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鲎蕴拼畎椎摹缎新冯y·其一》
譯文: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鲎运未钋逭盏摹兑患裘贰ぜt藕香殘玉簟秋》
這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3、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未K軾《臨江仙》
譯文:夜里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貋淼臅r候仿佛已經(jīng)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反復敲門里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鉆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拼畎住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譯文:愁苦就似流水,用刀來割也割不斷,用酒來銷也銷不掉。形容愁苦的綿延不斷,沉重無比。表示面對現(xiàn)實無法改變的心情深深無奈。
5、長恨此身非我有, 什么時候忘懷營營。——《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
譯文:身不有己之時占多數(shù),什么時候才能不為外物所羈絆,率性逍遙。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fā)憤時。——《勸 學》 唐.顏真卿
釋義:勤奮好學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學習。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缎新冯y·其一》唐.李白
釋義: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
3、此恨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
釋義: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唐.李白
釋義: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
5、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杜R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
釋義:身不有己之時居多,何時才能不為外物所羈絆,任性逍遙呢?
6、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稇戅r》唐.李紳
釋義:頂著正午的太陽鋤地,汗水滴答滴答落入土中。誰人知道這盤里的餐食,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苦換來的。
1、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2、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作者: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譯文:夜里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
歸來時好像已經(jīng)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反復叫門也不應。
只好拄杖佇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
什么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余生。
3、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作者: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fā),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
4、清平樂·將愁不去清代:納蘭性德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
日日風風雨雨。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
回首涼云暮葉,黃昏無限思量。譯文:秋意愈濃,心內惆悵愈發(fā)揮之不去。
成天鎖在深宅大院里,曲折的屏風后面,這些日子,風雨交加,我的心情灰暗異常。雨過天晴之后,籬笆那邊的菊花發(fā)出縷縷清香。
人們說今天就是重陽節(jié),回首看那凋殘的秋云秋葉,黃昏時分,我不由得百感交集。5、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譯文: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
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
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
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形容壓力的詩詞1、《行路難·其一》唐代詩人李白 原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譯文: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
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2、《臨江仙·夜歸臨皋》宋代文學家蘇軾 原文: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譯文: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詩人杜甫 原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4、《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詞人李清照 原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恨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譯文: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
我們兩個人呀,患著一樣的相思,卻兩地分離,牽動著各自的憂愁。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剛離開了微蹙的眉梢,卻又隱隱地涌上了心頭。
5、《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唐代詩人李白 原文: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譯文: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涌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憂愁。
只要是遇到巨大的困難,或者生存壓力的都應算壓力巨大吧。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戰(zhàn)國.屈原.《離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唐.杜甫.《登樓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竹石》)
1、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譯文
春愁難以排遣,強打起精神眺望遠山,往事讓人觸目驚心熱淚將流。臺灣的四百萬同胞齊聲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國寶島被割讓的日子!
2、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
宋代: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jīng)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譯文
心想到高樓上觀看美景躲避憂愁,憂愁還是跟著我上了高樓。我走過好幾個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許許多多親戚好友都已白了頭。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退休。難道個個都要到邊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飄去飄來本來沒有固定之處,我能夠像浮云那樣隨心來去,該有多么自由。
3、丑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
宋代:辛棄疾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將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
譯文
近來我的愁苦像天一樣大,誰能夠了解我同情我呢?正是沒有誰能夠了解我同情我,我又只好把愁悶痛楚比著天一樣大。
人們都喜歡將古代和今天無窮無盡的事兒,放置在愁苦之中。我雖然也有許多悲愁,但我更愿意用暢飲美酒來消解愁悶。
4、詠愁
宋代:石象之
來何容易去何遲,半在心頭半在眉。
門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殘月酒醒時。
柔如萬頃連天草,亂似千尋帀地絲。
除卻五侯歌舞地,人間何處不相隨?
譯文
來時潛移暗度,去時慢慢悠悠;一半掛在眉梢,一半藏在心頭。春老花殘紅滿地,半掩房門淚暗流;殘月滿窗深夜里,酒醒入去獨淹留。
似一望無邊的野草,風連浪續(xù),細軟輕柔;像一團繞地的亂絲,糾纏凌亂,無尾無頭。除了權勢人家,誰能無慮無憂?看人世問時時處處,無論哪里都有憂愁!
5、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么艱難,多么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
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擴展資料
詩的前四句寫李白被“賜金放還”時,友人設下盛宴為之餞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
然而,這一次他卻放下杯筷,無心進餐。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路難三首(其一)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7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