張昊的加速度的大小 二.多選題:(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不只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入答題卡中。每小題4分,漏選2分,錯選0分。
共16分) 11.如圖所示,懸掛在小車頂棚上的小球偏離豎直方向θ角,則小車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A.向右加速運動 B.向右減速運動 C.向左加速運動 D.向左減速運動 12.下列所描述的運動的中,可能的有: A.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變化方向為正,加速度方向為負; C.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D.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13.如圖是A、B兩物體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從圖象上可知 A.A做勻速運動, B做勻加速運動 B.2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遠 D.40s末A、B相遇 14.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兩個物塊,現用力F推物塊m,使M、m兩物塊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則M、m間的相互作用力為: A. B. F m M C.若桌面的摩擦因數為 ,M、m仍向右加速,則M、m間的相互作用力為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數為 ,M、m仍向右加速,則M、m間的相互作用力仍為 第二卷(54分) 三.填空題:(共12分) 材料 動摩擦因數 金屬—金屬 0.25 橡膠—金屬 0.30 木頭—金屬 0.20 皮革—金屬 0.28 15.如圖,把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在墻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屬板,金屬板向左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示數穩(wěn)定(圖中已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放大畫出),則物塊P與金屬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 N。
若用彈簧測力計測得物塊P重13N,根據表中給出的動摩擦因數,可推算出物塊P的材料為 。 16.用接在50Hz交流電源上的打點計時器測定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得到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起,取若干個計數點,分別標上0、1、2、3…(每相鄰的兩個計數點間有4個打印點未標出),量得0與1兩點間的距離x1=30 mm,3與4兩點間的距離x4=48 mm.,則小車在0與1兩點間的平均速度為 m/s,小車的加速度為 m/s2。
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2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只寫出最后答案不給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7(8分)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汽車,第1s內通過0.4m位移,問:⑴汽車在第1s末的速度為多大?⑵汽車在第2s內通過的位移為多大? 18(10分)豎直升降的電梯內的天花板上懸掛著一根彈簧秤,如圖所示,彈簧秤的秤鉤上懸掛一。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