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月的日歷翻到中旬,中考的身影已經(jīng)清晰的出現(xiàn)在每一個復習備考的學生面前,每一個初三老師也感到有些緊張。
尤其是考綱浮出水面,熟讀精讀課本的第一輪復習業(yè)已結束,接下來該如何科學規(guī)劃,短時間出高效益?縣教研室高瞻遠矚,把握住復習的瓶頸,適時召開這次覆蓋七科的中考復習研討會,無疑為我縣后期中考復習產(chǎn)生深遠影響,對各科的備考沖刺會有極大幫助。受教研室江老師所托,利用這個平臺,交流一下后期復習備考的一些認識,并就語文基礎知識備考交換一下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后期語文復習的建議 1、認真研讀《考綱》,弄清考什么,怎么考,減少復習的盲目性我就今年的《考綱》對基礎知識方面的要求做一解讀。09年考綱將語文基礎知識分為兩大板塊:第一塊為第一部分的語文積累;第二塊為第三部分的語文綜合運用。
語文積累方面有八項具體要求即八個考點。其中識記層面四個考點,一是拼音認讀漢字,二是漢字的形音意,三是常用漢字的規(guī)范書寫,四是準確默寫課標推薦背誦的50篇優(yōu)秀詩文的句、段、篇。
理解層面有一個考點,即六篇課外讀物的基本內(nèi)容和相關知識。表達層次上有三個考點,一是熟練使用《新華字典》,二是積累并運用常用詞語,三是仿寫或變換簡單句子。
語文綜合運用方面有五項具體要求三個考點。五項內(nèi)容全部是從表達層面上進行要求,具體的形式分別是從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以及綜合性學習三個點上進行考查。
2、研究并做做近兩年的中考題,把握特點,克服備考的隨意性我還是結合語文積累與運用這一板塊來說。從最近兩年安徽中考的試題來看,我省中考語文試卷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越來越大。
而基礎積累與綜合運用的內(nèi)容繁多、涉及面廣,從字音、字形、詞義的識記到句子的仿寫與變換;從課堂內(nèi)古詩文的名句、段、篇的默寫到課外名著的基本內(nèi)容和相關常識的了解;從有觀點有條理有說服力的口語交流和主題演講到自主策劃、設計方案、搜集信息、整理材料、形成觀點的實踐活動等,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除此之外,還有三大特點:(1)、題型靈活,有選擇題、填空題、改錯題、簡答題、表述題等,是歷年來中考語文試題中最為靈活、變化最大、創(chuàng)新最顯著的一大板塊,這是因為這一板塊覆蓋的知識面廣,考查的知識點多,適合命題人施展其獨特的創(chuàng)意。
;(2)、分值頗大,06年以前,這一部分分數(shù)為30分,占總分值的20%。07、08年這一部分的分數(shù)為35分,占總分值的23.3%;(3)、要求很高,這類試題越來越生活化實踐化,要求學生不僅要充分調(diào)動積累庫存,而且要將所學運用到學習、生活以及活動中去。
3、充分整合復習內(nèi)容,梳理歸納知識,總結規(guī)律,促進運用后期的語文復習,我打算分兩步走:第一步,專題復習,抓“點”,幫助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梳理歸納,并結合《考綱》,把脈中考,預測考點,找到對策。如在現(xiàn)代文閱讀板塊,我分抒情類散文、敘事類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這五個專題復習,每一個專題梳理出若干考點,幫助學生找尋解題規(guī)律,尋求對策。
第二步,綜合復習,抓“用”,教師依據(jù)實際和命題熱點,使學生知識與能力混聯(lián)合縱,取得實效。一方面,教師要做好取舍,編好練習題,可選擇具有特點的復習資料和模擬試卷,限時守規(guī)去做,然后即時評講,指導答題思路。
另一方面,做好重點突破,針對考試情況,整理學生易錯處常錯處和盲區(qū),擬定突破措施,投入一定的精力。二、對語文基礎知識幾個考點的復習建議要想使我們的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語文成績,就應該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
我在語文基礎知識的專題復習上,是從字音、字形、字義,詩文默寫,名著閱讀,口語交際,活動設計這五個考點進行梳理歸納、復習備考。1、字音、字形、字義初中六冊語文課本要求學生識記的字詞在1500個左右。
這需要長期積累、厚積薄發(fā),還需要學生做個有心人,時刻留意生活中有文字的地方。近兩年的考試趨勢是考查字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書寫及含義。
我在這方面是將其分為語音、漢字、詞語三個部分進行復習。語音可以從“讀準、寫對”兩方面來總結規(guī)律:讀準,重點讀準多音多義字讀音,形似字讀音,常用但習慣誤讀字讀音,聲母、韻母有細微差別字的讀音;寫對,主要寫對聲母、韻母的細微差別的注音,三拼音節(jié)的注音,聲調(diào)的標寫位置。
漢字可以從“辨析、釋義、書寫”三個方面來總結規(guī)律:辨析,主要辨析同音字、形似字;釋義,即理解字的基本義以及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書寫”, 注意書寫端正、整潔,盡量不要勾畫、涂抹。中考語文試卷專門對卷面書寫賦以5分 ,但許多學生因個人習慣養(yǎng)成不良,書寫不合規(guī)范, 甚至有的學生連標點符號該放在田字格中什么位置也不甚清楚;面對這種情況,在復習備考時,教師應抓住機會,也就給了學生真正學會書寫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漢字的機會。
詞語可以從“理解、辨析、運用”三個方面來總結規(guī)律:理解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詞的引申義、比喻義;辨析詞的感情色彩;運用詞的適用范圍,詞義的輕重,詞語的搭配,關聯(lián)詞語的選擇。2、詩文默寫這一部分的復習原則是:。
第一題選D A中供銷讀一聲;B中勾當讀四聲;C中記載讀三聲 第二題選B A中應為宣泄;C中應喝彩;D中應為精兵簡政、綠草如茵 第三題選A B中角色應為jue(二聲);C中連累、累贅應為四聲,D中湖泊應為po一聲 第四題選A B中應為拾人牙慧;C中應為偃抑;D中應為殞身不恤 第五題選C A中應為su(四聲);B中應為搪塞se(四聲);D中應為聯(lián)袂mei(四聲) 第六題選C 變本加厲 第七題不完整 第八題 選D A中應為群鶯亂舞;B中應為金榜提名C中應為鴉雀無聲 第九題選C A中應為雕欄玉砌qi(四聲);B中應為亙古不變gen(四聲);D中應為勾當gou(四聲) 第十題選D 第十一題選C 第十二題選B 老態(tài)龍鐘。
