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礎知識
1 金融:貨幣資金的融通,是以銀行為中心的各種形式的信用活動以及在在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
2 貨幣: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生產關系。
貨幣功能:價值尺度 流通功能 貯存功能 支付功能。
3 信用:一種體現(xiàn)特定經濟關系的信貸行為。
4 利息:使用借貸資金的報酬,是貨幣資金所有者憑借對貨幣資金的所有權對這部分資金使用者索取的報酬。
5 利率:計算使用借貸資金報酬的依據。
6 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可以買賣,載明了相關主體的財產權利關系的信用工具。包括股票、票據、債券、眼衍生金融工具等。
7 股票:股份公司發(fā)給投資者,作為入股憑證的一種有價證券。
8 票據: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所規(guī)定的匯票、本票和支票。是發(fā)票人依據票據法發(fā)行,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或委托他人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
9 債券:債務人向債券人借款,并承諾在將來預定時間向債券人償還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債券債務憑證。
10 衍生金融工具:又稱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貨、期權和遠期利率協(xié)議。
11 期貨:雙方約定在將來有效時間內,以商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物的資產。
12 期權:買方支付給賣方一筆期權費后,賣方賦予買方將來某日前的任何時間,按約定的價格或約定協(xié)議買入或賣出某種特定資產的權利。
13 遠期利率協(xié)議:買賣雙方以和約的形式,在將來特定的時間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標的資產。
14 金融市場:進行貨幣借貸、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買賣的場所或領域,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金融期權與期貨市場和外匯市場。
15 政策性銀行:由政府投資建立,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yè)務的銀行。包括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16 存款準備金:商業(yè)銀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庫存現(xiàn)金或在中央銀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應付存款人隨時提現(xiàn)的那部分流動資產儲備,是銀行所吸收的存款總量的一部分。
17 通貨膨脹: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由于貨幣供應量過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貨幣購買力大于商品的可供量,從而引起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xiàn)象。
18 國際收支: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fā)生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tǒng)記錄。
哦你跟我情況很像啊
你說的經濟分析師說具體了就是大學教師 投資策略職務就是在投資銀行或參與股票市場的大公司工作
這兩個職業(yè)都非常有誘惑力!
但是要趁早決定職業(yè)方向 因為二者實際上的區(qū)別很大 學的東西也是兩碼事
比如在美國的大學里 經濟學就是經濟學 應該是類似哲學的 而金融學是在商學院里面的您好,以下是我給你找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
《細節(jié)決定成敗》、《水煮三國》 (經濟,管理類)
《窮爸爸,富爸爸》、《羊皮卷系列書籍》(經濟,管理,營銷,財富類)
《深海戰(zhàn)略》(營銷,財富類) 《世界是平的》 (勵志,經濟類)
《貨幣戰(zhàn)爭》(經濟,金融,學術類)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術,理論類)
《經濟原理學》(經濟,知識理論類) 《國富論》(經濟理論,學術類
想念經濟學要考的是GRE 念金融要考GMAT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yè)實施監(jiān)督管理的宏觀調控部門。
中國人民銀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合并組成的。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至此,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包括:依法制定和執(zhí)行貨幣政策:發(fā)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按照規(guī)定審批、監(jiān)督管理金融機構; 按照規(guī)定監(jiān)督管理金融市場;發(fā)布有關金融監(jiān)督管理的業(yè)務的命令和規(guī)章;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負責金融業(yè)的統(tǒng)計、調查、分析和預測;依法從事有關的金融業(yè)務活動;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根據國務院規(guī)定,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內設13個職能司(廳),包括:辦公廳、條法司、貨幣政策司、銀行監(jiān)管一司、銀行監(jiān)管二司、非銀行金融機構監(jiān)管司、合作金融機構監(jiān)司、統(tǒng)計司、會計財務司、支付科技司、國際司、內審司、人事教育司。
為保證中國人民銀行能科學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有效實行金融監(jiān)管,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還設立了研究局、貨幣金銀局、國庫局、保衛(wèi)局、培訓中心,作為支持服務體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下設2個營業(yè)管理部,9個分行,326個中心支行,1827個縣(市)支行。
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是總行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按照總行的授權,主要負責本轄區(qū)的金融監(jiān)管。此外,中國人民銀行還設立了印制總公司、清算中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等直屬企事業(yè)單位及駐外機構。
所謂政策性銀行( policy bank / non-commercial bank )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創(chuàng)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yè)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fā)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發(fā)起、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
1、政策性銀行的產生和發(fā)展是國家干預、協(xié)調經濟的產物。政策性銀行與商業(yè)銀行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對貸款進行嚴格審查,貸款要還本付息、周轉使用等。
但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有其特征:一是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多由政府財政撥付;二是政策性銀行經營時主要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社會效益,不以盈利為目標,但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并不是財政資金,政策性銀行也必須考慮盈虧,堅持銀行管理的基本原則,力爭保本微利;三是政策性銀行有其特定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發(fā)行金融債券或向中央銀行舉債,一般不面向公眾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銀行有特定的業(yè)務領域,不與商業(yè)銀行競爭。 2、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銀行,其種類較為全面,并構成較為完整的政策性銀行體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庫”體系,包括日本輸出入銀行、日本開發(fā)銀行、日本國民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農林漁業(yè)金融公庫、中小企業(yè)金融公庫、北海道東北開發(fā)公庫、公營企業(yè)金融公庫、環(huán)境衛(wèi)生金融公庫、沖繩振興開發(fā)金融公庫、中小企業(yè)信用保險公庫; 商業(yè)銀行”是英文Commercial Bank的意譯。
