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體育課說課提綱 籃球
高中優(yōu)秀體育課說課提綱一、教材內容: 省編高一《體育》課本教材內容,籃球: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二、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由跑、跳、投等動作組成,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通過傳遞、拋接、運拍,最終把球送入固定籃圈的一。
高中體育籃球課說課稿:急停投籃
高中體育課說課稿籃球:急停投籃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1)籃球:急停投籃(2)跑:耐久跑。2、教材分析: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自市編體育高三教材體育實踐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籃球和第一部分跑。這二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的練習,又有著重下。
高二《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說課
高二《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說課材料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二年級籃球教材中的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耐久跑。 一、說教學思想 本節(jié)課貫徹執(zhí)行“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發(fā)展學生的。
高三體育 籃球和跑說課稿
說課稿 籃球和跑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1)籃球:急停投籃(2)跑:耐久跑。2、教材分析: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高三教材體育實踐部分中的籃球和跑。這二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的練習,又有著重下肢的練習,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協(xié)調性,安。
一、熱 身 運 動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在熱身運動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籃球場20圈以上,然后依照籃球運動需要伸展的部位確實做好伸展活動。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二、步 伐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交叉步:左右腳前后交叉,用于攻擊接應或是防守之用。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滑輪步:以左腳或是右腳帶動另一腳作滑行地板之移動,是防守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步伐基礎訓練。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前進后退步伐:向前快速沖刺,在中場時改變步伐向后退前進,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注意要求球員必須提起后腳根,避免向后摔倒。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4.前后移動步伐:在低位與45度之間作前后來回移動防守,必須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趨前舉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線向另一邊45度作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趨前壓迫防守,再沿三分線下端線。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動作。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6.擺脫向前接應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擺脫伸手做出接應動作。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7.后轉身步伐:以「之」字型前進作轉身伸手要球接應動作。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8.切斷步伐:兩人一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墻」接觸防守,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這種切斷以雙手護胸阻斷對手順利移動接應。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三、傳接球及持球訓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面對面200對傳:4人一組作胸前、彈地、、傳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跨下8字型繞球:分成兩排,由跨下到腰部、頭部繞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大風吹傳球:4人一組以半場或是全場作移動式接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4.四角傳球:分成四組作四角移動傳接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5.四方位傳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傳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6.面對面?zhèn)鹘忧颍阂愿魇絺髑驗橹鳌?/p>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7.行進間背后、低手、單手傳球:兩人一組行進間傳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8.對墻傳球:以高度120公分對墻傳接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9.打板長傳:以雙手長傳前場或是單手長傳前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0.五點切傳:訓練球員切傳戰(zhàn)術。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1.中鋒接應傳球:由5位球員以「M」字型兩球相互傳給中鋒策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2.半場或全場不運球進攻:必須以傳球及移動接應進攻。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四、上 籃 訓 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全場8字型傳球上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車輪式上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全場7*5*3上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4.三線上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5.全場長傳罰球線接應上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6.二人一組上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7.三人一組上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8.直線運球上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9.半場三角上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五、運 球 訓 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全場障礙物運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全場跨下運球前進后退、轉身、反手、背后運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全場空中墊步、急停后仰前進、空中左右閃運球人。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4.全場8字型運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5.左右手晃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6.跨下原地運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7.全場直線3-4拍運球上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六、投 籃 訓 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定點投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兩組對角線接應投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移動投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4.騎馬射箭。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5.底線切入勾射。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6.后旋轉投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7.三角底線擦板投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8.全場來回急停跳投。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9.高位接應轉身投籃(假動作配合左右切投)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0.三角擦板投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1.五點投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2.全場2-3人傳球急停跳投。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3.半場接應挑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4.半場前進接應跳投或切投。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七、假 動 作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左右1-3道假動作切入。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上下舉1-3次假動作。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外圍假動作切入籃下再做假動作投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八、籃 板 卡 位 訓 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半場1VS1至5VS5卡位訓練(配合口頭關照)。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半場3VS3卡位(配合口頭關照、教練持球)。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3.罰球后卡位訓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4.外線投籃卡位。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5.籃板球訓練:拋球抓球。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九、防 守 訓 練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1.全場1VS1背手防守。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2。.。
1、整隊,自我介紹(記得領球,或者1步驟去領)
2、3~5分鐘體能(繞籃球場小跑)
3、5~8分鐘保護運動(有韌帶拉伸,關節(jié)運動,運動最后參考時間可以考慮組織一次折返跑調節(jié)活動量)
4、亮點:籃球課堂,講解一些你知道的籃球概念,強調團隊和戰(zhàn)術,籃球不是單打蠻干(自然地像聊天一下,也給大家調整時間,3~5分鐘左右)
5、運球(10~15分鐘)
5.1 左右手各50次,目視前方,強調手感,不要求快,要求手腕用力和穩(wěn)定落地點。
5.2 單手身前后拉球,不要求每人能做,期間可以講解變向的相關知識。
5.3 左右手交叉運球,范圍要大,速率要快,力道要打,不為實戰(zhàn)只為手感
6、防守姿勢(5~10分鐘)
強調防守的重要,教學過程重點講解規(guī)范的防守動作
剩下的時間可自由控制或者加入自己的想法,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你自己的實力作保證,高中生要服你,首先要你不弱,祝你成功!
