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治國胸中自有天平在,廉潔奉公心底常吟正氣歌。
2、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廉潔自律,師德長存。
3、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已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
4、名利淡如水,民心重如山。
5、遵章守法嚴把關,退休審批須盡責。
6、廉潔從政,報效人民;防微杜漸,永做公仆。
7、黨風廉政建設就是要早打“預防針”,常念“緊箍咒”,
勤澆“防腐劑”。使黨員干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8、唯德唯廉唯實,盡心盡職盡力。
9、用“鋼班子”帶“鐵隊伍”。
10、勤政出成果,廉政聚民心。
11、當官常擔為民之責站得正直;執(zhí)政常謀富民之策行得坦然;掌權常循法紀之規(guī)寢得安穩(wěn)
15、做人要像蓮花,身處逆境卻一塵不染;為官須似石灰,歷經磨煉而清白留世。
16、我們必須堅持真理,而真理又必須旗幟鮮明。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jié)。17、根植泥土,經風雨知四季;情融百姓,見真情獻丹心。
18、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
19、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20、青絲要知廉潔早,莫待進牢愁白頭。
21、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為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防微杜漸,成語,讀音:fáng wēi dù jiàn 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fā)展下去。本作“杜漸防萌” 出自①晉·韋謏《啟諫冉閔》:“清誅屏降胡,以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雹谀铣に巍し稌稀逗鬂h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币鉃椋骸叭绻实蹐?zhí)掌朝政,防微杜漸,則國家的禍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p>
典型示例
1.有不盡者,亦宜防微杜漸而禁于未然。(《元史·張楨傳》)
2. 在起初的時候,最要防微杜漸。”(夏衍《心防》第二幕)
3.壞思想,壞習慣都是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必須防微杜漸。
4.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是預防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之一。
【詞條】:警鐘長鳴
【發(fā)音】:jǐng Zhōng cháng míng
【釋義】: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警惕的鐘聲長久的響.
寓意:時刻保持警惕.
【示例】:近年來,我國發(fā)生了多起校園安全事件,因此,校園安全必須警鐘長鳴。
防微杜漸,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fā)展下去。以下學習啦小編整理防微杜漸的造句,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
讀音: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釋:指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fā)展下去。
出自:《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則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p>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反義詞:養(yǎng)癰遺患
防微杜漸的造句:
1. 隨時隨處自我克制,防微杜漸;日積月累自我完善,加強修養(yǎng)。
2. 警鐘常鳴筑防線,防微杜漸保晚節(jié)。
3. 世上無獨有偶的現(xiàn)象多著呢,關鍵在于我們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4. 防微杜漸,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警鐘長鳴,構建反腐倡廉鋼鐵長城。
5. 月暈生風礎潤有雨應見微知著,鼠洞毀屋蟻穴潰堤宜防微杜漸。
6. 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廉潔自律,師德長存。
7. 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安如泰山。
8. 警鐘長鳴筑防線,防微杜漸保清廉。
9. 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防微杜漸。
10. 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
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于謙)清風涼自林谷出 廉潔源從自律來——俞士超百姓大害,莫甚于貪官蠢吏。
——《清史稿.蔣赫德列傳》身在官場志守廉 敢為蒼生質昊天為民著想民方敬 致仕美譽價萬千——許大昭誠信立身 廉潔自律 正派做人求真務實 舉賢任能 公道辦事——季愛新為清官死,死有余榮?!鳌ぶ熳嫖摹侗毙腥兆V》貪而棄義,必為禍階。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注引清正在德,廉潔在志。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勁松立險處,正氣顯人格。名節(jié)重于泰山,利欲輕于鴻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敗政自明。莫怨清廉淡滋味,應愁貪婪鐵窗淚。
清絲要知廉潔早,莫待進牢愁白頭。反腐莫論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風常拂面,貪似毒藥蝕靈魂。為官應立公仆志,從政最貴愛民心。
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天天洗臉凈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內心。
勤政從一言一行做起,廉政從一分一厘拒之。布勤,無以成就事業(yè);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勤以為民,廉以養(yǎng)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舉一動常思百姓冷暖。一心為公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德如深山幽蘭,不言自芳;欲似長堤螻蟻,無孔不入。戒貪,貪則無品;戒驕,驕則無知;戒情,情則無進。
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腐敗,只能獲取片刻的享樂;清廉,卻能換來永久的幸福。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靜心正身,務實為民好比功積如山德載千秋。
智者,以別人慘痛的教訓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價喚醒別人。為官當自律,甘心清貧,不觸“高壓線”;做人須正己,誠信守法,勿打“擦邊球”。
縱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終成滅頂之災;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巔峰。1、病從口入,腐從貪起。
2、事業(yè)重如山,名利淡如水。3、妻賢夫禍少,官廉民益多。
4、廉潔吃虧一陣子,自律安全一輩子;5、為官者必先為德,從政者必定從民。6、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7、眼別花,花必亂;嘴別貪,貪必失;手別伸,伸必捉。8、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
9、警鐘長鳴筑防線,防微杜漸保晚節(jié)。10、貪一分,百姓惡十分;廉百分,百姓喜萬分。
11、貪一滴,占一點,點點滴滴是深淵;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間。12、為了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請你廉潔自愛,遠離腐敗……13、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
14、"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15、戒酒戒色戒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16、廉潔從政三大忌:攬功、貪色、爭名利。17、廉潔自律三個我:從我做起,對我監(jiān)督,向我看齊。
18、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19、大節(jié)不可失,小節(jié)不可縱。
20、識時務清廉政務,通人情不徇私情。21、心無私欲,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會正。
22、名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品格事業(yè)才是立身之本。23、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24、賢內助興夫興國蔭及后代;25、正直坦蕩,表里如一。26、心貪心必黑,心廉心自在。
27、有官貧過無官日,去任榮于到任時。28、才能濟世何須位,學不宜民枉為官。
29、天上鳥死于貪食,水中魚死于誘餌。30、生前博得萬民愛,不喚清風自然來。
31、百代興盛依清正,千秋基業(yè)仗民心。32、毛毛細雨濕衣裳,點點私心毀名節(jié)。
33、以史為鑒知興衰,以人為鏡明得失。3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5、須應富而兼有德,不該窮得只存錢。36、甘守清廉報家國,不為貪贓羞兒孫。
37、儉以廉之本,奢為貪之源。戒之慎之。
38、作風要樸實,工作要扎實,任務要落實。39、草生峰巔不顯偉岸,松長谷底不失高潔。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41、為政一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42、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負民即負我何忍負之。43、源潔流清不難成素節(jié),形端影直最易見丹忱。
44、以勢相交者勢傾則絕,以利相交者利窮則散。45、一絲一粟,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46、貪似火,無制則燎原; 欲如水,不遏必滔天。47、是非明于學習,名節(jié)源于黨性,腐敗止于正氣。
48、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民意似鏡照出孰貪孰廉。49、理事若作真書綿密無間;愛民如保赤子體會入微。
50、保初節(jié)易,保晚節(jié)難。百年養(yǎng)德難,一日喪德易。
從政1、官吏,則不過為國民公仆4、為民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7、為國者以民為基——《三國志》8、廉而自忘其廉,則人高其行而服其德——明·格言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12、正以處心,廉經律已——《薛文清公公政錄》13、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尊其所聞,行其所知——格言對聯(lián)14、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清·金纓16、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尚書》17、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清·金蘭生19、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