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偉華的《周易與預測學》,這本書是最基礎的入門書,也是六爻經(jīng)典,現(xiàn)如今會六爻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從這本書入門的。
無極,空虛狀態(tài),佛中指四大皆空.
太極,幾何中指一點.
兩儀,由陰爻陽爻組成,幾何中指直線.
三才,天地人 上中下
四象,少陰 少陽 太陰 太陽
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六爻
七星,生氣貪狼木星 天醫(yī)巨門土星 延年武曲金星 禍害祿存土星 六煞 文曲水星 絕命破軍金星 五鬼廉貞火星
八卦,乾坤坎離兌震艮巽
八門,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九星,一白水星 二黑土星 三碧木星 四綠木星 五黃土星 六白金星 七赤金星 八白土星 九紫火星
九宮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
十二地支
蓍草法:
1:先找50跟短木棍(應該是蓍草現(xiàn)在蓍草不大好找所以我說木棍)50是“大衍之數(shù)”,算之前,先拿給被算的人,讓他默念要求得事物。
2:然后拿出一根,放在一邊(A),只用七七49根來算。一卦共分六爻,從下到上是 初二三四五上,每一爻須算三次,所以算一卦要算三六一十八次。
3:從49跟木棍中拿出一根,放在一邊(B,不要和A那一根混在一起,這表示這是第一算)。把手上余下的木棍隨機分堆。拿出其中一堆,四根為一組,排成一排,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邊(C),注意不要和A,B混起來。然后那剩下一堆同樣四根一組,排成一排,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邊(C),這就完成了一算。第二算開始,把所有排成四根一組的木棍合到一起,不要碰A B C的。拿出一根放入B(B有兩根了,表示第二算)剩下的如法炮制。
4:三算之后,兩排木棍的組數(shù)有四種可能:六,七,八,九。具體意義之后討論。把結果記錄在紙上,單數(shù)用“--”(陽)來表示,雙數(shù)用“- -”(陰)來表示。然后在旁邊寫漢字,如果最后是9堆,就寫“初九”,一定要寫漢字!!
5:算完一爻(三算),把49跟木棍合成一堆,開始算第二爻。注意,最開始算的爻是最下面的,從下到上。 到六爻算畢,就成了一卦。
以上介紹的是蓍草法.但太過于煩瑣.現(xiàn)在用這種方法起卦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從漢朝開始.人們開始用銅錢(當時是五株錢,現(xiàn)在五珠錢不好找.就算有要買也很貴的.所以一般用乾隆錢代替)
具體方法:取3個大小一樣的乾隆錢放在手中.雙手臥實銅錢,心里靜靜的想著自己要預測的事情.(這時候自己的心情一定要靜.腦子里專心想自己要預測的事情!?。r間大約1分鐘或自己有感覺的時候.再把銅錢拋出.看其正反.記錄下來.一共拋6次.第一次為初爻.最后一次為上六爻起卦.具體記錄方法是:一個背為陽爻,記作" — ",二、兩個背為陰爻,記作“- -”, 三、三個背為老陽(即陽動),記作“ O” 四、沒有背(即三個面)為老陰(即陰動)記作“X”。
記?。菏?個銅錢拋6次,不是六個銅錢.
此外還有用時間起卦.占字起卦.方位起卦,聲音起卦,顏色起卦。。.總而言之.什么方法都可以起卦.由于本人秀氣的小手比較辛苦,就不一一介紹了.你也可以參考里的起卦方法.但梅花主要注重的是內(nèi)卦與外卦生克,比合關系的關系,我們現(xiàn)在分析一個卦象主要還要看它的世,應,用作主要分析.參考卦詞爻次,內(nèi)外卦多方面去考慮才能得到更為準確的預測結果. 其具體分析體系是極為復雜的.沒有周易基礎知識是辦不到的.樓主既然對有興趣我建議你還是先多學習一些周易基礎再起卦.斷卦.
