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食道、胃、十二指腸以及肝膽系統(tǒng)的出血,稱為上消化道出血。較大量的出血,對任何病人都屬急重癥,對老年人就更加危險,防治也就更困難。因此,提醒大家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以達到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合理進行家庭急救的目的。
察便辨病老人常有一種舊觀念,所謂“寫字不描,拉屎不瞧”。不愿意或不關心自己大便的性狀,這是一種謬誤。且不說習字要從描仿開始,單說對自己排便的形色氣味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有害的。對于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察看糞便顏色的變化是惟一能自己發(fā)現(xiàn)出血的方法。并可根據(jù)糞便顏色判斷出血部位和多少,如大便呈深褐色,表明出血量不大,可查便潛血;若便呈黑色,為上消化道出血,且出血量較大;如果糞便呈紫紅柏油狀,可能出血量大而急,應速去醫(yī)院就醫(yī);便帶鮮血,多為下消化道出血。老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潰瘍病為主,占40%~50%;第二位是胃癌出血,占10%以上;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占8%,胃黏膜病變占7%;急慢性胃炎占4%,其他占15%左右。
嘔血黑便切忌驚慌當您發(fā)生嘔吐鮮血,或排黑便時,一定會很緊張,而緊張、驚慌非常有害,這只能使血壓升高,加重出血。正確的做法是,先安靜臥床,把情況告訴家人。如果家里沒人,可告訴鄰居,再給單位撥個電話。如果出血量大,感覺有些心慌、憋悶或頭暈,應直接撥打“120”,千萬不要自己慌慌張張往醫(yī)院跑,那樣容易出意外,更不能向家人隱瞞,自欺欺人。
警惕老人隱匿出血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前多有腹痛、上腹不適、呃逆等消化道紊亂癥狀,無癥狀者僅占19%;而老人由于感覺不靈敏或反應遲鈍,39.8%的人上消化道出血之前毫無感覺,沒有任何先兆。即使有些不適也說不準確,等到出血積累到一定量,突然發(fā)生嘔血或黑便時,病情已十分嚴重。所以對老人的輕微腹部不適、消化道癥狀,甚至不安煩躁等情緒改變,都不要輕易放過,要注意發(fā)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的蛛絲馬跡。
適當用些鎮(zhèn)靜藥如果有安定類藥可立即口服2片,這些藥可立刻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減輕應激反應帶來的麻煩,有利于出血自止。
冷飲降溫止血如果冰箱中有5℃左右的冷飲或冰水,可緩慢間斷飲用,每次100~200毫升。如果沒有冷藏飲料,可在涼開水中放幾塊冰或一支冰糕;實在沒有,把任何冰凍食品用塑料袋裝好,放入水容器內,使水降溫后飲用。如以往有過出血史,家中最好常備云南白藥、三七粉、白芨散等藥物,出血時服用,有利止血。
不必絕對禁食不吃不喝,會使胃酸增高,而胃內的酸堿度(pH值)可直接影響血液凝固。當pH值為6.4時,血小板凝集可減少50%;若pH值降至5.4時幾乎不能凝血。此時吃些蘇打餅干或其他糊狀食物,加些小蘇打,可降低胃內酸度,對止血有利。如家中或鄰居有甲氰脒胍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也可拿來服用,有制止胃酸分泌的作用,會幫助止血。
此外,還應避免粗糙食物,以免加重食道靜脈破裂;不可服稀鹽酸、食醋或其他助消化藥物(如胃蛋白酶、胰酶等),以免使?jié)兗由睿y以止血;更不可腹部熱敷,以免胃腸充血而加重出血。往醫(yī)院轉送病人時,無論用急救車還是出租車,都應讓病人平臥,行車宜平穩(wěn),防止顛簸,以免誘發(fā)或加重休克;不要忘記帶上以往的病歷和檢查資料,供醫(yī)生及時作出診斷,盡快得到有效治療。
(1) 心理指導:指導患者保持安靜,配合治療,有利于止血,緊張、恐懼的心理能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壓增高,可誘發(fā)和加重出血。
(2) 飲食指導:合理飲食是避免上消化道出血誘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 活動、休息指導:指導患者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勞逸結合,保持樂觀情緒,保證身心休息。
應戒煙、戒酒,并在醫(yī)師指導下用藥,勿 自開處方。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
(4) 用藥指導:指導患者用藥方法,講解藥物作用,向患者講解藥物的不良反應。(5) 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的指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過程及預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異,幫助患者和家屬掌握有關疾病的病因、預防、治療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險,教會患者及家屬早期識別出血征象 及應急措施。
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出血病變的性質、部位、失血量與速度,與患者的年齡、心腎功能等全身情況也有關系。
急性大量出血多數(shù)表現(xiàn)為嘔血;慢性小量出血則以糞便潛血陽性表現(xiàn);出血部位在空腸曲氏韌帶以上時,臨床表現(xiàn)為嘔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內潴留時間較久,因經(jīng)胃酸作用變成酸性血紅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
嘔血的顏色是鮮紅色。黑糞或柏油樣糞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腸道,但如十二指腸部位病變的出血速度過快時,在腸道停留時間短,糞便顏色會變成紫紅色。
右半結腸出血時,糞便顏色為鮮紅色。在空、回腸及右半結腸病變引起小量滲血時,也可有黑糞。
吉林省公安廳消防局醫(yī)院是治療胃腸疾病的首選。
2.臨床觀察
2.1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對血壓的觀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現(xiàn)為血壓下降和脈壓差縮小;對脈搏的觀察:脈搏的改變是觀察休克的主要標志,休克早期脈搏加速,休克晚期脈搏細而慢;對體溫的觀察:失血者體溫多低于正?;虿簧?。一般休克糾正后可有低熱或中度熱,一般≤38.5 ℃,持續(xù)數(shù)日或數(shù)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產物吸收,血容量減少,體溫調節(jié)中樞失調而引起發(fā)熱,若體溫≥38.5 ℃,應考慮出血后誘發(fā)感染,如體溫持續(xù)不退或退熱后又不升則應考慮再出血。