原發(fā)布者:y1w2j3s4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閱讀知識大全[整理四套] 知識歸納 一、頓號、逗號、分號的使用 1、頓號是句子內(nèi)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分句之間不能用頓號)。但并列性的謂語、補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如:這個省今年的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guī)模大。 你要不斷地進步,識字,生產(chǎn)。 他的故事講得真實,感人。 2、帶語氣詞的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如: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 3、并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能再用頓號。 如:我國科學、文化、衛(wèi)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一般情況下,并列詞語的最后兩項使用連詞而不用頓號) 4、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約數(shù),不用頓號。 如:他已經(jīng)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區(qū)別于表示兩種并列的情況。 如:國內(nèi)的大學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都必須選修一門外語。 5、集體詞語之間關系緊密,不用頓號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學生、大專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號、書名號之間不用頓號,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號。 如:近期我觀看了許多出色的電影,如《英雄》《無間道》《美麗人生》等。 這時課堂里響起了“向孔繁森學習”“向孔繁森致敬”的口號。 7、并列詞語注意分類,小的用頓號,大的用逗號;分句間小的用逗號,大的用分號,甚至句號。 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回收
一、填空題:(共22分,每小題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2.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緯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4._______________,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5.初中語文教學要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________字。九年義務教育課外閱讀總量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萬字以上。6.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7.口語交際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8. 在初中階段對閱讀教學的評價中,可通過考察學生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領悟程度,來評價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9.初中生應掌握的短語結構有并列式、偏正式、主謂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國心理學家通常把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學習三類。1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選擇題(共11分,每小題1分)( )12.團結協(xié)作作為教師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之一,其最終落腳點是_______。A.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B.維護學校榮譽,共創(chuàng)文明校風C.關心集體,服從領導 D.謙虛謹慎,尊重同志( )13. 我國《學記》中說的“學不躐等,不陵節(jié)而施”體現(xiàn)的教學原則是_______。A.循序漸進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C.鞏固性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14. 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應該是_______。A.選拔適合于教學的學生 B.培養(yǎng)拔尖人才C.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 D.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 )15.備課時,教師要按順序?qū)懗龅娜N教學計劃依次是_______。 A.課時計劃、單元計劃、學期計劃B. 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C. 單元計劃、課時計劃、學期計劃D. 學期計劃、課時計劃、單元計劃(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孔子這一名言體現(xiàn)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A.鍛煉法 B.榜樣法 C.陶冶法 D.評價法( ) 17. 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tǒng)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_______。A.自我認識 B.自我體驗 C.自我調(diào)節(jié) D.自我意識( ) 18.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_______。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樣快 D.沒有規(guī)律( ) 19. 各個動作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較差,互相干擾,常有多余動作產(chǎn)生。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_______階段的特點。A
