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鉤,也稱蜈蚣鉤、葡萄鉤。
拴串鉤一般用3~5枚為宜。串鉤入水后要使各鉤能展幵,不與主線纏繞,其腦線不要太長,要稍硬一些,因此可選用5?8厘米長、0.25~0.3毫米粗的尼龍線作腦線。
鉤與鉤之間的距離,要大于兩根腦線的長度,這樣釣鉤就不會相互纏繞。由于各個鉤相隔一定的距離,所以鉤落水后處于水體的不同層次中,可以垂釣不同水層的魚類。
串鉤一般用死墜,墜子栓結于釣線末端,墜子距第一枚釣鉤的距離應在1〇?15厘米左右,這樣第一枚釣鉤落水后一般剛好挨底,不至于埋入淤泥中。用串鉤垂釣時,釣竿仰角不要太大,這樣可使釣線上的釣鉤靠近水底,垂釣效果比較好。
海竿串鉤釣魚的絕招:(1)釣竿一般用竿梢稍細的手海兩用竿,竿長1。
8?3。6米為宜。
竿尖 的硬度,以20 ~30克鉛墜能把竿尖拉成弓形為佳。(2)釣組采用墜上鉤,串鉤的數(shù)量視竿的長度和水的深淺而定,最少 拴3只鉤,每鉤相隔10—15厘米為宜。
串鉤與主線連接方法,用腦線與主線 直接拴綁。先在主線上量好鉤距打5個死結,然后用腦線在死結上下各綰一 個死結,最后再用腦線兩端打成死結,一端剪掉,另一端拴鉤即可。
串鉤大小 以4-6號長柄鉤為佳,要求鉤尖鋒利,有倒刺。(3)釣餌的選用素食有面團(面粉、玉米粉、蠶豆粉,按5:3:2比例配 或加曲酒或加食用香精)、嫩玉米粒、熟甘薯丁、鹵豆腐干丁。
。葷餌有紅蚯蚓、線蟲、蛆、鮮蝦或螺肉粒。
葷素結合適用于在伺養(yǎng)池中垂釣,主釣魚為鯽魚, 兼釣草魚、鯉魚等其他魚種。(4)釣點的選擇站淺向深和站深向淺。
站淺向深就是垂釣者站在灘、塘庫尾淺處向水相對較深處拋擲串鎊I。尤其在春、秋季節(jié),鯽魚等多聚集在 淺灘較遠處及淺灘覓食。
特別是個體較大的鯽魚,膽小謹慎,多不靠邊,手竿 難以釣獲,而海竿串鉤正好派上用場。站深向淺,多用于夏、冬季節(jié)。
由于氣 溫高,水深處相對陰涼;氣溫低,水深處相對溫暖。垂釣者站在水較深岸邊, 向水淺處拋串鉤,正對魚路。
(5)站彎和站凸狹長形水域的彎處,水平靜而浮游生物、水體昆蟲多,是魚常柄息、覓食之處;而長形水域的凸出部分,是魚洄游的必經之路。 站在 彎處和凸出部分拋擲海竿串鉤,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6)拋擲方法及釣組入水后竿的狀態(tài)拋擲方法與其他海竿釣一樣。 釣組入水后,將竿在岸邊泥層插牢,收緊線,竿尖掛上響鈴即可。
(7)魚訊的判斷小雜魚騷擾,竿尖輕微抖動,鈴不響;個體小的鯽魚, 竿尖顫抖,鈴聲輕微不斷;個體較大的鯽魚及其他魚,竿尖猛抖點頭,或線突 然松動,竿尖伸直。 (8)起魚收線發(fā)現(xiàn)魚訊后,先輕抖一下竿,然后收線,從魚的竄動判斷 魚的大小、數(shù)量。
魚在水中竄動傳給竿的感覺,不同的魚方式不同,較大的鯽 魚是在水里往水面左右游動;鯉魚往水底竄或走直線竄動;草魚和鲇魚搖擺 掙扎;烏魚拉急了會職出水面。如感覺魚勁猛難以控制,要及時打開繞線輪 的出線開關,收收放放與魚周旋,切忌使蠻力生拉硬拽。
海竿串鉤是海竿常用的釣組,這種鉤和手竿串鉤一樣,有兩種裝法。
一種是主線串鉤,即在海竿主線前端墜子后面裝上6~8顆太空 豆,使用串鉤時,把太空豆往上捋,每兩粒間掛一只綁有腦線的釣 鉤,共掛3?4只,鉤距20厘米左右。這種串鉤的最大好處是方便靈 活,不用單獨的串鉤線,只要帶幾個帶腦線的鉤子就行,裝鉤的多少與位置的上下可隨意掌握。
