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總結和常用口訣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氣:NH3 (堿性氣體)(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yè)用鹽、有毒)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tài)1、白色固體: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tài))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xiàn)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xiàn)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
(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堿: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余堿。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
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三、物質的溶解性1、鹽的溶解性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2、堿的溶解性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四、化學之最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fā)現(xiàn)[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宋朝應用);最早發(fā)現(xiàn)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五、初中化學中的“三”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8、溶液的特征有三個(1)均一性;(2)穩(wěn)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shù)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瘜W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于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
化學類的知識,只要學習的專業(yè)需要較高的化學知識的都基本會學習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生物化學等知識,比如我是化工專業(yè)的學生,除了結構化學外前面的幾種都有單獨的學習。
無機化學,只有無機的部分,而且講述的并不是高中無機部分的那種知識,要比高中的知識深很多,研究的是元素、單質和無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變化和應用的一門化學分支。普通化學,主要內容包括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基礎,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配合物結構以及四大平衡等。
普通化學原理,主要包括物質的狀態(tài)和結構、化學熱力學、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速率、元素周期律等基本化學原理。其實在我看來《普通化學》和《普通化學原理》沒什么區(qū)別,就是對于高中化學學習后的一個整體提升。
如果只是喜歡化學,本科所學專業(yè)并不需要較深的化學知識技能,讀這兩本應該就可以。這兩本書涉及的內容包括了人家化學類專業(yè)總共需要學習兩三年的內容的方面,所以是比較淺顯的,很多東西并不會講清是為什么,所以會有些地方有不懂的地方。
再一個這兩本書應該是都沒有涉及到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大概也沒有分析化學的知識,而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深入的知識。而如果所學專業(yè)需要較深的化學知識,那么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需要了解的方面,可以分別的找我列出的方向的書籍課本來看。
化學類的知識,只要學習的專業(yè)需要較高的化學知識的都基本會學習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生物化學等知識,比如我是化工專業(yè)的學生,除了結構化學外前面的幾種都有單獨的學習。
無機化學,只有無機的部分,而且講述的并不是高中無機部分的那種知識,要比高中的知識深很多,研究的是元素、單質和無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變化和應用的一門化學分支。
普通化學,主要內容包括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基礎,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配合物結構以及四大平衡等。
普通化學原理,主要包括物質的狀態(tài)和結構、化學熱力學、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速率、元素周期律等基本化學原理。
其實在我看來《普通化學》和《普通化學原理》沒什么區(qū)別,就是對于高中化學學習后的一個整體提升。如果只是喜歡化學,本科所學專業(yè)并不需要較深的化學知識技能,讀這兩本應該就可以。這兩本書涉及的內容包括了人家化學類專業(yè)總共需要學習兩三年的內容的方面,所以是比較淺顯的,很多東西并不會講清是為什么,所以會有些地方有不懂的地方。再一個這兩本書應該是都沒有涉及到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大概也沒有分析化學的知識,而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深入的知識。
而如果所學專業(yè)需要較深的化學知識,那么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需要了解的方面,可以分別的找我列出的方向的書籍課本來看。
初三化學基礎知識:一、應掌握的知識點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5、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 = 核電荷數(shù) = 核外電子數(shù)。6、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shù) + 中子數(shù)7、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元素。
9、決定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10. 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12. 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鹽水、石灰水等。13.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 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15. 燃燒、鐵生銹、食物變質等都是化學變化。
16. 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17.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18. 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是H2、C 、CO。
其中屬于單質的是C、H2。屬于化合物的是 CO。
19. 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相同點是都是氧化反應。20. 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變的是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元素的種類、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
肯定變化的是 物質的種類和分子的種類 。21. 2H2表示兩個氫分子;2H表示兩個氫原子;2H +表示兩個氫離子。
22. 某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2 2 8 2 ,該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12,核電荷數(shù)為12, 核外電子數(shù)為12,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 易失電子,成為陽離子。23. 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是(1)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2) 溫度達到或超過可燃物的著火點。
24.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25. 化合價口訣: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碳二四,鐵二三,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
(其他口訣也可)26. 空氣中的污染性氣體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二氧化氮NO2。27.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對空氣沒有污染。
28. 空氣中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占78%,其次是 氧氣,占21%。29. 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燃燒的是氧氣O2。
30. 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略重, 不易溶于水,液態(tài)氧和固態(tài)氧均為淡藍色。31.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 淡藍色火焰。32.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在做此實驗時,應預先在瓶底放水或細砂,原因是 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33. 磷在氧氣中燃燒,呈黃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煙。
煙是 固體。34. 鎂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35. 實驗室制取氧氣所用的藥品是(1)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黑)的混合物 ; (2)高錳酸鉀;其中在反應中二氧化錳做催化劑。36.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7. 氫氣的用途有(1)冶煉金屬(還原性);(2 )焊接金屬(可燃性);(3)探空氣球(比空氣輕) 。38. 實驗室制取氫氣所選用的藥品是鋅和稀硫酸。
39.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選用的藥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40. 在天然物質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
可用來切割玻璃。41. 所學物質中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銅CuO ,二氧化錳MnO2,四氧化三鐵Fe3O 4。
42. 用墨書寫的字畫常年不褪色,是因為碳在常溫下具有穩(wěn)定性。43. 二氧化碳能滅火,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
44.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鈣CaCO 3。45. 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
46. 為了證明某物質中含有碳酸鹽,應滴加稀鹽酸。47. 假酒可導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48. 天然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CH4。49. 甲烷(CH4)在空氣中燃燒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0. 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試劑變成紅色;51. 用石灰漿(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抹墻,逐漸變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漿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52. 固體二氧化碳的俗稱是干冰。
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消石灰53. 可以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54. 可以用酒精燈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
55. 用滴管往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不應伸入試管中。56. CO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藍色。
57. 收集氣體應用集氣瓶;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需用量筒;溶解較多固體時應用 燒杯;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一般使用藥匙;取用塊狀藥品應使用 鑷子。加熱時常用酒精燈。
58. 氧氣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氫氣的收集方法是 向下排空氣法和排水法。
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59. 做氫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在進行操作時,應先通氫氣,后 加熱,原因是排凈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混合氣體加熱時爆炸。
實驗結束時,應先 停止加熱,后停止通氫氣,原因是防止灼熱的銅再次被氧化。60. 酒精燈火焰溫度最高的是外焰。
61. 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62. 氧氣的驗滿方法是帶火星的木條在集氣瓶口復燃。
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是 燃著木條在集氣瓶口熄滅。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5.8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