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 一、名詞解釋:1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高中學生健 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 要途徑。
2 、健康:指個體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各方面都處于良好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心 理和社會適應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
體育是促進健康的主要手段。3 、新興運動類項目:指國際上比較流行但在我國開展不久的或國內新創(chuàng)的、深受青少年喜愛并適合在學校開展的運動項目。
4 、運動量:指人體在身體練習中所完成的生理負荷量。4 、體格:指人體形態(tài)結構方面,包括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身體整體指數(shù)與比例及身體形態(tài)。
5 、體能(體適能) :指人體各器官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包括身體素質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6 、水平目標:指不同階段學生在各個學習領域中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
7 、運動負荷:包括負荷量和負荷強度。負荷量一般學用練習的次數(shù)、時間、距離、重量來表示;負荷強度一般以練習的速 度、密度、難度來表示,這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8 、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9 、運動技能:指在體育運動中有效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包括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下不同肌肉群間的協(xié)調工作的能力。
作為學習 領域的運動技能,要求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形成一定的運用特長,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10 .體育教學: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掌握體育、衛(wèi)生保健基 礎知識和基本技術、技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發(fā)展運動能力,培養(yǎng)思想品德的一種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是 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之一。
11 .身體素質:指人體在體育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機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
12 . 完整法:是指整套動作或單個動作不分部分地進行教學的方法,它常用于比較簡單的動作或者結構嚴謹、難以分解的動 作的教學。16 、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guī):是為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嚴密的組織和正常秩序,保證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所提 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它一般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30 、課堂常規(guī):教師和學生上課時所必須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
包括課前、課中、課后常規(guī)。14 、社會適應:是指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環(huán)境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或態(tài)度的過程。
作為學習領域的的這會領域,要求 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和競爭精神,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獲取現(xiàn)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15 、體育:以發(fā)展體能、鍛煉體魄為目標的教育活動。
16.運動表象:在過去運動感知覺的基礎上,在頭腦中重現(xiàn)出來的動作形象。18.身體健康:指人的體能良好,機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狀態(tài)。
19.有氧耐力:指長時間進行有氧工作的能力。20 、體育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體育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序。
21 、快樂三要素:簡單的,沒有附加條件的,發(fā)自內心的。22 、生物年齡:指個體在解剖結構、生理機能等生物方面達到的實際年齡,它反映了每個人生長發(fā)育的快慢程度。
稱之為 運動訓練。23 、運動指數(shù):課內的平均每分鐘脈搏數(shù)除安靜時的每分鐘脈搏數(shù)。
24 、誘導性練習:體育活動中正確掌握運動技術所采用的過渡性練習。25 、運動訓練:凡是培養(yǎng)運動員的一切準備過程都是運動訓練。
27 、練習軌跡:指在體育鍛煉中,身體和身體某些部位的移動路線。28 、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綜合的相對 穩(wěn)定的特征。
29 、需氧量:人體為了維持某種生理活動,提供足夠的能量,體內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質,所必不可少的氧量。31 、體育方法:是指體育教學、訓練、鍛煉的途徑和辦法。
劇烈運動時和運動后不可大量飲水 劇烈運動時,體內鹽分隨大量的汗液排出體外,飲水過多會使血液的滲透壓降低,破壞體內水鹽代謝平衡,影響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甚至還會發(fā)生肌肉痙攣現(xiàn)象。