求測者把三枚銅錢/硬幣捧在手中,扣嚴兩手,然后上下?lián)u動,搖幾下后,隨意拋撒在桌面上(別拋撒在軟物上)或平底盤中,看三枚銅錢的正反情況。
把銅錢的正反情況記錄下來后,接著把銅錢放回手中再搖。如此搖撒六次,即可得到一個重卦。
點卦時從下往上點,第一次搖的結果為初爻,第二次搖的結果為二爻,依次排列,最后一次(第六次)為上爻(即第六爻).一背二字者為少陽,用"━━━"表示 , 一字二背者為少陰,用"━ ━"表示。三個背面者為老陽,用"━━━○"表示。
三個字者為老陰,用"━ ━x"表示。
首先要有周易的基礎知識,什么是八卦,八卦經(jīng)掛是什么,它們代表什么,方位在什么位置,后天八卦必須知道的,天干地支必須知道,五行的生克,長生十二宮是什么,然后就是學會搖卦,什么是靜卦,什么是變卦變爻,裝卦,按世應,知道64卦在八宮里的五行屬性,六親是什么,找用神,按六獸,懂得什么是生旺休囚死,日鍵月鍵,月破,暗動,日破,入墓,伏藏,伏苓反苓,六沖,三合,三刑,什么是六沖卦六合卦,等,學會了這些就是基礎,你就入門了而且也可以斷卦了,再后就是學分斷了,比如婚姻怎么斷,考試怎么斷,財運怎么斷,就有區(qū)別了。
看起來基礎不少,就是很簡單的,比如日沖旺相之靜爻就是暗動,反之休囚之爻就是月破,有很多的連貫性的。這些基礎是需要背的,不是靠理解得來的,比如入墓,就是長生十二宮里的四土都是墓,水的長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在辰,這個好理解,如果只是理解,看見月鍵上是辰就說入月墓,就是錯了。
所以基礎的東西都需要背誦的,乘法口訣我們都能理解是怎么回事,但是你不背下來,到運用的時候再去理解的推算,就是涼了黃瓜菜了,如果想快速的入門六爻的基礎,就是去背這些東西。不要急于往下學,等這些基礎掌握了以后,對以后學習就快多了。
用六爻預測的方法很多,例如時間起卦、銅錢搖卦、兩數(shù)起卦等等,在這里主要向大家介紹這三種方法。
一、時間起卦
這種方法的原理就是將來問卦人的問卦的那個日期和時間,換算成陰歷(如果是公歷的話)的日期和時間。
例如今天是公歷2001年9月19日早晨10點鐘,有人來問卦,我們就先把這個公歷的日期和時間換成陰歷,一般查萬年歷就可以一目了然。經(jīng)查萬年歷上面這個陽歷日期就變成了陰歷辛巳年八月初三,而早上10點就是巳時。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時辰和年數(shù)是取用地支的序數(shù)參見表1.1。
則:辛巳年八月初三就可以進行起卦了,具體操作如下:
上卦的求法:年數(shù)加月數(shù)加日數(shù),其和除于八,求余數(shù),整除時取八數(shù):
就是: (6+8+3)÷8=2;余數(shù)一,即上卦數(shù)為一。
下卦的求法:年數(shù)加月數(shù)加日數(shù)加時數(shù),其和除于八,求余數(shù),整除時取八數(shù):
就是: (6+8+3+6)÷8; 余數(shù)七,即下卦數(shù)為七。
動爻的求法:年數(shù)加月數(shù)加日數(shù)加時數(shù),其和除于六,求余數(shù),整除時取六數(shù):
就是:(6+8+3+6)÷6; 余數(shù)5,即5爻動。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完整的時間卦了:
上卦是一,即一數(shù)為《乾為天》
下卦是七,即七數(shù)為《艮為山》
合并上下卦就是《天山遁》
第五爻動則變?yōu)椤痘鹕铰谩?/p>
上面介紹的是《梅花易數(shù)》的起卦方法之一,這是我們在應用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希望大家能夠熟煉掌握。
二、搖卦
取三枚硬幣(通常用古銅錢,并以“乾隆通寶”為佳,下面以“乾隆通寶”為例)
為了闡述方便,我們先約定:有“乾隆通寶”字樣(其他古錢有漢字的一面、現(xiàn)在硬幣有面值的一面)為正面,反之為背,搖卦時將出現(xiàn)以下四種情況:
A、搖卦:搖卦是把三枚銅錢合扣于雙掌之中,需虔誠、意念集中,默問要測之事數(shù)遍,在自己覺得 可以的時候,輕擲于地,反復六次,搖出六個爻;
B、記錄搖出的情況:
一、一個背為陽爻,記作" — ",
二、兩個背為陰爻,記作“- -”,
三、三個背為老陽(即陽動),記作“ O”,
四、沒有背(即三個面)為老陰(即陰動)記作“X”。
值得注意的是,搖卦共搖六次。第一次所搖的結果為初爻,記錄在卦的最下端;第二次所搖的結果為第二爻,記錄于初爻之上,其余依次類推,直至第六次完畢。這才是一個卦的起卦結束
雖然搖卦測事的準確率相當高,但必須是虔誠,最好先靜手、焚香、意念集中;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兩數(shù)起卦法
意念集中于要測之事,隨意報出兩個數(shù),以先報出的數(shù)除以八的余數(shù)為上卦,后報出的數(shù)除以八的余數(shù)為下卦,兩數(shù)之和除以六的余數(shù)為動爻。
想學占卜首先要弄懂什么事五行八卦,什么是天干地支,
從世界文化大區(qū)的主流占法看
有東亞占法,印度占法,歐美占法等。東亞占法的特色是八卦、九宮、陰陽五行加天干地支,流行于中國、朝鮮、日本、越南、新加坡及東南亞華人社區(qū)。印度占法,特色是高度占星學,據(jù)說印度“納迪”不亞于中國的鐵板術,另外吉普賽人的水晶卜本來就屬于印度文化。歐美占法,主要是繼承東方(埃及和印度)的占星學等。
從易卦角度看,分為易占類與非易占類
易占是以八卦為基礎的占法,另外,六卦體系里的六卦天文式(即黃帝內(nèi)經(jīng)六氣學說里的客主加臨),也是一種易占。更多內(nèi)容參看“占法”詞條。 非易占法很多,如六壬、打卦、夢占法、靈棋法、鳥占法等等,如古越人的雞卜、吉普賽人的水晶卜。
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
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
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
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辭斷。乾坤兩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以上是南懷瑾先生的斷法
還有一種是朱熹《易學啟蒙》提到的占斷方法:
六爻不變,以本卦卦辭斷;
一爻變,以本卦變爻爻辭斷;
兩爻變,以本卦兩個爻辭斷,但以上者為主;
三爻變,以本卦與變卦卦辭斷;本卦為貞(體),變卦為悔(用);
四爻變,以變卦之兩不變爻爻辭斷,但以下者為主;
五爻變,以變卦之不變爻爻辭斷;
六爻變,以變卦之卦辭斷,乾坤兩卦則以「用」辭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