2009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基礎練習古文專題一、(舟山)《馬說》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9-25題。
(一)(11分)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 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⑴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⑶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執(zhí)策而臨之( )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3分)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2分)(二)(9分)閡縣林琴南孝廉紓①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
林知之,亟②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
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③之禮?”即呼備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注]①林琴南孝廉紓(shū):林紓,字琴南,福建閡縣(今福州人)。
近代文學家,尤以翻譯外國小說名世。孝廉,明清時對舉人的稱呼。
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條干肉,后來通常指學生拜師或親友之間贈送的禮物。
④呼備:叫人準備。⑤赍(jī):攜帶。
2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⑴從師讀( ) ⑵以襪實米( )⑶負以致師( )2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3分)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25.林琴南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給老師?從中看出林琴南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答案:19.⑴通“飼”,喂養(yǎng)(喂) ⑵鞭打(駕馭) ⑶通曉(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對20.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或“對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p>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要做到心態(tài)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二)(9分)23.⑴跟從(跟) ⑵裝滿(裝) ⑶背(背著)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這能作為送給老師的禮物嗎?(或“你的想法本來是好的,但這能作為學生拜師的禮物嗎?”)25.因為他得知老師沒有米煮飯,想幫助老師。
(或“因為他得知老師家很窮,沒有米煮飯”。)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二、、(湛江))閱讀(出師表》(節(jié)選),回答18叫2題。(14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諱、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諱、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1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4分)(1)猥自枉屈 猥: (2)以咨善道 諏: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報先帝 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A.以傷先帝之明 蓋亦以精力白致者B.若無興德之言 何陋之有?C.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D.恐托付不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2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許先帝以驅(qū)馳C.夙夜憂嘆 D.臨表涕零21.請將文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一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答: 語文試卷 第5頁 (共6頁)22. (1)選文第2段 “臨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體指什么? (2)從作者回憶的顧茅廬、臨危受命、臨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其怎樣的情感? (4分)答:(1) (2 ) (二)閱讀(呂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題。
(6分)寧(即甘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
后寧赍禮(贈送禮物)禮蒙母,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
斯須(一會兒)還船,縛至桑樹,自挽弓射殺之。畢,解衣臥船中。
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寧聞之,故臥不起。
蒙母徒跣(赤腳步行)出諫蒙曰:“至尊(指吳主孫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泵伤刂列ⅲ勀秆?,即豁然意釋, 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甘寧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趕快)上!”寧涕泣噓欷(哽咽,抽噎)曰:“負卿!”與蒙俱還見。
如: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的答題技巧 文章來源:轉(zhuǎn)載 作者信息:轉(zhuǎn)載 日期:2006年8月21日 說明文主要考查考生從文中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設題主要圍繞準確認讀、準確理解、準確篩選來考慮。
