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知道他有沒有認真學,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學而思的老師大多都學歷非常高,也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我就在學而思學,成績一直挺好,網(wǎng)校雖然有很多便利很多優(yōu)勢,但也有弊端,比如缺少和老師的溝通,缺少老師的監(jiān)督等,他是怎么聽課程的?像在學校那樣坐姿端正,認真記筆記 還是 完全像看電影一樣。
另外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方法,如果孩子沒什么興趣那也不要強求。
成績不能按一次而定,期末雖然考60分,是總這樣么,還是說就這一次?有時候不能排除馬虎,發(fā)揮失常等情況。
希望可以幫到你
說到教學,我不是專職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我還是表表看法吧。
1、首先,你要擺正心態(tài)。千萬不要懷疑你的能力,你能夠勤勤懇懇地修完“兩學”(教育學和心理學)、辛辛苦苦考到教師資格證,而后到了私立學校成為一名老師,這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不是每個人都能那么安心地拿到這個教師資格證的,所以你要自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因材施教,學習、能力兩手抓。怎么說呢,我們都清楚,特長生之所以叫做特長生,是因為TA在某一方面優(yōu)于普通人,而其余方面不定比普通人好,甚至于普通人有好一段距離。明白了這點,我們就容易想得通了,所以你說“學生都是特長生,基礎知識特別差,很讓我頭疼”這點我是深有理解的。我讀高中的時候,包括我以前的同學她在讀中專也跟我說過很多,我了解到:其實很多特長生只想把自己所謂精通的某一方面好好學精通,出到社會能有立足之地就好,而對于其他某些方面是沒有什么熱情去學的,譬如,美術和音樂特長生是沒有多大雅興去深入精通地學習文學等學術科類的。那么你是不是該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戰(zhàn)略呢?你可以先了解清楚整個教學計劃,如果教學內(nèi)容要求不高,那你只要教會這些特長生應掌握的基本的就夠了,無需全部都深入透徹。同時,也要在思想上矯正某些特長生的不良想法,多結合社會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明白,社會真的很需要“通才”,不要認為“有特長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3、循序漸進,堅持不懈。老師這個職業(yè),是很挑戰(zhàn)一個人的耐心的。在制定教學計劃的同時,記住“欲速則不達”,剛開始可能改變不了什么,但是慢慢地,一步一步,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適合的計劃,立即改變,適合的繼續(xù)堅持~!
4、學會溝通,亦師亦友。一方面多跟自己的學生溝通,這樣能了解學生的想法。其實可以不用刻意去詢問學生的,就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的話題,拉近談話距離。另一方面,多跟同行的老師交流教學經(jīng)驗。
5、提升自我,樹立榜樣。其實很多學生在對待自己的老師會受很多因素影響:學歷、資歷、能力、親和力等等。在各方面多加提高,會無意中在學生與學生之間樹立一種威信。
先說到這吧,具體有什么問題再提出來哈。
和教學點的真人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差別不大,可能會比真人版講得快一點,但好處是可以暫停,沒理解的還能倒回去看。
如果在家上課,那可真是節(jié)約時間啊。每次去教學點,得提前一個小時出發(fā),完事后回家也要一個小時,3小時的課,前前后后得花5個小時。
把教學點每周一次、每次3小時的課,拆開來分三到四次上的話,我估計效果可能更好,畢竟小學階段的孩子,一課上3個小時,注意力很難從頭撐到尾。自己一個人上課,真心比教學點效率高。
我孩子班上,一直都比較鬧,老師約束課堂紀律都花不少時間,加上各個孩子理解接受程度不一,老師又必須照顧大多數(shù),也比較費時間。網(wǎng)校的進度不知道是否和教學點一樣?我看課程貌似不一致。
比如5年級秋季班的燕尾模型,教學點都放在后幾課,網(wǎng)校是放在開頭。如果進度不一樣,期中統(tǒng)測怎么辦?教學點有真人答疑交流,網(wǎng)校怎么解決答疑的事?不去教學點,會否錯過本地小升初的一些信息和牛校密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