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的病句類型 一、語序不當 1、定語位置不當。
如: (1)我國棉花的生產(chǎn),長期不能自給。 (定語與中心語位置顛倒,應該為:我國生產(chǎn)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2)廣大的農(nóng)村青年表現(xiàn)出無比的走社會主義的熱情。 (定語“無比”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應該將“無比”放至“熱情”之前。)
2、狀語位置不當。如: (3)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應該發(fā)揮廣大知識充分的作用。
(狀語“充分”錯放在定語的位置,應該將之放在“發(fā)揮”之前。) 3、虛詞位置不當 副詞“不”的位置不對。
例如: (4)我們?nèi)绻炎约簢鴥?nèi)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國際上就很難有發(fā)言權了。(“把”句字否定副詞應該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現(xiàn)在不趕快檢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鋤不好。(“不”應移至“趁”字前) 關聯(lián)詞語位置不當 復句中兩個分句用同一主語時,關聯(lián)詞語應在主語后邊;主語不同時,關聯(lián)詞語應在主語前邊。
如果顛倒,就屬位置不當。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學習,而且?guī)椭渌瑢W。
(“他”應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如: (7)清晨,參加長跑的同學們在公路上飛快地馳騁著。(“同學們”不能用“馳騁”,可改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滾,渾身的熱血在呼嘯。(“熱血”只能“沸騰”,不能“呼嘯”)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jīng)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
(“品質”不能“浮現(xiàn)”,可改為“他那偉大的革命形象”。) 2、動賓搭配不當。
如: (10)這些文章到處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閃爍”的應該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yǎng)活一家人的生活。(“養(yǎng)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萍奸_發(fā)中心聚集了一批熱心于科技開發(fā)服務、善于經(jīng)營管理的專業(yè)化隊伍。(“聚集”的應該是“專業(yè)化人才”。)
3、主賓搭配不當。如: (13)這最后一天的勞動是同學們最緊張、最愉快、最有意義的一天。
(“勞動”是“一天”不當,刪去“勞動”即可。) (14)政治穩(wěn)定、團結的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建立健全的先決條件。
(“局面”是“條件”不妥,可刪去“的局面”。) 4、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如: (15)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應改為“很多”。)
(16)自己有雙聰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來。(“聰明能干”應改為“靈巧”。)
(17)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
5、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如: (18)學習成績的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績”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兩面性的??筛臑椋簩W習成績的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努力。
或者改成:學習成績能否提高,取決于學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暖。
(“白眼”和“青睞”指兩面,但“溫暖”只對應一面。) 6、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
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視語文學習?是不是只學數(shù)理化就可以了呢?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問題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顧否定回答。)
(21)我想這應該是不必敘述的,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意即“誰都想象不出”,與原句意思剛好相反。)
在檢查搭配是否得當時,特別要注意檢查并列短語,防止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例如: (22)采取各種辦法培養(yǎng)和提高師資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師的水平。
(“培養(yǎng)”與“水平”搭配不當) 三、成績殘缺或贅余 1、成分殘缺 缺主語。如: (23)從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卻說明了一個大問題。
(“說明”的主語是什么?介賓短語不能作主語,可刪去“從……中”。) (24)關于電視片《北京人在紐約》的評論已很多了。
(刪掉“關于”,使句子主語出現(xiàn)。) 缺謂語。
如: (25)這些角色不同類型,距離相當大,如果沒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這些角色不同類型”缺謂語,應該補上“屬于”就通順了。)
(26)最近又發(fā)動了全面的質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耙幌盗械墓ぷ鳌笔悄膫€動詞的賓語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適的,應該在“建立”前補充上謂語“完成”才通順。)
缺賓語。如: (27)近兩年來,他們在全縣推廣了馬河大隊堅持科學種田。
(“推廣”什么?缺賓語“……的經(jīng)驗”。) (28)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們農(nóng)業(yè)走上機械化、集體化。
(“走上……的道路”才合適。) 2、贅余 成分贅余有主語、謂語、定語等,這里只各舉一例略作說明。
(29)我們二年級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一般地說,我們都能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主語多余。)
(30)上次從你院借來的講義,正在進行打印,上課前可以發(fā)到學生手中。(謂語多余) (31)紀念“三?八”節(jié)的到來。
(賓語后有多余成分。) (32)這句話的后面,包容了多么豐富的“無聲”的潛臺詞啊。
(定語多余) (33)他同老農(nóng)一起多次反復地進行小麥高產(chǎn)試驗。(狀語堆砌,任刪一個。)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認真得很。(補語多余。)
四、結構混亂 1、句式雜糅。這是指。
