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后真隱士不多,要大發(fā)“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
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lián)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我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供參考。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湘滯未容回。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陸龜蒙《憶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菊花》憶菊 一季西風未盡思,秋心最記傲霜時。黃花燦燦籬枝綻,瘦影纖纖山月知。
蝶葉翩躚搖夢遠,冰魂繾綣念君癡。詩中宿怨經(jīng)年嘆,憔悴瀟湘待約期。
訪菊 朗日晴心趁興游,東籬素韻為詩留。馨香繞舍誰家院?冷蕊呵枝檻外秋。
傲骨幽懷情重重,癡心細語思悠悠。逍遙南山同物老,一曲清歌吟白頭。
種菊 幽幽小院待君來,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聽風欣葉長,霜飛掃徑喜花開。
朝吟冷色詩成韻,暮飲寒香酒入杯。腹有經(jīng)書亭有客,心棲凈土遠塵埃。
對菊 棄世留香品貴金,黃華自重傲霜深。疏籬抱膝聽花語,素韻呈秋對月吟。
虛竹同君盟契友,幽蘭與我共知音。清心若水流泉響,守靜懷樸度寸陰。
供菊 清容出水伴詩儔,黃卷青燈夜更幽。秀色徐開香滿室,明眸善睞韻三秋。
書鄰綠友成佳境,夢赴蘭臺約舊游。騁目馳懷方寸遠,云舒云卷月心留。
詠菊 入夜詩情隨露侵,翻書揀句問琴音。千年故事何詞賦?萬古高風怎樣吟?李醉花陰裁瘦句,陶懷菊意念癡心。
羞將鈍筆說靈秀,脈脈秋思詠到今。畫菊 臨箋秉筆寫疏狂,研墨揮毫放眼量。
綠葉青青猶帶露,黃花燦燦正含霜。纖枝蘊秀生新色,皓月傾輝惜晚香。
傲骨天成難繪就,秋容一紙沐斜陽。問菊 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東籬。
孤標傲世何人伴?瘦雨凄風那季遲。圃舊園空飛雁斷,魂單影只倩誰思?癡情不遇休恨隱,解語相期回首時。
簪菊 種綠裁枝閑日忙,黃花一朵扮新妝。嬌羞女兒三分秀,適性先生九樣狂。
竹下吟詩驚月影,云中放鶴踏秋霜。蘭心可比書山玉,不染紛華素鬢旁。
菊影 秋窗素印一重重,疊疊流光入畫中。風動香臨花隱約,云飄葉顫蕊玲瓏。
疏枝簾上輕曳綠,舊夢眸中漫幻空。惜玉憐芳呵遠近,憑心月下認朦朧。
菊夢 一季花魂水樣清,秋籬月色透窗明。情牽驛路思前愿,夢去蓬山覓故盟。
魏晉鄉(xiāng)魂東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鳴。云中漫步攜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殘菊 西風凋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葉時。衰草寒煙香已散,疏籬冷圃翠無披。
惟余傲骨詩心念,只怕冰魂夢里遲。歲歲年年花事了,年年歲歲待相思。
唐寅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盡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菊花圖 九日風高斗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
御袍采采揚妃醉,半夜扶歸挹露華。菊花圖 佳色含霜向日開,余香冉冉覆莓苔。
獨憐節(jié)操非凡種,曾向陶君徑里來。菊花圖 颯颯金飆拂素英,倚欄璚朵入杯明。
秋光滿眼無殊品,笑傲東籬羨爾榮。墨菊圖 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菊圖 錦里先生日晏眠,客來高論坐無氈。
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墨菊圖 綠云架上草龍蟠,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園愁肺渴,幾丸嚼破蔗漿寒。薛逢 【雜曲歌辭·何滿子】 系馬宮槐老,持懷店菊黃。
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許敬宗 【擬江令于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
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許敬宗 【同前擬】 游人倦蓬轉,鄉(xiāng)思逐雁來。
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王勃 【九日】 九日重陽節(jié),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韋應物 【九日】 一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
始有故園思,且喜眾賓來。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杜甫 【復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佳節(jié)雖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后時。
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
莫言時節(jié)過,白日有馀馨。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
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錢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憶,傳香寄便風。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顧況 【黃菊灣】 時菊凝曉露,露華滴秋灣。
仙人釀酒熟,醉里飛空山。盧綸 【贈別司空曙】 有月曾同賞,無秋不共悲。
如何與君別,又是菊花時。李端 【和張尹憶東籬菊】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別張贊】 今日山晴后,殘蟬菊發(fā)時。
登樓見秋色,何處最相思。司空曙 【別盧綸(一作綸別曙詩)】 有月。
《菊花》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賞析: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
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后真隱士不多,要大發(fā)“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
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
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lián)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
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我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供參考。
《題菊花》唐 黃巢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賞析: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p>