2.2 觀察嘔血、便血性質和量 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現(xiàn)黑便,呈柏油樣,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腸道停留時間短,可出現(xiàn)暗紅色或鮮紅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可出現(xiàn)嘔血,幽門以下則表現(xiàn)為黑便,反復嘔血或黑便次數(shù)多而稀薄,提示有繼續(xù)出血。
2.3 觀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環(huán)狀況及腎血流情況,所以應正確觀察24 h出入量。
2.4 觀察神志、四肢情況 出血量在5%以下無明顯癥狀,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現(xiàn)眩暈、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現(xiàn)煩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癥狀。
2.5 觀察有無再出血跡象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經(jīng)常反復,出血控制后仍應觀察有否再出血,如患者反復嘔血、黑便,顏色由黯黑變?yōu)榘导t,甚至嘔吐物轉為鮮紅色,血壓、脈搏不穩(wěn)定皆提示再出血。
3.護理
3.1 及時補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及時補充血容量,搶救治療開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過多、過快輸液、輸血引起肺水腫或誘發(fā)再出血,從而加重病情。
3.2 加強基礎護理 體位護理:出血期間絕對臥床休息,采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因嘔血引起窒息;飲食護理:嚴重嘔血或明顯出血時,必須禁食,24 h后如不繼續(xù)出血,可給少量溫熱流質易消化的飲食,病情穩(wěn)定后,指導患者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進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時要禁煙、酒、濃茶和咖啡;口腔護理:每次嘔血后,及時做好口腔護理,減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惡心、嘔吐,同時能增加患者舒適感;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及床鋪清潔、干燥,嘔血、便后及時清潔用物。
3.3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由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達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狀態(tài),其必要條件是護士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療性人際關系,并
并對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較深的了解和準確的評估[1]。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的前提下,易產生緊張恐懼的情緒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復出血者因反復住院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感到前途暗淡,消極悲觀,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醫(yī)護人員從容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認真的答疑、果斷的決策、沉著、冷靜、熟練的操作,可給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緊張及恐懼心理,有益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和進一步治療的配合。
3.4 用藥指導 嚴格遵醫(yī)囑用藥,熟練掌握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如滴注垂體后葉素止血時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誘發(fā)心肌梗死等[2],遵醫(yī)囑補鉀、輸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3.5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插管前檢查有無漏氣,插管過程中必須經(jīng)常觀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氣囊壓力為50 mmHg~70 mmHg,食管氣囊壓力為35 mmHg~45 mmHg,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氣囊氣體,以免壓迫過久可能導致黏膜壞死,鑒于近年藥物治療和內鏡治療的進步,目前已不推薦氣囊壓迫作為首選止血措施[3]。
3.6 對癥護理 發(fā)紺者應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緊張者給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類、吩噻嗪類及嗎啡。
3.7 健康指導 向家屬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識,使之對治療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屬配合,并協(xié)助醫(yī)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會患者及家屬識別早期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xiàn)嘔血或黑便時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幫助掌握有關病證的病因、預防、治療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險;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樂觀精神,正確對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強體質,應戒煙戒酒,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勿自用處方,慎重服用某些藥物??傊?,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來勢兇險、變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環(huán)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確診斷,進行有效的止血治療及認真細致的護理,可使患者轉危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道的出血,是內科臨床常見的急癥。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為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痛、應激性潰瘍等。本病屬中醫(yī)血證中的“吐血”、“便血”范疇。
