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2.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王之渙《送別》
3.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折楊柳》
4.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楊柳枝詞》
5. 含煙惹霧每依依, 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 半留相送半迎歸。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讀音:柳liǔ
釋義:(名)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 (名)二十八宿之一。 (名)(Liǔ)姓。 『逆序』 檉~|垂~|旱~|河~|紅~|柜~|蒲~|雪~|楊~|花~病|垂楊~ 桺 liǔ 古同“柳”。
筆畫數(shù):9
部首:木
含有柳字的詩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 王維(唐) 《渭城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劉禹錫(唐)《竹枝詞》
楊柳絲絲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絲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無名氏《送別》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咫s曲歌辭《送別詩》
釋義:柳條已經(jīng)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謝,行人?。∧憔烤够貋砟剡€是不回來。
2、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畎住秳趧谕ぁ?/p>
釋義: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所以才不催這柳條發(fā)青。
3、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拙右住肚嚅T柳》
釋義:附近的關(guān)卡周圍也全是送別的人,每個人都折柳來送離別的友人。
4、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魚玄機《折楊柳》
釋義:送別時依依不舍,折盡了路邊的楊柳枝。
5、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釋義:別讓我長期相憶,折斷滿樹的綠楊枝。
6、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獜埣端E北旅思》
釋義:旅居薊北的游子歸鄉(xiāng),都興奮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長的柳條相贈。
7、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譯文: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濕潤,空氣清新,旅舍外面,楊柳更加青翠。
8、氣暄動思心,柳青起春懷?!U照《三日詩》
釋義:氣息擾亂了思念的心情,柳條變青色開始懷念春日。
9、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嵐取痘瓷吓c友人別》
釋義:揚子江頭楊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楊花似雪漫天飛舞愁殺渡江人。
10、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哌m《東平別前衛(wèi)縣李宷少府 》
釋義:黃鳥飛舞,楊柳枝垂,春風徐吹,在這樣的春色中送別故友,使人心悲。
張籍《薊北旅思》:“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p>
周邦彥《蘭陵王》:“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L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p>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p>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p>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保ā皸罨ā本褪橇?。蘇軾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聶勝瓊《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guān)后,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柳》 羅 隱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折楊柳》
施肩吾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堤上柳》戴叔倫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
《憶楊柳》白居易
曾栽楊柳江南春,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江邊柳》雍裕之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蘇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來處處游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五月水邊柳 【唐】崔護 結(jié)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
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
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
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新柳 【唐】崔櫓 無情柔態(tài)任春催,似不勝風倚古臺。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溝顏色洞庭來。堤上柳 【唐】戴叔倫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賦得長亭柳 【唐】戴叔倫 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
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游。
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獨柳 【唐】杜牧 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柳絕句 【唐】杜牧 數(shù)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tài)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御溝柳 【唐】杜荀鶴 律到御溝春,溝邊柳色新。
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澤勻。
谷鶯棲未穩(wěn),宮女畫難真。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龍津。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tài)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詠柳二首 【唐】顧云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
長堤未見風飄絮,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tài),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閑花野草總爭新,眉皺絲干獨不勻。
乞取東風殘氣力,莫教虛度一年春。參考資料:?fr=qrl3 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絕句漫興九首其一 杜甫(唐)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絲絲拂面。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楊柳岸曉風殘月 不知細葉誰裁出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題州北路傍老柳樹--白居易 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應(yīng)攀折頻。
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出,。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別時要折柳相送,這是當時一種很流行的民間習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為一種時尚。
張籍《薊北旅思》:“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敝馨顝短m陵王》:“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長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
從“折盡向南枝”和“柔條過千尺”這樣的詞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習俗、時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別的地點多在長亭、橋頭或大堤,如周邦彥詞中提到的“隋堤”,還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橋)即是。
送別時不僅折柳相送,餞行飲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時還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現(xiàn)成的,幾乎當時有點文化的人都可隨口唱出;詩人們當然更要吟詩賦詞以相贈。在古代詩詞中,我們可以讀到許多與“折柳送別”這種文化習俗相關(guān)的作品,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觀。
如: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p>
(2003年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出的就是這首詩。)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保ā皸罨ā本褪橇?。
蘇軾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詩詞中不僅寫“折柳送別”這種行動,而且,凡是與柳相關(guān)的詞語都要拿來抒發(fā)分別時的離愁別恨,朋友間的厚意深情。
如“柳絲”、“柳枝”、“柳陰”、“柳色”、“煙柳”“柳綿”(又可說成是“柳花”、“楊花”、“柳絮”)、“楊柳”、“折楊柳”、“楊柳春”、“楊柳依依”等等。 “折柳”詩詞中,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禮部屬官李之問,愛上了都城名妓聶勝瓊。李將回原籍時,聶勝瓊為之送別,飲于蓮花樓,唱了一首詞,末一句是:“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p>
為這,李之問又留下來住了一個多月。后來因為妻子催促太緊,李不得不悵然離去。
不到十天,聶勝瓊寫了一首《鷓鴣天》,寄給李之問。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發(fā)現(xiàn)。
李只得以實相告。李夫人讀了《鷓鴣天》,見其語句清健,非常高興。
不但沒有阻止李聶的這段情緣,反而拿出私房錢讓李之問去都城迎娶聶勝瓊。 聶勝瓊《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guān)后,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二、“折柳”之緣由 分別時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見的解釋是,“柳”諧“留”音,贈柳表示留念,一為不忍分別,二為永不忘懷。但是,這種解釋我們感到很單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別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習俗,恐怕不是一個“諧音”就能解釋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探求這其中的緣由。
如清朝褚人獲在《堅瓠廣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xiāng)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愿耳?!边@種解釋是很合理的。
柳樹和其他樹木相比,其特點是“隨地可活”,這正可以拿來祝愿遠別的人,到了異地后,隨遇而安,能夠很快地融入當?shù)氐娜巳褐?,一切順遂。這一說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為,這還不是“折柳送別”這種文化習俗的最初緣由。最早的淵源應(yīng)該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幾句古詩。
