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huán),夕夕都成決(換玉旁)。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南鄉(xiāng)子-為忘婦題照】
淚咽更無聲,止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
【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江城子-詠史】
濕云全壓數(shù)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采桑子】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年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浣溪沙】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jié)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沁園春】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zhí)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眿D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依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xù),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fā)、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蝶戀花-出塞】
今古山河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沁園春】
試望陰山,黯然銷魂,無言徘徊。見青峰幾簇,去天才尺;黃沙一片,匝地無埃。碎葉城荒,拂云堆遠,雕外寒煙慘不開。踟躕久,忽冰崖轉石,萬壑驚雷。
窮邊自足秋懷。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涼絕塞,蛾眉遺冢;銷沉腐草,駿骨空臺。北轉河流,南橫斗柄,略點微霜鬢早衰。君不信,向西風回首,百事堪哀。
【水龍吟-題文姬圖】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峦ろ懡^,四弦才斷,惡風吹去。**他鄉(xiāng),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xiāng)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騃女。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形容女人溫婉爾雅的詩句如下:
1、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2、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3、玉魄冰肌何處去,霓裳高陽臥玉榻。
4、送行淡月微云。
5、有美一人,輕揚婉兮。
6、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7、若有人兮山之阿。
8、好風南來,輕搖紈扇。
9、凝眸一顰失魚雁,對鏡三笑怯花顏。
10、粉腮紅潤,秀眸惺忪。
11、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12、恒斂令媛笑,長垂雙玉啼。
13、云鬢亂,未忺整。
14、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龍泉壁上鳴。
15、既含睇兮又宜笑。
16、回憶萬萬,一笑令媛。
17、被薜荔兮帶女蘿。
18、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句出之唐 溫庭筠《懊惱曲》
藕絲作線難勝針,蕊粉染黃那得深。
玉白蘭芳不相顧,青樓一笑輕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劍刜鐘鉛繞指。
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
廬江小吏朱斑輪,柳縷吐芽香玉春。
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成塵。
悠悠楚水流如馬,恨紫愁紅滿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燒作鴛鴦瓦。
懊惱曲,亦作《懊儂曲》、《懊惱歌》。據《古今樂錄》云:“《懊惱歌》者,晉石崇為綠珠所作。”《懊惱曲》即其變曲。《南齊書·王敬則傳》:“ 仲雄於御前鼓琴,作《懊儂曲》,歌曰:‘常嘆負情儂,郎今果行許?!?/p>
全詩分為三個部分,前四句借反面例子發(fā)端,含有明顯的怨情。其后四句情緒發(fā)生轉折,表達了女主人公仍相信人間有至死不渝的愛情。后八句通過焦仲卿和劉蘭芝凄慘的愛情故事證明人間確有至死不渝的愛情,而這正是女主人公所希望得到的。詩的最后四句寫的沉郁感人,悠悠的楚水映襯千年的野土,拉開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給后人以足夠的想象空間。在神馳古人愛情故事的同時又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懷戀之情。由滿平野的“恨紫愁紅”則可見同情焦仲卿和劉氏的人、物極多,甚至連泥瓦匠都不忍化作塵土的這對伉儷分開,就是燒瓦也要讓他們成雙成對,永不分離。最后二句寫的頗有新意,在沉郁中又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边@一聯(lián)運用象征隱喻手法,借物寫人。九月深秋時節(jié),庭院蔥綠的草木無不迎霜變色;惟有水上荷花,雖也葉枯蕊蔫,粉英凋零,卻至死猶不改其紅。詩句中一貶一褒,感情強烈;一綠一紅,色彩對比鮮明,可謂瑰麗奇崛,凄艷動人。“守紅死”的荷花,被詩人賦予了帶有悲劇美的崇高人格,她同那些迎霜變色的綠草相對照,更顯得堅貞不渝,光彩照人。以荷花至死猶紅的意象喻指歷代那些美麗多情,氣節(jié)凜然的婦女,是詩人的獨創(chuàng)。
而“野土不平香玉春,三秋庭綠盡迎霜。”是經后人改寫的。供參考。
1、《葛雄女子舞劍歌》宋末元初·仇遠
葛家女兒十四五,不向深閨學針縷。遍身繡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舞。
紅羅帕兮錦纏頭,口吐長安游俠語。側身捷如飛鳥輕,嗔目勇如獨鶻舉。
云窗霧閣豈無情,終欠嬌嬈太粗武。黃堂張燕燈燭光,兩耳喧喧厭歌鼓。
人言葛氏善舞劍,曾向梨園奉尊俎。短衣結束當筵呈,壯士增雄懦夫沮。
我憐健婦勝丈夫,卻欲驕兵如處女。安得成軍如娘子,直氣端能捷秦楚。
只愁逢著裴將軍,公孫大娘汗成雨。
2、《于氏琵琶行》宋末元初·方回
君不見木蘭女郎代戍邊,鐵甲臥起二十年。不知誰作古樂府,至今流傳木蘭篇。
又不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揮霍低昂動天地。我杜少陵有長歌,每一讀之生壯氣。
漢時昭君顏如花,強令出塞禁風沙。馬上無以寫愁思,推手為琵卻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卻傳來漢家。一弦一字萬怨恨,始聽歡樂終咨嗟。
燕代佳人有于氏,春日黃鶯韻桃李。齒犀微露朱砂唇,手荑緩轉青蔥指。
聲外調聲非桿撥,意中寫意自宮徵。曲闌歌罷或潸然,何能動人一至此。
有時不用琵琶歌,辯如儀秦勇賁軻。武昌東西說赤壁,洙泗南北夸黃河。
一炬一失百萬卻,古今勝敗何其多。拔山蓋世亦淚下,騅兮虞兮奈若何。
老夫嗜好無它癖,為爾看朱幾成碧。白發(fā)多情似樂天,衫袖江州司馬濕。
前身不是木蘭舊女郎,今生恐是公孫真大娘。哦此琵琶敲詩腸,爾或因之姓名香。
3、《王昭君二首 其二》元末明初·張昱
巾幗猶知辱,裙釵可即戎。單于如有問,教妾若為容?
4、《木蘭從軍》清末民國初·費墨娟
花鈿從此兩離分,鐵甲金戈系戰(zhàn)裙。莫謂蛾眉難報國,也能替父遠從軍。
5、《木蘭祠》清·朱一蜚
木蘭花放勺梁春,環(huán)佩空祠鎖暗塵。十二年間金鼓地,此花照見女郎身。
6、《木蘭祠》清·弘歷
克敵垂成不受勛,凜然巾幗是將軍。一般過客留吟句,絕勝錢塘蘇小墳。
7、《題木蘭廟》唐·杜牧
彎弓征戰(zhàn)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8、《木蘭歌》唐·韋元甫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欲聞所戚戚,感激強其顏。
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
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老父舊羸病,何以強自扶。
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
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干將。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襲燕支虜,更攜于闐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xiāng)。
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木蘭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韝理絲簧。
昔為烈士雄,今為(一作復)嬌子容。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
門前舊軍都,十年共崎嶇。本結弟兄交,死戰(zhàn)誓不渝。
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驚愕不敢前,嘆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jié)。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