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剛剛高考完的學(xué)生,語文題比較難所以考了130分,談?wù)勎业慕?jīng)驗吧。
詩歌鑒賞要抓:語言風格、意象、煉字、作者的情感、手法。
語言風格:如唐詩的渾雅蘊藉,宋詩的生新瘦硬,陶淵明的平淡自然,杜甫的沉郁頓挫,李白的豪放飄逸。還有清音自然、亦莊亦諧、大氣雄渾之類。
意象: 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jié)、積極向上 桐:凄苦 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yè)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菊:隱逸、高潔、脫俗 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逆境 蘭:高潔 牡丹:富貴、美好、世俗 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荒涼、偏僻、離恨、身份低微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 子規(guī):悲慘、凄惻 猿猴:哀傷、凄厲 鴻鴿: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 孤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消息 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yè)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傷感 風霜雨雪水云類: 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fā)展趨勢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小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的教化 暴雨:殘酷、熱情、政治斗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東風:春天、美好 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 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純潔、美好、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漂泊 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玉: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暇 古人:明志、自省、鞭韃 古跡:懷舊、明志、昔盛今衰(國家)、衰敗、蕭條(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lián)) 破曉:初現(xiàn)希望 深夜:愁思懷舊 鄉(xiāng)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月亮:人生的圓滿或缺憾、思鄉(xiāng)、思親 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還還是注意書本上的意象。
煉字:抓詩眼、體味作者心情。
情感:高考題中的情感在課本中一定有體現(xiàn),弄懂課本中故事的情感。
手法:寫作方法屬于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即:藝術(shù)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夸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yīng),聯(lián)想,想象,抑揚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敘議結(jié)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yīng)、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zhèn)让姹扔飨笳?、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于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注意:1.課本為主
2.關(guān)注詩歌的注釋,高考試卷沒多余的話,寫注釋一定有用。
3.搜近幾年高考題,總結(jié)考什么。
4.學(xué)會答題,答法都是固定的
易讀錯:暴虎馮河 “馮”讀ping,不讀feng暴殄天物 “殄”讀tian(舔),滅賁臨 “賁”在這里讀bi(必),不讀賁臨ben(奔裨益 “裨”在這里讀bi(必),不讀裨益pi(皮)鞭撻 “撻”讀ta(踏),不讀da(達)屏息 “屏”在這里讀bing(丙),不讀屏風,孔雀開屏的ping(平)博聞強識 “識”在這里讀zhi(志),不讀識字shi(時)不啻 “啻”讀chi(翅),不讀di(帝)不卑不亢 “亢”讀kang(抗),不讀kang(康)瞠目結(jié)舌 “瞠”讀cheng(撐),不讀tang(堂)成績 “績”讀ji(機),不讀ji(記)魑魅 chi mei(吃妹),不讀li wei(離未)踟躇 chi chu(池除),不讀zhi zhu (知著)憧憬 “憧”讀chong(沖),不讀zhuang(撞)綢繆 “繆”在這里讀mou(謀),不讀紕繆的miu(謬)吹毛求疵 “疵”讀ci(呲),不讀ci(次) 粗獷 “獷”讀guang(廣),不讀kuang(礦)厝火積薪 “厝”,放置,讀cuo(錯),不讀xi(昔)韃靼 da da (達達),不讀da dan (達旦)殫精竭慮 ‘殫”讀dan (丹),不讀chan (蟬)餓殍 “殍”讀piao (漂,上聲),不讀 fu (?。┌l(fā)揚踔厲 “踔”讀chuo (戳),不讀zhuo (桌)菲薄 “菲”fei (匪),不讀芳菲的fei(非)分袂 “袂”,袖子,mei (妹),不讀fu(決).聯(lián)袂而往的”袂”亦讀mei (妹)焚膏繼晷 “晷”,日影,讀gui(鬼), 不讀jiu(咎)憤懣 “懣”讀men (悶),不讀man (滿)蛤蜊 “蛤”讀ge (隔),不讀ga (嘎)肱骨 “肱”讀gong (公),不讀hong (宏)觥籌交錯 “觥”gong (工),不讀gaung (光)關(guān)卡 “卡”在這里讀qia (恰,上聲),不讀卡車的ka綸巾 “綸”在這里讀guan (官),不讀錦綸,條綸的lun(倫)光風霽月 “霽”,雨后轉(zhuǎn)晴,讀ji(濟),不讀qi(齊)干涸 “涸”讀he (河),不讀gu (固)合巹 “巹”讀jin (僅)荷槍實彈 “荷”在這里讀he (賀),不讀荷花的he呼天搶地 “搶”在這里讀qiang (槍),不讀搶劫的qiang (襁)怙惡不悛 “怙”,讀hu (戶),不讀gu (姑);”悛”,悔改,讀quan (圈)回溯 “溯”讀su (素),不讀suo (縮,去聲)佶屈聱牙 “佶”ji (急),不讀jie (潔);“聱”讀ao濟濟一堂 “濟”在這里讀ji(擠)覬覦 ji yu (計于)戛然而止 “戛”讀jia(頰),不讀ga (嘎)僭越 “僭”讀jian (見),不讀qian (潛)疆埸 “埸”讀yi (義),不讀chang (場)狡獪 “獪”讀kuai (快),不讀hui (會)覲見 “覲”讀jin (進)粳米 “粳”讀jing (京),不讀geng匕首 “匕”讀三聲(比)秕糠 “秕”讀三聲(比)畚箕 “畚”讀三聲(本)1愛:①愛,親愛,友愛。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故以其愛不若燕后?!薄俄n非子?五蠹》:“非疏骨肉愛過客也?!?/p>
②親愛的,心愛的。李朝威《柳毅傳》:“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p>
