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
與以往同類的詩作相比,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個性特色——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全詩立意新穎,感情真摯,一反過去某些詩的浮泛與“神話”式的歌頌,從一個別致的角度來吟唱祖國母親的歌。
正如詩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詩人以赤子的目光,掃瞄著祖國的貧窮與落后,以拳拳的女兒之心,表達著哀怨的深情:“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達出希望的歡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
為實現(xiàn)這美好的希望,詩人表達了一種獻身的愿望:“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
與以往同類的詩作相比,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個性特色——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全詩立意新穎,感情真摯,一反過去某些詩的浮泛與“神話”式的歌頌,從一個別致的角度來吟唱祖國母親的歌。
正如詩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詩人以赤子的目光,掃瞄著祖國的貧窮與落后,以拳拳的女兒之心,表達著哀怨的深情:“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達出希望的歡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
為實現(xiàn)這美好的希望,詩人表達了一種獻身的愿望:“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為表達這種赤子的深情,詩人采用了由低沉緩慢走向高亢迅疾的節(jié)奏。
低沉緩慢方能如泣如訴、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熱烈奔放、一往無前。為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交融感與獻身感,全詩運用了主體與客體交錯換用、相互交融的手法。
主體是詩人的“我”,客體是“祖國”,而在全詩的進展中,讓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國,祖國也就是我。祖國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國的悲哀;祖國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國的希望;我是祖國的眼淚和笑渦,而祖國正在我的血肉之軀與心靈上起飛和奔跑。
習慣上,人們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這也是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后》這類作品稱為舒婷詩歌的“高音區(qū)”。由于它們直接表達詩人的政治情緒與時代理想,因而獲得較多的稱譽與贊許。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作者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
70年代末,她的詩作便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作為朦朧詩潮的代表人物而聞名文壇。結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
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執(zhí)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fā)自內(nèi)心而優(yōu)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
與以往同類的詩作相比,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個性特色——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全詩立意新穎,感情真摯,一反過去某些詩的浮泛與“神話”式的歌頌,從一個別致的角度來吟唱祖國母親的歌。
正如詩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詩人以赤子的目光,掃瞄著祖國的貧窮與落后,以拳拳的女兒之心,表達著哀怨的深情:“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達出希望的歡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
為實現(xiàn)這美好的希望,詩人表達了一種獻身的愿望:“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為表達這種赤子的深情,詩人采用了由低沉緩慢走向高亢迅疾的節(jié)奏。
低沉緩慢方能如泣如訴、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熱烈奔放、一往無前。為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交融感與獻身感,全詩運用了主體與客體交錯換用、相互交融的手法。