在給這個概念下定義問題上,中西方提法不盡相同。我們認為商業(yè)銀行的定義應包括以下要點,第一,商業(yè)銀行是一個信用授受的中介機構;第二,商業(yè)銀行是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企業(yè);第三,商業(yè)銀行是唯一能提供“銀行貨幣”(活期存款)的金融組織。
綜合來說,對商業(yè)銀行這一概念可理解為:商業(yè)銀行是以經營工商業(yè)存、放款為主要業(yè)務,并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貨幣經營企業(yè)。這個定義方法實際上是把中西方學者對商業(yè)銀行所下定義做了一個概括。
商業(yè)銀行的特征如下: (1)商業(yè)銀行與一般工商企業(yè)一樣,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yè)。它也具有從事業(yè)務經營所需要的自有資本,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自負盈虧,它與其他企業(yè)一樣,以利潤為目標。
(2)商業(yè)銀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業(yè)的特殊企業(yè)。其特殊性具體表現(xiàn)于經營對象的差異。
工商企業(yè)經營的是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商品,從事商品生產和流通;而商業(yè)銀行是以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為經營對象,經營的是特殊商品…一貨幣和貨幣資本。經營內容包括貨幣收付、借貸以及各種與貨幣運動有關的或者與之相聯(lián)系的金融服務。
從社會再生產過程看,商業(yè)銀行的經營,是工商企業(yè)經營的條件。同一般工商企業(yè)的區(qū)別,使商業(yè)銀行成為一種特殊的企業(yè)——金融企業(yè)。
(3)商業(yè)銀行與專業(yè)銀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更綜合,功能更全面,經營一切金融“零售”業(yè)務(門市服務)和“批發(fā)業(yè)務”,(大額信貸業(yè)務),為客戶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務。
而專業(yè)銀行只集中經營指定范圍內的業(yè)務和提供專門服務。隨著西方各國金融管。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1 第一節(jié) 貨幣的產生與貨幣形態(tài)的演變 2 一、從商品交換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看貨幣的起源 2 二、從貨幣的本質看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4 三、貨幣形態(tài)的演變 5 第二節(jié) 貨幣的職能 8 一、價值尺度 8 二、流通手段 9 三、貯藏手段 10 四、支付手段 10 五、世界貨幣 11 第三節(jié) 貨幣的定義及貨幣層次的劃分 12 一、貨幣的定義 13 二、貨幣層次的劃分 14 三、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 15 第四節(jié) 貨幣制度 17 一、貨幣制度的形成 17 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 17 三、貨幣制度的演變 19 綜合練習 23 第二章 信用與信用擴張 27 第一節(jié) 信用的產生及發(fā)展 27 一、信用的產生 28 二、信用發(fā)展中的兩次飛躍 29 三、信用發(fā)展的幾個階段 30 第二節(jié)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33 一、信用形式 33 二、信用工具 34 三、常用信用工具 35 四、信用工具的價格 37 第三節(jié) 信用擴張 39 一、信用擴張的含義 39 二、信用過度擴張 40 三、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40 四、虛擬經濟影響實體經濟的因素 41 綜合練習 43 第三章 利息與利息率 47 第一節(jié) 利息 47 一、利息的含義與本質 47 二、利息的計量方法 48 第二節(jié) 利率 49 一、利率的概念 50 二、利率的種類 50 三、利率的作用 52 第三節(jié) 利率決定理論 53 一、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和西方的利率決定論 53 二、決定利率變化的因素 54 三、影響利率變化的因素 54 綜合練習 56 第四章 金融機構與四大支柱 59 第一節(jié) 金融機構概述 59 一、金融機構產生的原因及功能 60 二、金融機構的劃分 60 三、國際金融機構 61 第二節(jié) 銀 行 業(yè) 64 一、銀行的含義 64 二、近代銀行的發(fā)展史 64 三、銀行性金融機構 64 四、我國現(xiàn)行的銀行體制 66 第三節(jié) 保險公司 69 一、保險公司的產生 69 二、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 70 三、保險公司的業(yè)務范圍 70 第四節(jié) 證券公司 72 一、證券公司概述 72 二、證券公司的主要業(yè)務 73 三、證券公司的傭金 74 第五節(jié) 信托投資公司 77 一、信托與金融信托 77 二、信托投資公司的業(yè)務 78 三、信托投資公司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 78 綜合練習 81 第五章 商業(yè)銀行與派生存款 85 第一節(jié) 商業(yè)銀行概述 85 一、商業(yè)銀行的起源 86 二、商業(yè)銀行的發(fā)展 87 三、西方商業(yè)銀行近年來的發(fā)展動向 88 第二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性質、職能及組織結構 90 一、商業(yè)銀行的性質 90 二、商業(yè)銀行的職能 91 三、商業(yè)銀行的組織結構 92 第三節(jié) 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原則 94 一、安全性 94 二、流動性 96 三、營利性 96 四、商業(yè)銀行經營原則的矛盾及其協(xié)調 97 第四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主要業(yè)務 98 一、商業(yè)銀行的負債業(yè)務 98 二、商業(yè)銀行的資產業(yè)務 101 三、商業(yè)銀行的中間業(yè)務 103 第五節(jié) 商業(yè)銀行派生存款 106 一、商業(yè)銀行的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 106 二、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條件 106 三、存款貨幣的創(chuàng)造過程 107 四、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約束因素 108 綜合練習 110 第六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113 第一節(jié) 中央銀行概述 113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fā)展 113 二、中央銀行的類型結構 115 三、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116 第二節(jié) 中央銀行的主要業(yè)務 118 一、中央銀行的負債業(yè)務 118 二、中央銀行的資產業(yè)務 120 三、中央銀行的其他業(yè)務 121 第三節(jié)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 122 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22 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124 第四節(jié) 貨幣政策工具 126 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126 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128 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128 