③愛護,愛戴?!妒酚?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④憐惜,愛惜?!蹲髠?子魚論戰(zhàn)》:“若受重傷,則如勿傷?!?/p>
蘇洵《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雹萆岵坏?,吝嗇。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庇郑骸拔岷螑垡慌#俊雹尴矏?,愛好。
陶淵明《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2按:àn ①用手摁壓。
《夢溪筆談?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雹趽?,握。
《五人墓碑記》:“緹騎按劍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
高啟《書博雞者事》:“部使者臧,新貴,將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驗。
張溥《五人墓碑記》:“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按語”即本此義。
3白: bái ①白色?!妒酚?鴻門宴》:“我持白璧一雙,欲獻大王。”
[白丁]無功名的人。劉禹錫《陋室銘》:“往來無白丁?!?/p>
②光亮,明亮。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p>
③純潔,皎潔。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p>
④明白;洗雪。高啟《書博雞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p>
⑤稟告,告訴。柳宗元《童區(qū)寄傳》:“虛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禮節(jié),跪地,兩手合抱于胸前?!妒酚?鴻門宴》:“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②拜訪,拜見?!犊兹笘|南飛》:“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p>
③拜謝?!蹲髠?之戰(zhàn)》:“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
④授予官職?!逗鬂h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xué),公車特征拜郎中?!?/p>
⑤接受官職。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于是辭相印不拜。”
⑥敬詞(有時含上奏、上進之意)?!都t樓夢?林黛玉進賈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鄉(xiāng)世教弟勛襲東郡王穆蒔拜手書’。”
5謗: bang ①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稇?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p>
②毀謗,誹謗?!妒酚?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6暴:一pù ①曬?!盾髯?勸學(xué)》:“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
②暴露。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p>
③顯露。張溥《五人墓碑記》:“是以蓼洲周公,忠義。
考綱解說 自2002年起,高考取消了對現(xiàn)代詩歌的考查,把詩歌鑒賞納入“古代詩文閱讀”的范疇。
但在2002年高考中古詩又以新的測試方式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第一次以主觀筆答題的形式測試,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直到2008年這種簡答的考查方式在高考命題中基本沒有什么改變,可見穩(wěn)定性相當強。 古代詩歌的鑒賞要求明確為:①鑒賞文學(xué)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學(xué)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詩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考查時通常設(shè)置這些問題:詩歌中描寫了什么景物(事物、人物)?它有什么特點?此形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詩歌屬于什么類型?……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也就是既要知其“表”,又要知其“里”。
命題方式一般是填空題或簡答題。 重點難點 解題方略 1.遵循詩歌形象鑒賞考題解答的一般規(guī)律:①看清題干;②整體閱讀;③篩選信息;④比較確定。
2.明確詩歌形象鑒賞考題解答的基本要求:①把定其表;對詩歌中的景與物,我們要抓住形、色、聲等作具體分析,從而把握景與物的特點;對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應(yīng)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來感知。②深入其里:對詩歌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表達特定情趣和意味的意象,要熟悉其特殊的內(nèi)涵;把景、物與人聯(lián)系起來理解,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表及里,深入地理解詩歌內(nèi)在的思想感情。
③知人論世: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諍歌的風格,理解作家所處時代的風貌。④運用術(shù)語:情感載體類(楊柳-惜別、圓月-思念、落葉-失意、春風-得意、大海-開闊、流水-嘆惜、古跡-懷舊、梅花-傲骨);意境類(恬淡閑適、華美壯麗、清新自然、安謐嫻靜、雄偉壯闊、明快高曠、深化意境、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
詩歌鑒賞題由客觀題變?yōu)橹饔^題, 即由原來的判斷選擇變?yōu)檎Z言表達,大概可由以下幾個部分( 考試時會從中擇取幾點)來組成: 一是對詩歌中詞語的理解、對詩句內(nèi)涵的挖掘。 二是對詩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別是對詩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鑒賞。
三是對詩歌風格的判斷,對詩歌體裁樣式的識別。 四是對詩歌藝術(shù)技巧的研判。
五是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從上面的五點入手,簡略敘述一下答題的注意點: 一、詩歌的語言是高度濃縮化的語言,對詩歌詞語的理解, 相當于文言文的翻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言文的翻譯。
特別注意的是,對多音多義詞的翻譯疏通一定要在吃透整個詩境的前提下完成, 切不可望文生義。對一些詞的附加語義(感情色彩、語境語意) 要結(jié)合詩境考慮。