主體是詩人的“我”,客體是“祖國”,而在全詩的進展中,讓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國,祖國也就是我。祖國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國的悲哀;祖國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國的希望;我是祖國的眼淚和笑渦,而祖國正在我的血肉之軀與心靈上起飛和奔跑。
習慣上,人們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這也是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后》這類作品稱為舒婷詩歌的“高音區(qū)”。由于它們直接表達詩人的政治情緒與時代理想,因而獲得較多的稱譽與贊許。
全詩共分四節(jié)。 第一節(jié),詩人排列了一系列意象: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在這些詞語前面都有或長或短的修飾語,“破舊”“熏黑”“干癟”“失修”等,顯示出它們所受的苦難,“數(shù)百年來”“歷史的隧洞”表明經(jīng)歷過漫長歲月。排列在最后、也是最受強調(diào)的“駁船”,則是在“淤灘上”,在另一頭“深深勒進你的肩膊”的纖繩的牽引下艱難前行。作者反復運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國的深情訴說里,融個體的“我”于祖國的大形象里,表達了“我”與祖國生死相依、血肉相連的情感。最后一行,以破折號引出“祖國啊”的激情詠嘆,這是敘述人稱的轉(zhuǎn)換,也使詩意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頓。以下兩節(jié)也都以這種方式結尾。 第二節(jié),沒有像第一節(jié)那樣排列較多的具體意象。在這一節(jié)里,“貧窮”“悲哀”“希望”等等,是抽象詞語。“飛天”是宗教傳說中的能在天空飛舞的神,在民間備受尊崇,寄托著淳樸百姓對生活的祈愿。前兩節(jié)詩都寫祖國的歷史,第一節(jié)重寫實,這一節(jié)重精神。在精神上,人民在貧窮的境遇里始終保持著“痛苦的希望”,千百年來盼望著對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變成現(xiàn)實。 第三節(jié),寫的是現(xiàn)在。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千年古國又開始了新生。詩人再次排列出一系列生機勃勃的意象,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等等,顯示出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狀態(tài)。 第四節(jié),是“我”的宣言。從個體上說,我是中國十億人口中的一個,是祖國的“十億分之一”。但從“我”的使命來說,“我”要承擔起振興中華的重任,“我”要與祖國融為一體,因而是“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澳阋詡劾劾鄣娜榉?喂養(yǎng)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那么,“我”用什么來報答祖國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呢?詩人莊嚴地向祖國宣告,“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最后,以語氣強烈的重復性詠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終篇。 全詩無一字議論,皆以意象描繪,以情貫穿。所選意象既質(zhì)樸又鮮明,既獨特又貼切,每一個詞也都與被描繪的景象緊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覽無余的傾瀉,而很注意其波動的節(jié)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奮到深沉,其中糾結著悲愴.憂患.熾烈,失望與希望,嘆息與追求等多種復雜而凝重的感情,體現(xiàn)出詩人獨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雋永的抒情個性。
[編輯本段]問題研究
1.這首詩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怎樣理解詩中的“我”? 這首詩以第一人稱寫成。詩中,“我是你……”(或“我是……”)的句式反復出現(xiàn),將“我”與“你”(即祖國)兩者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我”和祖國生死相依、血肉相連,“我”的形象是和祖國的大形象熔鑄在一起的?!拔摇贝砹艘獮樽鎳姆睒s富強而承擔起重任的一代人,他們和祖國一起從苦難中走過,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擔起了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2.舒婷的詩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達真摯的心聲。這首詩的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詩的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寫祖國的過去。詩人寫的雖是貧窮和苦難,情感中卻始終流動著對祖國的摯愛、依戀和贊頌。 