四、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129 綜合練習 132 第七章 貨幣供求均衡與通貨膨脹 136 第一節(jié) 貨幣需求 136 一、貨幣需求的含義 136 二、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137 三、費雪交易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 137 四、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138 五、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138 六、影響我國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 139 第二節(jié) 貨幣供給 140 一、貨幣供給 140 二、影響貨幣供給的基本因素 140 三、決定貨幣乘數(shù)大小的因素 141 第三節(jié) 貨幣均衡 142 一、貨幣均衡的概念 143 二、貨幣供求均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 143 三、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的調節(jié) 144 第四節(jié) 通貨膨脹 146 一、通貨膨脹的含義 146 二、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 147 三、通貨膨脹的類型 148 四、通貨膨脹的危害 150 五、通貨膨脹的治理 151 第五節(jié) 通貨緊縮 153 一、通貨緊縮的含義 153 二、通貨緊縮的分類 153 三、通貨緊縮產生的原因 154 四、通貨緊縮的危害 154 五、治理通貨緊縮的措施 154 綜合練習 156 第八章 金融市場與衍生金融工具 159 第一節(jié) 金融市場概述 160 一、金融市場的含義 160 二、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160 三、金融市場的地位與功能 161 四、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方式 162 五、金融市場的分類 163 第二節(jié)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164 一、貨幣市場 164 二、資本市場 165 三、國際金融市場 167 第三節(jié) 衍生金融工具 170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170 二、常見的衍生金融工具 171 綜合練習 175 第九章 外匯與國際收支 178 第一節(jié) 外匯與匯率 178 一、外匯概述 179 二、外匯的功能 180 三、匯率及其標價方法 180 四、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182 第二節(jié) 國際收支 184 一、國際收支的含義 184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 185 三、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差額與分析 188 四、國際收支不。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fā)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fā)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fā)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fā)行與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xiàn)以后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fā)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xiàn)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創(chuàng)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tǒng)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征:1. 金融是信用交易。(1)信用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于現(xiàn)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xiàn)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fā)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fā)生是基于給予對方信任。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fā)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數(shù)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你多大啊
首先你得有足夠的思考力,也就是你得夠聰明,悟性好,而且有耐性。
經濟和金融不是一回事!
經濟學是經濟學,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金融特復雜,你可以買本金融經濟學教程看看就知道了,很多公式的。
建議你學宏觀經濟學。
首先買一本入門類的經濟學書,像《每天學點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這種書,非常多,書店都有。就是把經濟學中的每個名詞逐個寫成文章,一讀就懂。
當你完全吃透這種入門書籍后,你就可以嘗試閱讀比較有深度的書籍。
《國富論》是必須讀的?,F(xiàn)在的貨幣戰(zhàn)爭也不錯。
對了,經濟學和博弈學密不可分,你最好買本博弈學的書看看。
推薦兩本能幫助你更好學習經濟學的書籍《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一課經濟學》
希望對你有幫助 。
經濟學的基礎課程有很多,例如:
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yè)經濟學、網絡經濟學、會計學、統(tǒng)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yè)經濟學等等。
經濟學是一門很現(xiàn)實的學科。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石油價格的上漲還是下跌等等有關經濟的每一條新聞無不觸動人們的敏感神經,它關系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經濟學專業(yè)著眼于整個國家經濟和區(qū)域經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也是其他應用性經濟學科延伸的母體。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fā)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fā)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fā)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fā)行與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xiàn)以后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fā)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xiàn)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創(chuàng)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tǒng)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征:1. 金融是信用交易。(1)信用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于現(xiàn)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xiàn)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fā)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fā)生是基于給予對方信任。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fā)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數(shù)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