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技能 一、填空題 1.醫(yī)生聽診器的作用在于增加聲音的__________. 2.回聲是由于聲音的__________現(xiàn)象形成的. 3.在物理學中,用__________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它是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__________. 4.人們把高于__________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把低于__________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__________. 5.人們以__________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0 dB是__________的聲音. 6.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三個階段,分別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二、選擇題 1.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利用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C.利用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2.男同學一般比女同學發(fā)出的聲音沉悶、渾厚,其原因是男同學聲帶振動的頻率和 女同學聲帶振動的頻率相比 A.較高 B.較低 C.一樣 D.無法比較 3.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個琴鍵發(fā)出的聲音,不同的是 A.聲速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4.用同樣的力彈同一琴的C調音符4和F調音符4,聲音不同的是 A.聲速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5.用同樣的力彈鋼琴的C調音符4和手風琴的C調音符4,聲音不同的是 A.聲速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6.日常所說的“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是指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調 C.聲音的音色 D.以上說法都不對 7.站在橋洞里說話時,聽不到回聲的原因是 A.橋洞兩端是開口的,不能產生回聲 B.橋洞反射產生的回聲從洞口跑了 C.橋洞窄小,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 D.橋洞兩側的回聲正好抵消 8.頻率為60 Hz的聲音,每分鐘振動次數(shù)是 A.60次 B.1800次 C.3600次 D.缺少條件,無法計算 9.不帶花蜜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440次;帶花蜜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300次.不帶花蜜的蜜蜂發(fā)出的嗡嗡聲比帶花蜜的蜜蜂發(fā)出的嗡嗡聲 A.音調高 B.音調低 C.響度大 D.響度小 章后小結 知識與技能 一、1.響度 2. 反射 3.頻率 次數(shù) 4. 20000 20 20 Hz~20000 Hz 5.分貝 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 6.(1)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 (2)空氣等介質的傳播 (3)鼓膜的振動 二、1.BC 2.B 3.C 4.B 5.D 6.A 7.C8.C 9.A 知識與技能 一、填空題 1.一條光線跟平面鏡的夾角為35°,那么入射角為__________,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__________. 2.利用平面鏡不但可以__________,還可以改變光的__________. 3.平行光線射到粗糙的黑板表面,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叫做__________.有的黑板“反光”,因而坐在某一位置的同學看不清上面寫的粉筆字,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________的緣故. 4.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塊厚玻璃板,玻璃板上放著一枚硬幣,硬幣和它的虛像大約相距10 mm,玻璃板的厚度大約是__________. 5.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__________攜帶的信息實現(xiàn)對電視機遙控的. 6.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最重要來源.如果太陽輻射的紫外線全部到達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動物和人類__________. 7.漁民在叉魚的時候,他看到水中的魚是由于__________而成的__________像.像的位置比魚的實際位置偏__________.所以,只有將魚叉對著他看到的魚的__________叉去,才能叉到魚. 二、選擇題 1.人沿著街道走向路燈,再從路燈下走遠,則他的影子長短的變化是 A.變長 B.變短 C.先變長再變短 D.先變短再變長 2.一條光線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C.入射角是90°,反射角是0° 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3.一支鉛筆與它在平面鏡內的像相互垂直,則鉛筆同鏡面之間的夾角為 A.90° B.60° C.45° D.180° 4.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物理現(xiàn)象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岸上物體在水中的倒影 5.一束太陽光沿著與水平面成60°角的方向照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 A.120° B.60° C.30° D.0° 6.平面鏡M1與M2的夾角為60°,如圖2—32所示?如果光線AO經M1和M2反射后按原路反射回去,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圖2—32 A.∠1=45° B.∠2=60° C.∠1=15° D.∠2=30° 7.某同學向豎直的平面鏡走近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鏡中的像是大小不變的虛像 B.鏡中的像是大小不變的實像 C.鏡中的像越來越大 D.鏡中的像的位置不變 8.如圖2—33所示a、b、c三條光線交于S點,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個平面鏡M,則三條反射光線 圖2—33 A.可能交于一點 B.一定交于一點 C.延長線交于一點 D.可能平行 9.雨后晴朗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上的積水,下面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迎著月光走時,地上發(fā)亮處是水;背著月光走時,地上暗處是水 B.迎著月光走時,地上暗處是水;背著月光走時,地上發(fā)亮處是水 C.迎著月光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發(fā)亮處是水 D.迎著月光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暗處是水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色光是最單純的顏色 B.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規(guī)律 C.顏料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D.將太陽光分解成各種色光的現(xiàn)象是色散 11.一束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若入射光線逐漸遠離法線,則折射光線 A.也逐漸遠離法線 B.逐漸向法線靠攏 C.傳播方向不變 D.以上現(xiàn)象都可能發(fā)生 知識與技能 一、1.55°。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1)勻變速直線運動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2)自由落體運動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1)平拋運動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煽醋魇撬椒较虻膭蛩僦本€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個具體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向心力不做功,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xiàn)向=F萬;(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4)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ㄒ煌矗?;(5)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