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
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xiàn)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对伨铡访?朱元璋百花發(fā)時我不發(fā),我若發(fā)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zhàn)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賞析:這首朱元璋詠物言志、最膾炙人口的《詠菊花詩》,大約作于朱元璋擔任紅巾軍將領,與元軍進行激烈戰(zhàn)斗的年代。
此詩無論從用語、用韻,還是寓意寄托,都酷似黃巢的作品。顯然,朱元璋的詩作是受黃巢菊花詩的影響借鑒而來。
但朱元璋的詠菊之作,口氣更強硬,風格更凌厲,更有一種英雄氣概和威懾力量。如果說黃巢的“滿城盡戴黃金甲”,還僅是一廂情愿的“夢想”的話,那“遍身穿就黃金甲”,已經(jīng)就是黃袍加身了。
如此霸氣外露,也只有朱元璋了。供參考。
《題菊花》唐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賞析: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xiàn)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詠菊》明 朱元璋
百花發(fā)時我不發(fā),我若發(fā)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zhàn)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賞析:
這首朱元璋詠物言志、最膾炙人口的《詠菊花詩》,大約作于朱元璋擔任紅巾軍將領,與元軍進行激烈戰(zhàn)斗的年代。此詩無論從用語、用韻,還是寓意寄托,都酷似黃巢的作品。顯然,朱元璋的詩作是受黃巢菊花詩的影響借鑒而來。但朱元璋的詠菊之作,口氣更強硬,風格更凌厲,更有一種英雄氣概和威懾力量。如果說黃巢的“滿城盡戴黃金甲”,還僅是一廂情愿的“夢想”的話,那“遍身穿就黃金甲”,已經(jīng)就是黃袍加身了。如此霸氣外露,也只有朱元璋了。
供參考。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 (宋) -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 李商隱 (唐) - 《菊花》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 陶淵明 (魏晉) -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陶淵明 (魏晉) - 《飲酒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 鄭思肖 (宋) - 《寒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 (唐) - 《菊花》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 趙嘏 (唐) - 《長安晚秋》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 杜甫 (唐) - 《宿贊公房》 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 曹雪芹 (清) - 《詠菊》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蘇軾 (宋) - 《贈劉景文》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后菊花三首》)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鄭思肖《畫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16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莊《菊》) 17、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鄭思肖《寒菊》) 18、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19、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
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 20、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唐 劉禹錫《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1、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袁崧 《菊》 16、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 22、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題菊花》 23、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李師廣 《菊韻》 24、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25、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26、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賦得殘菊》 27、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28、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詠菊》 29、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宋·蘇軾《趙昌寒菊》 30、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31、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32、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宋·梅堯臣《殘菊》 33、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明·沈周《菊》 34、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楊萬里《詠菊》 35、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明·唐寅《菊花》 36、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 37、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凄涼雨。
宋·呂渭老《一落索》 38、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贈劉景文》 39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唐·趙嘏《長安晚秋》 40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唐·杜甫《宿贊公房》 41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4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陶淵明《和郭主簿》 。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