籃球教學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的學習機會和平臺,使其將知識學習、實踐經驗、習慣養(yǎng)成、能力培養(yǎng)統(tǒng)籌起來,最終促使其綜合能力形成,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和大膽想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給學生以自學自練的時間和表演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去嘗試、去感受、去創(chuàng)造,體會不同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籃球是新課程系列模塊之一的內容。籃球運球和單手肩上投籃是在初中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難度,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籃球、熟悉籃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活躍的氣氛下掌握一定的技術動作,同時也發(fā)展了體能,為學生獨立進行體育鍛煉打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根據(jù)高中男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其發(fā)展要求,從興趣出發(fā),發(fā)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展現(xiàn)同學的青春活力,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學習籃球技術中的行進間上籃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
四、教學過程
1、身體預熱部分:以籃球活動為主體,并通過游戲對抗練習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學習技能部分:學習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技術,重點解決該技術中的持球時機、步法等,并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增強學生學習欲望。
3、恢復心律部分及評價:采用結合籃球的一些練習,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使學生進行充分的放松。
五、教學特點
1、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籃球專項活動和有對抗性質的持球游戲活動,再加以教師語言的調控,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2、學生自主:在學習技能部分,分為六個小組,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大膽嘗試,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的平臺。
3、分層次教學進行提高:設立提高組,使學生中接受能力比較強的能夠在掌握教師所傳授的部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六、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步法“一大、二小,三高跳”
難點:1、三步的節(jié)奏2、持球的時機
七、課前預計
全課練習密度預計:45±2%
平均心率:135±5次/分
60%以上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
30%的學生能夠進行提高難度練習并運用到教學比賽當中
大體分為3步—運球 三步上籃 側步 講這幾個方面就行 具體的:1、整隊,自我介紹(記得領球,或者1步驟去領)2、3~5分鐘體能(繞籃球場小跑)3、5~8分鐘保護運動(有韌帶拉伸,關節(jié)運動,運動最后參考時間可以考慮組織一次折返跑調節(jié)活動量)4、亮點:籃球課堂,講解一些你知道的籃球概念,強調團隊和戰(zhàn)術,籃球不是單打蠻干(自然地像聊天一下,也給大家調整時間,3~5分鐘左右)5、運球(10~15分鐘)5.1 左右手各50次,目視前方,強調手感,不要求快,要求手腕用力和穩(wěn)定落地點。
5.2 單手身前后拉球,不要求每人能做,期間可以講解變向的相關知識。5.3 左右手交叉運球,范圍要大,速率要快,力道要打,不為實戰(zhàn)只為手感6、防守姿勢(5~10分鐘)強調防守的重要,教學過程重點講解規(guī)范的防守動作剩下的時間可自由控制或者加入自己的想法,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你自己的實力作保證,高中生要服你,首先要你不弱,祝你成功。
怎樣制定高中體育課教學設計高中體育課教學設計——籃球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1)籃球:急停投籃(2)跑:耐久跑。
2、教材分析: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自市編體育高三教材體育實踐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籃球和第一部分跑。這二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的練習,又有著重下肢的練習,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協(xié)調性,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符合高三學生的身心特點,也符合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原則。
籃球急停投籃是本次課的新授教材,它是籃球運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投籃方法,急停投籃是后面籃球教學內容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前面所學運球急停急起和投籃的一個技術綜合,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急停腳步動作與接球和運球手的協(xié)調配合,難點是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
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是復習教材,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有氧耐力,為第4課次的越野跑作好準備。3、學情分析: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一年級理科班的學生。
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已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并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
