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術教案(第4冊) 第一課 巧妙的組合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涂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對三種形隨意組織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難點:兩形重疊處區(qū)分色彩。
教學準備:顏料 畫紙 剪刀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教師演示,導入新課。 1、教師演示: (1)先畫一種形狀,說一說是什么形狀。
(2)再畫另一種形,產生部分重疊。 (3)最后畫第三種形,又有部分重疊。
2、先只有外形線條,再演示有色彩的:兩形重疊的部分色彩要有區(qū)別。 3、出示課題:“三種形的組合”。
二、啟發(fā)、歸納作業(yè)方法。 師生一起討論作業(yè)步驟: 1、可三種形交替畫出再著色: 第一次畫一種形 第二次再畫一種形 第三次再畫一種形 注意:第一次畫形,指導學生畫在畫面的較中間的位置,宜大一些,作為畫面的主體物,然后再向外圍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顏色:要求形內涂滿,色彩均勻,重疊部分要換顏色。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行間指導。
四、簡評作業(yè),展示部分較好作業(yè),鼓勵同學們的再創(chuàng)造情緒。 第二課 加一加 變一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培養(yǎng)視 覺感受力和平面表現(xiàn)能力。
2、學習運用大小、疏密的變化來組合畫面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畫面。
難點:形的位置安排恰當,組合自然,畫面美觀。 教學準備:教學用的圖畫 和卡片、節(jié)奏感強的樂曲等。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釋題。 教師演示:一個基本形,逐漸增多類似的形狀,形成一個畫面后,要學生談談看到一個形和多個形的畫面時的不同感覺。
將一個單位的形狀從相似形組合畫面的背景中分離出來,讓學生邊觀察體會邊談感受。 單獨的一個形給人單調孤立的感覺,多個相似的形反復排列,就構成了美觀豐富的群體圖案,畫面因此產生強烈的節(jié)奏感,就像由許多音符組成了一首動人的曲子一樣。
(播放音樂) 讓學生眼觀畫面,耳聽音樂,利用文學上的“通感”來初步感受相似形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舉基本形的來源:瓜果蔬菜、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器皿用具、其它隨意形。 2、畫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進行概括,把它畫成簡練美觀的形象,教師以某物體為例,作繪畫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實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組合方法。 在畫紙上向不同方向反復畫出相似的形狀,畫滿紙面,一般不重疊,或只在有規(guī)律的部分重疊。
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頁左圖,由多株相似的樹形平行排列成樹林群體圖。也可改變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頁的群鵝圖,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錯落有致。
五、著色。 1、本課屬重復造型范圍,因此不宜用多種顏色,以免產生雜亂的效果。
可用2—3種顏色,顏色的選擇應有強烈的主觀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實際顏色。 2、底色和形的對比要鮮明。
六、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1、作業(yè)要求: (1)相似形簡練、美觀,排列錯落有致。
(2)底色與形明暗對比強烈。 七、作業(yè)展評,課堂小結。
1、巡視指導作業(yè)時有意識地收集幾幅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或缺點的作業(yè),然后引導組織學生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評價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2、課堂小結,布置下次美術課需準備的學具。
第三課 猴子上樹 教學目標: 1、運用剪、撕、拼貼、組合等方法,集體合作進行一次有趣的“植樹造林”活動。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集體合作精神,增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學生運用剪、撕方法制作樹。 難點:樹木造型美觀,組合有變化。
教學準備:剪刀 卡紙 膠水 顏料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導入。 1、讓學生回想周圍被人類破壞了的自然環(huán)境,增強學生保護、綠化環(huán)境意識。
2、提問: (1)從剛剛的討論中你明白了什么? (2)要改善環(huán)境,你有什么辦法呢?(植樹) 3、揭示課題:猴子上樹 4、提問: 同學們知道每年的植樹節(jié)是哪一天嗎?(3月12日) 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植樹造林”活動,來表達自己保護環(huán)境的愿望。 二、剪、撕樹形。
1、回顧舊知。 首先我們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樹干能組合成林。
(出示舊知課目)以前我們畫過各種姿態(tài)的樹,對樹干和樹葉有所了解,還用掛歷紙撕過風景畫,剪貼過村莊?,F(xiàn)在我們要用學過的撕、剪方法來剪出各種形狀的樹干,撕出美麗的樹葉。
2、出示一張掛歷紙。提問: 誰來說一說,這張掛歷紙哪些地方適合剪樹干,哪些地方適合撕樹葉?(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強調撕、剪樹干、樹葉時要選擇適當的顏色。
可兩個同學合作,一個剪樹干,一個撕樹葉。 。
3、學生動手撕、剪,教師個別輔導。 三、組拼、粘貼成“樹林”。
1、拼擺樹木。 (1)出示“樹干”、“樹葉”示范拼擺成一棵樹。
(2)提問: 還可以怎樣拼擺?(學生變換組拼方式) (3)教師演示展示相同的“樹干”、“樹葉”,不同的拼擺方式。 (4)學生上臺用不同的樹干、樹葉進行拼擺。
(兩個同學上臺拼擺) (5)小結: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擺方式。 2、樹林的組。
黑 白 裝 飾 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對繪畫中的黑白的教學,學習整體觀察方法,并指導學生感受概括黑白節(jié)奏的美感。
2、學習黑白畫的基礎知識和處理黑白關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學生的概括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黑白畫的知識,并感受概廓、節(jié)奏美感。
教學難點: 黑白畫的練習。
教學準備:教具:教材 范畫 示范用具
學具:國畫用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guī)坐好,穩(wěn)定情趣,查學具。
二、復習、導入 :生動、形象、有趣的激發(fā) 學生產生求知的極大興趣。
1、欣賞作業(yè) 。
2、欣賞作品。
3、簡介黑白畫。
三、新課:(突出美術特色,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及個人風格,滲透德育,體現(xiàn)教法)
1、分析黑白畫的特點:
黑白畫表現(xiàn)的內容?