由于運動時,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頻率來增加血液和氧氣,以滿足運動需要。而大量飲水會使胃部膨脹充盈,妨礙膈肌活動,影響呼吸;血液的循環(huán)流量增加,加重了心臟負擔,不僅不利于運動,還會傷害心臟。
此外,大量飲水會使胃酸濃度降低,影響食物消化。 運動要擇時、擇地 以下是幾個不宜運動的時間: 進餐后 進餐后需要較多的血液流到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與養(yǎng)分吸收,如果這時參加運動就會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礙胃腸的消化,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疾病。
體弱者進餐后血壓還會降低,稱為餐后低血壓,外出活動容易跌倒。 情緒不好 運動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心理的鍛煉。
當你生氣、悲傷時,不要到運動場上去發(fā)泄。運動醫(yī)學專家的解釋是: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著身體的生理機能,而情緒的變化又產(chǎn)生于大腦深部,并擴散到全身,在心臟及其他器官上留下痕跡,這種痕跡將影響人體機能的健康。
擇地:在不適當?shù)牡攸c運動會帶來傷害 由于運動的基本功能是通過呼吸從外界攝入大量新鮮氧氣,以滿足健康的需求,故運動前一定要選擇好地點,以平坦開闊,空氣新鮮的公園、河灘、體育場等處最佳。 選擇最佳運動量 選擇最佳運動量的方法很多,例如指數(shù)評定法、心率評定法、庫珀評定法、菲克斯評定法、疲勞評定法、簡便評定法、階段評定法等等。
由于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安靜心率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選擇最佳運動量應根據(jù)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特點、體力狀況、健康水平、體育基礎、生活環(huán)境、目的任務等不同情況來決定。為了使大家學會選擇最佳運動量的方法,現(xiàn)將世界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方法(計算公式)簡介于后: (一)指數(shù)評定法 指數(shù)評定法;是采用生理負荷指數(shù)來對照和評定的方法。
具體做法是:每當進行體育鍛煉時,相隔2—5分鐘測一次運動心率,并記錄每次測得的心率數(shù)(以1分鐘的心率為準),直到鍛煉結柬。先求出鍛煉時的平均心率,再用安靜心率除以平均心率,所得數(shù)值與生理指數(shù)進行對照,即可評定運動量的大小。
(二)心率指數(shù)法 心率指數(shù)法,是指鍛煉時每分鐘的心率應達到的次數(shù)。美國的生理學家認為,用鍛煉時的心率來選擇和評定最佳運動量,是一種既簡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計算公式: (三)庫珀評定法 庫珀是美國著名的生理學博土,他研究的最佳運動心率公式具有代表性,因而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 (四)簡便評定法 簡便評定法是以不同常數(shù)減去年齡所得之差,即是最佳運動心率。
盛夏鍛煉六忌 盛夏酷暑,稍一活動就會大汗淋漓,此時鍛煉,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忌在強光下鍛煉 中午前后,烈日當空,氣溫最高。
除游泳外,忌在此時鍛煉,謹防中暑。夏季陽光中紫外線特別強烈,人體皮膚長時間照射,可發(fā)生I°~II°灼傷。
紫外線還可以透過皮膚、骨頭,輻射到腦膜、視網(wǎng)膜,使大腦和眼球受損傷。 忌鍛煉時間過長 一次鍛煉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為宜,以免出汗過多,體溫上升過高而引起中暑。
如果一次鍛煉時間較長,可在中間安排1~2次休息。 忌鍛煉后大量飲水 夏季鍛煉出汗多,如這時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特別是心臟增加負擔。
同時,飲水會使出汗更多,鹽分則進一步丟失,從而引起痙攣、抽筋等癥狀。 忌鍛煉后立即洗冷水澡 因為夏季鍛煉體內產(chǎn)熱量增加快,皮膚的毛細血管也大量擴張以利于身體散熱。
突然過冷刺激會使體表已開放的毛孔突然關閉,造成身體內臟器官紊亂,大腦體溫調節(jié)失常,以致生病。 忌鍛煉后大量吃冷飲 體育鍛煉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體表,而消化系統(tǒng)則處于相對貧血狀態(tài)。
大量的冷飲不僅降低了胃的溫度,而且也沖淡了胃液,輕則可引起消化不良,重則會導致急性胃炎。 忌鍛煉后以體溫烘衣 夏季運動汗液分泌較多,衣服幾乎全部濕透,有些年輕人自恃體格健壯常懶于更換汗衣,極易引起風濕病或關節(jié)炎。
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是中國體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許多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不僅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娛樂、教育功能。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特別重視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開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體育項目。
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游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賽牦牛;苗族的蕩秋千、劃龍舟;壯族由青年男女表達愛情轉變?yōu)閷剐员荣愴椖康摹巴独C球”;朝鮮族的跳板;滿族的滑冰;侗族的騎木馬(踩高腳);瑤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風箏;柯爾克孜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龍舟競渡、風箏、秧歌、圍棋、氣功、太極拳等,則是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都共同喜愛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
年輕的朋友,你喜歡體育嗎?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忘記了疲勞和困倦,深更半夜爬起來,聚精會神地守候在電視機旁,只是為了看一場發(fā)生在千萬里以外的體育比賽的現(xiàn)場直播。