對詩歌句子的理解更要從全詩入手, 看是寫景還是抒情,是實寫還是虛寫,是涵詠深刻哲理性強, 還是直白通俗形象性強,進而對之作出正確的解釋。 欣賞詩歌,要注意詩歌作者的煉字、煉句,物象描寫中的動與靜, 聲與寂,情與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襯、烘托,語序倒置的修辭色彩等。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對作品的語言表現(xiàn)力作具體的、深入的開掘, 有助于準確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傾向,進入作品美的意境。 又如王維之《山居秋暝》一詩中照、流、歸、下等動詞的妙用, 這些動詞或長或短的持續(xù)情,使我們似乎感觀月光的傾瀉不盡, 清泉的長流不絕,浣女的由遠而近,蓮舟的由近而遠。
語言特色:(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2) 平淡,也稱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 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絢麗。 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5)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 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 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6)簡潔。 就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二、對詩歌形象的把握,盡可能要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寫作的背景、詩歌的文本內(nèi)容及試題提供的相關(guān)信息材料。 看詩歌是寫自然界的景還是抒人文化的情; 看是借助自然景象并賦予其人格化的形象, 還是直接出現(xiàn)抒情主人公的身影;看詩歌是表“小我”志趣, 還是發(fā)“大我”情懷。
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 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境界。 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
鑒賞時,必須先明確, 作者是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情的。另外, 還須明白我們傳統(tǒng)的審美習(xí)慣,“望月懷遠”“傷春悲秋”“ 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 等等諸如此類的符合我國傳統(tǒng)的審美特點。
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 是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鑒賞時,領(lǐng)會意境是必要的, 而領(lǐng)會意境又必須具備對意象審美特點的把握。 例如: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一首詩,但也是一幅畫。這幅畫的近處是“江楓”(二橋名, 即江村橋、楓橋)的“漁火”和夜泊的客船,遠處則是霜滿、“ 烏啼”、殘月,透過樹叢還可隱隱約約的看到寺廟。
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楓橋夜泊”圖?。≡娙撕苌朴谠O(shè)色, 霜天是透明的,漁火是鮮艷的,二者遙相輝映。 近處的漁船和遠處的山寺,。
五、古詩鑒賞
古典詩歌鑒賞:首先認真審題,明確在哪一方面進行鑒賞。
1.思想內(nèi)容方面,要借助詩人寫的景、人、事,體會詩的意境、詩人的感情經(jīng)歷、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準詩中所寫的形象,體會這些形象的經(jīng)歷、心態(tài)或代表意義。
3.語言方面,耍認真體會最能體現(xiàn)詩歌意境的動詞、形容詞和其他詞類,分析其如何體現(xiàn)意境的,如何表達詩人情感的。
4.表達技巧方面,要弄清詩歌的表達技巧,借助原詩句進行分析。
5.明確題目要求的提示性因素,嚴格按要求做題。
6.認真組織答案,如果是語段。則按總分結(jié)構(gòu)表達,要用準有關(guān)詩歌創(chuàng)作的概念術(shù)語,即要說行話。比如,要用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不用第一句、第二句等。
答題技巧:
古詩鑒賞重在字句的理解。要從詩中找答案,各種方法要學(xué),但關(guān)鍵是對本詩的理解,特別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寫這首詩表現(xiàn)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揚、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實到詞句中。
記住的關(guān)鍵一點就是:答案在詩歌內(nèi),在字句內(nèi)在作者表達的情景內(nèi),如“冷、清、寂、絕、暗、陰、鬧、箋、淚”中。
詩歌鑒賞的表述,要緊貼詩句展開,可貼標簽,不可夸大或縮小,實實在在的表述為好。如2002年“折柳”,2003年“冷、咽”的詩眼,都是據(jù)本詩內(nèi)容去分析,不可硬套。當然,表述應(yīng)有技巧。就是分析這個詞的來龍去脈,在此處的含義。這樣表述就清楚了
詩歌鑒賞技巧答題要領(lǐng):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 賞析表現(xiàn)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1.賞析詩中的關(guān)鍵字詞 命題方式:這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命題變式:甘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2.賞析詩中的重要語句 命題方式:這句詩有何特殊含義或深沉含義?命題變式:這句詩最具表現(xiàn)力,試簡要分析。
解答分析:先解釋清這句詩的字面意義,然后或扣語言特點、或扣思想情感作具體分析。3.賞析詩歌的寫作技巧 命題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命題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shù)手法,或手法)。
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當然圍繞藝術(shù)手法,也會有一些更具體的提問方式。問題越具體,相對而言,回答越容易。
解答分析:表現(xiàn)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 4.賞析詩歌的語言特色 命題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命題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語言藝術(shù))。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沉郁頓挫、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diào)婉約、簡練生動……5.賞析詩歌的思想情感 命題方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命題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主旨或?qū)τ诒驹妰?nèi)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壯志未酬、報國無門、閨中怨恨、念遠思家、忠貞愛國等。