看黑白畫的感受?
繪畫中的黑白個表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感覺黑白鮮明、概括、簡潔、黑白相間給人一種裝飾性的節(jié)奏美感。繪畫中的“白”一般表現(xiàn)“光”、“亮”的色調,還可以表現(xiàn)白色、淺色的物象。“白”在畫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襯托對比黑色物象的作用。是黑色更沉重。繪畫中的“黑”一般表現(xiàn)黑色和沉重的物象,還可以表下暗部或陰影?!昂凇鄙氖褂檬巩嬅娉林亍⒎€(wěn)健、有力,與“白”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調的運用。
設問:在繪畫中怎樣確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結:黑白畫表現(xiàn)過程中,要有省略、比較和夸張,使畫面產生概括、簡潔的效果。
3、結構。分析黑白畫的關系的處理:
設問:面對五顏六色的寫生物象,怎樣處理成黑白關系?
小結:形象上要簡潔,色彩要有比較、夸張。
4、分析作業(yè) 步驟:
(1) 構圖。(完成)
(2)畫結構。(完成)
(3)表現(xiàn)黑白關系。
背景:社取消變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體物黑白關系處理妥當。
繪畫中,黑與白處理比較帶有主觀性,來、之于作者主觀對客觀物象的感受。
四、學生作業(yè) ,教師輔導。
表現(xiàn)黑白關系。
背景:社取消變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體物黑白關系處理妥當。
小 結:概括出本節(jié)課知識的要點,作業(yè) 講評。
欣賞學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學處理的好黑白關系。
活動目標:
1、在了解天空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按意愿畫出天空的形象。
2、大膽想象,大膽構圖、著色,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發(fā)揮想象,大膽構圖、著色。
難點:按意愿畫出天空的形象。
活動準備:
1、有關天空、宇宙的一些圖片等、幼兒美術用書。
2、事先與家人觀察過天空的變化。
活動過程:
1、集體討論引出課題。
----天空是什么樣子的?
----宇宙是什么樣的?
2、教師引導幼兒構圖。
----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并引導幼兒考慮:把天空畫下來該怎么畫?畫些什么?
----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簡單引導幼兒如何構圖。
----天空是個大房子,里面有很多東西,請小朋友把它畫下來。
3、放輕音樂,請幼兒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4、幼兒練習。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構圖、著色。
4、展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在討論中幫助幼兒疏理已有經驗。
引導幼兒構圖、為幼兒自由作畫作準備。
重點指導一些缺乏作畫技巧的幼兒。通過欣賞、交流讓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關于色彩—— 色彩有七種標準色: 紅 橙 黃 綠 青 藍 紫 這七種色中,又有細分: (1) 三原色: 紅 黃 藍 在所有色彩中,這三種色彩最重,即色彩純度最大。
(2) 間色: 橙(紅加黃) 綠(黃加青) 紫(青加紅) 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六色的排列中,原色總是間隔著一個間色,因此,只需將標準色背熟,對于原色及間色我們就可以分清了。 事實上,還有一些顏色沒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
金、銀、灰、黑、白是五種中性色。(所謂中性色就是沒有色彩傾向) 一般來說,除非染上一定的感性色彩,我們的背景都采用灰、黑、白這三種顏色,因為金銀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于是中性色,比 較容易與其它顏色搭配。
一般的顏色的明度者不同,因此產生的距離感也不同。按明度順序排列: 1黃、2 橙、3紅、4綠、5青、6紫。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按照16、25、34的順序,就可以得到對比色 。善于運用對比色,對我們的設計是很有好處的。
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一個典型 的例子。
在黑色背景上,黃最近。而在白色背景上,則紫最近。
因此,距離感只是相對而言 ,與我們的背景的對比。在設計中,有明度、純度和冷暖的對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設計 問題的主要攻堅項目。