物理學是人類對于自然界無生命物質的屬性、結構、運動和轉變的知識所作的規(guī)律性總結。人類對物理學的研究可分為兩個階段:經典物理學的研究和量子物理學的研究。經典物理學的研究特點是通過人們感官的感知或通過人為的裝置對物質結構、運動形式的直接觀察,得出規(guī)律性或特殊性的結論。量子物理學的研究特點是通過精密準確的、按照人為安排的高科技儀器的實踐檢測,而間接認識到組成物質內部結構的基本粒子運動和轉變的規(guī)律性或特殊性的結論。所以說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
一、概念規(guī)律題 1、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下列每組概念的區(qū)別: 路程 位移;時間 時刻;速度 速率 2、要描述運動,首先要選擇一個_______;并在其上建立_______。
3、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速度是描述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其主單位是_______。
5、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定義式是_______。根據此公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任意時刻的速度可以由公式_______得出。
6、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任意時刻的位移可以表示為_______。 7、在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中,一個有用的推論是 _______。
8、我們常用圖像法研究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_______的直線,速度增加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其v-t圖像是一條_______(向上傾斜、向下傾斜)的直線,速度減小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其v-t圖像是一條_______(向上傾斜、向下傾斜)的直線。
二、基礎練習題 1、某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初速度是2m/s,末速度是8m/s,歷時2分鐘,則其加速度為_______,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的位移為_______;保持其加速度不變,要使之速度達到10m/s,還需要時間_______。 2、某個可以射出橡皮泥子彈的玩具手槍,槍管長20cm,子彈出膛速度為5m/s,則子彈在槍膛內的平均加速度為_______。
(將子彈在槍膛內的運動看作是勻加速過程) 3、汽車關閉發(fā)動機后可以看作是勻減速過程,設某汽車初速度為18m/s,關閉發(fā)動機后又前進了81m,則其加速度為_______,停下來所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 4、設某汽車初速度為15m/s,如果是緊急剎車,需要在2s內將車停下來,則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至少為_______,汽車滑動的距離最長為_______。
5、如右圖,某物體的v-t圖像如圖,在第一秒內物體做_______運動,位移為_______;在第二三秒內物體做_______運動,位移為_______;前三秒內物體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 6、一個小石子從高20m的樓頂自由落下,落地前瞬間的速度為_______,用時_______。
7、在上題中,若這個石子最后一秒內的位移為20m,則落地前瞬間的速度為________,樓高_______,石子落地共用時_______。 8、若將一石子豎直上拋16.2m的高度,則這個石子的初速度應為_______。
拋出這個石子后分別經過1s、2s、3s,這個石子的瞬時速度大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拋出后經過時間_______,這個石子達到最高點。 9、某物體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第一秒內的位移為2m,第二秒內的位移為_______,第三秒內位移為_______;相應的,前兩秒內位移為_______,前三秒內位移為_______;此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___;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物體的速度分別為_______。
三、初步深化題 1、在用電火花記時器研究勻加速運動的實驗中,在一條紙帶上找到順次比較清晰的三個點A、B、C,已知AB段所代表的時間和BC段時間相同,都是0.1s,AC一共長0.8m,則B點經過記時器時物體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沿AC延長線方向再找到一點D,使CD所代表時間也為0.1s,BD距離為1m,則此物體的加速度為_______。
紙帶上A點和D點經過記時器時物體的速度分別為_______和_______。 2、在用電火花記時器研究勻加速直線運動(a>0)的實驗中,在一條紙帶上找到順次比較清晰的三個點A、B、C,已知AB與BC長度相同,則AC段平均速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B點的瞬時速度。
3、如右圖,是兩個物體的v-t圖像,由圖像可知,甲的加速度為_______,乙為_______;二者位置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分別為x甲=_______和x甲=_______。若某物體丙的初速度為2m/s,加速度為-0.5m/s2,在圖中畫出丙的v-t圖線來。
4、在右圖表示的甲乙運動過程中,甲乙都從同一點出發(fā)。在2s末即兩線相交位置,甲乙距離為_______,當甲乙相遇時,距離出發(fā)點_______,用時_______,這時甲乙的速度分別為_______和_______。
5、一個氣球以0.5m/s的速度徐徐向上勻速升起,當氣球距離地面5m時從地面豎直向上拋起一個石子,初速度至少要達到_______才可以追上氣球;若這個石子的初速度為15m/s,則分別經過時間_______和_______,石子和氣球可以兩次相遇,這兩次相遇點距離地面分別為_______和_______。 6、甲乙同時從某地同向出發(fā),甲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5m/s,乙做初速度為0、加速度為2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甲乙相距最遠的時候,乙的速度為_______,乙距離出發(fā)點_______,此時歷時_______。
當甲乙重新相遇時,乙的速度為_______,乙距離出發(fā)點_______,共歷時_______。 7、正在勻速下降的電梯,開始系在頂部的一個小球突然下落,經過0.7s落到地面上,電梯的高度為_______;若小球下落過程中電梯正在做加速度為0.5m/s2的加速下降運動,電梯高度不變,則小球下落到電梯地面需要的時間為_______。
8、在互相垂直的馬路上,甲沿南北方向馬路勻速向北運動,速度為5m/s,乙沿東西方向馬路勻速向西運動,速度為4m/s。在甲看來,乙的速度為_______,方向。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9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