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精衛(wèi)》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晉·左思《詠史》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南朝樂府民歌《冬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果樹結金蘭,但看松柏林,經霜不墜地,歲寒無異心。 南朝梁·沈約《寒松》 梢聳振寒聲,青蔥標暮色。
疏葉望嶺齊,喬干臨云直。 唐·李白《贈韋侍御黃裳》 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 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唐·駱?!锻ブ邪貥洹? 干聳一條青玉直,葉鋪千疊綠云低。
爭如燕雀偏巢此,卻是鴛鴦不得棲。 唐·自居易《和松樹》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
歲暮滿山雪,松色郁青蒼,彼如君子心,秉操貫冰霜。 唐·白居易《栽杉》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
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 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
唐·自居易《澗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諭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黃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唐·岑參《感遇》 君不見, 拂云百丈青松柯,縱使秋風無奈何。
四時常作青黛色,可憐杜花不相識。 唐·唐彥謙《松》 托根蟠泰華,倚干蝕莓苔。
誰云山澤間,而無棟梁材。 唐·李商隱《高松》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后,僧來不語時。 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
上藥終相待,他年訪伏龜。 唐·李商隱《題小松》 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
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蔥。 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
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唐·杜荀鶴《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太上隱者《苔人》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宋·蘇軾《七絕一首》 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宋·陸游《雙柏》 雙柏屹相向,剛嚴如巨人。
龍吟風雨多,山立雪霜晨。 宋·文同《將赴洋川》 落落巖畔松,修修澗邊竹。
爽氣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宋·石延年《古松》 直氣森森恥屈盤,鐵衣生澀紫鱗干。
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雨寒。 蒼蘚靜緣離石上,絲蘿高附人云端。
報言帝室掄材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宋·樓鑰《題徐圣可知縣所藏楊補之畫》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宋·仲皎《靜林寺古松》 古松古松生古道, 枝不生葉皮生草, 行人不見樹栽時, 樹見行人幾回老。
宋·張玉娘:《望松嶺》 嶺上松如旗,扶疏鐵石姿, 下有烈士魂,上有青兔絲, 烈士節(jié)不改,青松色愈滋, 欲試烈士心,請看松下枝。 宋·王安石《古松》 森森直干百余尋,高人青冥不附林。
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豈因糞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廟乏材應見取,世無良匠勿相侵。 宋·王令《大松》 十尋瘦干三冬綠,一畝濃蔭六月清。
莫謂世材難見用,須知天意不徒生。 長蛟老蜃空中影,驟雨驚雷半夜聲。
卻笑五株喬岳下,肯將直節(jié)事秦贏! 明·朱元璋《山松》 松!有風你也嗡,無風你也嗡, 砍掉松梢不發(fā)嫩,落地松籽滿山松。清·吳嘉紀《六朝松》 壓.盡千里雪,還留最老柯。
鬼神聲下集,日月影中多。 懶逐春林茂,閑憑野叟過。
幸生秦以后,不辱此巖阿。 當代·方志敏《對聯》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 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當代·陳毅《冬夜雜詠》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云。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fā),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后,慘澹蟠穹蒼。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
一、青松
【作者】陳毅 【朝代】現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譯文
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又多么純潔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二、贈從弟(其二)
【作者】劉楨 【朝代】魏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譯文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三、書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譯文
一雙幽暗的松樹在塵世出現,數粒稚嫩而翠綠的小松初生的枝葉掛在二尺高的松樹上,從此靜靜的書窗外可以聽這細微的松聲,如琴聲一般常伴著讀書人。
四、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朝代】唐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里去了?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五、尋雍尊師隱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云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撥開濃云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涂涂的流泉。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與雍辱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云彌漫的寒山。
松樹被譽為“歲寒三友”之一,與梅、竹一道,為古代文人所追捧。
有兩棵松樹不能不提,一棵是長于泰山受秦始皇封賞的“五大夫松”,另一棵是長于黃山的“迎客松”。它們是松樹中的代表,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
在傳統(tǒng)文化意義上,松樹有三層象征意義。其一,松樹是堅強的象征。
它挺拔、正直、樸素、不怕嚴寒,能在惡劣環(huán)境中不屈生長,是受人尊敬的強者。范云《詠寒松》中的“凌風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就是這層含義。
其二,松樹是君子的象征?!墩撜Z·子罕》贊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荀子·大略》稱:“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边@些話語都表明,松樹是堅貞、獨立、高潔的君子的象征。
其三,松樹是長壽的象征。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就表達出松樹的這層含義。
正因為松樹有著這些獨特的文化象征意義,所以古往今來,無數詩人加入到吟詠松樹的隊伍中,寫出了浩若星海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以下所選的十首詩作是其中的佼佼者。
(1)南軒松(唐) 李白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簡評:這株南軒松是典型的李白化松樹,既有瀟灑自得的心態(tài),又有凌云壯志的雄心。(2)小松(唐) 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簡評:這是一株埋沒在草叢中默默無聞的小松樹,直到長成參天大樹,才被世人發(fā)現。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以樹寫人,既是作者的自許,也是對人才的寄語。(3)寒松(南北朝) 沈約梢聲振寒聲,青蔥標暮色。
疎葉望嶺齊,喬干臨云直?!窈喸u:這株寒松不畏嚴寒,長得郁郁蔥蔥。
在詩人的筆下,它是堅貞不屈、偉岸正直、蓬勃向上的人格寫照。(4)贈從弟(魏晉)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窈喸u:這株在大風中堅勁挺拔的松樹,是一株人格化的松樹,也是詩人心中為人的榜樣。
(5)題小松(唐) 李商隱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桃李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蔥。
一年幾變枯榮事,百尺方資柱石功。為謝西園車馬客,定悲搖落盡成空。
●簡評:這株孤獨堅強、不畏嚴寒的松樹,寄寓了李商隱遠大的人生抱負。(6)詠寒松詩(南北朝)范云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
凌風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簡評:這株“凌風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的寒松,就是詩人范云心中的“松堅強”。
(7)松(唐)李山甫地聳蒼龍勢抱云,天教青共眾材分。孤標百尺雪中見,長嘯一聲風里聞。
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平生相愛應相識,誰道修篁勝此君。
●簡評:松就是松,任桃李怎么誹謗誣陷,依然是一株卓爾不群的松。(8)題張老松樹(唐)宋之問歲晚東巖下,周顧何凄惻。
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窈喸u:這株不枝不蔓、亭亭凈植的老松樹,其“一生自孤直”的品格,確實令人嘆息景仰。
(9)澗松(唐)崔涂寸寸凌霜長勁條,路人猶笑未干霄。南園桃李雖堪羨,爭奈春殘又寂寥。
●簡評:與四季常青的松樹相比,南園的桃李又有什么可羨慕的?(10)書院二小松(唐) 李群玉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簡評:這兩株長在院子里的松樹,不聲不響,溫爾文雅,伴人讀書彈琴,大有長者風范,體現出松樹另一面的靜穆慈祥品格。
關于“松”的古詩具體如下:
1.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唐 · 王維《山居秋暝》
2. 松間沙路凈無泥 —— 宋 · 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3.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宋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4.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 清 · 鄭板橋《竹石》
5.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 唐 · 李白《蜀道難》
6. 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 明 · 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7.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 現代 · 陳毅《青松》
8.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 現代 · 陳毅《青松》
9.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 宋 · 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10.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 唐 · 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詠松》
(宋)吳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
(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
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小松
》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顧炎武《精衛(wèi)》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參考資料:百度歷史資料
顧炎武《精衛(wèi)》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