考題常設置干擾性因素:(1)增減擴縮,就是對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動,通過增加某些字或減少某些詞語的辦法,擴大或縮小說明范圍。(2)魚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詞語或句子來替代正確的,造成歧意。
(3)顛三倒四,是指設置選項時,有意將原文的句子關系打亂,造成理解的難度,如顛倒因果關系,攪亂先后次序。(4)無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維慣性,誘考生用想當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題的程序,有句順口溜:“先讀原文通大意,再讀題干做標記,找出范圍對應句,比較選項看差異?!? 先讀原文,完成3個任務:(1)了解文章大意,即說明的對象,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作者的見解及相關材料。
(2)給段落標上序號。(3)給重要句子和關鍵詞語做上記號。
其次,讀題干很重要,要給重要詞語做上標記。如1999年卷第1題,可做如下標記:“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種假說,對這種假說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標記。
第一處是命題點所在的位置,第二處是試題考查的內(nèi)容,第三處是選擇答案的標準。 第三,找出答題的范圍和對應句是答題的實質(zhì)性階段。
一般來說,答案的檢索區(qū)間應在命題點的附近,如第1題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對應句更重要了,可以說找到了對應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比較選項找出差異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題。如第1題B項說:“比起人類來,冬眠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范圍里發(fā)生了變化?!?/p>
漏了“調(diào)節(jié)性”幾個字,與文章原意不合。 說明文閱讀題都是單項選擇題,選擇正確選項方法有三:直選法、排除法、類推法。
直選法,即直接選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適用于一目了然的題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夠確定。
也適用于“選非題”,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不符合文意的一項”。 排除法,可適用于一切類型的選擇題。
它通過排除不合題目要求的選項,將正確的答案顯露出來,提高答案準確性。用排除法要找準“第一知識點”,即首先要排除的選項被排除的依據(jù),須具備2個特征:一是判斷得最準確,二是最有價值,確定這個知識點后可排除較多的選項。
類推法,適用于部分選擇題。根據(jù)合理推斷,迅速排除某些選項,或根據(jù)已知情況推斷未知情況,迅速確定答案。
一、分類 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征: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數(shù):主——次、原因——結果、現(xiàn)象——本質(zhì)、特征——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標準化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順序?qū)_________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三、說明的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shù)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zhì)、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數(shù)字: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作用同列數(shù)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
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四、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1、對整篇文章語文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準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
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規(guī)范性的答題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這樣的例子文章中還有很多。 2、對具體篇/句/詞的評。
中考是選拔性考試,也是極有競爭性的考試。
為了給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鞏固語文這一門交際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我們積極備戰(zhàn)中考,研究大綱精神,明確中考的范圍,積極準備應對策略。我們準備按以下計劃進行復習: 一、指導思想 以《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7—9年級“語文課程目標”以及我市制訂的《語文考試標準》為指針,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復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
二、復習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對初中階段的語文基本知識有一個明確的、系統(tǒng)的了解,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力爭在今年的畢業(yè)會考中,語文科的綜合評價指標能有較大的突破。