本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嘔血與黑便,可伴有相關病癥的臨床表現(xiàn)。 [診斷] 1.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即可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
2.臨床還可根據(jù)病史,選擇x線鋇餐造影、纖維胃鏡、B型超聲波等檢查,可進一步明確引起出血的原發(fā)病。 本病應及時到醫(yī)院,在醫(yī)生嚴密監(jiān)督下治療; 1.西醫(yī)藥治療 (1)一般治療:加強護理,密切觀察,安靜休息,大出血者禁食,一般則給予流質飲食。
(2)補充有效循環(huán)血量 ①補充晶體液及膠體液(中分子右旋糖酐,宜慢滴,每日不超過1000ml),臨床以先補膠體液為宜。 ②中度以上出血,根據(jù)病情需要適量輔血。
(3)根據(jù)出血原因和性質選用止血 藥物: ①炎癥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可用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200mg,加小壺;法奠替丁20mg,加小壺,每日2次),質子泵抑制劑(洛賽克20,加小壺,每日1—2次)。 ②亦可用冰水加去甲腎上腺素洗胃。
③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用三腔管壓迫止血;同時以垂體后葉素10單位加小壺,再以10單位加入200~500ml葡萄糖或糖鹽溶液中靜點,維持4—6小時,再重復,直至血止,高血壓病及冠心病患者慎用。 ④凝血酶元時間延長:可以靜脈注射VitK1 10mg,每日1次,連續(xù)使用3-6天;安絡血10mg,肌注或經(jīng)胃管注入胃腔內,每2-4小時用1次。
以適量的生理鹽水溶解凝血酶,使成每毫升含50—500單位的溶液,口服或經(jīng)胃鏡局部噴灑,每次常用量2000~20000單位,嚴重出血者可增加用量,每1—6小時用1次。 (4)內鏡下出血 ①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
②噴灑止血劑;5%—10%孟氏液50-100ml,局部噴灑,具有強烈收縮作用,能使血液凝固和血管閉塞,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暫短的惡心,嘔吐及上腹不適等副作用。 ③高頻電凝止血。
④激光止血。 ⑤微波組織凝固止血。
⑥熱凝止血。 (5)外科治療:經(jīng)保守治療,活動性出血未能控制,宜及早考慮手術治療。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1、應時刻保持足夠的警惕性。
慢性肝病患者要了解和掌握目前自己的肝病狀態(tài),比如有無肝硬化,有無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等?;颊咭欢ㄒ爮尼t(yī)生的勸告與指導,避免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切忌僥幸心理。
2、合理休息,不可過勞。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臟功能缺失,已不能滿足全負荷工作的需要。
因此,應注意休息,做到力所能及、勞逸結合。提倡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較為舒緩的運動,不適合做快跑、急走等劇烈的活動。
3、軟化飲食,禁忌粗糙。進食粗糙的食物有可能劃破食道或胃底曲張的靜脈而引起出血。
飲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不過飽。進食最好細嚼慢咽。
食物以稀軟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及少渣為宜?;颊哌€應禁辛辣、油煎食品。
4、情緒輕松,不要緊張??茖W證實,不良情緒同樣可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
5、禁忌飲酒,合理用藥。避免接觸和進食對肝臟有損害的毒性物質,如酒、某些藥物及化學品等。
阿司匹林應謹慎使用,以免誘發(fā)消化道黏膜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道的出血,是內科臨床常見的急癥。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為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痛、應激性潰瘍等。本病屬中醫(yī)血證中的“吐血”、“便血”范疇。
本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嘔血與黑便,可伴有相關病癥的臨床表現(xiàn)。 [診斷] 1.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即可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
2.臨床還可根據(jù)病史,選擇x線鋇餐造影、纖維胃鏡、B型超聲波等檢查,可進一步明確引起出血的原發(fā)病。 本病應及時到醫(yī)院,在醫(yī)生嚴密監(jiān)督下治療; 1.西醫(yī)藥治療 (1)一般治療:加強護理,密切觀察,安靜休息,大出血者禁食,一般則給予流質飲食。
(2)補充有效循環(huán)血量 ①補充晶體液及膠體液(中分子右旋糖酐,宜慢滴,每日不超過1000ml),臨床以先補膠體液為宜。 ②中度以上出血,根據(jù)病情需要適量輔血。
(3)根據(jù)出血原因和性質選用止血 藥物: ①炎癥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可用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200mg,加小壺;法奠替丁20mg,加小壺,每日2次),質子泵抑制劑(洛賽克20,加小壺,每日1—2次)。 ②亦可用冰水加去甲腎上腺素洗胃。
③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用三腔管壓迫止血;同時以垂體后葉素10單位加小壺,再以10單位加入200~500ml葡萄糖或糖鹽溶液中靜點,維持4—6小時,再重復,直至血止,高血壓病及冠心病患者慎用。 ④凝血酶元時間延長:可以靜脈注射VitK1 10mg,每日1次,連續(xù)使用3-6天;安絡血10mg,肌注或經(jīng)胃管注入胃腔內,每2-4小時用1次。
以適量的生理鹽水溶解凝血酶,使成每毫升含50—500單位的溶液,口服或經(jīng)胃鏡局部噴灑,每次常用量2000~20000單位,嚴重出血者可增加用量,每1—6小時用1次。 (4)內鏡下出血 ①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
②噴灑止血劑;5%—10%孟氏液50-100ml,局部噴灑,具有強烈收縮作用,能使血液凝固和血管閉塞,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暫短的惡心,嘔吐及上腹不適等副作用。 ③高頻電凝止血。
④激光止血。 ⑤微波組織凝固止血。
⑥熱凝止血。 (5)外科治療:經(jīng)保守治療,活動性出血未能控制,宜及早考慮手術治療。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