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園春半踏青時,風(fēng)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危簹W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2、踏青爭惜賞春葩,盡日無辭到月華?!危和醢捕Y《和踏青》
3、四野春工遍,柔風(fēng)動賞心。踏青喧柳陌,舉白醉花陰?!危黑w汝燧《踏青》
4、雨換溪溪玉,花呈嶺嶺春。秧田暄處早,茅屋補(bǔ)痕新。——宋:楊萬里《踏青》
5、春風(fēng)綠遍天涯路,滿院殘紅不知處。西家有酒不肯賒,愁坐茅檐日將暮。
出門時作踏青行,晴川云煖花冥冥。時人塤管吹落日,難為一段江南情?!鞔航饪N《踏青行》
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拼喊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春游曲】長孫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xué)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yuǎn)借問,出眾風(fēng)流舊有名。 【相和歌辭·子夜春歌】王翰 春氣滿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盡,垂柳折還長。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陽。 【春游】王勃 客念紛無極,春淚倍成行。
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景龍三年二月十一日)】李嶠 主家山第接云開,天子春游動地來。
羽騎參差花外轉(zhuǎn),霓旌搖曳日邊回。 還將石溜調(diào)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鸞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凰臺。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一作韋應(yīng)物詩)】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沈佺期 東郊暫轉(zhuǎn)迎春仗,上苑初飛行慶杯。
風(fēng)射蛟冰千片斷,氣沖魚鑰九關(guān)開。 林中覓草才生蕙,殿里爭花并是梅。
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春游值雨】張旭 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云向晚昏。
須倩東風(fēng)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 【春游樂】李端 游童蘇合彈,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時,相思忽相見。 褰裳蹋路草,理鬢回花面。
薄暮不同歸,留情此芳甸。 【春游樂】李端 柘彈連錢馬,銀鉤妥墮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 意合辭先露,心誠貌卻閑。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早春游慈恩南池】司空曙 山寺臨池水,春愁望遠(yuǎn)生。
蹋橋逢鶴起,尋竹值泉橫。 新柳絲猶短,輕蘋葉未成。
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長安春游】王建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云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fā),城里又須忙。 【長安春游】楊巨源 鳳城春報曲江頭,上客年年是勝游。
日暖云山當(dāng)廣陌,天清絲管在高樓。 蘢蔥樹色分仙閣,縹緲花香泛御溝。
桂壁朱門新邸第,漢家恩澤問酂侯。 【春游曲三首】令狐楚 曉游臨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樹羅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風(fēng)吹,新花一萬枝。
風(fēng)前調(diào)玉管,花下簇金羈。 閶闔春風(fēng)起,蓬萊雪水消。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韓愈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春游曲二首】王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上苑何窮樹,花間次第新。
香車與絲騎,風(fēng)靜亦生塵。 【春游二林寺】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jìn)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熙熙風(fēng)土暖,藹藹云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飄泊,官散無牽迫。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春游】白居易 上馬臨出門,出門復(fù)逡巡。 回頭問妻子,應(yīng)怪春游頻。
誠知春游頻,其奈老大身。 朱顏去復(fù)去,白發(fā)新更新。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shù)交親。 大限年百歲,幾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輪。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 【洛中春游呈諸親友】白居易 莫嘆年將暮,須憐歲又新。
府中三遇臘,洛下五逢春。 春樹花珠顆,春塘水麹塵。
春娃無氣力,春馬有精神。 并轡鞭徐動,連盤酒慢巡。
經(jīng)過舊鄰里,追逐好交親。 笑語銷閑日,酣歌送老身。
一生歡樂事,亦不少于人。 【錢唐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游】李商隱 橋峻斑騅疾,川長白鳥高。
煙輕惟潤柳,風(fēng)濫欲吹桃。 徙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襄州春游】皮日休 信馬騰騰觸處行,春風(fēng)相引與詩情。
等閑遇事成歌詠,取次沖筵隱姓名。 映柳認(rèn)人多錯誤,透花窺鳥最分明。
岑牟單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禰衡。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宋祁(宋代)《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程顥(宋代)《郊行即事》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fēng)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徐俯(宋代)《春游湖》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徐元杰(宋代)《湖上》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韋莊(唐代)《思帝鄉(xiāng)·春日游》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