原發(fā)布者:y1w2j3s4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閱讀知識大全[整理四套] 知識歸納 一、頓號、逗號、分號的使用 1、頓號是句子內(nèi)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分句之間不能用頓號)。但并列性的謂語、補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如:這個省今年的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guī)模大。 你要不斷地進步,識字,生產(chǎn)。 他的故事講得真實,感人。 2、帶語氣詞的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如: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 3、并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能再用頓號。 如:我國科學、文化、衛(wèi)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一般情況下,并列詞語的最后兩項使用連詞而不用頓號) 4、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約數(shù),不用頓號。 如:他已經(jīng)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區(qū)別于表示兩種并列的情況。 如:國內(nèi)的大學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都必須選修一門外語。 5、集體詞語之間關系緊密,不用頓號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學生、大專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號、書名號之間不用頓號,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號。 如:近期我觀看了許多出色的電影,如《英雄》《無間道》《美麗人生》等。 這時課堂里響起了“向孔繁森學習”“向孔繁森致敬”的口號。 7、并列詞語注意分類,小的用頓號,大的用逗號;分句間小的用逗號,大的用分號,甚至句號。 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回收
(1)記敘。
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件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述和交代。 (2)描寫。
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tài)描繪出來,再現(xiàn)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zhèn)魃瘛⑸鷦有蜗?,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有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語言描寫及動作描寫等.(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fā)和表現(xiàn)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fā)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yǎng)、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說明方法有列數(shù)字,分類別,做比較,舉例子,打比方,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畫圖表,引用.說明方法就是在說明文中用的一些方法(自己寫的)怎么說呢~舉個例子吧中國有13億人口。(這里因為有“13”,所以用了列數(shù)字)說明方法有很多中,比如說打比方,列數(shù)字,作比較,摹狀貌等等打比方其實就是比喻,但在說明文中叫打比方作比較就是拿一個事物與令一個事物相比較例如 太陽比月亮大。
(這里拿太陽和月亮相比,是作比較)摹狀貌就是描寫一個事物的樣子……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nèi)容分類●人物描寫⒈ 概括描寫⒉ 肖像描寫⒊ 語言描寫⒋ 行動描寫⒌ 心理描寫⒍ 細節(jié)描寫7.神態(tài)描寫●景物描寫⒈ 靜態(tài)與動態(tài)⒉ 客觀與主觀⒊ 反襯與對比(最主要的還是“人物描寫”那一欄。
你可能現(xiàn)在很難理解,不過這是很正常的,考試不會考那么難,而且你漸漸的,自然而然就會了)至于表達作用,需要結合文章來談。(這個寫出了什么,表達了什么)邏輯順序包括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性狀到用途、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到次要、從具體到概括、從個別到一般等等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沒有什么分類至于類比,我也不太清楚(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糊涂了~)作詮釋,就是對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點作概括的解釋,或者用詞語釋義的方法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點。
你說的應該是引用,打比方不在說明文里叫比喻,你知道了吧。先理解,再刻苦背,最主要的是用功(我的經(jīng)驗)我們老師也說先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抄答案就沒有了思考的過程就算你說你思考了,但若直接抄了答案,你思考的過程其實也很少了。
不要怕麻煩,如果想要好成績,就要用功。
漢字的識記與書寫
1常用字的讀音和形體
2形近義異字的識記
3音同異體字的識記
4多音多議字的識記
5音序和偏旁檢字法
6正楷字的書寫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
7詞的本文,引申義,比喻義
8辨析同義詞,反義詞
9詞語的感情色彩
10成語知識(出處,識記,意義)
句子選用與仿寫
11句子的續(xù)補,選擇,概括
12句子的仿寫
名句的積累與領悟
13現(xiàn)代名人名句識記(比喻句,寫景句,哲理句)
14現(xiàn)代生活格言,俗語,諺語,歇后語,對聯(lián)
15古詩文名句(比喻句,對偶句,駢句,哲理句)
16用名句概括現(xiàn)代生活的現(xiàn)象
口語交際
17語言的連貫,得體,簡明(修改)
18介紹,廣告,交際語(擬寫)
綜合探究性學習實踐
19根據(jù)材料疏理信息
20根據(jù)材料寫出探究思考結果
21根據(jù)材料提出觀點
22根據(jù)材料要求補充材料
23根據(jù)材料提出問題并解答
古詩詞曲鑒賞
24了解與作品關聯(lián)的背景
25了解詩體與作家及其風格
26概括詩詞曲大意
27體味詩詞曲的意境及作者情感,態(tài)度
28古詩詞、現(xiàn)代優(yōu)秀文章的段落語句填空。
首先,語文的基礎分,背誦之類的就靠你自己了,我主要想要說的是關于閱讀現(xiàn)代文或古文的具體方法,希望對你有所收益。
三步法——
如果題目為問詞語或劃線句或段落含義或在文中的作用,則其為三、四分則為三維題,可用——
(1)詞語或劃線句或段落運用了何種藝術手法(如果沒有則看這句在文中的結構上有什么作用,如承上啟下或暗合主旨。這一般用在作用題中)
(2)即就近原則,根據(jù)詞語或劃線句或段落的上下文尋找與之相關的具體內(nèi)容解釋,此時竅門即是尋找關鍵詞,如表轉折、遞進、并列等詞語,把具體的繁瑣句子整合出來,概括成簡約的主要意思,有一定難度,但只要搭上邊,就可得分了。.
