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論文開題報告
英美文學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下面是CN人才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學論文開題報告,歡迎參考~
《胎記》論女性獨立意識的缺失造成的男權(quán)膨脹和社會悲劇
一、 課題的意義:
《胎記》收錄于美國 19 世紀著名小說家納撒尼爾• 霍桑成熟期所出版的小說集《古屋青苔》 , 與作者的《年輕人布朗》 、 《教長的黑面紗》 、 《拉帕西尼 之女》等并稱 , 是美國短篇小說的瑰寶之一。 當時,男性思想在社會上體現(xiàn)在政治、 經(jīng)濟、 法律、 宗教、教育、 軍事、 家庭等領(lǐng)域中, 所有權(quán)威的位置都留給男性。 男權(quán)思想為主導的社會強調(diào)男性統(tǒng)治的自然基礎(chǔ), 認為男女的差別是自然的, 限制和阻礙女性的創(chuàng)造力, 不讓女性接觸社會知識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領(lǐng)域。 在男權(quán)機制下,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男性對她們享有所有權(quán)。這就決定了女性的從屬地位,男性對其任意擺布,女性的反抗權(quán)幾乎被剝奪但這并不是說女性沒有反抗的權(quán)利。之所以喬治亞娜會成為殺死自己的幫兇就是因為她主動放棄了反抗的權(quán)利,放棄了作為一個人作為妻子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平等的夫妻關(guān)系變成了主客體關(guān)系。 本文試從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殘害及女性自我屈服的角度來探討女主人公喬治亞娜是如何被迫害致死的,并得出一個簡單但重要的結(jié)論——獨立對于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 所屬領(lǐng)域發(fā)展狀況:
在霍桑生活的19 世紀初到19 世紀中葉,美國的歷史發(fā)展還不到100 年,從社會經(jīng)濟到思想意識還沒有完全脫離舊的歐洲大陸的影響,當時歐洲大陸基督教的宗教主導地位已經(jīng)建立并傳入到美洲新大陸,尤其是在歐洲由于宗教改革而受迫害逃離到新大陸的移民,目的就是要堅持宗教改革的思想,追求宗教自由。
但是無論是傳統(tǒng)宗教還是改革后的新教絕大多數(shù)都秉承基督教的圣書《圣經(jīng)》,而《圣經(jīng)》中對兩性關(guān)系的定位是用“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來體現(xiàn)的,所以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 是男人附屬物的觀點得以順理成章。
《圣經(jīng)》開篇宣揚女人是“禍水”,正是夏娃沒能抵制住誘惑才導致亞當一起墮落,最終被趕出伊甸園。《圣經(jīng)》中的這種女性應(yīng)該服從于男性或者必須被男性控制的思想對世俗世界男性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局面的形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宗教思想中男性對女性的控制也體現(xiàn)在了法律和世俗做法上。
從古至今世界許多國家的法律條文到世俗做法很多也體現(xiàn)了對婦女權(quán)利的輕視和對男權(quán)的凸顯。世界文明古國埃及的《漢謨拉比法典》中就有法律條文規(guī)定:“如果一個自由人的妻子被發(fā)現(xiàn)與人通奸,此二人應(yīng)被綁后投入水中溺死;如果該婦女的丈夫希望赦免自己的妻子,國王則赦免該婦女”,可見女人的命運是掌握在男人手中的,不管女人對錯誤的出現(xiàn)是否負有責任。“女人不僅在社會事務(wù)中而且在婚姻生活中必須從屬于男人。”男人以美德和權(quán)力統(tǒng)治著世界和女人。