三、復習原則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語文考試標準》,明確考試 的范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語文復習應以課本為主,按大綱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適當?shù)木毩?;并不斷地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復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復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當前高中擴招的形勢下,教師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數(shù)“尖子生”身上,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扎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yōu)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后進生需“扶”。 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
針對中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于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篇目,教師應進行適當?shù)氖崂?,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復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閱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復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
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jù)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并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作文復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淡化文體要求,提倡創(chuàng)新意識。
4、點面結合,講練同步。整個復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一、全面復習(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復習基本文言文篇目和語文知識;二、查漏補缺(5月上旬——5月中旬):針對第一階段的復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三、重點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對學生在復習中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四、總結檢測(6月上旬):全面總結復習情況,檢查復習效果,模擬測試。
5、團結協(xié)作,共同提高。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加強同科教師之間的經(jīng)驗交流與資料共享,發(fā)揚團隊精神,爭取共同進步。
四 復習方法和措施 按照中考的各個題型分四個步驟進行——一課內(nèi)外古詩文的復習,二現(xiàn)代文復習,三語文基礎知識復習,四寫作訓練。 1.文言文復習 文言文閱讀是對文言文知識的綜合考查,這種試題由于從橫向(字、詞、句、篇)和縱向(文章內(nèi)容及批判繼承等)兩方面設計考題,所以試題關涉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題型變化也較多,相對于單項考查基礎知識的試題而言,難度更大一些。
考試的范圍基本是初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近年來,隨著中考命題改革的不斷深入,記誦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對于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有著重要作用。
背誦復習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并且能夠靈活運用。一種考查綜合性較強的命題越來越受命題者青睞。
因此,我們在指導復習時不但要求學生能篇篇背誦,字字落實,還要“會理解、能運用、善歸納、懂遷移”。尤其是在平時默寫中經(jīng)常出錯的字,更要時時“溫故”,明確地告訴學生評分的標準: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2.現(xiàn)代文復習明確閱讀的基本思路。在復習時,讓學生了解有關閱讀的程序性知識是有必要的。
大體思路是:文題解讀——整體感知——文意把握——代入問題——確定范圍——前后推敲——磨練語言——得出答案。 3.語文基礎知識復習。
4.寫作訓練。 準備范文 其他方案:一、復習理念 1、明確學科特點,淡化教材 語文學科知識系統(tǒng)性不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不緊,各知識基本上可獨立成塊。
各塊知識的考查又重在對能力的考查,純課本上的東西比較少,聯(lián)系生活、時代卻很緊,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緊扣考綱,落實基礎 語文復習要明確本市語文考綱要求,把握近幾年來本市中考語文命題的趨勢,有針對性地落實好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常用漢字的讀音、書寫,古詩文默寫,古文翻譯,名著導讀等。 3、注重閱讀,培養(yǎng)能力 選取文質(zhì)兼美、富有文化內(nèi)涵、切合中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
4、強化作文訓練,積累素材 復習要舍得拿出一定量的時間讓教師對作文各方面的寫作技巧進行指導訓練,安排時間讓學生閱讀一定量的材料,積累一點寫作素材。 二、復習方法 (一)、積。
