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學理論概論
1.教學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管理的含義、特征,管理的職能、性質,管理者的分類、角色、技能,了解管理的產(chǎn)生、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與特點、為什么學習管理學、如何學習管理學等問題,為以后各章的學習奠定基礎。
2.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 管理與管理學; 第二節(jié) 管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 古典管理理論;第四節(jié)行為科學理論;第五節(jié) 現(xiàn)代管理理論叢林;第六節(jié) 管理環(huán)境與組織文化;第七節(jié) 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
3.主要知識點與重點
(1) 管理的定義、職能、特點 (2)管理者的層次、角色和技能 (3)科學管理理論 (4)新古典管理理論(5)現(xiàn)代管理理論叢林
第二章 計劃工作
1.教學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要求學生理解計劃的基本含義,掌握制定計劃的步驟以及應該遵循的原理;理解目標、戰(zhàn)略的基本含義及相關內容;掌握科學預測、決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 計劃工作概述;第二節(jié) 計劃工作的程序和原理;第三節(jié) 目標管理;第四節(jié) 戰(zhàn)略;第五節(jié) 預測;第六節(jié) 決策
3.主要知識點與重點
(1) 計劃的定義及分類 (2)計劃工作原理 (3)目標設計 (4)戰(zhàn)略 (5)預測的程序、方法 (6)決策的程序、方法
第三章 組織工作
1.教學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學生理解組織的基本含義,理解組織結構設計的基本思想和組織結構的基本類型,掌握集權與分權的關系;了解人員配備的基本內容。
2.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 組織工作原理;第二節(jié) 組織結構設計;第三節(jié) 組織的有效運行;第四節(jié) 人員配備工作
3.主要知識點與重點
(1) 組織的基本概念 (2)組織結構的基本類型(3)組織有效運行中需解決的矛盾沖突(4)人員招聘的途徑(5)人員考評、培訓的方法
第四章 指導與領導工作
1.教學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學生理解指導與領導的基本含義和實質;理解與掌握領導的行為理論;理解與掌握內容型與過程型的激勵理論,理解與掌握管理溝通的主要內容和實現(xiàn)溝通的途經(jīng)以及溝通障礙。
2.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 指導與領導工作基本原理;第二節(jié) 溝通聯(lián)絡;第三節(jié) 激勵;第四節(jié) 領導作風和方式
3.主要知識點與重點
(1) 指導與領導的內涵 (2) 人性假設 (3)領導方式 (4) 激勵理論 (5)管理溝通
第五章 控制工作
1.教學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學生理解控制的概念與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控制的基本類型;掌握控制的基本過程與有效控制的方法。
2.教學內容
第一節(jié) 控制工作基本原理;第二節(jié) 控制工作一般方法
3.主要知識點與重點
(1)控制的類型 (2)控制過程 (3)控制的原理 (4) 控制方法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fā)布者:天使的惡魔b
管理學考試重點整理第1章緒論1.管理的含義:管理就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對組織擁有的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有效達到既定的組織目標的過程。2.管理的任務:⑴實現(xiàn)本組織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員工有所成就⑶關心對社會的影響,承擔社會責任3.管理的基本職能及其所對應的主要任務:⑴管理的計劃職能(任務:確定目標,制定戰(zhàn)略,制定計劃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組織職能(任務:組織設計,人員配備,組織變革,組織發(fā)展)⑶管理的領導職能(任務:引領和指導員工,溝通協(xié)調,解決沖突,激勵下屬)⑷管理的控制職能(任務:確定控制標準,衡量業(yè)績,差異分析,糾偏措施)4.管理的特點:(科學性和藝術性及含義)科學性:反映了管理活動普遍應遵循的準則藝術性:管理必須因地制宜,講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機械、呆板的管理。即管理的獨創(chuàng)性和靈活性。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相互依賴,相互補充。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際關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報方面的角色⑶決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應具備的技能⑴概念職能⑵專業(yè)技術職能⑶人際關系職能對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際關系職能是各個層次的管理者都應該具備的重要職能。第2章管理學的產(chǎn)生1.巴貝奇的管理思想①進一步發(fā)展了亞當?斯密關于勞動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chǎn)力的思想。②提出一種固定工資和利潤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⑴工作定額管理⑵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⑶
《管理學》考試重點