法國女權(quán)主義活動家、著名的文學家西蒙娜•波娜•波伏娃也曾論證道:“女人是造成的,而不是生成的”,“婦女們總是依附于男人,雖然不是他的奴隸。兩種性別從未平等的分享這個世界”。甚至今天,婦女的處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他們?nèi)员粐乐氐厥`著。在法律上、政治上女人的地位和男人相差很遠,即使她的權(quán)利在法律上得到了抽象地承認之后,長期持續(xù)的習俗也阻礙了這些權(quán)利得到實現(xiàn)。
女人的軟弱和社會政治權(quán)力對婦女的排斥,不斷加劇了男人的男權(quán)思想, 不管多么懦弱的男人骨子里都有著對女人強烈地控制和支配欲望。在這種文化氛圍中飽受熏陶的阿爾黙自然而然接受了這種思想, 并借助于由男權(quán)優(yōu)勢掌握的科學知識努力將對女人控制于股掌之間的欲望付諸于實踐。
三、本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
本文先闡釋“胎記”的內(nèi)涵以及當時美國社會的宗教及社會思想發(fā)展狀況。緊接著簡單介紹作家生平和著作。透過該代表作研究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闡釋了女性沒有獨立意識,只能依附于男性甚至被男性當作私有財產(chǎn),以及肆意侵犯迫害的悲哀。最后從小說中得出結(jié)論。在男權(quán)社會里,喬治安娜的悲劇在不斷上演,她們被各種不合理的機制所壓制,精神和肉體都受到了殘害。 面對這樣的悲劇女性應(yīng)該拿出自己的武器——獨立。
獨立并不是說要成為女權(quán)主義者,和男性針鋒相對。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當代,女性應(yīng)該保持經(jīng)濟和精神的獨立,既不能強求自己一切與男性看齊也不能一味的崇尚男性聽其擺布。在繼續(xù)承載“賢妻良母”的美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堅持人格上的“獨立性”與“主體性” ,這樣喬治亞娜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四、研究方法:
一,采用分析的方法。從語言表層結(jié)構(gòu)和作品深層意義出發(fā),對胎記中的人物進行闡述。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深入分析造成這種社會現(xiàn)狀的根本原因。
三,運用主觀能動性,結(jié)合當時的客觀現(xiàn)狀進行剖析,得到思想的升華。
五、研究手段:
作者主要通過武漢紡織大學圖書館和外國語學院資料室查閱相關(guān)資料,比如文獻、著作、雜志等, 以及通過“中國期刊網(wǎng)", 等網(wǎng)站,搜索相關(guān)資料,并通過在結(jié)合導師提出的寶貴意見,來分析和解決該問題,最終完成本課題。
六、研究步驟:
首先,通過書籍的閱讀,領(lǐng)略胎記的內(nèi)涵和意義,對小說有初步的認識。 其次,認真對所選題進行了分析和綜述,從多個層面總結(jié)造成女主人公悲劇的原因。 最后,綜合以上的分析和得出的論點,引出作者深沉的思想認識。
七、參考文獻:
[1] 陳榕.馴順的靈魂和叛逆的身體[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7).
[2][美]霍桑.霍桑小說全集[C].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3] 史永紅,張麗娟.論《胎記》與《拉巴契尼的女兒》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J]. 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03).
[4][美]斯皮瓦格爾.西方文明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霍桑.霍桑小說全集[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0.
