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凈沙·夏
元代: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譯文
云收雨停,雨過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瀾,遠(yuǎn)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畫檐。紗帳中的藤席上,有一個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zhí)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2.子夜吳歌·夏歌
唐代: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譯文
鏡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jìn)了宮中。
3.夏意
宋代: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譯文
小院幽深寂靜,我躺在竹席上,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掛的竹簾,映紅了虛堂。
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我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斷續(xù)的啼唱。
4.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代:蘇軾
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譯文
院無風(fēng),柳絲垂,閨人晝寢。閨人安靜晝寢之際,起風(fēng),庭院柳條搖擺。微風(fēng)吹,汗味透香氣,薄衫生涼意。涼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氣。
紅潤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冰冷了她紅潤的手。郎笑碗中的藕絲太長了。閨人一邊吃長絲藕,一邊又嘲笑她的情郎。
5.夏花明
唐代:韋應(yīng)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fēng)適自亂,照水復(fù)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譯文
? 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
正當(dāng)中午,炎炎烈日當(dāng)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
一陣風(fēng)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
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因為被花的艷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閃爍。
形容“假期”的詩句如下: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____王安石《元日》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和暖的春風(fēng)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____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zhuǎn)家門。
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____王安石《元日》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4.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____高適《除夜作》
故鄉(xiāng)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fā)已經(jīng)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5.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____陸游《除夜雪》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6.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____蘇軾《守歲》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jié)?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
7.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____薛道衡《人日思?xì)w》
入春已經(jīng)七天了,離開家已經(jīng)有兩年了。
8.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____文天祥《除夜》
如今生命跟這一年一樣快要結(jié)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經(jīng)歷也會被遺忘。
9.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10.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____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關(guān)于暑假的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____楊萬里《小池》
2.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____高駢《山亭夏日》
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____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____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6.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____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7.清風(fēng)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____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____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9.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____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10.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____范成大《喜晴》
1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____趙師秀《約客 / 有約》
12.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____陳文述《夏日雜詩》
13.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____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14.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____高駢《山亭夏日》
15.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____陶淵明《四時》
16.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____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鑒賞高駢《山亭夏日》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fēng)光的七言絕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xì)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特別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nèi),即樹陰十分變態(tài)?!都t樓夢》里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dāng)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給人以夏日短的感覺。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
第二句“樓臺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nèi)的樓臺倒影。“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臺倒影,當(dāng)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臺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fēng)吹來,水光瀲滟,碧波粼粼。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fēng)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臺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后才感覺到起風(fēng)了。夏日的微風(fēng)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如果先寫“微風(fēng)起”,而后再寫“水晶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dāng)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看到了薔薇,十分漂亮,詩人精神為之一振。詩的最后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
詩寫夏日風(fēng)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diào)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xiàn),然而當(dāng)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wǎng):gushiwen.org
暑假基本處于6-8月之間,所以說季節(jié)的話,應(yīng)該是夏季,描繪夏天寫景的詩很多,例如:
《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此詩寫山亭夏日風(fēng)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diào)清和的圖畫。全詩以寫景見長,筆法多變。詩人捕捉了微風(fēng)之后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xì)節(jié),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閑與寧靜,表達(dá)了作者對夏日鄉(xiāng)村風(fēng)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再如:《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此詩描繪了夏夜乘涼的悠閑自得,抒發(fā)了詩人對老友的懷念。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shè)景;三、四句寫沐后納涼,表現(xiàn)閑情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xù)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后寫希望友人能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全詩寫景狀物細(xì)膩入微,語言流暢自然,情境渾然一體,詩味醇厚,意韻盎然,給人一種清閑之感。
關(guān)于暑假的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一楊萬里《小池》
2.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一一高駢《山亭夏日》
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一王籍《入若耶溪》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一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一一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6.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一一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7.清風(fēng)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一一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一一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9.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一一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10.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一一范成大《喜晴》
1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一一趙師秀《約客 / 有約》
12.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一一陳文述《夏日雜詩》
13.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一一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14.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一一高駢《山亭夏日》
15.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一一陶淵明《四時》
16.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一一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以上供參考。
1,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代:蘇軾
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譯文:
院無風(fēng),柳絲垂,閨人晝寢。閨人安靜晝寢之際,起風(fēng),庭院柳條搖擺。微風(fēng)吹,汗味透香氣,薄衫生涼意。涼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氣。
紅潤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冰冷了她紅潤的手。郎笑碗中的藕絲太長了。閨人一邊吃長絲藕,一邊又嘲笑她的情郎。
2,夏花明
唐代:韋應(yīng)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fēng)適自亂,照水復(fù)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譯文:
? 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
正當(dāng)中午,炎炎烈日當(dāng)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
一陣風(fēng)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
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因為被花的艷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閃爍。
3,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顯得美極了,下雨時,遠(yuǎn)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麗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不管是淡淡的梳妝,或是濃妝的粉黛總是很得體。
4,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小泉無聲像珍惜泉水淌著細(xì)流,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fēng)光。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經(jīng)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5,休假日訪王侍御不遇
唐代:韋應(yīng)物
九日馳驅(qū)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譯文:
一旬中九天為官務(wù)奔忙,終于迎來了一個休假日。去拜訪友人王侍御,不料撲了個空。
難怪友人的詩思如此清澈而沁人心骨,原來他所居住的環(huán)境如此清冷幽靜,不僅門對著潺潺溪流,仰頭還可看到白雪皚皚的山崗呢!
描寫夏天的詩: 《晚晴》【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 《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書懷寄道友》【唐】崔涂 達(dá)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qū)櫲梵@。 峰轉(zhuǎn)暫無當(dāng)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yuǎn),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xiāng)。 《夏日登鶴巖偶成》【唐】戴叔倫 天風(fēng)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渭川田家》【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p>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描寫夏天的名句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jìn)帆?!罚?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jīng)?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nóng)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jìn)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fēng)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yīng)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fù)古:《大熱》)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yīng)物《游開元精舍》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nóng)歷五月半后。淅:風(fēng)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nóng)歷四月。
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
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jīng)過折射,把遠(yuǎn)景顯現(xiàn)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jìn)發(fā),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jīng)鲆狻?/p>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2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