一、名詞解釋1、管理: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職能來協(xié)調組織內外各部關系和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是他認同自己一起實現(xiàn)既定目標的過程。2.技術技能:對某一特殊活動理解和熟悉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3.人際關系技能:一個人能夠以組織成員的身份非常有效的工作,并能使其領導的集體緊密合作的能力。4.概念技能: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把組織看做一個整體來觀察、處理、分析并是組織各部相互協(xié)調合作的能力。5.計劃職能:廣義上指管理者制定計劃、執(zhí)行計劃并觀察計劃實行情況的一系列計劃管理工作的全過程;狹義上指管理者事先對組織和未來應采取的行動所做的謀劃和安排。6.滾動計劃法:以“近細遠粗”的原則制定一定時期的計劃,并根據(jù)近期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和環(huán)境變化調整和修訂未來的遠期計劃,并逐期后移,由此將中期計劃與長期計劃結合起來的一種計劃方法。7.目標管理:以制定和實現(xiàn)目標為中心,融合計劃和控制兩種職能,由被管理之自主控制達標并由管理者實施最終成果管理的一種現(xiàn)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8.戰(zhàn)略計劃:應用與整體組織,為組織未來較長時期設立總體目標和尋求組織在環(huán)境的地位的計劃。9.決策:為了達到一定目標,從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擇出一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的過程。10.管理幅度:一個管理者能直接指揮和監(jiān)督其下屬的人數(shù)。11.職權:管理職位所固有的發(fā)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執(zhí)行的權力。12.授權:管理者必須將份內的部分工作交給其下屬或他人去履行,并授予被托付人完成這項工作所必需的權力使其在一定職責范圍內能自主決策。13.人員配備:是利用合理的人力資源對組織結構中的職位進行不斷填充的過程。14.領導:在特定環(huán)境下對組織每個成員和全體成員的行為進行引導和施加影響,已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15.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思想、觀點意見、態(tài)度或交換情報資料的過程。16.組織文化:為組織內成員遵守和奉行的價值觀和信念,是組織在長期實踐形成的。17.激勵:就是創(chuàng)設滿足員工各種需要的條件,激發(fā)員工的工作動機,引導,保持和規(guī)劃組織成員的行為,使之產(chǎn)生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特定行為過程。18.控制:管理者檢查組織實際運行是否按照預定的計劃、標準和方法進行的,如出現(xiàn)偏差采取措施確保組織目標實現(xiàn)的過程。
一、考核性 《管理學》是工商管理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科目之一。
《管理學》考試要力求反映工商管理專業(yè)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guī)范地測評 考生的專業(yè)基礎素質和綜合能力,以利于選拔具有發(fā)展?jié)摿Φ膬?yōu)秀人才入學,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培養(yǎng)具有良好職業(yè)操守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跨文化溝通以及分析與解 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業(yè)人才。 二、考核要求 測試考生對于管理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具體要求: 管理學考試的目標在于考查考生對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職能的掌握和分析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 考生應能: 1.準確地把握管理學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2.準確地把握管理學的基本理論; 3.正確理解管理的職能; 4.正確應用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解決管理實際問題; 5.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模型和計算方法,能準確完成管理問題基本模型的定量計算; 6.了解管理學的發(fā)展趨勢和發(fā)展動態(tài)。
三、考試方式與分值 本科目滿分150分,由各培養(yǎng)單位自行命題,學校統(tǒng)一考試。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考試時間180分鐘。 四、考核內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管理與管理者 第二節(jié) 管理學及學習方法 第三節(jié) 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 第二章 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古典管理理論 第二節(jié) 行為科學理論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管理理論 第三章 決策與計劃職能 第一節(jié) 決策與決策方法 第二節(jié) 計劃與計劃工作方法 第三節(jié) 戰(zhàn)略管理 第四章 組織職能 第一節(jié) 組織理論概述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源管理 第三節(jié) 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第五章 領導職能 第一節(jié) 領導概述 第二節(jié) 領導理論 第三節(jié) 激勵理論 第四節(jié) 溝通 第六章 控制職能 第一節(jié) 控制與控制過程 第二節(jié) 控制的類型 第三節(jié) 控制方法 第七章 創(chuàng)新職能 第一節(jié) 管理的創(chuàng)新職能 第二節(jié) 企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企業(yè)的組織創(chuàng)新。