[6]Elliott, Emory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C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7]Matthiessen, F1O.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54. [8]Van Leer , David M. Aylmer Library: Transcendental Alchemy in Hawthorne The Birthmark [J ].ESQ 22 (1976) : 211 - 20.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論文題目:淺談《圣經(jīng)》故事在西方作家作品中的引用
一.論題的背景和目的及意義
背景知識:就對文學的直接影響而言,古希臘的神話和基督教的《圣經(jīng)》已經(jīng)成為浸潤歐美文學的不可或缺的兩支伏流。此外,亞瑟王的故事也在英國古代史上名震一時,成為另一支重要伏流。至此,我們可以說,不了解這三個因素,便在不小程度上失去了欣賞和體味英美文學的基礎(chǔ)。
論題目的:提起《圣經(jīng)》,不少中國讀者便會因它是基督教的經(jīng)書而敬而遠之。誠然,《圣經(jīng)》有其神秘成分,讓在“不語怪、力、亂、神”的傳統(tǒng)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覺得荒誕無稽。而我此論點的目的,首先是讓大家了解《圣經(jīng)》;其次是闡述它與西方作家作品中的關(guān)聯(lián)。
意義:讓大家都有興趣的去閱讀了解《圣經(jīng)》,從而發(fā)現(xiàn)其實《圣經(jīng)》既是一部記錄古希伯來人(即猶太人)歷史的史書,同時又是一部內(nèi)涵深邃的`哲學著作。并且書中包含著許多頗有裨益的典故故事,聯(lián)系著它跟西方作品的滲透。
二.論題的學術(shù)界研究動向
在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形成過程里,《圣經(jīng)》的影響是獨一無二的,它的思想和哲理已經(jīng)成為人們意識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語言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語言中?!妒ソ?jīng)》已成為西方,英美文學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寶庫。因此,有人稱西方文明為“基督文明”。
三.論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重點
主要內(nèi)容:(一)《圣經(jīng)》的概述,它的主要構(gòu)成部分 —— 《圣經(jīng)》是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組成。據(jù)傳它的寫作自公元前9世紀開始,到公元2世紀止,中間經(jīng)過1000余年,出自不計其數(shù)的作者之手。在3世紀初,《圣經(jīng)》便已初步定型。
(二)《圣經(jīng)》最初文字到被譯多種語言的闡述 —— 《舊約全書》最初以希伯來文寫成,《新約全書》用的是希臘文。
(三)《圣經(jīng)》的故事與西方作家們 —— 1.英國文學史上最古老的作品之一 ---長詩《貝爾武夫》;2.英國文學中宗教詩歌的第一個代表詩人 ---凱特蒙;3.17世紀偉大詩人彌爾頓 ---史詩《失樂園》等等。
(四)《圣經(jīng)》的典故和故事寓意 ——1.《舊約全書·約伯記》;2.《舊約全書·但尼爾記》;3.《舊約全書·傳道書》等。
重點:第一是著重論述《圣經(jīng)》與西方作家作品間的關(guān)系,講述作家們是如何引用它的故事內(nèi)容參與文學的。第二是參照文獻,多提供《圣經(jīng)》的典故故事,讓大家來弄清楚它在中間的多樣化意思。
四.論文方案設(shè)計
我認為自己這個論點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介紹背景知識,讓大家腦海中有個大致的印象,明白我要談?wù)摰闹黝}。
(二)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從參考文獻中理解意思,再加上自己的理論。
(三)闡述論題的自我感想,細致表明自己為何會淺灘此題,自己的論點感觸。
(四)本論題的結(jié)論以及對它的展望。
五.預(yù)期達到的水平和目標
(一)順利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
(二)希望此論題可形成,并讓眾人接受;
(三)成功的為學術(shù)界有個新的研究起點。
六.難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
難點:《圣經(jīng)》相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太過神話,并且其中內(nèi)容廣泛、豐富,典故更具神話色彩,我的言語在表達方面還有著很多的漏洞,不能夠精益求精的簡明表達。
創(chuàng)新之處:將《圣經(jīng)》的許多蘊涵深刻的故事相結(jié)合到現(xiàn)代文學寫作上來,類似于原西方作家們引用典故的文學表達。
七.存在的問題和技術(shù)關(guān)鍵
主要問題:內(nèi)容太過復雜、多樣、廣泛,而且《圣經(jīng)》故事篇幅居多,必須詳細的講述過多的細節(jié)。
技術(shù)關(guān)鍵:概括說《圣經(jīng)》故事與作品的聯(lián)系,談?wù)撟晕艺擖c。、
八.研究計劃進度表
(一)2007年9月15日提出論題方向,落實論題。
(二)2007年10月15日前完成并上交論文開題報告。
(三)2007年11月5日前完成論文初稿并且上交指導老師。
(四)2007年12月20日完成論文定稿,并由指導老師完成定稿評語。
九.參考文獻等
(一)《漫話英美文學》 第二版
作者:常耀信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4.8(2005.9重印)
英美文學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綜述部分應(yīng)首先提出選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相關(guān)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
題目:回歸自然—論<呼嘯山莊>中自然和文明的沖突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一)課題研究來源
在考研過程中遇到類型相關(guān)的題目,本人很感興趣,于是確定選擇該題。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過對《呼嘯山莊》中象征主義,來敘述《呼嘯山莊》中文明與自然的沖突。(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小說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賦的一個。她一生只寫了一部小說《呼嘯山莊》,但是這部偉大的作品卻使她揚名于世。通過《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通過寫兩個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充分表現(xiàn)了維多利亞時期文明和自然之間的沖突以及怎樣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的偏愛。
