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2。山峰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海水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4。秋天的山樹 山行(唐)王維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5。寫柳樹 楊萬里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6。寫春天的 《春日》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7。寫春雨。 《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8。 寫秋天.《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9。寫夏天景色 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10。五岳名山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重山小
其他寫山水的
#兩岸猿聲啼不住 青舟已過萬重山#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以下這些詩句都是贊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yīng)未有。
----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diǎn),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xì)雨中。
--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diǎn)紅。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diǎn)水蜻蜓款款飛。
----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1.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2.霜葉紅于二月花
3.天街小雨潤如酥
4.千樹萬樹梨花開
5.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6.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7.采菊東籬下,悠然南山下
8.山氣日夕往,飛鳥相與還
9.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10.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2.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13.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崖沓嶂凌蒼蒼.
14.山紅澗碧紛爛漫
15.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16.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17.疏松影落空壇靜,細(xì)草香閑小洞幽
18.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19.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20.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2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以下這些詩句都是贊美大自然的美景的: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yīng)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diǎn),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xì)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diǎn)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diǎn)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1,《游終南山》唐代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譯文:終南山高大雄偉,塞滿了整個天地,太陽和月亮都是從山中的石頭上升起落下。當(dāng)終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籠罩時,高高的山峰上還留著落日的余暉;而當(dāng)終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經(jīng)灑滿陽光時,深深的幽谷中還是一片昏暗。
2,《南湖早春》唐代 白居易
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fù)明。亂點(diǎn)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譯文:烏云散去,風(fēng)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diǎn)點(diǎn);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3,《登太白峰》唐代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
譯文: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guān)。
4,《暮江吟》唐代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5,《渡黃河》明代 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譯文:常聽說銀河倒瀉,這事真假難辨,如今見到的黃河,一下子濁浪掀天。
滁州西澗 唐 韋應(yīng)物 獨(dú)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文解釋】 我只喜愛那生長在澗邊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樹叢上黃鶯在頻頻鳴叫。夜晚春天的潮水向岸邊涌來,又趕上一場急促的春雨,在這郊野的渡口沒有一個人影兒,只有那空空的渡船在水邊靜靜停泊。
【詞語解釋】 憐:愛憐,喜愛。 急:猛,快。
野渡:荒僻的渡口。 【詩文賞析】 中唐前期,韋應(yīng)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guān)心民苦的好官。