你可曾心甘情愿地排長隊、出高價、走后門,使出渾身的解數(shù)去謀求一張體育比賽的入場券,并在現(xiàn)場情不自禁地隨著賽事的起落,或手舞足蹈,或凝神屏氣,或歡呼喝彩,或高聲詛咒?在奧運會或其他重大賽事期間,你可曾為中國隊的命運而魂牽夢繞、揪心焦灼、抓耳撓腮、出汗發(fā)抖,當終于取得最后勝利時一躍而起,振臂狂呼;當功虧一簣遭致失敗時傷心懊惱,悲憤莫名?這就是體育的魅力。 人們盡管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不同、經(jīng)歷不同、興趣不同、觀點不同,甚至政見不同,但在對待本地、本國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態(tài)度上卻可以取得驚人的一致。
世界級的體育明星,則贏得了世界的喜愛,人們會破除地界、國界的局限,寬容大度地看待他們的勝利,從他們的精彩表演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個光榮的傳統(tǒng),運動場上的競爭是激烈無情的,但無論勝利者還是失敗者,他們所追求的目標都是全世界的團結、進步、和平和友誼。
據(jù)統(tǒng)計,通過各種手段觀看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開幕式的達35億人,占全世界總人口的68%!這就是體育的魅力! 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乒乓球隊、80年代的中國女排、90年代的“馬家軍”,都曾在不同時期對我們國家的各個方面,發(fā)生過極大的鼓舞作用。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從中品嘗了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一員的自豪感,昂首挺胸,吐氣揚眉,精神煥發(fā)。
這就是體育的魅力! 體育的魅力是無窮的,是任何其他力量所無法代替的。 朋友,你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建設祖國和保衛(wèi)祖國的行列中去嗎?請你參加體育吧! 朋友,你想成為一個具有堅定的自信心和獨創(chuàng)性、熱愛美、熱愛生活的人嗎?請你熱愛體育吧! 朋友,你想一展自己的特殊運動才能,為祖國和人民創(chuàng)造佳績、贏得榮譽嗎?請你獻身體育吧! 體育的魅力是無窮的。
1、《體育概論》
(1)、科學性(2)、民族傳統(tǒng)習慣(3)、力爭與國際用語相一致
2、現(xiàn)代競技運動的特點
(1)、競技運動具有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它總包含著身體的努力(包括體力和智力)
(2)、競技運動的競賽具有國際性
(3)、競技運動的競賽結果被社會乃至世界所承認
(4)、參加競技運動的人,往往代表一個組織或團體
(5)、競技運動活動的目的是講究功利的
3、廣義體育——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
4、狹義體育——是通過身體活動,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知識、技能、技術,培養(yǎng)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
5、競技體育——指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和提高人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取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而進行的科學的、系統(tǒng)的訓練和競賽。
6、身體鍛煉——指以健身、醫(yī)治、衛(wèi)生為目的的身體活動。
7、身體娛樂——指以休閑、娛樂、發(fā)展興趣愛好、培養(yǎng)審美能力而進行的身體活動。
8、廣義體育的三個組成部分——競技運動、狹義體育、身體鍛煉和身體娛樂。
9、廣義體育的三個組成部分共同點
(1)、它們都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都是身體直接參與活動
(2)、三者都要求全面發(fā)展身體,提高有機體的機能能力
(3)、三者的過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學的因素
(4)、在內容和手段上,有許多三者共用的
10、廣義體育的三個組成部分的主要目的、主要形式方法都各有不相同。
11、怎樣衡量一個國家體育運動發(fā)展水平
(1)、國民的體質和健康狀況
(2)、群眾體育普及的程度
(3)、體育科學研究的成就和水平
(4)、體育的方針、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招待情況
(5)、各種體育場地、設施的情況
(6)、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和最好成績等
12、體育科學——是研究體育現(xiàn)象,揭示體育內部和外部規(guī)律的一個有系統(tǒng)的學科群。
13、加強體育科學體系研究的意義
(1)、可以使我們從整體上認識體育科學的內部結構、系統(tǒng)及其各個部分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制定我國體育科學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和選題計劃
(2)、可以明確體育科學的綜合性質,擺正各學科之間的關系,在理論和實踐上發(fā)揮各學科綜合研究的功效
(3)、可以激勵體育工作者自覺地把新鮮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加速學科的建設
(4)、有助于人們從整體上設計體育人才的知識結構,為培養(yǎng)各種類型體育人才提供設置課程的論據(jù)
14、體育科學體系的結構
(1)、指導科學——如馬克思哲學是體育科學的指導思想
(2)、基礎科學——一些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如教育學、社會學、生物學
(3)、體育的應用學科——如體育管理、體育學
(4)、體育的專項技術學科——專項技術的理論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有利于健康。但在冬季這個特殊的季節(jié)里,如何選擇合適的健身時間,達到強身健體的
目的,聽聽專業(yè)教練的意見吧。
最佳時間14:00~19:00
人體活動受“生物鐘”控制,按“生物鐘”規(guī)律來安排運動時間,對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間比較理想。此時,室外溫度比較高,人體自身溫度也比較高,體力也比較充沛,很容易興奮,比較容易進入運動狀態(tài)。
下午:(14:00~16:00):是強化體力的好時機,肌肉承受能力較其他時間高出50%。
黃昏:(17:00~19:00):特別是太陽西落時,人體運動能力達到最高峰,視、聽等感覺較為敏感,心跳頻率和血壓也上升。不宜運動的時間