最主要的就是理解管理學的基本職能
信息、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chuàng)新
? 能準確地了解管理思想發(fā)展史中的重要時間、主要學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貢獻
? 能比較準確地理解管理學中的基本概念、特點以及影響因素
? 能系統(tǒng)地了解管理學中基本理論的主要內容、了解各項管理職能的基本內容和原則
? 能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管理學中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分析、解決管理實際問題,對管理的基本工作能進行綜合歸納
? 熟練運用管理學中的各種分類方法和工具,掌握計劃、決策、領導、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 管理與管理學
掌握:管理的定義、性質及管理的職能
? 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
認識:主要管理理論形成的時間、研究重點、特點以及相關代表人物及其理論貢獻
理解:現(xiàn)代管理理論主要學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掌握: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韋伯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梅奧的人際關系學說;巴納德的社會系統(tǒng)理論
? 決策
理解:決策的基本特征與基本要素
掌握:決策的基本概念;決策的分類;決策的過程;集體決策方法
應用:有關活動方案的決策方法
? 計劃
認識:計劃組織實施的方法
理解:計劃的概念、性質、作用與類型
掌握:計劃的編制過程;目標管理的過程;
? 組織
理解:組織、組織設計的含義;組織結構的特性;組織設計的任務原則
掌握:組織部門化的基本形式及其優(yōu)缺點;組織的層級化與管理幅度
應用:應用組織理論分析問題
? 人力資源管理
理解:人力資源計劃的任務
掌握:人員配備的原則;績效評估的含義、程序與方法
? 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認識:組織變革的一般規(guī)律
理解:組織變革的動因;組織變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掌握:組織變革的含義;組織變革的內容;組織變革的類型與目標;組織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組織文化的內容與功能
? 領導
理解:領導的定義;領導的作用以及領導者的權利基礎
掌握:領導方式的基本類型;領導方式行為理論;領導方式情景論
應用:應用領導理論分析問題
? 激勵
認識:激勵的的一般形式和實務
理解:激勵的概念與對象
掌握:激勵的內容理論;激勵的過程理論;激勵的強化理論
應用:應用激勵理論及激勵的形式與方法分析問題
10 、控制與控制過程
理解:控制的的必要性;
掌握:控制的類型;控制的過程;有效控制的特征
11 、管理的創(chuàng)新職能
認識:創(chuàng)新職能的基本內容
理解:創(chuàng)新的概念;創(chuàng)新的類別與特征
掌握:創(chuàng)新的過程;創(chuàng)新活動的組織
這是網(wǎng)站上的,非常珍貴,一定要按上面提到的復習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的內容主要包括英語、計算機、綜合常識、寫作。各部分內容所占比重為英語15%、計算機20%、綜合常識20%、寫作45%。試題分為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客觀性試題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等,主觀性試題主要為寫作。答題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
英語:認知4000-6000個詞匯,能較熟練地運用其中的2000個單詞,掌握其基本搭配;具有較扎實的實用外語語法知識,了解主謂一致關系、倒裝句和各種從句,熟練掌握虛擬語氣、動詞不定式和分詞的用法;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技能,能正確理解難度適中的書面材料,把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說明主旨大意的事實和細節(jié);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據(jù)所讀材料進行判斷和推理;既理解個別句子的意義,也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并能在閱讀中根據(jù)需要自覺調整閱讀速度和閱讀技巧。
計算機:要求掌握計算機技術和基礎知識,計算機軟硬件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Windows2000/xp操作系統(tǒng)、文字處理軟件Word2000/xp和電子表格Excel2000/xp的基礎知識和使用方法,多媒體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的基本原理及關鍵技術,關系數(shù)據(jù)庫的基本概念應用,計算機網(wǎng)絡的概念、理論和相關應用,包括局域網(wǎng)和Internet的原理和相關知識等。
綜合常識:涵蓋政治(含時政)、經(jīng)濟、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省情等方面。
寫作:要求考生根據(jù)自己對給定材料的理解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主要考察其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
樓主我要說的是,這個考試是沒有真題的.不管是公務員考試還是事業(yè)單位,考試完了人事部分不會將題目公布于世的.我們看到市場上賣的那些資料真題都是各大輔導機構找人入考試考試偷偷帶出來的題.
去年我參加這個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只考了英語計算機和寫作,沒有綜合常識.今年可能難一些了.估計這個綜合常識經(jīng)濟,法律和管理占的比重大一些.具體參考國考的綜合知識就可以了
英語計算機都是基礎知識.中等難度.考前練練手!