理由有三:一是這詩句來自《詩經(jīng)》,而且是名句,讀書人人人熟悉;二是“楊柳依依”表達了戰(zhàn)士出征前懷家戀土的離情別緒,為后來的的送別詩奠定了文化基調(diào);三是《詩經(jīng)》作為五經(jīng)之一,其深廣的文化傳承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古人作詩講究“無一字無來處”,當然來自經(jīng)典。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楊柳春”改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為不妥。
總之,“折柳送別”應(yīng)該有“諧音感懷”、“哲理啟迪”、“文化傳承”這樣三個緣由。 三、“折柳”之樂曲 “折柳送別”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聯(lián)系在一起,來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
與之相關(guān)的樂曲有這樣三首: 一是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有一首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崩畎住度虑罚骸暗阎新?wù)哿荷丛?。?/p>
還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聞笛》,這兩首詩中所言“聞?wù)哿保紤?yīng)該是《折楊柳枝》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稱《陽關(guān)三疊》。
其實原來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維寫的一首詩《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p>
后來由樂人譜入樂府,當作送別曲,并把末句“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反復重疊歌唱,所以稱為《陽關(guān)三疊》。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別曲。
三是唐朝的《楊柳枝詞》。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題詠。
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蘇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來處處游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五月水邊柳
【唐】崔護
結(jié)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
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
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新柳
【唐】崔櫓
無情柔態(tài)任春催,似不勝風倚古臺.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溝顏色洞庭來.
堤上柳
【唐】戴叔倫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令狐楚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游春辭三首】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宋璟 【送蘇尚書赴益州】 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
李白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王之渙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戴叔倫 【堤上柳】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白居易 【莫走柳條詞送別】 南陌傷心別,東風滿把春。莫欺楊柳弱,勸酒勝于人。
雍裕之 【折柳贈行人】 那言柳亂垂,盡日任風吹。欲識千條恨,和煙折一枝。
1、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表示送別帶柳字的詩句 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4、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5、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6、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8、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9、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10、最是一年春好處,絕盛煙柳滿皇都。
11、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12、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 13、春風爭擬惜長條。
14、城外看風滿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15、夢斷香銷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陸游.沈園) 16、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表示送別帶柳字的詩句----李白《勞勞亭》 17、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王之渙《送別》 18、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楊巨源《折楊柳》 19、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20、--劉禹錫《楊柳枝詞》 21、暫憑樽酒送無憀, 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 春風爭擬惜長條。
22、含煙惹霧每依依, 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 半留相送半迎歸。
---- 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23、楊柳絲絲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絲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無名氏《送別》 24、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25、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27、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28、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29、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30、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31、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32、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33、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表示送別帶柳字的詩句 34、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35、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36、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7、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38、令狐楚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游春辭三首】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39、宋璟 【送蘇尚書赴益州】 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
40、李白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41、王之渙 【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42、戴叔倫 【堤上柳】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43、白居易 【莫走柳條詞送別】 南陌傷心別,東風滿把春。莫欺楊柳弱,勸酒勝于人。
44、雍裕之 【折柳贈行人】 那言柳亂垂,盡日任風吹。欲識千條恨,和煙折一枝。
45、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6、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秦觀 47、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韋莊 48、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 49、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李白 50、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歐陽炯。
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青門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蘇州柳【唐】白居易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來處處游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長安新柳【唐】陳光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五月水邊柳【唐】崔護結(jié)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
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
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
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柳【唐】崔櫓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新柳【唐】崔櫓無情柔態(tài)任春催,似不勝風倚古臺。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溝顏色洞庭來。堤上柳【唐】戴叔倫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賦得長亭柳【唐】戴叔倫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
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游。
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題柳【唐】狄煥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獨柳【唐】杜牧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柳絕句【唐】杜牧數(shù)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tài)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新柳【唐】杜牧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御溝柳【唐】杜荀鶴律到御溝春,溝邊柳色新。
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澤勻。
谷鶯棲未穩(wěn),宮女畫難真。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龍津。柳【唐】方干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tài)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柳【唐】韓偓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詠柳二首【唐】顧云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
長堤未見風飄絮,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tài),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閑花野草總爭新,眉皺絲干獨不勻。
乞取東風殘氣力,莫教虛度一年春。參考資料:?fr=qrl3詠柳賀知章(唐)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絕句漫興九首其一杜甫(唐)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絲絲拂面。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楊柳岸曉風殘月不知細葉誰裁出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題州北路傍老柳樹--白居易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應(yīng)攀折頻。
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出,。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