不過,魚咬鉤后,有可能拉動太空豆, 使魚訊不能及時反映,一則要求太空豆要細,使之在線上固定較 緊,二則盡可能用來釣小魚,不釣大魚。二種是附線串鉤,即單獨做成的串鉤。
用一米長的線,最下面 固定鉛墜,鉛墜以上每隔20厘米打結拴一帶腦線小鉤,垂釣時,將 整串鉤子掛于海竿前端的連接環(huán)上。 這種鉤攜帶不便,但固定很 牢,有利于釣大魚。
串鉤既可釣底,也可釣半水,還可釣浮,與手竿串鉤一樣。但串 鉤底釣時卻有著與手竿完全不同的技巧。
手竿串鉤是垂直于水面,其夾角為90度,底釣只有一個鉤著底,而串鉤與水面夾角遠 遠小于90度,其著底之鉤既可一個,也可多個,甚至全部。 著底鉤多,則有利于釣底層魚,多用于冬季底釣鯽魚。
使串鉤全部著底有三個辦法。一是將海竿平支于地上,盡可能地貼近水面,在海竿拋 投較遠的情況下,將串鉤腦線適當加長,讓其盡可能觸底。
二是根據(jù)海竿支起后與水面形成的角度,把串鉤腦線逐 個加長,如第一只鉤的腦線長5厘米的話,第二只鉤長7?8厘米,第三只鉤長11厘米,第四只鉤長14厘米,這種梯形式的排 列有可能使4個鉤觸底或接近觸底。 三是將串鉤全部壓至水底。
其辦法是除串鉤前端有墜以 外,在其后端也設一墜,兩墜相繼落底后,中間的串鉤就會全部落底。但應注意兩點:一是后面的墜要用通心墜,以便魚咬 鉤牽動主線時能及時反映到竿尖上;墜的兩端要用卡子卡 住,使墜的位置固定。
二是串鉤落底后,要收緊線,把鉤線拉直,以免幾個鉤擠在一起。 海竿串鉤釣浮可像海竿飛鉤釣浮一樣,既可定點,也可 不定點,只要將飛鉤換成串鉤就行了。
如果釣平水,則需在串鉤兩端各設一個浮標,使其將串鉤抬起來平于水面。不過,也 要注意兩點:一是投出去以后,要把線拉直;二是只能順風而 投,不可逆風。
綁串鉤時,先截取五根15cm左右的子線,然后在每根子線上綁上一枚魚鉤,再截取100cm的主線,將其中一根子線與主線繞在一起形成線圈,再將主線的一端和子線沒有魚鉤的一端繞過線圈,重復三至四次,最后將兩條線拉緊。
綁好一根子線后,再重復同樣的動作,使子線全部綁在主線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綁的過程中,相鄰兩個節(jié)點的距離要大于相鄰兩根子線的總長度,這樣才能避免魚鉤掛在一起,最后在主線兩端綁上八字環(huán),就完成了串鉤的所有步驟。 由于綁好后的串鉤看起來一串串的,所以也被稱為葡萄鉤,一般情況下,串鉤都是通過海竿遠投來實現(xiàn)的,它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不用時時刻刻盯著浮漂,如果用普通的垂釣方法釣膩了,可以試著使用串鉤,串鉤可以用來釣鯽魚、鯉魚、黃顙魚等。
將串鉤拋入水中后,魚鉤們會分布在水體的不同位置上,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上魚率,還能避免因為魚鉤過于集中刺傷魚身的情況,也可以減少餌料的消耗,是一種一舉多得的釣魚方法,深受釣魚者的喜愛。
一、釣具的搭配? 1。
釣竿。一般用竿梢稍細的手海兩用竿,竿長1。
8~3。6米為宜。
竿尖的硬度,以20~30克鉛墜能把竿尖拉成弓形為準。? 2。
釣組。采用墜上鉤。
鉛墜在前沉底,可減少鉤掛底,又能將串鉤拉直使鉤懸于水中。串鉤的數(shù)量視竿的長度和水的深淺而定,最少拴3顆鉤,每鉤相隔10~15厘米為宜。
太密會造成鉤互相纏繞。?串鉤與主線連接方法,用腦線與主線直接拴綁。
如用連接環(huán)雖省事,但會影響靈敏。 串鉤拴法很簡單(以拴5顆鉤為例):先在主線上量好鉤距打5個死結(防腦線上下滑動),然后用腦線在死結上下各挽一個死結,最后再用腦線,兩端打成死結,一端剪掉,另一端拴鉤即可(留3~5厘米為佳)。