面試中的專業(yè)知識就是看你考什么崗位,他需要什么樣的知識,你就準備什么了
肯定會問你,你對我們單位了解多少?為什么選擇報考這個崗位?也就是報考動機.這需要你多方打聽所報考的單位重要信息,網(wǎng)上多找些
管理學基礎知識有:
一、管理的含義(內涵)
管理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對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有組織、不斷地進行的協(xié)調活動。這個概念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群體活動。
2. 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協(xié)調過程。
3. 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在于提高組織活動的成效。
4. 管理的對象是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
二、管理的性質
管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具有其獨特的性質。
1.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論認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產(chǎn)力、社會化大生產(chǎn)相聯(lián)系的自然屬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產(chǎn)關系、社會制度相聯(lián)系的社會屬性。
2. 管理的科學性,管理的科學性是指管理作為一個活動過程,其間存在著一系列基本的客觀規(guī)律,有一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的方法論。
3. 管理的藝術性,管理的藝術性就是強調管理的實踐性。它強調,管理活動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外,還要有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技巧和訣竅。
三、管理職能
管理職能就是管理的職責和權限。管理的職能應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 計劃。計劃是事先對未來行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職能。
2. 組織。組織是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其主要內容是:設置組織部門;確定各部門的工作標準、職權、職責;制定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及聯(lián)系方式和規(guī)范等等。
3. 領導。領導職能貫穿于整個管理活動中。組織的高層、中層和基層領導都擔負著領導職能。
4. 控制??刂频膶嵸|就是使實踐活動符合于計劃,計劃是控制的標準。
四、管理者的分類
每個管理者都處于不同的管理崗位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他們進行分類。
1. 按管理者所處的層次可以分為: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基層管理者。 作為一名管理者,不論處于組織的哪一層次,其履行的管理職能都包括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幾個方面,只是履行職能的重點和程度不同。另外,對于同一管理職能,不同層次的管理者所從事的具體管理工作的內涵也不完全相同。
2. 按管理者所處的活動領域可以分為:企業(yè)管理者、政府部門管理者和其他部門管理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學者亨利·明茨伯格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管理者在組織中扮演著十種角色,這十種角色可被歸入三大類,即人際關系角色、信息角色和決策角色。
管理學期末考試20個重點
1、簡述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答:管理師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管理的科學性強調人們必須按照管理科學規(guī)律進行管理,強調學習管理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性。許多管理的問題都可以用理性的、邏輯的、客觀的、系統(tǒng)的方法來解決,是有章可循的。
管理的藝術性就是強調其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要有效的實現(xiàn)管理,管理者必須在管理實踐中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因地制宜的將管理知識與具體管理活動相結合。
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體。管理的科學性是管理藝術性的前提與基礎,管理的藝術性是管理科學性的補充與提高。(此內容在書本P6)
2、管理的目標是什么?
答:管理的目標是有效的實現(xiàn)組織的目標,我們可以用組織績效這一指標來衡量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組織績效與管理的銷量與效益成正比。(此內容在書本P5)
3、管理的基本職能有哪些?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答:管理職能是指管理者喂實現(xiàn)有效管理所應具備的管理功能。
計劃職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對未來應采取的行動所作的謀劃與安排。
組織職能,是指管理者有效組織和調配資源。
領導職能,是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組織指揮體系,指導、激勵、協(xié)調組織成員。
控制職能,是指管理者按目標計劃制定管理標準,對過程和結果進化控制,及時糾偏,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
管理各職能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管理正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控制這些基本過程來展開和實施的。為了達到組織目標,管理者首先要根據(jù)組織內外部環(huán)境條件,確立組織目標,并制定出相應的工作計劃與行動方案;其次,管理者要進行組織工作,落實計劃,充分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加強領導工作;最后,管理者要控制偏差,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內容在書本P10)
4、簡述明茲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論
答:管理者在工作中扮演了10種角色,這些角色集中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他們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整體。
人際關系方面的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禮儀性和象征性的義務。
組織代表與掛名首腦;領導者;聯(lián)絡者。
信息情報方面的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都從外部的組織或者機構接受和收集
信息。
監(jiān)聽者;傳播者;發(fā)言者。
決策方面的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其管轄的事項上,必須進行決策拍板,決定目標,計劃
和行動方案。
企業(yè)家;調解人;資源分配者;談判者。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