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
盡借籬落看秋風。
這是一首托物寄興的詩,沒有什么艱澀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淺近直白。詩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詩詞中屬于香草美人筆法。首聯(lián)詩人先描寫故園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開得并不張揚,而是淡淡的幽然的開放,而且開得那么突然,所以頷聯(lián)寫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從天空墜落一般。寫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質,不鋪排張揚,但是卻內涵豐沛,在單淡然中凸現(xiàn)其品質。后兩句是詩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頸聯(lián)寫到多少淪落天涯的文人騷客,估計詩人自己也在內吧,尾聯(lián)寫盡借籬落看秋風,籬落是指籬笆,記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詩中提到籬落,“日長籬落無人問”。淪落天涯的文人騷客從這籬笆里面的開放的秋菊中看盡了濃濃衰颯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淵明以來,菊花就是隱士、高潔的象征,詩人就是借菊花表現(xiàn)自己的高潔品格。
菊 花元稹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湘滯未容回。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陸龜蒙《憶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菊花》憶菊一季西風未盡思,秋心最記傲霜時。黃花燦燦籬枝綻,瘦影纖纖山月知。
蝶葉翩躚搖夢遠,冰魂繾綣念君癡。詩中宿怨經(jīng)年嘆,憔悴瀟湘待約期。
訪菊朗日晴心趁興游,東籬素韻為詩留。馨香繞舍誰家院?冷蕊呵枝檻外秋。
傲骨幽懷情重重,癡心細語思悠悠。逍遙南山同物老,一曲清歌吟白頭。
種菊幽幽小院待君來,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聽風欣葉長,霜飛掃徑喜花開。
朝吟冷色詩成韻,暮飲寒香酒入杯。腹有經(jīng)書亭有客,心棲凈土遠塵埃。
對菊棄世留香品貴金,黃華自重傲霜深。疏籬抱膝聽花語,素韻呈秋對月吟。
虛竹同君盟契友,幽蘭與我共知音。清心若水流泉響,守靜懷樸度寸陰。
供菊清容出水伴詩儔,黃卷青燈夜更幽。秀色徐開香滿室,明眸善睞韻三秋。
書鄰綠友成佳境,夢赴蘭臺約舊游。騁目馳懷方寸遠,云舒云卷月心留。
詠菊入夜詩情隨露侵,翻書揀句問琴音。千年故事何詞賦?萬古高風怎樣吟?李醉花陰裁瘦句,陶懷菊意念癡心。
羞將鈍筆說靈秀,脈脈秋思詠到今。畫菊臨箋秉筆寫疏狂,研墨揮毫放眼量。
綠葉青青猶帶露,黃花燦燦正含霜。纖枝蘊秀生新色,皓月傾輝惜晚香。
傲骨天成難繪就,秋容一紙沐斜陽。問菊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東籬。
孤標傲世何人伴?瘦雨凄風那季遲。圃舊園空飛雁斷,魂單影只倩誰思?癡情不遇休恨隱,解語相期回首時。
簪菊種綠裁枝閑日忙,黃花一朵扮新妝。嬌羞女兒三分秀,適性先生九樣狂。
竹下吟詩驚月影,云中放鶴踏秋霜。蘭心可比書山玉,不染紛華素鬢旁。
菊影秋窗素印一重重,疊疊流光入畫中。風動香臨花隱約,云飄葉顫蕊玲瓏。
疏枝簾上輕曳綠,舊夢眸中漫幻空。惜玉憐芳呵遠近,憑心月下認朦朧。
菊夢一季花魂水樣清,秋籬月色透窗明。情牽驛路思前愿,夢去蓬山覓故盟。
魏晉鄉(xiāng)魂東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鳴。云中漫步攜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殘菊西風凋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葉時。衰草寒煙香已散,疏籬冷圃翠無披。
惟余傲骨詩心念,只怕冰魂夢里遲。歲歲年年花事了,年年歲歲待相思。
唐寅題菊花圖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盡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菊花圖九日風高斗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
御袍采采揚妃醉,半夜扶歸挹露華。菊花圖佳色含霜向日開,余香冉冉覆莓苔。
獨憐節(jié)操非凡種,曾向陶君徑里來。菊花圖颯颯金飆拂素英,倚欄璚朵入杯明。
秋光滿眼無殊品,笑傲東籬羨爾榮。墨菊圖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菊圖錦里先生日晏眠,客來高論坐無氈。
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墨菊圖綠云架上草龍蟠,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園愁肺渴,幾丸嚼破蔗漿寒。薛逢 【雜曲歌辭·何滿子】 系馬宮槐老,持懷店菊黃。
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許敬宗 【擬江令于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
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許敬宗 【同前擬】 游人倦蓬轉,鄉(xiāng)思逐雁來。
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王勃 【九日】 九日重陽節(jié),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韋應物 【九日】 一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
始有故園思,且喜眾賓來。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杜甫 【復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佳節(jié)雖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后時。
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
莫言時節(jié)過,白日有馀馨。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
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錢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憶,傳香寄便風。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顧況 【黃菊灣】 時菊凝曉露,露華滴秋灣。
仙人釀酒熟,醉里飛空山。盧綸 【贈別司空曙】 有月曾同賞,無秋不共悲。
如何與君別,又是菊花時。李端 【和張尹憶東籬菊】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別張贊】 今日山晴后,殘蟬菊發(fā)時。
登樓見秋色,何處最相思。司空曙 【別盧綸(一作綸別曙詩)】 有月多同賞,無秋。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