進餐后:這時較多的血液流向胃腸部,以幫助食物消化及吸收。此時運動會妨礙食物消化,時間一長會導致腸胃系統(tǒng)的疾病,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飯后最好靜坐或半臥30~45分鐘后運動。
飲酒后:酒精吸收到血液中,進入腦心、肝等器官。此時運動將加重這些器官的負擔。同餐后運動相比,酒后運動對人體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更大。
健康提醒:室外健身不是越早越好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選擇晨練來增強免疫力。然而室外健身是不是越早越好呢?有關健康專家建議:冬季室外健身適宜在日出后進行。
據(jù)了解,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溫度較低,清晨空氣中釋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較高。另外,汽車排放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物、鉛等有害污染物質也聚于地面,人們若早起鍛煉,就會吸入很多的煙塵和有毒氣體。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下鍛煉,可能會出現(xiàn)乏力、頭暈、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體健康。
冬季健身,應該在10時左右為宜。這時太陽出來后曬到地面,使大氣開始上下對流,污染的空氣向高空擴散,對人體的侵害會減小。另外,冬季晨間氣溫較低,要到太陽出來半個小時后才會慢慢緩解。
祝健康每一天 呵呵呵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學校體育學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必修課之一。
本課程研究與揭示學校體育工作基本規(guī)律,闡明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應用這些理論、知識和技能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能力。它是學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設置本課程的目標 1. 使學生正確認識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樹立體育教師的轉移思想與師德規(guī)范,忠誠黨的教育、體育事業(yè)。 2. 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并基本掌握實施學校體育的教學、訓練、科研、評價管理等各項工作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3. 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1.在加強學校體育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重視對學校體育改革的新發(fā)展和新動向,以及有關的學術觀點的了解,使學習內容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先進性、不斷充實和完善學習內容。
2.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重視培養(yǎng)學員的能力。自學要與作業(yè)、參觀、輔導、討論等形式相結合;教材學習與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相結合。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lián)系 本課程涉及的相關知識較多,主要包括體育概論、體育教學論、運動訓練學、群眾體育學、運動競賽方法學、體育管理學、體育科研方法等課程。自學時應先修體育概論,與其他課程無明顯的前后關系,可根據(jù)需要,結合進行。
體育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根據(jù)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逐步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專門的科學領域。體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體育的廣義概念(亦稱體育運動)。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入的全面發(fā)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fā)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的制約,并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服務。
2.體育的狹義概念(亦稱體育教育)。是一個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3.競技運動亦稱“競技體育”。指為了戰(zhàn)勝對手,取得優(yōu)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tǒng)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
1)充分調動和發(fā)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
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
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
4)按照統(tǒng)一的規(guī)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
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歷史的產(chǎn)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就出現(xiàn)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fā)展至今已有數(shù)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qū)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tǒng)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qū)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fā)展與國家、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4.娛樂體育是指在余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yè)余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游戲、活動性游戲、旅游、棋類以及傳統(tǒng)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jīng)營方式可分為商業(yè)性的和非商業(yè)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yǎng)高尚品格。
