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jīng)過反復(fù)的試驗(狀語),蔡倫(主語)終于(狀語)發(fā)明了(謂語)造紙術(shù)(賓語)。
2 、全世界的(定語)科學(xué)家們(主語)都在努力(狀語)探索(謂語)地震災(zāi)害的(定語)規(guī)律(賓語)。
3、藤野先生(主語)總是(狀語)夾著(謂語)一疊大大小小的(定語)書(賓語)。
4、科學(xué)技術(shù)(主語)是(謂語)人類本性精神的(定語)最高(定語)成就(賓語)。
5 、派出所的(定語)警察們(主語)寸步不離地(狀語)守衛(wèi)(謂語)在洞口周圍(補語)。
6、一位手里拿著照相機的(定語)記者(主語)一聲不響地(狀語)解了(謂語)系在自己腰帶里的(定語)那條結(jié)實的粗(定語)繩子(賓語)。
7、在一天夜里(狀語)他(主語)被一陣尖叫聲(狀語)驚醒了(謂語)。
8、紐約市通常輝煌通明的(定語)帝國大廈(主語)今晚(狀語)熄滅了(謂語)燈光(賓語)。
9 、她(主語)教給了(謂語)我(賓語)生活的(定語)知識(賓語)和革命的(定語)道理(賓語)。
10、我們(定語)中華民族(主語)有(謂語)悠久的(定語)歷史(賓語)和優(yōu)秀的(定語)文化(定語)傳統(tǒng)(賓語)。
11、我們班的(定語)班長小紅(主語)每天(狀語)復(fù)習(xí)(謂語)一次(定語)課文(賓語)。
12、同學(xué)們(主語)都(狀語) 跑來了(謂語),從操場上,從教室里,從學(xué)校的每個角落里(都是狀語) 。
13、車間(主語)已經(jīng)(狀語)完成了(謂語)全年的(定語)任務(wù)(賓語)。
14、喬家(主語)忽而(狀語)遭了(謂語)一場很大的(定語)變故(賓語)。
15 、花的(定語)植株(主語)有(謂語)龐大的(定語)根系(賓語)。
16 、在我的記憶里(狀語),她(主語)是(謂語)一個溫柔和美麗的(定語)人(賓語)。
17、我(主語)從此就(狀語)看見(謂語)許多(定語)陌生的先生(賓語)。
18、藤野先生(主語)總是(狀語)挾著(謂語)一疊大大小小的(狀語)書(賓語)。
19、干事(主語)在黑板上(狀語)寫(謂語)廣告(賓語)。
20、這位(定語)客人(主語)直勾勾地(狀語)打量著(謂語)主人的(狀語)臉(賓語)。
21、托爾斯泰(主語)透出(謂語)一股(定語)才氣(賓語)。
22、一個(定語)陌生人(主語)把(謂語)我(賓語)緊緊地(狀語)抱(謂語)在懷中(狀語)。
23、我(主語)默默地(狀語)站(謂語)在走廊上(狀語)。
24、科學(xué)技術(shù)(主語)是(謂語)人類本性精神的最高(狀語)成就(賓語)。
25、這(主語)是(謂語)一種別開生面的(定語)場面(賓語)。
26、在場的(定語)老年人(主語)格外(狀語)興奮、活躍(謂語)。
28、白色的(定語)絲線(主語)擰成(謂語)細細的(定語)繩子(賓語)。
29、這些(定語)節(jié)日(主語)包含著(謂語)豐富的(定語)民俗習(xí)慣(賓語)。
30、我們(主語)喜歡(狀語)傾聽(謂語)大雁在沼澤中集會時的(定語)鳥叫(賓語)。
31、一位手里拿著照相機的(定語)記者(主語)一聲不響地(狀語)解了(謂語)系在自己腰帶里的(定語)那條結(jié)實的粗(定語)繩子(賓語)。
32、許多原子能發(fā)電廠源源不斷地運來許多鉛做的大箱子。
33、張思德同志(主語)永遠(狀語)是(謂語)我們學(xué)習(xí)的(狀語)榜樣(賓語)。
34、已經(jīng)上了岸的(定語)勇士(主語)乘機俯身(狀語)沖了(謂語)上去(狀語)。
35、近幾年來(狀語),父親和我(主語)都東奔西走地(狀語)忙碌(謂語)。
36、經(jīng)過反復(fù)的試驗(狀語),蔡倫(主語)終于(狀語)發(fā)明了(謂語)造紙術(shù)(賓語)。
37、全世界的(定語)科學(xué)家們(主語)都在努力(狀語)探索(謂語)地震災(zāi)害的(定語)規(guī)律(賓語)。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 定語、狀語、補語。
② 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3.(1)劃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
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 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
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①.寫人 格式:“誰” + “干 什么” (主語) (謂語)(賓語) 例: 楊亞 ‖ 寫 字 主 謂 賓 注意:處理復(fù)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 謂 賓 ②.寫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樣” ( 主 語 ) (謂語、賓語) 例: 貓 ‖捉魚 主 謂賓 例:一只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 謂 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 他 ‖ 是學(xué)生 主 謂 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干(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后。 例: 畫眉 唱 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 “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①.(兩只美麗的)畫眉 “兩只美麗”是 “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②.[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制成分——“高興”為“狀語”。 ③.(一首)歌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④.歌唱得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4.劃分句子的口訣: (1)句子成分要劃對, (2)縱觀全局找主謂。
(3)主前定狀謂后補, (4)謂前只有狀地位。(5)“的”定“地”狀“得”后補,(6)賓語只受謂支配。
示例及練習(xí)部分 劃分句子成分練習(xí) 1、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魯班)主語(是)謂語(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語(工匠)賓語。
主干:魯班是工匠。 2、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chǎn)力還十分落后。
答案:(那個時候的)(社會)定語(生產(chǎn)力)主語(還)(十分)狀語(落后)謂語。 主干:生產(chǎn)力落后。
3、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筑工程任務(wù)。 答案:(魯班)主語(接受)謂語(了)狀語(一項大的建筑工程)定語(任務(wù))賓語。
主干:魯班接受任務(wù)。 4、魯班從中得到啟發(fā)。
答案:(魯班)主語(從中)狀語(得到)謂語(啟發(fā))賓語。 主干:魯班得到啟發(fā)。
5、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 答案:(蔡倫)主語(出生)謂語(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補語. 主干:蔡倫出生.。
劃分句子成分就是用各種方法標出基本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和次要成分(狀語、補語、定語)。