串鉤大小以4~6號長柄鉤為佳,要求鉤尖鋒利,有倒刺。 ? 二、拋擲方法及魚訊判斷? 1。
拋擲方法及釣組入水后竿的狀態(tài)。?拋擲方法與其它海竿釣一樣。
釣組入水后,將竿在岸邊泥層插牢(不能用海竿套和海竿架,竿底稍有晃動多半會造成跑魚),收緊線,竿尖掛上響鈴即可。 ? 2。
魚訊的判斷。? ①小雜魚騷撓:竿尖輕微拌動,鈴不響。
②個體小的鯽魚;竿尖顫抖,鈴聲輕微不斷。 ? ③個體較大的鯽魚及其它魚:竿尖猛抖點頭,或線突然松動(回線,鉛墜已被拉移位),竿尖伸直。
3。起魚收線。
發(fā)觀魚訊后,不能像釣其它海竿那樣用力向后揚竿,因為彎曲竿尖的張力使鉤多半已刺入魚嘴鉤牢,因力過大反而會將鉤從魚嘴中拉出或拉裂魚嘴,造成跑魚。 最佳的方法,是先輕抖一下竿,然后收線,從魚的竄動判斷魚的大小、數(shù)量(常會一竿多魚)。
魚在水中竄動傳給竿的感覺,不同的魚方式不同。一般而言,較大的鯽魚是在水里往水面左右飄動;鯉魚往水底竄或走直線竄動;草魚的鯰魚搖擺掙扎,烏魚拉急了會蹦出水面。
如感覺魚勁猛難以控制,要極時打開繞線輪的出線開關,收收放放與魚周旋,切忌使蠻力生拉硬拽。 ? 三、釣鉺的選用? 1。
素食;面團(面粉、玉米粉、胡豆粉,按5∶3∶2比例配或加曲酒或加食用香精)、嫩玉米粒(用酒泡半月以上)、熟紅薯丁、鹵豆腐干丁。 ? 2。
葷鉺:紅蚯蚓(火柴梗大小最佳)、線蟲(又名紅蟲,用氣門心套)、蛆、鮮蝦或螺肉粒。? 3。
釣鉺使用? ①葷素結合:適用于在飼養(yǎng)塘(池)中垂鉤,主釣魚為鯽魚,兼釣草、鯉等其它魚鐘。 葷食用紅蚯蚓,掛在接近水底的鉤上。
葷食應鮮活,以增加魚的吞食興趣。素食掛上面〓顆鉤,大小如豌豆?;蚓G豆粒即可。
②全紅蚯蚓:此種釣法適用于一切重釣水域,尤其是水面較大的水庫、江河。串鉤掛紅蚯蚓,也有其獨特的方法:如果水域中魚稀,小雜魚少,宜為整條紅蚯蚓穿鉤,以增大釣餌的體積。
如果水域中小雜魚多,宜用半截或更短的蚯蚓,不露出鉤尖即可。整條蚯蚓,小雜魚干擾頻繁,常咬斷蚯蚓而使釣餌損失。
③蚯蚓、線蟲、蛆的結合:線蟲、蛆是釣鯽的上佳餌料,只是線蟲和蛆抗不了小雜魚的干擾,因而不適宜于小雜魚多的水域。 如小雜魚少的水域或冬天小雜魚不活躍時,蚯蚓、線蟲、蛆三種葷食搭配一組串鉤,效果很好。
搭配的一般順序為:線蟲、蚯蚓、蛆(以底鉤挨次向上)。? 四、釣點的先擇? 1。
站淺向深和站深向淺顧名思義,站淺向深就是垂釣者站在灘、塘庫尾處向水相對較深處拋擲串鉤。尤其在春、秋季節(jié),鯽魚等多聚集在淺灘較遠處及淺灘覓食。
特別是個體較大的鯽魚,膽小謹慎,多不靠邊,手竿難以鉤獲,而海竿串鉤正好派上用場。站深向淺,多用于夏、冬季節(jié)。
由于氣溫高,水深處相對陰涼,氣溫低,水深處相對溫暖。垂釣者站在水較深岸邊,向水深處拋串鉤,正對魚路;即使天氣變化魚游向淺處,深的對面多半是淺處,海竿拋遠也能追魚而釣。
一般而言,方形鉤域堤的對面對淺,堤和尾是使用海竿串鉤的最佳位置。? 2。
站彎和站凸狹長形水域的彎處,水平靜而浮游生物、水體昆蟲多,是魚常棲息、覓食之處;而長形水域的凸出部分,是魚洄游的必經之路。站在彎處和凸出部分拋擲海竿串鉤,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串鉤的綁法:串鉤,又叫葡萄鉤、蜈蚣鉤。
它將釣鉤拴成一串,故而得名。 (1)怎樣拴串鉤:串鉤一般用3~5枚釣鉤拴結于主線上,多用于海竿甩投。