例如,“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老水車”這個形象,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雖然“疲憊”,卻仍保持著頑強的生存力。同樣,下文的“礦燈”“稻穗”“路基”“駁船”等,都是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的形象?!拔沂悄阕孀孑呡?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這幾行,寫的是中國人民屢受挫折卻從不泯滅希望。以上種種,都是對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贊揚。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一首不論褒揚、還是貶抑詩人的讀者,都擊節(jié)稱贊的名篇。
郭沫若在《爐中煤》里把祖國美化為年輕的女郎,舒婷則把祖國比擬為傷痕累累的母親,以赤子之情向母親傾訴內(nèi)心的痛苦,表達為祖國的未來而獻身的激情和決心。詩歌的藝術力量不僅在于詩人用新奇意象來關照內(nèi)心的情感記憶,出格而入理地描繪了祖國深重的災難與貧困,以及新生的希望,光明的前程;而且還在于詩人把自己擺進歷史與未來相交錯的現(xiàn)實的中,寓己于形象,對祖國的過去和將來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表達了深摯的熱愛和獻身的決心。
全詩四節(jié)自然地顯示出詩歌思想層次和感情段落的分明。 第一節(jié)寫祖國母親貧窮落后的歷史和種種沉重的負累。
詩人在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運用上,獨辟溪徑,首先把“貧窮”“停滯”等這些較為抽象的意念擬人為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然后又把這個意象的“我”物化為具體的客觀物象,造成意象的“否定式升華”,這就大大地增強了詩歌的藝術魅力。 “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兩個意象,象征祖國的貧窮落后和長期停滯的生產(chǎn)力。
“那疲憊的歌”“蝸行摸索”又給我們襲來了悲涼的寒意。這是詩人憂患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
“我是干癟的稻惠,是失修的路基,是淤灘上的駁船”幾個意象,又進一步概括了祖國的饑饉、閉塞和百廢待興的狀況。 那“深深勒進你的肩膀”“纖繩”形象地勾畫出了祖國負重前行的情景。
新奇的意象,耐人玩味,層層折射,窮情盡意。這種藝術手法與詩人所要抒寫的情思協(xié)調(diào)一致,尤其是這些意象的巧妙組合所造成的通感效果,不僅揭示了詩人心靈世界復雜微妙感觸,而且使讀者得到了強烈的審美感受,我們的藝術感受潛力,就被這種通感藝術手法充分調(diào)動起來,便看到祖國母親痛苦疲憊的身影,看到了祖國母親在黑暗潮濕的隧道里潛行爬行的身影,還觸摸到了祖國被沉重的纖繩所勒成的傷痕。
所以,這一節(jié)末尾的一聲呼喚“祖國啊”(朗讀時要滿懷傷痛)就使我們的心靈震懾,聲淚俱下。 第二節(jié)寫祖國與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詩人將意象的我,還原成貧困、悲哀和希望等這些抽象的意念。 長期潛伏蝸行于黑暗的隧道里故然是貧困的,而船的纖繩深深勒進肩脖更是悲哀的,但唯其貧困,唯其悲哀,才產(chǎn)生了痛苦的希望,正如毛澤東所說“窮則思變”,“要革命就要斗爭”,“斗爭就有了希望”。
“飛天”這個意象奇?zhèn)ザ骞?,具有極大的誘惑力,這個意象雖然表明美好的希望未變成現(xiàn)實,因而叫人痛苦;但是他又說明了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曾經(jīng)有過光輝燦爛的文化,有過極盛的世紀,有著追求理想的光榮傳統(tǒng)。 這種意象的大幅度跳躍開拓了詩意的空間,引起了我們對現(xiàn)實和歷史的思索,迫使我們?nèi)プ穼つ菍崿F(xiàn)痛苦希望的途徑與答案。
節(jié)末這句“祖國啊”(朗讀時要充滿期待)重復的呼喊,含意有了新的變化,既象是渴望從祖國母親那兒獲得安撫和愛護,又象是乞求東方巨龍騰飛的新生。 第三節(jié)寫祖國的蘇醒和崛起,以及我的激情之情。
優(yōu)秀的詩人總是能夠熟煉地、恰當?shù)赜蒙实墓P來表現(xiàn)自己在特定的境界中感情和意緒的變化。列賓說“色彩既是思想”,柯羅說“色彩的運用一定要服從你的感情”。
這首詩的一二節(jié)寫的是祖國的歷史重負和巨大痛苦,詩人的感情是悲郁的,沉痛的,詩的色調(diào)顯得陰冷,暗淡。從第三節(jié)起寫祖國的希望和新生,詩人的感情變得激動起來,詩的色調(diào)也鮮艷起來。
粉碎四人幫后我們國家又有了新的變化,宗教式的個人崇拜遭到批判,封建余毒被肅清,改革開放的熱潮已成洶涌澎湃之勢,所有這些無不使詩人感到欣慰和振奮。 所以詩歌的格調(diào)陡然由低沉而轉(zhuǎn)向高昂,給人以清新愉悅的興奮之感。
“簇新的理想”,既是指中華兒女要求迅速改變祖國一窮二白面貌的美好愿望,又是指無產(chǎn)階級解放全人類、實現(xiàn)讓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的宏偉目標?!吧裨挼闹刖W(wǎng)”象征束縛生產(chǎn)力發(fā)展,鉗制思想解放的專制統(tǒng)治和陳腐意識,不掙脫“神話的蛛網(wǎng)”就不可能誕生“簇新的理想”,因而這兩個意象構成因果條件的關系,“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這些意象時空大幅度跳躍,構成了立體交叉的一組喻意。