小說中自然和文明沖突不斷,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說中多次運用對比和象征來表現(xiàn)此沖突,例如,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沖突,凱瑟琳兩種不同的愛情觀的沖突。這種沖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異于常人的熱愛和當時現(xiàn)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三姐妹從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們心中是神圣之物,這點很像新英格蘭超驗主義的觀點。
并且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沃茲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詩人影響,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橫流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人們以自然之情為基礎(chǔ)的生活受到現(xiàn)代文明的激烈沖擊。作為維多利亞時代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種種罪惡,內(nèi)心更加執(zhí)著于對自然的喜愛。
因此,要想真正讀懂這部偉大的著作,就必須要了解小說中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和文明的觀點。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對自然和文明的態(tài)度,才能真正明白在這愛恨情仇下有著更深刻的'寓意—人類生活應(yīng)該順應(yīng)自然和本性。通過《呼嘯山莊》中自然和文明的從圖矛盾,由此來敘述《呼嘯山莊》中回歸自然的觀點。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陳茂林從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響來分析,他的《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呼嘯山莊>的生態(tài)批評》認為《呼嘯山莊》是一部自然頌歌。小說中自然有著獨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分享著人的痛苦和換了。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深深熱愛,同時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沖突和矛盾。
葉利榮則在其《追尋自我的歷程——<呼嘯山莊>主題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說中塑造的兩個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凱瑟琳,展示了他們在迷失之后尋找自我回歸的艱難歷程表現(xiàn)了處于自我沖突中的人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充滿抗爭的一生是生命個體追尋自我歷程的真實寫照。
2.王宏潔則在《自然與文明的沖擊》中認為,自然和文明的沖突矛盾也就是《呼嘯山莊》中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自然,要求人們生活需要順從內(nèi)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錯給予的舒適和自得。而文明,則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生活遵從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帶來了物欲橫流的社會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類,因此純凈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會隨著文明的出現(xiàn)和進步消失,自然會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誕生開始,文明和自然的沖突就不斷。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寫過《〈簡愛〉與〈呼嘯山莊〉》一文。她寫道:“當夏洛蒂寫作時,她以雄辯、光彩和熱情說‘我愛’,‘我恨’,‘我受苦’。她的經(jīng)驗,雖然比較強烈,卻是和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嘯山莊》中沒有‘我’,沒有家庭女教師,沒有東家。有愛,卻不是男女之愛。艾米莉被某些比較普遍的觀念所激勵,促使她創(chuàng)作的沖動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損害。她朝著一個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書中把它拼湊起來。那種雄心壯志可以在全部小說中感覺得到——一種部分雖受到挫折,但卻具有宏偉信念的掙扎,通過她的人物的口中說出的不僅僅是‘我愛’或‘我恨’,卻是‘我們,全人類’和‘你們,永存的勢力……’這句話沒有說完。”
2.英國進步評論家阿諾•凱特爾(ArnoldKettle)在《英國小說引論》一書中第三部分論及十九世紀的小說時,,他總結(jié)說:“《呼嘯山莊》以藝術(shù)的想象形式表達了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壓迫、緊張與矛盾沖突。
這是一部毫無理想主義、毫無虛假的安慰,也沒有任何暗示說操縱他們的命運的力量非人類本身的斗爭和行動所能及。對自然,荒野與暴風雨,星辰與季節(jié)的有力召喚是啟示生活本身真正的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逗魢[山莊》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變它,有時順利,卻總是痛苦的,幾乎不斷遇到困難,不斷犯錯誤。”
三、課題研究內(nèi)容及創(chuàng)新
(一)課題研究內(nèi)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嘯山莊》中多次運用象征主義,例如,呼嘯山莊和西斯科拉里夫與兒時的凱瑟琳代表自然,他們崇尚自由,順應(yīng)自然和暴風雨似的生活原則。。而與呼嘯山莊對立存在的畫眉山莊以及林頓家庭則代表文明,他們彬彬有禮,服從一切社會原則。自然和文明表面風平浪靜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凱瑟琳偶然闖進畫眉山莊,于是沖突不斷。凱瑟琳的自然之情開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戰(zhàn),她開始背叛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越來越像淑女,最終她舍棄對西斯克里夫的真愛嫁給埃德加•林頓,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絕對優(yōu)勢。但是婚后的凱瑟琳被內(nèi)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
