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淪落之謎和中華民族復興
世界各古老民族在近代普遍漸趨衰弱,是個巨大的謎,至今盡管有各種歷史解釋但均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中華民族在近代淪落為半殖民地之謎更是如此。是否因為民族的過分衰老?古老民族和新興民族的唯一年齡差異是文化年齡,而作為生物的民族之間是沒有年齡差異的。
所以,各古老民族衰弱之謎底肯定隱蔽在文化中……
中國淪落的根源;中國復興的道路!歡迎參與討論……
(一)淪落的主要原因和"千年文妖" (10月31日)
偏差的科舉制度使中華民族全體的知識結(jié)構嚴重畸形達千年之久,文化內(nèi)容嚴重脫離社會實際,即產(chǎn)生了偏差的民族文化;同時,異化的科舉制度使文化絕對化,成了壓制、奴役一切的東西,使精英們近千年里只忙著以"空虛的華麗詞藻"謀求升職和受人尊重等,即產(chǎn)生了異化的民族文化。偏差、異化的錯誤教育文化,是籠罩中華民族上空的"千年文妖",單是其中心的錯誤教育就是近代中國淪落的唯一主要原因。
(二)淪落主要原因的歷史依據(jù) (11月1日)
"千年文妖"的毒害后果可直接從宏觀歷史上很明顯看出來:從宋朝開始,中華民族很快日益喪失漢唐的雄渾、開闊、務實的氣概,日益增加婉約、窄弱、務虛的氣質(zhì),即民族靈魂(文化)和實力日益虛弱,婉約的民族氣質(zhì)在明朝、清末發(fā)展到頂峰,漸只剩大國的架子而已無大國的靈魂即實力,終至近代中國一幕幕慘不忍睹的悲劇。
(三)淪落的最終原因及其機制(11月2日)
簡而言之,近代中國淪落的最終原因是我們民族過于長期缺乏競爭而導至民族文化老化。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競爭精神相對太少了。而生存競爭作為生命進化的主要機制,已成為生命需要或生命本身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斷適時競爭才能不斷保持生命的活力。我們民族應該高度重視平等、自由競爭精神(文化)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倡導或本能的恢復。
(四)淪落總因和近代中國"民族精神(文化)淪落綜合癥"(11月5日)
"千年文妖"使近代中國初遇國際競爭即嚴重失利,失利又反過來使原有的文妖等進一步徹底惡化成近代中國嚴重的總民族疾病及其后遺癥。我們民族過于長期缺乏競爭,使民族精神(文化)老化、盲目自大,喪失了對已變化了的`新競爭形勢的基本判斷能力,其頑固不化已到了不吃大虧就不可能被打消的、或就是吃了大虧也難以完全醒悟的可悲程度。
(五)近代中國淪落及其后遺癥(11月6日)
近代中國的淪落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其民族精神早已徹底腐朽,一推就倒。除非你自己先丟棄自己的民族精神、自己先打敗自己,否則一個大民族其尊嚴是被人奪不走的、也是打不敗的。自己被自己丟棄的民族精神、自敗是任何別人無法給回來的、也是其不會更無法有所作為的。
(六)清除"文妖"與強國之魂(11月6日)
毛澤東之所以僅使中華民族站了起來而未能復興,自有其文化觀念上的失誤。剖析他那首家喻戶曉的《沁園春雪》,可以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心深處的嚴重失誤,這正是導致毛澤東晚年嚴重錯誤的思想根源。
(七)文化歸真與中華民族復興(11月6日)
民族的強盛在于合乎時代的變化和需要地大膽更新民族文化,以不斷自我競爭、自我超越,;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主流)文化,就是后天的國力。歷史規(guī)律至簡而至深。
“民族復興”,復興什么?
“振興中華”是以前常聽到的非常振奮人心的一句口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句口號很少聽到了,變成了另一句——“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句新口號初聽不覺得有什么,但靜下心來想想,感到它其實是很成 問題 的,非常不妥。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其一、所謂復興,也就是恢復以前的輝煌。而我們中華民族以前有過什么輝煌?是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還是大清的康乾盛世?不錯,這幾個時期的確是 中國 歷史 上國力比較強盛,百姓也比較富足的時期,在 科學 和 藝術 上的 發(fā)展 和進步也的確比其他時期要好一些。但這幾個時期更是皇權張揚、人權備受壓制的時期,是人民的思想自由被嚴密控制、被日益剝奪的時期,是整個民族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的活力被窒息和扼殺的時期。特別是所謂的康乾盛世,更是一個人民不敢多說一句、多寫一字,文網(wǎng)密布,稍有不慎即會因言獲罪慘罹文禍的 時代 。這樣的時代如果要說輝煌,它也只是專制制度的輝煌、皇權的輝煌,這樣的時代,確實是不受監(jiān)督和制約的權力者們的天堂,值得他們憧憬和向往,但對老百姓而言,這樣的時代只是魯迅所說的“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雖然略可溫飽,但奴隸的地位和命運并沒有絲毫的改變,這樣的時代有什么值得去留戀?。 現(xiàn)在提出民族復興,令人懷疑這一口號的提出者在內(nèi)心深處,有復辟專制制度、重回封建時代的潛意識。這樣的口號與民主已成世界潮流的當今之世是絕不相宜的。 其二、所謂“復興”的口號,意味著不是把眼光放在今后、放在未來,而是把眼光放在過去、放在從前,是一種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表現(xiàn)的是一種“先前闊”的阿 Q 心態(tài)。而“振興中華”的口號表現(xiàn)的則是一種承認落后,又不甘落后,眼光向前的態(tài)度。 也許有人會說,西方的文藝復興不也是把眼光放在過去、放在從前的嗎?是的,文藝復興的確是把眼光放在過去、放在從前的。因為對于那時的人們來說,沒有其他先進的' 社會 可做參照,相對于中世紀的停滯和黑暗落后,古希臘和羅馬在許多方面反倒要先進和發(fā)達得多, 學習 先進、效法先行是人類很 自然 的選擇,既然同時代沒有現(xiàn)成的先進可資效法,那復興古代的先進和輝煌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但對我們今天的中國而言,情況與文藝復興時的歐洲完全不同,放眼世界,先進國家和成功的社會比比皆是,我們不向眼前現(xiàn)成的鮮活的先進學習,反倒念念不忘久遠的應該徹底死去的祖宗的那種畸形和病態(tài)的輝煌,這豈不是很奇怪嗎?中華民族在今天要發(fā)展和進步,完全用不著、也決不能向后看,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真正虛心學習和效法今天世界的先進,才能促進我們民族的進步和發(fā)展,如果眼睛向后,對老祖宗的東西津津樂道,甚至夢想復興,重回過去,象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夢回唐朝”,那只能使我們背上包袱,阻礙我們今天前進的步伐。 所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口號,以及寓于這一口號之中的思想意識都應該拋棄。如果要喊,還是喊“振興中華”為好。 論文出處(作者):
民族主義誘惑與認同危機
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義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