這就全方位地書寫了祖國成長的苦難歷程、再生的悲喜、新長征的開始和未來的美景,給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百廢俱興、氣象萬千、生機無限的壯麗景象,同時也勾畫出了新一代的勃勃英姿。他們曾經(jīng)迷惘過,現(xiàn)在治愈好了心里的創(chuàng)傷,正在思索,正在探求,而且已經(jīng)躍起在雪白的起跑線上。
一聲“祖國啊”,在這里流瀉出對舊貌換新顏的偉大祖國的驚喜、贊嘆、眷戀和愛戀的激情。 最后一節(jié),寫詩人忠貞不渝、獻身祖國的心愿。
“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總和”這兩個意象,從人口和國土的角度抒寫了“我”與祖國的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詩中的我,不再是小草,也不再是青松的幼苗。
而是時代的主人,歷史的主人,命運的主人了。正如“鳳凰更生歌”中所歡唱的那樣“我們更生了”,很自然地將詩中的情緒急遽推向高潮。
“你以傷痕……沸騰的我”這一復合意象內(nèi)涵豐富,概括力極強。它形象地描繪了。
舒婷,1952年生于廈門,主要作品有詩《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土地情詩》、《珠貝——大海的眼睛》等?!蹲鎳。矣H愛的祖國》,發(fā)表于《詩刊》1979年第7期,全詩共4節(jié),表達了一代青年基于愛與憂患意識對祖國所產(chǎn)生的痛苦與歡欣、失望與希望相交織的復雜心態(tài)和感情。
它和一般的歌頌祖國的詩不同,不是直接的表達對祖國的贊美和歌頌,而是將慷慨激昂的抒情變?yōu)閹Ю渖{(diào)的低沉詠嘆,把熾熱的感情化為內(nèi)心沉重的思考和殷切的期望,被現(xiàn)實所壓抑的痛苦和被夢幻點燃的理想相交融,形成了一種蕩氣回腸的沉郁風格。角度奇特,感情深沉,比喻新穎。
“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淤灘上的駁船”、“‘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神話的蛛網(wǎng)”、“掛著眼淚的笑渦”等色彩斑斕的意象,以及由人稱的轉(zhuǎn)換而造成的強大排比句式,把“我”與“祖國”血肉相連,氣脈相承,融為一體,“我”即是“祖國”,“祖國”即是“我”,從而使“祖國”這一抽象的概念變成可親、可感、可觸、可觀的具體形象,也使“愛祖國”這種亙古的感情變得深沉而實在,不但擴大了詩的意義內(nèi)涵,而且增加了藝術容量。
舒婷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成詩于我國進人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個春天。全詩四節(jié),共有四個意象群,通過它們的遞進組合,不僅表達了祖國從苦難到新生的發(fā)展歷程,而且表達了有著從迷惘到深思到沸騰的特殊情感歷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聲。詩歌先抑后揚,宛如一曲多聲部的交響曲,呈現(xiàn)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jié)奏。新穎的意象所表現(xiàn)出的凝重的情感是鑒賞全詩的要點。
教讀本文,要注重朗讀。不僅要讀出語氣,而且讀時要揣摩詩句意思,體會詩的內(nèi)在旋律。
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思維,領會詩人移注到形象上的主觀情感。體會舒婷的詩在委婉曲折中表達心聲的特點。對詩歌深刻內(nèi)涵的理解,要聯(lián)系時代背景材料。欣賞過程中,對詩中重要意象的分析,教師可用詞論點撥法。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紅的黎明
正在/噴?。?/p>
——祖國??!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yǎng)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1978年12月,中國迎來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1979年4月,詩人面對祖國擺脫苦難、正欲奮飛的情景,以自己獨有的抒情方式寫下了此詩。舒婷是在中國正遭受十年浩劫的動亂中成長的。
她初中畢業(yè)后即下鄉(xiāng)插隊,后又當過工人。在國家蒙難、人民遭殃的混亂歲月,備嘗艱辛的舒婷,內(nèi)心的迷惘、痛苦可想而知;“四人幫”粉碎了,她又是何等的滿懷喜悅。
拓展資料:《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當代詩人舒婷于1979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抒情現(xiàn)代詩。此詩精選了一組組意象,描述了中國過去的貧窮,和人民千百年來的夢想與苦難,亦展現(xiàn)了中國讓人振奮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發(fā)了詩人自己對祖國的無比熱愛、無限期盼和獻身決心。
前兩節(jié)沉郁、凝重,充滿對祖國災難歷史、嚴峻現(xiàn)實的哀痛;后兩節(jié)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國擺脫苦難、正欲奮飛的歡悅;全詩交融著深沉的歷史感與強烈的時代感,涌動激情,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此詩后被選入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等教科書中。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