而西斯克里夫也因為凱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極端,他變成了復仇的惡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約束人的真實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劇。盡管文明帶來了進步,但是文明卻扼殺了人性。最終,艾米莉•勃朗特讓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開阻礙之窗—文明,讓兩人的游魂在荒野間游蕩。種種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對兩人愛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順應(yīng)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選題擬從三個部分加以闡述:
1.自然和文明的定義
2.自然和文明的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西斯克里夫和林頓及其哈的頓
b.自然和文明的斗爭:凱瑟琳的愛情選擇和西斯克里夫的瘋狂報復導致人性的扭曲
3.結(jié)論
人應(yīng)該順從自然,歸順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給人帶來毀滅性的災(zāi)害。
(二)課題研究創(chuàng)新
本文主要通過對《呼嘯山莊》中象征主義的運用,來解析自然和文明的沖突。艾米莉•勃朗特不僅塑造兩個截然不同的莊園,分別代表自然和文明,還賦予住在兩個山莊中類似他們山莊的性格,通過他們的對比以及他們交織時所產(chǎn)生的矛盾分歧來說明自認和文明之間的對抗。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選題擬采用多種研究手法,然后再結(jié)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綜合查找法、歸納法、翻譯法、文獻綜述法、文獻檢索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加以詳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據(jù)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zhì)和發(fā)展趨勢的分析方法。
2、歸納法: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然后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結(jié)論。
3、文獻法:即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xiàn)存的有關(guān)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diào)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獻綜述法:即針對某個研究主題,對與之相關(guān)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對所負載的知識信息進行歸納鑒別,清理與分析,并對所研究的問題在一定時期內(nèi)已取得的研究狀況,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以及發(fā)展的趨勢進行系統(tǒng)而全面的敘述,評論,建構(gòu)與闡述.其中,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收集整理專題文獻,閱讀與挖掘文獻內(nèi)容,清理與記述專題研究狀況,建構(gòu)與闡明專題研究發(fā)展趨勢。
五、研究計劃及預(yù)期成果
(一)研究計劃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論文指導教師,學生選定題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務(wù)書部分和開題報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論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論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論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點之前上交,以便答辯老師閱讀),指導教師分組閱讀論文,師生做好答辯準備;
6月1日—6月9日:論文答辯(答辯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意見要及時修改,以便裝訂論文終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辯及論文裝訂、成績評定。
(二)預(yù)期成果
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和進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論或應(yīng)用價值的,字數(shù)在5000英文單詞左右、英美文學方向的的學術(shù)論文。
六、參考文獻:
[1]BronteEmily.WutheringHeights[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2]Cecil,David.EarlyVictorianNovelists:EssaysinRevaluation..1934
[3]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著,方平譯.呼嘯山莊[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4]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著,宋兆霖譯.勃朗特兩姐妹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陳茂林.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呼嘯山莊》的生態(tài)批評[J].外語教學.2007(01):69-73
[6]栗華.“野孩子”的愛與恨——對《呼嘯山莊》意象和主題的一種闡釋[J].北方論叢.2001(6):80-83
[7]裴雙.人類應(yīng)有的前行姿態(tài)——論《呼嘯山莊》對野性與文明的取舍[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80-85
[8]邵旭東.何以寫出《呼嘯山莊》——也談艾米麗•勃朗特創(chuàng)作源泉問題[J].外國文學研究.1996(04):77-81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