這時我們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內容: 將色彩分成角度:紅90度,橙60度,黃80度,藍190度,紫120度。 其中 鈍角:鈍拙、柔弱、冷色銳角:敏銳、強烈、暖色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的掌握了。
我們來看看怎樣調和色彩。調和色彩的基本法則是:頁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構成適當的色彩關系。
組成統(tǒng)一的色調,表達某種情緒。這才會有自己的風格。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1) 確立主調統(tǒng)率頁面的色彩關系。當頁面上有幾個色塊時,必須以其中一塊顏色為 主,而且其面積,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塊。
(2) 不但要善于運用原色,而且還要善于運用金、銀、黑、白和灰這些中性色進行緩 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題。 (3) 增加共同點,會使設計更趨向協(xié)調。
(4) 拉開距離,目的是為了主次分開,不要堆成一堆,別人看了都覺得討厭。 可有方 法:或者從平面拉開,或者從純度和明度削弱。
① 兩色一深一淺。 ② 同時變化原有明度 ③ 純度對比,使一色鮮艷而一色朦朧 ④ 同時變化原有純度 再來說說色彩均衡問題:要打動別人的視知覺,色彩要均衡。
一般: (1) 比較全局 (2) 不同的物體也不同。如:你可以看出頁面上是塊鐵之類的東西的話,那么,潛意 識里比看到頁面上的一顆小草就會覺得不同份量了。
這是我們生活上的體驗。 (3) 色彩不能偏于一方,否則就會失重。
如頁面中心有大色,則四周一定要有一些小 色,左邊有一定的物體一定的明度,右邊就不能完全灰暗或空白,也要有適量的明色。 (4) 若說到均衡,則純度或明度較差的大色塊與面積小的鮮明色塊也均衡 要表達出我們主頁的風格,這就需要理解色調的概念。
色調,即我們頁面的主色彩 。我們所要表達的性格或心情,都會在頁面上表示出來。
如憂郁用冷色,熱情開心用暖 色等。而如要表達出我們所觀察的色調,要用夸張、提煉、強調、概括等方法。
為了突 出重點,加強對比,表達氣氛,是有必要進行夸張和調整的。以下是具體的方法 : (1) 單色調是指只用一種顏色,只在明度和純度上作調整,間用中性色. 這種方法, 有一種強烈的個人傾向。
如采用單色調,易形成一種風格。我們要注意的是中性色必須 做到非常有層次,明度系數也要拉開,才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2) 調和調:鄰近色的配合。這種方法是采用標準色的隊列中鄰近的色彩作配合。
但 易單調,必須注意明度和純度,而且注意在畫面的局部采用少量小塊的對比色以達到協(xié) 調的效果。 (3) 對比調:易造成不和諧。
必須加中性色加以調和. 注意色塊大小、位置,才能均 衡我們的布局。注意:在調和色彩中要注意間用中性色. 必須明白的是:近的純由遠的 灰襯托明的純由暗的灰襯托明的純由暗的灰襯托主體的純由賓體的灰襯托. 圖案構圖的穩(wěn)、勻、奇 1 穩(wěn)——安定、比例 安定(此處著重于心理、視覺印象的安定) 圖案在構圖上一般有對稱、平衡。
對稱比較莊重、嚴肅。平衡比較生動、活潑。
比例 比例帶有一定的數學性,較典型的有黃金分割(0.618/1),據說芭蕾演員踮腳表演就是 為了使自己身體比例呈黃金分割。還有平方根、立方根等矩形,給人一種非常優(yōu)美和諧 的視覺效果。
但不要被這些比例所束縛,很多是靠自己的感覺去應用。 2 勻——疏密、空間 疏——密、黑——白(并非純粹的黑白色彩,指濃淡)、虛——實之間是對比關系,靈 活合理地進行疏密、黑白布局,從而表現(xiàn)出一定的虛實,形成不同的美感和藝術效果。
空間 實際上是由構圖中安排的實體形象、空白形象,兩者相結合構成的??臻g的構圖處 理,是隨著形象軌跡及視覺軌跡形成內在的空間層次。
例如:網站“異空間”中,有一 畫面:太空背景,幾個動感的人物都是一樣的大小,我就建議:進行個別人物縮小或擴 大,可以形成一種距離感和空間感,避免了原有的單板。 3 奇——標新、立異 很簡單,看你是否是一個“叛逆者”……… 構圖—— 說到構圖,就是指形體在空間中的占有情況。
所有物體都包含在空。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與以上所闡述的橫構圖與豎構圖各要點而言,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是畫面美感形成的必要保證。
盡管均衡與對稱屬于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即穩(wěn)定性。這種感覺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
因此,在考生的作品中,凡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便會產生美感,違背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值得一提的是,均衡與對稱在作品內不等于平均的概念,它是一種合邏輯的相對比例關系,泛指物體與物體之間、物體與襯布之間一種合理分布。
平均雖然是穩(wěn)定的,但缺少變化,在繪畫作品中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