吳惟信(宋代)《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fēng)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王涯(唐代)《游春曲二首·其一》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韓愈(唐代)《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相和歌辭·子夜春歌】王翰
春氣滿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盡,垂柳折還長。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陽。
慶清朝慢·踏青 宋 · 王觀
調(diào)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結(jié)伴踏青去好,平來頭鞋子小雙鸞。煙效外,望中秀自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fēng)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這首詞以工麗、尖新的筆觸,從春日里天氣的變化和姑娘們的踏青活動兩方面入手來描繪春百景,將兩者和諧地組合成一幅風(fēng)流楚楚 、生意盎然的度春景圖。
全詞在鋪敘與描寫的技巧、手法上繼承和發(fā)展了柳永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而在內(nèi)容上又富有生活氣息,讀來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踏青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知舊時曾以清明節(jié)為道踏青節(jié),不過,踏青節(jié)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來則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春日
作者: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
篇一:郊游
南華橋下水淺清,幾處花妍韻不同。
好友相邀游郊外,彩蝶似約漫花叢。
堤邊青草滋春意,垅上麥苗漾鄉(xiāng)情。
仰望風(fēng)箏隨云舞,斜陽正暖莫匆匆。
篇二:小重山·郊游
難得清閑權(quán)放松,出游瞳日映,意融融。
峰回路轉(zhuǎn)展蔥蘢。凌絕頂、高聳入云中。
天籟醉心胸,和風(fēng)輕拂面,愜鄉(xiāng)翁。
眷憐勝景感匆匆。歸來憶、猶夢再重逢。
篇三:如夢令·郊游
常守店鋪困怕,無聊寂寞意炸。
林茂西湖山,游人如織踏壓。
望下,望下,山水瀏城如畫。
《和張王臣郊游韻三首》廖行之
君訪西郊古佛家,還因燒佛問丹霞??赡芡∫缽浝?,應(yīng)是前身悟木叉。林杪危亭供宴坐,門前翠袖儼排衙。紛紛廛市何時了,靜看優(yōu)曇浩劫花。
《西郊游宴,寄贈邑僚李巽》韋應(yīng)物
升陽曖春物,置酒臨芳席。高宴闕英僚,眾賓寡歡懌。是時尚多壘,板筑興頹壁。羈旅念越疆,領(lǐng)徒方祗役。如何嘉會日,當(dāng)子憂勤夕。西郊郁已茂,春嵐重如積。何當(dāng)返徂雨,雜英紛可惜。
《和何議曹郊游詩 一》謝朓
春心澹容與。挾弋步中林。朝光映紅蕚。微風(fēng)吹好音。江垂得清賞。山際果幽尋。未嘗遠(yuǎn)離別。知此愜歸心。流泝終靡已。嗟行方至今。
《結(jié)茅守冢偶攜子弟散策郊游有感借用壁間韻》趙善括
天地一蟻磨,人生何日閑。此身真土木,到處即溪山。血點居苫淚,衣余戲彩斑。春游板輿在,無復(fù)奉慈顏。
《陪使君早春東郊游眺(得春字)》岑參
太守?fù)碇燧?,東郊物候新。鶯聲隨坐嘯,柳色喚行春。谷口云迎馬,溪邊水照人??ぶ羞蹲衾?,何幸接芳塵。
《春郊游眺寄孫處士二首》薛濤
低頭久立向薔薇,愛似零陵香惹衣。何事碧雞孫處士,伯勞東去燕西飛。
今朝縱目玩芳菲,夾纈籠裙繡地衣。滿袖滿頭兼手把,教人識是看花歸。
《謝光祿莊郊游》江淹
肅舲出郊際。徙樂逗江陰。翠山方藹藹。青浦正沉沉。涼葉照沙嶼。秋榮冒水潯。風(fēng)散松架險。云郁石道深。靜默鏡綿野。四睇亂層岑。氣清知雁引。露華識猨首。云裝信解黻。煙駕可辭金。始覿紫芳心。行光自容裔。無使弱思侵。
《郊游》李攀龍
何為驅(qū)車馬,終歲慘塵顏。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間。復(fù)值巖耕客,春風(fēng)荷筿還。
《郊游遇黃府女孫》 潘用中
誰教窄路恰相篷,脈脈靈犀一點通。最恨無情芳草路,匿蘭含蕙各西東。
關(guān)于踏青的詩分別有以下幾首: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風(fēng)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fù)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
(唐代)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fēng)。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fā),黃鸝隔故宮。
《慶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觀
調(diào)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jié)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fēng)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唐·李白《春思》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南唐僧志安《絕句》②春雨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春游湖》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③春色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唐·杜甫《登樓》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唐王駕《春晴》④春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⑤春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⑥春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唐·王維《相思》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⑦其他帶“春”字的詩句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唐·李白《月下獨酌》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長江一帆遠(yuǎn),落日五湖春——唐·劉長卿《餞別五十一南渡》2、繪秋秋風(fēng)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唐·劉禹錫《秋風(fēng)引》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獫h·劉徹《秋風(fēng)辭》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
