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戰(zhàn)國 屈原《離騷》
1. 【翻譯】: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縱然死掉九回我也不會懊喪。
2. 【主旨】: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美好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3.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1. 【翻譯】:總會有一天,我能乘長風破巨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2. 【主旨】: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3. 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宋 李清照《夏日絕句》
1. 【翻譯】:活著就應該作人中豪杰,死了也應作鬼中的英雄。
2. 【主旨】:表達了作者寧死不屈的英雄豪氣和愛國之情。
3.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辛棄疾《過零丁洋》
1. 【翻譯】:自古以來誰能永遠不死,留下這顆赤誠的心光照史冊。
2. 【主旨】:此句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3.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唐 李賀《雁門太守行》
1. 【翻譯】: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執(zhí)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
2. 【主旨】:表達了作者不惜為國捐軀的崇高愛國精神。
3.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 鄭燮《竹石》
1. 【翻譯】: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2. 【主旨】:作者不僅贊美了竹子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還表達了自己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荀 況 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江城子·密州①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②,右擎蒼。錦帽貂裘③,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④,親射虎,看孫郎⑤。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⑥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2.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獫h 曹操《龜雖壽》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2、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 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境遇雖然困苦,但節(jié)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拋棄自己的凌云壯志。
3、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魏晉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譯文: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4、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譯文: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先秦 屈原《離騷》
譯文:我揩著眼淚啊聲聲長嘆,可憐人生道路多么艱難。
1、《揚子江》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絕句》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南園》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4、《從軍行》
年代: 唐 作者: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位卑未敢忘憂國《病起書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求詩,找精美詩詞素材,可掃我頭像,或者進我百度空間hi.baidu.com/ohmaigod,希望能夠幫到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