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chuàng)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的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呼吸與跑的節(jié)奏不相一致的狀態(tài),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4、教學目標:根據(jù)高三學生的體育能力現(xiàn)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急停投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籃的動作要領;5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急停投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8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
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奮發(fā)向上的品質。
二、說教學方法:(1)教學觀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本課以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既懂又會,掌握靈活的運動學習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智育因素,為終身體育服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養(yǎng)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2)教法設想:急停投籃采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在與原地投籃比較的過程中得出急停投籃的要點,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chuàng)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耐久跑采用分組想不同的練習方式進行練習,使內容豐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
采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成果得到表現(xiàn)和肯定。整堂課采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學法指導:本課采用“嘗試---比較---討論----創(chuàng)造----練習----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
體育教案-籃球教學內容籃球:運球急停跳起單手肩上投籃,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學生學習運球急停跳起單手肩上投籃并使70%以上學生掌握該動作3、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團結協(xié)調,積極參與和遵守規(guī)則的誠信意識.課序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組織與要求運動負荷課堂常規(guī)1上課整隊2師生問好1接受報告,指揮學生持好球2向學生問好3播放音樂,提問探討,并導入 本課4宣布本課的內容和目標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人數(shù),報告老師2向老師問好3積極參與老師的提問4了解本課的內容和任務組織四列橫隊要求整隊快,注意力集中明確課的內容,目標.小準 備 活 動熟悉球性練習1教師把學生分組,選定小組長,指定各小組練習場地2教師示范介紹幾種熟悉球性的練習方法3指揮學生到各自場地練習1學生按老師安排了解分組情況2仔細觀察教師示范3小組長帶領同學到指定場地進行練習組織:學生分6—8組進行練習要求:學生盡量運用各種熟悉球性練習,也可自創(chuàng)動作中自主投籃練習1教師用哨音集合小組長,介紹自主投籃練習方法2命令小組長歸隊指揮3教師巡回指導4提示注意安全1聽哨音后小組長集合,了解練習方式2小組長歸隊,組織本組進行練習3嘗試各種不同的投籃方式組織:小組長組織學生進行練習要求: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各種投籃方法練習,注意安全中基本部分運球急停跳起單手肩上投籃1兩人一球,互。
教材內容 籃球: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課的目標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傳接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發(fā)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
餒的優(yōu)良 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場地器材 籃球41只;錄音機1臺;籃球場一個。
課的部分 教學內容及手段 組織教法
開始部分2' 1、體育委員整隊,清點人數(shù)。并向教師報告。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
以及注意事項 組織:成四列橫隊集合,如圖示一:
要求: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
準備部分8' 一、配樂游戲:小漁網(4')
方法:游戲開始,擔任“小漁網”的同學在場內用手觸及正在跑動的其他同學,其他同學用各種躲閃、擺脫動作在場內積極跑動,被觸到者加入“小漁網”,等“小漁網”擴大到四人時,重新組成二個“小漁網”進行活動。以此類推,逐漸組成許多“小漁網”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時游戲結束。
規(guī)則:(1)“小漁網”不得松手觸人。
(2)在游戲過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觸到論處。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繞肘轉、繞腰、膝轉、“8”字繞環(huán),指尖撥球,各種姿勢的拋接球等。
一、組織:如圖示二:
教法:講解,示范,師生按規(guī)則集體練習。
要求:“魚”要機智、靈活、勇敢?!棒~網”要動腦筋、協(xié)力、果斷、快速。
二、組織:散點練習
教法:講解、示范,指導學生自由模仿、創(chuàng)造練習。
要求:球盡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運球:(6')
A、高低運球,B、單手前后左右運球,C、左右手交替運球,D、體前變向運球,E、胯下運球,F(xiàn)、急停急起運球。
重點:運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進間交替進行。護球盡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搶運球(5')
方法:在整個籃球場上進行。一半同學持球,另一半同學無球。游戲開始,持球同學在場內運球,在運球中要躲避無球同學的搶斷,無球同學則用合理的動作進行搶斷球,一旦搶到球后互換。
規(guī)則:A、無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guī)動作搶球,B、發(fā)生被迫運球出界或違例情況,按被搶斷論處。
重點:對球的控制與掌握