盤點知識 一、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 花草類 (1)菊:隱逸、高潔、脫俗 (2)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逆境 (3)蘭:高潔 (4)牡丹:富貴、美好 (5)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6)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yè)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8)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荒涼、偏僻、離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生活的軌跡就是一個永恒的圓,終點也就是起點。關(guān)心如火把,上進心像梯子,責任心是勇氣的指向標。
樹木類 (1)樹的曲直:事業(yè)、人生的坎坷、順利 (2)黃葉:凋零、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3)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4)松柏: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 (5)竹:氣節(jié)、積極向上 (6)梧桐:凄苦 (7)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風霜雨雪云類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東風:春天、美好 (3)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5)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6)海浪的洶涌:人生兇險、江湖詭譎 (7)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8)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 (9)雪:純潔、美好、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10)小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12)暴雨:殘酷、熱情、政治斗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fā)展趨勢 動物類 (1)子規(guī):悲慘、凄慘 (2)魚:自由、愜意 (3)鴻鵠:理想、追求 (4)猿猴:哀傷、凄厲 (5)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6)沙鷗:飄零、傷感 (7)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8)(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9)(孤)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消息 (10)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yè)的成功 器物類 (1)玉:高潔、脫俗 (2)簪纓(冠):官位、名望 顏色類 (1)白:純潔無瑕、喪事 (2)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3)綠:希望、活力、和平 (4)藍:高雅、憂郁 (5)黃:溫暖、平和 (6)紫:高貴、利國利民 (7)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秘、對死者的懷念、命途的多舛 除非你自己彎下腰,否則沒人會跳到你的背上。成功的畫卷,要用自信的畫筆去描繪。
其他類 (1)英雄:追慕、自愧自嘆 (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 (3)古跡:懷舊明志、昔盛今衰(國家)、衰敗、蕭條(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lián)) (4)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5)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6)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7)鄉(xiāng)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8)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9)破曉:初現(xiàn)希望 (10)朝陽:希望、朝氣、活力 (11)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 (12)深夜:愁思懷舊 二、詩歌的語言 這部。
高考中的詩詞鑒賞考查的無非是三個問題:1.寫了什么(意象)2.怎么寫(手法)3.為什么(主旨),前提是:讀懂詩歌。
怎樣讀懂詩詞?1.從高中學(xué)習(xí)的詩詞當中去掌握詩詞的基本常識,如詩詞的分類,作者常識,常見意象的寓意,年代特點等等。如考到蘇軾的詞,就得了解他的人生經(jīng)歷,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期的知識。
平時多讀詩歌鑒賞類的文章作積累,如唐詩或宋詞鑒賞辭典里名家的作品分析。2.掌握讀懂詩詞的技巧。
可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和參看復(fù)習(xí)資料。從詩歌的題目、主旨句、詩眼等等方面入手。
參看讀懂后要懂得表達,附:答題思路及格式一、煉字型 ⒈提問方式: ①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②本詩的詩眼是哪個字?詩中哪些字眼表現(xiàn)(突出)了詩的某一點? ⒉提問變體: ①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②詩中某個字(某句詩)的作用是什么?詩中為什么要用某個字(某句詩)?說說(簡析)詩中某個字(某句詩)在詩中的作用。 ③詩中某個字(某句)換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哪一個好,為什么? ⒋答題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步驟①分別是“明”和“出”。
步驟②這兩個字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 步驟③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步驟④表現(xiàn)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境清幽秀麗,儼然構(gòu)成了一幅天然絕妙的圖畫。 二、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 ⒈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⒉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
⒋答題模式: ①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 ②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yōu)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