一、字詞積累題 1、下面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嗜好(hào) 破綻(dìng) 迸流(bèng)隨聲附和(hé) B.愜意(xiá) 澎湃(bài) 赫然(hè)泰然處之(chǔ) C.綺麗(qǐ) 貯藏(zhù) 樞紐(qū)茅塞頓開(sāi) D.肇事(zhào) 歹徒(dǎi) 蕩滌(dí)鮮為人道(xiǎn) 2、下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糾葛(gé) 債券(juàn) 親昵(nì) 侃侃(kǎn)而談 B.靜謐(mì) 饒恕(shù) 蹉(cuō)跎 良莠(xiù)不齊 C.熾(zhi)熱 棲(qi)息 摩挲(suō) 拈(zhān)輕怕重 D.勻稱(chèn) 造詣(yì) 湮(yān)沒 危言聳(sǒng)聽 3、下列字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無垠(yín) 坦蕩如砥(dǐ)心曠神怡(tái) B.綻(dìng)出 打折(zhē)了腿 怪癖(pì) C.嗟(jiē) 偃(yǎn)旗息鼓白駒(jū)過隙 D.陰晦(huí) 惘(wǎn)然 一蹶(jué)不振 4、下列詞語讀音有誤的是( ) A. 闊綽(chuò) 倔強(jiàng)無邊無垠(yín) B. 挾(xié)持 提(tí)防 斤斤計較(jiǎo) C. 塑(sù)造 膽怯(qiè) 不偏不倚(yǐ) D. 尋覓(mì) 哽咽(yè) 駭(hài)人聽聞 5、下列詞語中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差(chāi)使 尋覓(mì) 懦(nuò)弱隨聲附和(hè) B.蹣(pán)跚不屑(xiè) 熱忱(chén) 惟妙惟肖(xiào) C.闊綽(zhuó) 魁(kuí)梧 粗獷(kuàng)相行見絀(chù) D.醞釀(niàng) 狼藉(jí) 秀頎(qí)地大物博(bó) 6、下列詞語中,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 高亢(kàng) 迄(qì)今 趾(zhǐ)高氣揚赫(hè)然在目 B恬(tián)淡 謬(miào)誤 鱗次櫛(jié)比絢(xuàn)麗多彩 C 橫亙(gèn) 洗濯(zhuó) 不無裨(bì)益縱橫捭(bǎi)闔 D蹣(pán)跚 徘徊(huái) ?。╣ōng)籌交錯不蔓(màn)不枝 7、下面各組詞語中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反?。▁ǐng) 校對(xiào) 相時而動(xiāng) B.啜泣(zhuì) 纖維(qiān) 拈輕怕重(niān) C.偽劣(liè) 結束(sù) 無人問津(jīng) D.干涸(hé) 襤樓(lán) 不無裨益(bì) 8、下列詞語中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 A. 抨擊(pēng) 花卉(huì) 一暴十寒(pù) B.輟學(chuò) 愜意(qiè) 苦心孤詣(yì) C.發(fā)酵(xiào) 綺麗(yī) 有恃無恐(shì) D.矯正(jiǎo) 悼念(dào) 言簡意賅(gāi) 9、下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愜意(qiè) 饋贈(guì) 茅塞頓開(sè) B熟諳(àn) 眼瞼(liǎn) 恍如隔世(huǎng) C毗鄰(bǐ) 躋身(jī) 泰然處之(chù) D震懾(shè) 馬圈(juàn) 戎馬倥傯(zǒng) 10、下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腦髓(suǐ)應和(hè) 不屑(xiè) B.拮據(jù)(jù)闊綽(chuò) 殉職(xún) C.冗雜(rǒng) 街衢(qú) 貯蓄(zhù) D.庇護(bì)蹣跚(pán) 狼藉(jí) 11、加粗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門楣 倒霉 媒體春光明媚 B.咫尺 旗幟 滯留 無可置疑 C.滑稽 畸型 羈絆汲取經(jīng)驗 D.佇立 鑄造 貯蓄 青春永駐 12、下列加粗宇讀音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欣慰 馨香 薪水辛苦 B、嫻熟 和弦 頭銜 嫌疑 C、起哄 洪水 拱橋烘托 D、陰謀 殷切 音訊 原因 13、下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當它戛(ɡá)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B.如果希巴女皇住在氣窗對面的公寓里,德拉總會有一天把頭發(fā)懸在窗外去晾干,只是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寶和首飾相形見絀(chù)。 C.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niān)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D.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4、下列標題中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臺灣游,期待如花般絢(xuàn)爛(《新安晚報》) B.中國銀行向全球招聘(pìn)人才(《中國青年報》) C. 美稱朝試射導彈是恐嚇(xià)策略(《參考消息》) D.帶頭解放思想奮力促進崛(jué)起(《安徽日報》) 15、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 瑰寶 泰然處置 雄辨無精打采 B 繁植 流連忘返 范疇 奮不顧身 C 落款 形影不離 拔涉笑逐顏開 D 晶瑩 筆耕不輟 恢弘 專心致志 16、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和諧 別出新裁談笑風生 B.風彩 扣人心弦 舍身取義 C.陶冶 膾炙人口出類拔萃 D.真諦 嘔心瀝血 一愁莫展 1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狡黠 清淅棉里藏針 B.暇想 證卷 按部就班 C.頹唐 編緝不屑置辨 D.粗獷 渲染 別出心裁 18、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殉職 徇情枉法 經(jīng)綸 語無倫次 B、驕艷 矯揉造作 純粹 鞠躬盡瘁 C、雅致 啞雀無聲 夜宵 九霄云外 D、勘測 疲憊不堪 譬喻 不言而語 19、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 A. 這里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辦一個水果加工廠。
B. 當遇到重大問題需要他拿主意的時候,他反倒遲疑不絕了。 C. 今年春節(jié)期間,各地電視臺的文藝節(jié)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辦奧運,既展示傳統(tǒng)文化又展現(xiàn)精神風貌,可謂兩全齊美。 20、下列成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錯別字應改為:( )。
A、人聲鼎沸B、家喻戶曉C、鍥而不舍D、不記其數(shù) 答案: 一、字詞積累題 1、D 2、D 3、C 4、B 5、C 6、B 7、D 8、C 9、D 10、B 11、D 12、C 13、A 14、C 15。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