5.大眾體育亦稱“社會體育”、“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nóng)民體育、社區(qū)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主要形式有鍛煉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業(yè)余、自愿、小型、多樣、文明的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fā)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6.醫(yī)療體育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chuàng)傷,恢復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yī)療方法。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其特點有:
1)是一種主動療法,要求思者主動參加治療過程,通過鍛煉治療疾??;
2)是一種全身治療,通過神經(jīng)、神經(jīng)反射機制改善全身機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的目的;
3)是一種自然療法,利用人類固有的自然功能(運動)作為治療手段,一般不受時間、地點、設備條件的限制。通常采用醫(yī)療體操、慢跑、散步、自行車、氣功、太極拳和特制的運動器械(如拉力器、自動跑臺等),以及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為治療手段。宜因人而異、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并配合藥物或手術治療和心理疏導。二干多年前已用“導引”、“養(yǎng)生”作為防治疾病的手段,后又不斷發(fā)展與提高,成為中國運動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7.體育的本質。是指體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
8.體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服務。它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制約,并為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服務。體育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如體育的方法、手段等;社會屬性如體育的思想、制度等。
體育英文:sports,gym,physical culture,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training,PE.
體育雖然有悠久的歷史,然而“體育”一詞卻出現(xiàn)得較晚。在“體育”一詞出現(xiàn)前,世界各國對體育這一活動過程的稱謂都不相同。
體育一詞,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體活動為手段的教育,直譯為身體的教育,簡稱為體育。在古希臘,游戲、角力、體操等曾被列為教育內容。17~18世紀,在西方的教育中也加進了打獵、游泳、爬山、賽跑、跳躍等項活動, 只是尚無統(tǒng)一的名稱。18世紀末,德國的J.C.F.古茨穆茨曾把這些活動分類、綜合 ,統(tǒng)稱為“體操”。進入19世紀,一方面是德國形成了新的體操體系,并廣泛傳播于歐美各國;另一方面是相繼出現(xiàn)了多種新的運動項目。在學校也逐漸開展了超出原來體操范圍的更多的運動項目,建立起“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手段的教育”這一新概念。于是,在相當?shù)囊欢螘r間里,“體操”和“體育”兩個詞并存,相互混用,直到20世紀初才逐漸在世界范圍內統(tǒng)一稱為“體育”。
? 我國體育歷史悠久,但“體育”卻是一個外來詞。它最早見于20世紀初的清末,當時,我國有大批留學生東渡去日本求學,僅1901年至1906年間,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學體育的就有很多,回國后,他們將“體育”一詞引進到中國。
在我國,“體育”這個詞最早見于1904年,在湖北幼稚園開辦章程中提到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時說:“保全身體之健旺,體育發(fā)達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養(yǎng)院教課說略》上也提到:“體育功夫,體操發(fā)達其表,樂歌發(fā)達其里?!?/p>
在我國,最早創(chuàng)辦的體育團體是1906年上海的“滬西士商體育會”。1907年我國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紹興也創(chuàng)辦了體育會。同年,清皇朝學部的奏折中也開始有“體育”這個詞。辛亥革命以后,“體育”一詞就逐漸運用開來
1762年,盧梭在法國出版了《愛彌爾》一書。他使用“體育”一詞來描述對愛彌爾進行身體的養(yǎng)護、培養(yǎng)和訓練等身體教育過程。由于這本書激烈地批判了當時的教會教育,而在世界引起很大反響,因此“體育”一詞同時也在世界各國流傳開來。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體育”一詞的最初產(chǎn)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詞,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專門領域。到19世紀,世界上教育發(fā)達國家都普遍使用了“體育”一詞。而我國由于閉關自守,直到19世紀中葉,德國和瑞典的體操傳入我國,隨后清政府在興辦的“洋學堂” 中設置了“體操課”。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學的學生從日本傳來了“體育”這一術語。隨著西方文化不斷涌入我國,學校體育的內容也從單一的體操向多元化發(fā)展,課堂上出現(xiàn)了籃球、田徑、足球等。許多有識之士提出不能把學校體育課稱體操課了,必須理清概念層次。1923年,在《中小學課程綱要草案》中,正式把“體操科”改為“體育課”。
從此“體育”一詞成了標記學校中身體教育的專門術語。?
