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事2113業(yè)單位考試中,常5261識部分對于中國古代歷史的考查比例相4102對較大,尤其是各朝各代涌1653現(xiàn)出了大量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等,他們?yōu)槟且粫r期作出了諸多貢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各個時期的“外交家”。
他們加強了對外交流,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面貌”,為后世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和啟迪。這部分內容也成為了各類考試的“??汀?,尤其是事業(yè)單位考試。
而考生通常對此部分內容不太重視,且無從下手進行備考。下面就針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梳理總結,給各位考生提供一種備考思路和范式。
(一)張騫張騫,今漢中城固人。漢代著名的外交家,曾奉漢武帝之命,先后兩次出使西域,率領百人從長安出發(fā),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及歐洲的貿易市場,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品傳出了國門,與此同時,將西域的汗血寶馬、葡萄、石榴、番瓜等物品傳入中國。
加強了中國與周邊各國的貿易往來,開拓了前所未有的“絲綢之路”,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歷史上稱此出使行為:鑿空之旅。(二)班超班超,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外交家、軍事家。
今陜西咸陽人,其父班彪、兄長班固、妹妹班昭。班超前期為官府抄錄文書,后為了理想抱負,棄筆投戎,奮勇出擊匈奴,出使西域。
在這一時期,前后收復西域諸多國家,被封為“定遠候”。(三)玄奘玄奘,俗家名陳祎。
今河南洛陽人,是唐代著名的外交家、思想家,被后世譽為三藏法師。于貞觀年間經涼州玉門關西行至天竺,期間歷經艱辛萬苦,后游歷天竺各地,將佛學思想整理成籍。
同時,在前往西域的路上,著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被魯迅先生譽為“中華文明的脊梁”。(四)鑒真鑒真,今江蘇揚州人。
唐代僧人,先后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學,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文化及佛法交流,對后世影響頗深。在鑒真實現(xiàn)東渡宏愿的過程中,受到了日本很多高僧的歡迎,由此為傳播唐代文化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群眾基礎,被日本后世譽為“律宗之祖”。
(五)鄭和鄭和,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今云南昆明人,世人稱“三寶太監(jiān)”,由于鄭和幼年及成年時期便跟隨燕王朱棣,因此略有智謀,懂得戰(zhàn)術練兵,與此同時,朱棣對其信任有加,故命鄭和率領大隊人馬出使西洋。
最遠到達非洲紅海沿岸,期間將辣椒、玉米、甘薯等物品傳入中國,前后共下西洋七次,比歐洲航海家早半個多世紀,被譽為“最早的航海家”。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5.4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