由于各鉤相隔一定距離,故落水后處于水體不同層次中,可釣不同水層的魚類,提高了上鉤率。串鉤入水后,要求各鉤能伸展開,不要與主線相纏繞,因此,其腦線要稍硬性,即用線徑較粗的尼龍線。
串鉤的腦線不宜太長,一般以5~8厘米為宜,線徑為0。25~0。
3毫米,鉤與鉤之間的距離,要大于兩根腦線的長度,以免相互纏繞。 (2)串鉤的使用:串鉤一般用死墜,墜子固結于主線末端,死墜距第一枚10~15厘米,要求第一枚鉤在入水后能剛好挨底,而不能埋于淤泥中。
從魚咬鉤情況也可了解水底情況,若底鉤一直沒被魚咬,說明底鉤已埋入泥中,這時就應及時改變對策,一般可將墜子下移。 在用串鉤垂釣時,海竿的仰角不必太大,盡量使釣線接近于水面,這樣,主線上面的釣鉤便靠近水底,垂釣效果會好一些。
在串鉤釣到大魚時,由于串鉤鉤多,且延伸距離長,要注意不要使閑鉤掛住抄網(wǎng),以致難以抄魚。 串鉤由于鉤子較多,且上下拉開距離較長,因此在甩投時要特別注意,以免釣鉤鉤住身體。
在甩投時,一般采用正投法,從頭頂上方甩出去為宜。這樣易于甩出,也易于準確地投到預定釣點,且不易出事故。
直立串鉤即在原海竿串鉤釣的基礎上稍加改進。
用泡沫塑料浮力球(自制),把串鉤主線段提起來,使之與底成直立狀態(tài)來實現(xiàn)。直立串鉤釣,有兩種實施方案:(1)鉛墜落底,直立串鉤釣這種釣法,主要是在水淺(1.5米左右)的湖泊中使用。
墜落底,串鉤主線段直立,浮力球在上,整個串鉤藏于水下。串鉤主線段長0.8-1米,這樣上、中、下層水域的魚均能發(fā)現(xiàn)釣餌而上鉤。
(2)鉛墜懸空,浮力球在水面上直立串鉤釣這種釣法主要在水深2米以上的湖泊中使用。主釣中、上層水域的魚。
如想釣中、下層水域的魚,仍可用(1)法施釣。
串鉤有兩種裝配法。
一種是主線串鉤,-主線串鉤,就是在普通手竿的釣線上,從下端連接器起,連續(xù)裝上六粒太空豆。將太空豆拉開距離,每兩粒之間掛一個單獨系好子線的釣鉤。
加上底鉤共有四鉤,鉤與鉤之間的距離約20厘米。為使鉤與標達到平衡,可在連接器上減少一點鉛皮,增大浮力,使整個串鉤懸起來。
這種裝鉤方法既方便,又簡單、快捷,而且節(jié)省原材料。附線串鉤是獨立的串鉤。
即用1米長的釣線,下端掛鉤并裝一墜,然后每隔20厘米再打一死結,系一帶子線的鉤。使用串鉤時,將其連接在主線末端的連接器上,不用時將其取下收好。
手竿串鉤的使用方法有四種:一是釣底浮。 即垂直方向使用串鉤。
最下鉤離底,所有鉤均懸 于水中,主釣底層和離底60厘米以內的魚。二是釣半浮。
即釣水的中層,既可偏深一點也可偏淺一點,視 魚情而定。三是釣浮。
即釣上層魚——在水下20?80厘米處。四是釣平水。
即從水平方向釣水表20厘米左右的魚。 串釣本來只釣垂直方向的,怎么能釣平水呢?辦法很簡單,在串鉤最末端裝 鉤子的地方裝上一個小一點的浮標,全線兩個浮標把一組串鉤抬 了起來,平鋪于水面,就變成平水釣了。
使用這種釣法時,關鍵是要把串鉤部分的線甩開成一直線,如果不直要運用手竿將其拉直。 但 若碰上逆風時就有些麻煩,故只能釣順風或側風。
串鉤一般用葷餌,以蚯蚓、紅蟲、蛆為好;也可用顆粒餌。由于 用串鉤不好打窩,為了增加餌料的誘魚作用,在垂直方向時可以將 最上面的一個鉤裝松散性的粉餌,使其在垂釣過程中逐漸溶散下落,也可在釣餌上蘸上一些粉餌,招引魚來咬鉤。
串鉤主要用來釣鯽魚,也可釣草魚、鳊魚。串鉤的魚訊多為黑 標,一旦出現(xiàn)黑標即可提竿。
不過,魚多又小時,也可不急于提竿,等幾個串鉤都釣上魚時再提竿,那種一串魚同時提上來的感覺可 以說爽極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