“體育”一詞在含義上也有一個演化過程。它剛傳入我國時,是指身體的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出現(xiàn)的,是一種與維持和發(fā)展身體的各種活動有關聯(lián)的一種教育過程,與國際上理解的“體育”(phyical education)是一致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體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其目的和內容都大大超出了原來“體育”的范疇,體育的概念也出現(xiàn)了“廣義”與“狹義”解釋。當用于廣義時,一般是指體育運動,其中包括了體育教育、競技運動 和身體鍛煉三個方面;用于狹義時,一般是指體育教育。近年來,不少學者對“體育”的概 念提出了一些解釋,但比較趨于一致的解釋為:“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媒介,以謀求個體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直接目的,并以培養(yǎng)完善的社會公民為終極目標的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或教育過程”。體育的這一定義既說明了它的本質屬性,又指出了它的歸屬范疇,同時也把自身從與其鄰近或相似的社會現(xiàn)象中區(qū)別出來。但是,體育的概念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對體育的認識也將有所發(fā)展。
運動后不宜立即洗澡 許多人都喜歡運動后去洗個熱水澡,以為這樣既可去污又可恢復疲勞。
其實不然,運動后身體尚未恢復正常狀態(tài),不宜立即洗澡,尤其是熱水澡。 運動醫(yī)學專家研究表明,人在運動時,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
當運動停止后,血液的流動和心率雖有所緩解,但仍會持續(xù)一段較長的時間,如果這時立即去洗澡,則又會增加血液向皮膚及肌肉內的流量。這樣就使得所剩的血液不足以供應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臟及大腦,因而會誘發(fā)心臟病。
有的人在運動后即去洗熱水澡,爾后常常會感到頭昏眼花、全身無力等不適,就是上述所說的緣故。特別是老年人或者身體肥胖者,運動后就更不能立即去洗熱水澡了 運動后降溫不宜過快 剛練完大汗淋漓時,到風扇前揭開衣服猛吹,或在過冷的空調下直吹,以及擰開水龍頭,讓冷水直沖身體,實現(xiàn)“快速降溫”,是好多人認為爽心的做法。
殊不知,這種“快速冷卻”的方式,常常會快活一時,難受幾天。運動后毛孔處于擴大狀態(tài),經(jīng)過突然的冷刺激,毛孔迅速縮小。
這對身體極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擾,甚至引起各種疾病。 運動中不宜喝水過猛 如果喝水過猛,會引起胃部肌肉痙攣、腹痛等癥狀,應該在劇烈運動后間隔幾分鐘再適當?shù)难a充水分。
運動后不宜補充純水 因為純水中幾乎不含人體出汗排出的鹽分及礦物質等。人在高溫下進行劇烈運動時,身體大量出汗,造成機體里水分和鹽類丟失。
若大量飲水而沒有及時補充鹽分,血液中的氯化鈉濃度就會降低,肌肉興奮性增高,易引起肌肉痙攣和疼痛。因此在訓練前,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在運動時注意全身各肌肉群交替進行活動,避免僅運動局部肢體,使局部肢體負荷過重。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