1、主語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在句首能回答“誰”或者“什么”等問題??捎擅~、代詞、數(shù)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例如:
今 天晚上特別冷。
主語(偏正短語)謂語。
2、謂語
是用來陳述主語的,能回答主語“怎么樣”或“是什么”等問題。謂語可以由動詞來擔任,一般放在主語的后面。動詞性詞語經(jīng)常做謂語。例如:
他只答應(yīng)了一聲。
主語謂語(狀語+動詞+補語)。
3、賓語
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并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后頭??捎擅~、代詞、數(shù)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賓語從句等來擔任。例如:
玫瑰花我給你們倆十朵,給你紫紅的,給她粉紅的。
近賓遠賓近賓遠賓近賓遠賓。
4、定語:
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梢杂擅~,形容詞和起名詞和形容詞作用的詞,短語擔任。如果定語是單個詞,定語放在被修飾詞的前面,如果是詞組,定語放在被修飾詞的后面。描寫性定語,多由形容詞性成分充當。例如:
(彎彎曲曲)的小河。
5、狀語
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梢杂筛痹~、短語以及從句來擔任。
描寫性狀語:主要修飾謂詞性成分,有的是描寫動作狀態(tài),有些是限制或描寫人物情態(tài)。例如:
他[突然]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興]地對我說。
6、補語:
是動詞、形容詞后面的補充成分。補語都放在中心語后頭,除了趨向動詞、數(shù)量詞、介賓結(jié)構(gòu)和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直接作補語外。補語多用形容詞、數(shù)量詞、趨向動詞、介賓結(jié)構(gòu)來擔任,各種關(guān)系的詞組也常作補語。例如:
這個字寫〈錯〉了。 她哭〈紅〉了雙眼。上課前十分鐘你得叫〈醒〉我。
擴展資料:
定語用( )表示,“的”可劃進括號,也可不劃進去,“地”“得”虛詞同理,狀語用[ ]表示,補語用< >;表示。如果出現(xiàn)多個定語或狀語可以分別用相應(yīng)的符號劃出也可以將同一成分用相應(yīng)的符號合并劃出。
主語被謂語陳述,主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陳述與陳述的關(guān)系;謂語(及物動詞)支配賓語,動賓之間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guān)系;定語對主語或賓語進行修飾,它與主語或賓語之間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guān)系,同理,狀語與謂語也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guān)系,謂語與補語之間是被修飾與修飾的關(guān)系。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⑴ 中國人民志氣高。
⑵ 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xué)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yè)。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
例如:
⑴ 滿天烏云頓時消散了。
⑵ 樹葉黃了。
⑶ 小王今年十六歲。
⑷ 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
⑸ 明天星期日。
⑹ 什么書他都看。
3、賓語
賓語在動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
例如:
⑴ 什么叫信息?
⑵ 門口圍關(guān)一群看熱鬧的。
⑶ 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chǎn)階級解放事業(yè)服務(wù)的手段。
4、定語
定語是名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zhì)、狀態(tài)、數(shù)量、所屬等。
例如:
⑴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
⑵ (三杯)美灑敬親人。
⑶ 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⑷ (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5、狀語
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tài)、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
例如:
⑴ 他[已經(jīng)]走了。
⑵ 咱們[北京]見。
⑶ 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⑷ 科學(xué)[終于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zhàn)勝了神權(quán)。
副詞、形容詞經(jīng)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jīng)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jié)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shù)量、性狀等。
例如:
⑴ 廣大人民干得〈熱火朝天〉。
⑵ 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⑶ 他生〈于1918年〉。
⑷ 他坐〈在桌子旁〉。
⑸ 顏色是那么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
7、獨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chǎn)生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對事物原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摹擬語氣等。
例如: ⑴ 事情明擺著,你看,我們能不管嗎?
⑵ 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xué)文化水平,四個現(xiàn)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⑶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
⑷ 砰,砰,一陣槍聲傳來……
充當獨立成分的,有的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復(fù)指成分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個句子成分。
例如: ⑴ 先生自己也要書。
⑵ 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jīng)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⑶ 這就是朝鮮戰(zhàn)場上一次最壯麗的戰(zhàn)斗--松骨峰戰(zhàn)斗。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