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行為于其他物候現象穩(wěn)定的候鳥長耳鸮,而受食物因素的影響較大,例如在東北的沈陽也曾記錄到越冬的長耳鸮群體,而其他越冬地的長耳鸮棲居的時間和地點并不十分穩(wěn)定。此外,食物還影響著長耳鸮的繁殖成功率和它們的種群數量。 該物種分布范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qū)域或波動范圍小于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guī)模,分布區(qū)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wěn)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一長耳鸮、名稱性質不同 1、鸮:鸮是我國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稱,用來命名鸮形目猛禽。 2、梟:梟是對梟形目(Strigiformes)成員的統稱。 二、特點不同 1、鸮:該目猛禽均為夜行性鳥類,廣泛分布于除南極洲外的世界各地。 2、梟:為主要進行夜間活動的攫禽,近世界性分布。 三、種類不同 1、鸮:現存約140種,其中體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見的種類有長耳鸮、短耳鸮、倉鸮、草鸮、雪鸮等。 2、梟:中國常見的種類有紅角鸮、雕梟、鵂鹠(xiuliu)、長耳梟和短耳梟。希臘的明智女神雅典娜的愛鳥便是一只梟。 梟(梟)xiāo ㄒㄧㄠˉ一種與鴟鵂相似的鳥。同鸮。以下意義不能用鸮:勇?。骸隆! !珜?。...
中國的貓頭鷹大約有26種長耳鸮,均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多數種類幾乎專以鼠類為食,是重要的益鳥,而且貓頭鷹是唯一能夠分辨藍色的鳥類。貓頭鷹眼周的羽毛呈輻射狀,細羽的排列形成臉盤,面形和眼睛像貓,因此得名為貓頭鷹。 目下分3科:原鸮科、?草鸮科和鴟鸮chīxiāo科。原鸮科已滅絕;草鸮科世界有10種,中國有3種;?鴟鸮科世界有126種,中國有24種。 常見的種類有:紅角鸮、雕鸮、鵂鶹(xiū?liú)、長耳鸮和短耳鸮。 擴展資料: 倉鸮只是貓頭鷹的一種。在我國南方有一種貓頭鷹非常近似于倉鸮,它就是草鸮。草鸮的臉型很像猴子,因而很多人叫它猴面鷹。草鸮經常出沒于墳場墓地,飛行時飄忽不定,鳴叫聲尖...
長耳鸮,耳羽簇長,位于頭頂兩側,豎直如耳長耳鸮。面盤顯著,棕黃色,皺翎完整,白色而綴有黑褐色。上體棕黃色,而密雜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紋;頦白色,其余下體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紋。腹以下羽干紋兩側具樹枝狀的橫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黃色羽,眼橙紅色。以小鼠、鳥、魚、蛙和昆蟲為食。對于控制鼠害有積極作用,應大力保護。屬于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我國凡屬國家規(guī)定三個級別的保護動物,未經有關部門批準個人和單位是不能飼養(yǎng)的:一級保護動物需國家林業(yè)部批準;二級保護動物需省直轄市林業(yè)局批準;三級保護動物需市、縣市林業(yè)局批準?! ‘斎贿@只是第一關,即使真的不怕麻煩辦下了貓頭鷹的身份證,養(yǎng)起來也非常麻煩。因為貓...
鸮形目鴟鸮科,上體棕黃色,雜以黑褐色,具白色眉紋,耳羽較長,黑褐色長耳鸮。下體淡黃褐色,雜以黑褐色縱紋。腳趾均被羽。營巢于雜草叢中或沙丘上。每次產卵4~5枚,卵白色。分布于我國境內,夏季在北部繁殖,冬季遷至南方各地越冬。數量稀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長耳鸮別名“長耳貓頭鷹”。生活于山地森林和平原樹林中,白天多伏于樹枝上,黃昏飛出覓食鼠類、昆蟲等,是滅鼠能手,是人類的好朋友。 長耳鸮的分布范圍 分布于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羅群島、...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6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