——漢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落葉西風(fēng)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巍ば翖壖病墩丫埂肥智锷珶o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元·黃庚《江村即事》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啤だ畎住堵犑裆椙佟仿尻柍抢镆娗镲L(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花》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度下牬档选飞峙f有高人隱,尋到梅花卻系船。
——明·馬一龍《新豐夜泊》春游——東風(fēng)知我欲山,吹斷檐間積雨聲。春思——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春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和月。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苣荆翰菽?。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
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
祁祁:眾多?!对娊?jīng)?小雅?出車》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白日風(fēng)在香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 樂府古辭《盂珠》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秀:秀麗。
屯:駐,聚集。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jīng)替換了。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寄語洛城風(fēng)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風(fēng)日:春光風(fēng)物。
道:說。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zhuǎn)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zhuǎn)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不知細(xì)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xì)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绷只⊕吒洌瑥讲萏み€生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寒雪梅中盡,春風(fēng)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東風(fēng)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 李白《古風(fēng)》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時有落花至,遠(yuǎn)隨流水香唐 劉昚虛《闕題》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
唐 劉昚虛《闕題》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唐 李華《春行即興》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yuǎn)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
后兩。
1、《京都元夕》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jié)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2、《春游》宋代:王令
春城兒女縱春游,醉倚層臺笑上樓。
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
譯文:春天里城中的兒女縱情地春游,微醉時斜倚高臺歡笑地登上高樓。滿眼落花紛飛,讓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為什么沒有一個人懂得春將歸去的憂愁!
3、《清明二絕·其一》宋代:陳與義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xué)夭邪。
東風(fēng)也作清明節(jié),開遍來禽一樹花。
譯文:街頭都是踏青的姑娘們,頭上梳著烏黑的雙暫,打扮得很漂亮。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們隨著在花叢中飛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種種天真嬌嬈的姿態(tài)。東風(fēng),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過清明節(jié)呢,吹得特別柔和。你看,它吹得來禽開了一樹多么美麗的花!
4、《清明二絕·其二》宋代:陳與義
卷地風(fēng)拋市井聲,病無危坐了清明。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fēng)百媚生。
譯文:春風(fēng)卷地,拋進(jìn)來街頭陣陣歡樂的聲浪。病弱的詩人,卻高堂端坐,靜賞清明風(fēng)光。簾外的夕陽漸漸西沉,看那微風(fēng)中的楊柳,婀娜多姿,百般嬌媚輕狂。
5、《桃源憶故人·暮春》宋代:蘇軾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閑庭戶。
暖風(fēng)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shù)。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譯文:如同華胥一樣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夢做完了,人在何地?只聽得黃鶯啼于紅樹。薔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進(jìn)入了閑空的庭院。溫暖的春風(fēng)不懂得留住花,卻將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們身上。樓上人遠(yuǎn)看著春天快要過去,滿地長長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見歸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