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薇 《詩經(jīng)·小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注]《詩經(jīng)·小雅·采薇》寫的是出征士兵保家衛(wèi)國懷念親人和鄉(xiāng)土的情思,這是我國古代詩歌中以楊柳作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詩。其大意是:當初我們出征啊,楊柳飄拂依依;如今我們歸來啊,卻是雨雪漫天紛飛。
詠 柳 [宋]曾 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
如夢令 《紅樓夢》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勾汗鈩e去。
此詞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人物史湘云所寫的“詠柳”詞,讀來別有生趣。
鷓鴣天 詠柳
意在閑閑
雨過新晴五月天,一時光景盡清妍。
籠煙流翠添嬌態(tài),間有蝴蝶舞蹁躚。
柳腰瘦,葉眉歡。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慣作離情訴,我今翻成嫵媚篇。
[注]這是一位網(wǎng)友所寫的“詠柳”詞,有古人遺風,更具時代新意。
帶柳的古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陸游《馬上作》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歌一反前人以楊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條的寫法,而使楊柳化身為美人“碧玉”而出現(xiàn),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畫出楊柳那曼長披拂的枝條、嫩綠的新葉在春風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態(tài)。
在唐朝詩人中,對柳最有感情的當數(shù)李商隱了。在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顿浟吩娒枥L春柳風姿: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掩映”“參差”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風流”“婀娜”寫柳的體態(tài)輕盈,花飛似“雪”則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
而《柳》是寫秋日之柳: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寫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詠柳,詩人卻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寫春柳,突出其對春柳繁華的欣喜之情、愛惜之情;寫秋柳,則表現(xiàn)詩人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
詠柳,在唐詩中常被用以賦別。羅隱的《柳》就是運用比興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寫暮春晴日長安城外、灞水岸邊送別情景的: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在賦別詩中,詩人一般以折柳相贈惜別。如戴叔倫的《堤上柳》: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
施肩吾的《折楊柳》: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而雍裕之的《江邊柳》則別出新意: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詩中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樓西老柳》用簡括的筆觸勾勒了一幅“臨風立馬圖”,又是詩人的自畫像: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支柳,長慶二年春。
而唐彥謙的《垂柳》詩又別有寓意: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這首詩不僅寫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別具柔情,而且聯(lián)想到楚靈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故事,托物寄興,諷刺矛頭直指皇帝及其為首的封建官僚集團,于柔情中見犀利,于含蓄中露鋒芒,堪稱“詠柳”詩一絕。
采 薇 《詩經(jīng)·小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注]《詩經(jīng)·小雅·采薇》寫的是出征士兵保家衛(wèi)國懷念親人和鄉(xiāng)土的情思,這是我國古代詩歌中以楊柳作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詩。
其大意是:當初我們出征啊,楊柳飄拂依依;如今我們歸來啊,卻是雨雪漫天紛飛。 詠 柳 [宋]曾 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
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 如夢令 《紅樓夢》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莫使春光別去。 此詞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人物史湘云所寫的“詠柳”詞,讀來別有生趣。
鷓鴣天 詠柳 意在閑閑 雨過新晴五月天,一時光景盡清妍。 籠煙流翠添嬌態(tài),間有蝴蝶舞蹁躚。
柳腰瘦,葉眉歡。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慣作離情訴,我今翻成嫵媚篇。 [注]這是一位網(wǎng)友所寫的“詠柳”詞,有古人遺風,更具時代新意。
帶柳的古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陸游《馬上作》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唐詩中有關“柳”的詩或以柳樹為意象的詩有
1.《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
柳眼春相續(xù)。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2.《春夜洛城聞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韋莊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
卷簾直出畫堂前。指點牡丹初綻朵,
日高猶自憑朱欄,含嚬不語恨春殘。
4.《渭城曲》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馮延巳
春到青門柳色黃,
一梢紅杏出低墻。
鶯窗人起未梳妝。
繡帳已闌離別夢,
玉爐空裊寂寥香。
閨中紅日奈何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