在仕途生涯中,他常處于進(jìn)仕退隱的矛盾之中。中唐時期政治腐敗,人民生活貧苦,他有志改良而無能為力,有意退隱而又不能,進(jìn)退兩難,只好任其自然。
仕途猶如遨游,無所作為,如同水急舟橫。這首詩流露出了作者恬淡憂傷的情懷。
春游西澗,晚雨野渡,看似一幅沒有主人公的山水畫,但詩人的靈魂卻無處不在。全詩以情寫景,借景抒情。
澗邊自甘寂寞的幽草、深樹、自得其樂的黃鸝、急水中的橫舟,沒有一處不寓有作者的寄托。這與詩人的處境和心情是分不開的 闕題 劉眘虛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yuǎn)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這首詩的原來題目是《歸桃源鄉(xiāng)》。
桃源山就是作者劉眘虛的隱居之處。那么這首詩就寫作者在桃源山隱居之處那超塵脫俗的志趣的。
整首詩透露出隱居環(huán)境的舒適和安逸。白云、青溪、落花、流水。
這是先天的自然環(huán)境,還有作者本人的心境。點(diǎn)綴出一幅色彩清新幽雅的圖畫,真是讓人美不勝收,心馳神往。
詞句之間如行云流水,恰到好處,描繪的景色也同樣是清靜而得趣,幽靜而淡雅??春笪艺嫦氡閷ご颂?。
太美了,那是我理想的桃源,真是一個讓人見而忘返的好去處。作者在這如此美妙的地方,仍然不能忘記的是讀書。
這才是為這如此美好的地方添上重重的一筆,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作者才能領(lǐng)略出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心神俱佳的氛圍。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p>
語句對仗之工整,環(huán)境這恬靜,無不透露出這才是讀書的好地方。這才是大家所認(rèn)為的家園。
受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影響很深,據(jù)說作者喜與僧道交際,顯然受佛學(xué)的影響很深。但是能夠在在如此清幽之地,保持讀書人和高尚情操是難能可貴的。
這首詩的寫作和修飾絲毫不比王維差,且有明顯略勝一籌的優(yōu)勢。我非常喜歡這首詩,是我較早加以背誦和記錄的詩詞。
詩情畫意,閑云野鶴,瀟灑舒坦,優(yōu)哉可羨。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南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注釋】:1.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船的代稱。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fēng)細(xì)雨中拄杖春游的樂趣。 詩人拄杖春游,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游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 使這位老和尚 游興大漲,欣欣然通過小橋,一路向東。
橋東和橋西, 風(fēng)景未必有很大差別,但對春游的詩人來說,向東向西,意境和情趣卻頗不相同。 "東",有些時候便是"春"的同義詞,譬如春神稱作東君, 東風(fēng)專指春風(fēng)。
詩人過橋東行,正好有東風(fēng)迎面吹來,無論西行、北行、南行, 都沒有這樣的詩意。 詩的后兩句尤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楊柳風(fēng)", 早春的風(fēng)。
這樣說比"細(xì)雨"、"和風(fēng)"更有美感,更富於畫意。 楊柳枝隨風(fēng)蕩漾,給人以春風(fēng)生自楊柳的印象稱早春時的雨為"杏花雨", 與稱夏初的雨為"黃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南宋初年,大詩人陸游已將杏花和春雨聯(lián)系起來。 "沾衣欲濕",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xì)雨似有若無, 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xì)膩。
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 細(xì)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fēng)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 這是怎樣不耐心愜意的春日遠(yuǎn)足??!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這樣興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賞下去, 到他想起應(yīng)該歸去的時候,怕要體力不支,連藜杖也扶他不動了吧?不必多慮。 詩的首句說:"古木陰中系短篷。
"短篷不就是小船嗎?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來,那小船偏激在溪水邊老樹下,正待他解纜回寺呢。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注解】: 1、香塵:石崇為教練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鋪象牙床上,使她們踐踏,無跡者賜 以珍珠。
2、墜樓人: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 墜樓人,綠珠是石崇愛妾,孫秀想占有她,石崇怒而不給,孫秀便在趙王(司馬倫)前陷害石崇,崇因此被捕。
綠珠泣曰:“當(dāng)效死于官(主子)前?!蹦送队跇窍露?。
【韻譯】: 繁華往事,已隨沉香煙塵飄蕩無存; 流水無情,野草卻年年以碧綠迎春。 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fēng)聲聲傳來; 落花紛紛,恰似那墜樓的綠珠美人。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詩。大概寫詩人經(jīng)過西晉富豪石崇的金谷園遺址而興吊古情 思。
前句寫金谷園昔日的繁華,今已不見;二句寫人事雖非,風(fēng)景不殊;三、四兩。
唐詩中人與自然相融合,首先表現(xiàn)在把自然“人性化”而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些膾炙人口的田園詩、山水詩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詩中描寫的秋雨后的空山,沐浴在松林間的清輝,石頭上緩緩流淌的清泉,竹林里浣紗歸來少女的嬉笑,在蓮葉間輕快穿行的魚舟,彼此組成了一幅清麗明快、和諧生動的生活場景。在這里,空山、秋雨、明月、清泉不再是距人千里之外、與人格格不入的僵死生硬的自然物;浣紗捕魚人的勞動也不見艱辛,山川日月與人的活動默契而成為生活相連的部分。詩人的眼中是溫馨生動,富有人情味的自然景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3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