(3)表達了怎樣的藝術效果,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做到這三步,三分也就拿到了,要說其他,就是語言要流暢,這樣的話,拿滿分也不是問題。
如為兩分的含義題,則直接用1、2就行了,如果怕不保險,3用上去也不會扣分,只會增強邏輯全面性。.
這是較為邏輯的回答方法,只要按著步驟做,應該可以拿到至少過半的分數(shù),這是較快速的提高方法,而且在高中這也是絕對可行的方法,你現(xiàn)在學會,對高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至于最后的作文,最笨的背幾篇范文,否則的話,勸你還是平時多多練習,寫一些自己關心的東西,不求多,慢慢培養(yǎng)寫作興趣,然后再漸漸走向成熟,初一還不晚,絕對來得及,關心時事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喜歡什么,你就寫什么,慢慢來,一定會有所提高,剪報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毅力是不可或缺的語文學習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收益。
??初一語文分三大板塊:1.基礎知識2.閱讀3.作文基礎知識:1.字詞的拼音與它的型(怎么寫)2.詞的解釋3.文言文解釋4.需要默寫的(課文)(古詩)——總歸一句話:該記的記,該背的背。
閱讀:1.課內(nèi)閱讀(文言文閱讀)2.課外閱讀——課內(nèi)的老師堂上一定會講,最好用一本本子,把問題和問題的答案抄下來,及加深記憶,復習時又不會手忙腳亂;課外閱讀真的只有練了作文(一般是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多看些課外書,學著寫日記這些提高文筆的法應該不用說了。初一的作文主要抓到這幾點:1.題材好(比如說“第一次_____”最好不要寫“第一次學煮飯”“第一次過馬路”之類的,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但是不要超越現(xiàn)實)2.點題、首尾呼應、前后照應(這一類,你應該懂吧?)3.個人風格(我不知道這對你是不是有很大的好處..但是,你必須要有一種屬于你自己的文筆風格。
這里不是指什么“悲傷路線”之類的。很簡單的就是“華麗”or“樸素”)華麗——不是指華麗的詞語堆砌成一句話,會顯得空洞虛偽。
類似于多一些修辭手法之類的,唯美(凄美)的句子樸素——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你所要寫的東西首先是古文,初中的古文比較多,我的對學古文的總結就是:開始時先讀,一邊看注釋一邊讀,因為有些是通假字,有些難認滴字注釋上有注音。翻譯就根據(jù)注釋上的解釋往下順,有些8會翻譯的字詞標出來,上課認真聽聽????語文課文后都有個讀讀背背,上面的字詞要會寫會認。
其他的就沒什么了,認真聽課是最重要的,筆記要及時,有時候老師講的快,筆記跟不上,就找個本本,在上面“狂草”——只要自己認的,難寫的字就注音,有空在及時整理,這個方法很好用滴~!作文啊,也沒什么,我認為看作文選沒多大用,多讀寫有價值的文學作品,看看那些著名滴作家是怎么描述滴最好,多積累,要新穎????語文考試哪——1、卷面整潔,什么改正液、改正帶盡量不用,作文的字最為重要,字數(shù)要多一點點,開頭和結尾一定要verygood,寫出自己的最高水評,作文題目是全文的領軍,領軍的領好了,作文才能寫好~??!語文是一門“優(yōu)美”的學科,在學習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初一政治有句話“學習方法是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一、學好課本知識。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
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
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jīng)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
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
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yǎng)了自己的學習能力。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shù)恼n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
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wǎng)絡上獲取信息,并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tài),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
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nèi)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fā)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現(xiàn)在開始,長期堅持,以日積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