④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yīng)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
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三、分析句意型 ⒈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里? ⒉提問變體: ①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 ②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③簡析這首詩的作用和藝術(shù)效果。 ⒋答題模式: 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fā)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qū)懭朔矫娴谋磉_作用。
③簡要說明藝術(shù)效果。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答:步驟①詩人獨立水邊,此時山雨驟然停歇,天地間一片寂寥。
步驟②這句詩通過描寫山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 步驟③作者借景抒情,情蘊景中,使讀者感覺作者的孤寂之情更是情動于衷。
四、分析語言特色 ⒈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⒉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②談?wù)劥嗽姷恼Z言藝術(shù)。
⒋答題模式: ①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沉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wěn)、語近情遙、莊諧俱見……); ②結(jié)合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列例證(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長干曲四首(其。
高考中的詩詞鑒賞考查的無非是三個問題:1.寫了什么(意象)2.怎么寫(手法)3.為什么(主旨),前提是:讀懂詩歌。
怎樣讀懂詩詞?1.從高中學(xué)習(xí)的詩詞當中去掌握詩詞的基本常識,如詩詞的分類,作者常識,常見意象的寓意,年代特點等等。如考到蘇軾的詞,就得了解他的人生經(jīng)歷,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期的知識。
平時多讀詩歌鑒賞類的文章作積累,如唐詩或宋詞鑒賞辭典里名家的作品分析。2.掌握讀懂詩詞的技巧。
可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和參看復(fù)習(xí)資料。從詩歌的題目、主旨句、詩眼等等方面入手。
參看讀懂后要懂得表達,附:答題思路及格式一、煉字型 ⒈提問方式: ①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②本詩的詩眼是哪個字?詩中哪些字眼表現(xiàn)(突出)了詩的某一點? ⒉提問變體: ①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②詩中某個字(某句詩)的作用是什么?詩中為什么要用某個字(某句詩)?說說(簡析)詩中某個字(某句詩)在詩中的作用。 ③詩中某個字(某句)換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哪一個好,為什么? ⒋答題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步驟①分別是“明”和“出”。
步驟②這兩個字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 步驟③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步驟④表現(xiàn)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境清幽秀麗,儼然構(gòu)成了一幅天然絕妙的圖畫。 二、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 ⒈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⒉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
⒋答題模式: ①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 ②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
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yōu)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
④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yīng)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
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三、分析句意型 ⒈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里? ⒉提問變體: ①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 ②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③簡析這首詩的作用和藝術(shù)效果。 ⒋答題模式: 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fā)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qū)懭朔矫娴谋磉_作用。
③簡要說明藝術(shù)效果。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答:步驟①詩人獨立水邊,此時山雨驟然停歇,天地間一片寂寥。
步驟②這句詩通過描寫山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 步驟③作者借景抒情,情蘊景中,使讀者感覺作者的孤寂之情更是情動于衷。
四、分析語言特色 ⒈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⒉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②談?wù)劥嗽姷恼Z言藝術(shù)。
⒋答題模式: ①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沉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wěn)、語近情遙、莊諧俱見……); ②結(jié)合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列例證(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長干曲四首(其一) 崔顥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2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