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2.元日(玉樓春)(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3.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4.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人日思歸(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6.人日寄杜二拾遺(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7.正月十五日夜(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9.除夜作(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10.守 歲 (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1、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2、唐代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譯文: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fā)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3、宋代陸游的
《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譯文: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酒杯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新年,我便就著燈光用小草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4、北朝薛道衡的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jīng)有兩年了。
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5、唐代劉長卿的
《新年作》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文:
新年來臨,思鄉(xiāng)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淚。
年老了反而被貶謫他處居于人下,連春天也腳步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在嶺南早晚只能與猿猴相依作伴,或與江邊楊柳共同領受風煙侵吹。
我已和被貶為長沙太傅的賈誼同遭遇,不知今后還要幾年才能還鄉(xiāng)?
《新年作》
唐·劉長卿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歲除夜》
唐·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迎春》
清·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宋·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守歲》
宋·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春節(jié)看花市》
現(xiàn)代·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王安石《元日》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 高適《除夜作》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 文征明《拜年》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 來鵠《除夜》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皇甫冉《春思》
一年滴盡蓮花漏。 —— 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 蘇軾《守歲》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 葉颙《已酉新正》
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 孔尚任《甲午元旦》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 范成大《賣癡呆詞》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 白居易《除夜》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 劉長卿《新年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 蘇軾《守歲》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 錢謙益《丁卯元日》
天上風云慶會時 —— 陳獻章《元旦試筆(選一)》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八神奉命調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 瞿佑《屠蘇酒》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 陸游《除夜雪》
年年此夕費吟呻,兒女燈前竊笑頻。 —— 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 孟浩然《田家元日》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 薛道衡《人日思歸》
陪都歌舞迎佳節(jié),遙祝延安景物華。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 蘇軾《守歲》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 蘇軾《守歲》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 —— 戴復古《除夜》
我來屬芳節(jié),解榻時相悅。 ——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立春除夕,并為一日,此事今年創(chuàng)見。 —— 郭應祥《鵲橋仙(丙寅除夕立春,骨?!?/p>
調露初迎綺春節(jié),承云遽踐蒼霄馭。 —— 佚名《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舒和》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 —— 戴復古《除夜》
問暮鴉:何處阿戎家? —— 張雨《喜春來·泰定三年丙寅歲除?!?/p>
瓦甌篷底送年華。 —— 張雨《喜春來·泰定三年丙寅歲除。》
蠟鵝花下燭如銀。 —— 李慈銘《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短锛以铡贰咎拼棵虾迫蛔蛞苟坊乇?,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冻埂贰舅未课奶煜榍た章渎?,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代】孟浩然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甲午元旦》【清代】孔尚任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癸巳除夕偶成》(其一)【清代】黃景仁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缎履曜鳌贰咎拼縿㈤L卿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迎春》【清代】葉燮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栋菽辍贰久鞔课恼髅鞑磺笠娒嫖┩ㄖ],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