難點:技術要準確熟練
三、原地二人一球傳接球(3')
重點: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運球、傳球(2')
重點:技術的銜接連貫
五、4 人一球,行進間運球后傳球(4')
重點:弧線運球、跑動、雙手胸前傳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傳接球。
要求:雙手傳接球,進攻隊員可運球移動,防守隊員搶斷球積極。
七、接龍傳球接力比賽(6')
方法:分兩組進行,左右間隔2-3米,前后間隔4-5米,“接龍”傳球20只球,以完成時間和成功率多少定勝負。
重點:傳接球的快速能力和準確性。
一、組織:在籃球場內散點練習
教法:教師講解、示范,指導學生自由模仿、創(chuàng)造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錯。
二、組織:同上在球場內散點
教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
要求:先進行一對一的“搶運球”練習,然后共同“搶運球”嚴格按照規(guī)則進行。
三、四練習的組織如圖示三
教法:講解、示范、糾錯,教師巡視指導。
五、六練習的組織如圖示四
七練習的組織如圖示五:(略)
教法:講解、示范,練習,比賽。
要求:先練習,后比賽。
結束部分5' 一、整理運動:配樂伸展放松操
二、小結,收回器材。 組織:散點
教法:聽音樂,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
組織:成四列橫隊集合。
課的預計 1、練習密度:55%左右; 2、運動負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 心率曲線(略)
運球、帶球上籃、罰球、投籃練習、帶球折返跑、戰(zhàn)術講解、實戰(zhàn)練習。
籃球(basketball),奧運會核心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全身對抗性體育運動 。
籃球運動起源于美國。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fā)明。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 。
1904年,圣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yè)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于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lián)合會(國際業(yè)余籃球聯(lián)合會)。
教學內容 一. 籃球:
1、運球接力比賽
2、復習三步上籃技術 重點 運球:行進間運球時臂腕指協(xié)調用力;
三步上籃:運球與投籃相結合。
難點 運球:手眼身三配合;
三步上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合理利用。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學生進一步建立運球動作概念,了解奧運會火炬接力有關知識。
2. 技能目標:A 熟練掌握原地運球技術,80-90%的學生能在不看球的條件下行進間快速運球,發(fā)展靈敏與協(xié)調能力。
B 基本掌握三步上籃技術,60-70%學生可以自己運球三步上籃。
3. 情感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發(fā)揚奧運精神。
4. 德育目標:團結幫助同學,認識自身的價值與能力,學會欣賞他人,增強個人對集體的責任感。
。
籃球教學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的學習機會和平臺,使其將知識學習、實踐經驗、習慣養(yǎng)成、能力培養(yǎng)統(tǒng)籌起來,最終促使其綜合能力形成,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和大膽想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給學生以自學自練的時間和表演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去嘗試、去感受、去創(chuàng)造,體會不同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籃球是新課程系列模塊之一的內容?;@球運球和單手肩上投籃是在初中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難度,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籃球、熟悉籃球。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活躍的氣氛下掌握一定的技術動作,同時也發(fā)展了體能,為學生獨立進行體育鍛煉打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根據(jù)高中男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其發(fā)展要求,從興趣出發(fā),發(fā)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展現(xiàn)同學的青春活力,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學習籃球技術中的行進間上籃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 四、教學過程 1、身體預熱部分:以籃球活動為主體,并通過游戲對抗練習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學習技能部分:學習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技術,重點解決該技術中的持球時機、步法等,并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增強學生學習欲望。 3、恢復心律部分及評價:采用結合籃球的一些練習,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使學生進行充分的放松。
五、教學特點 1、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籃球專項活動和有對抗性質的持球游戲活動,再加以教師語言的調控,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2、學生自主:在學習技能部分,分為六個小組,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大膽嘗試,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的平臺。
3、分層次教學進行提高:設立提高組,使學生中接受能力比較強的能夠在掌握教師所傳授的部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六、教材的重、難點 重點:步法“一大、二小,三高跳” 難點:1、三步的節(jié)奏2、持球的時機 七、課前預計 全課練習密度預計:45±2% 平均心率:135±5次/分 60%以上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 30%的學生能夠進行提高難度練習并運用到教學比賽當中。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