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釋義: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yún)s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ハ嗖裸^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蓢@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臺,像隨風飄轉的蓬蒿。
2、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采桑子·十年塵土湖州夢》金朝:王寂
十年塵土湖州夢,依舊相逢。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尋春自恨來何暮,春事成空。懊惱東風,綠盡疏陰落盡紅。
釋義:
漫游風塵十年一覺湖州夢,仍像舊時一樣久別重逢。四目相對心意相同,卻空有靈犀一點通。尋春時恨自己為什么來晚,芳艷的春事盡已成空。惱恨這無情的春風,吹得疏蔭綠遍吹盡了姹紫嫣紅。
3、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釋義:
戰(zhàn)亂災荒祖先產業(yè)蕩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鄉(xiāng)各西東。戰(zhàn)亂過后田園荒蕪寥落,逃亡途中骨肉同胞流落離散。顧影自憐好象離群的旅雁,行蹤不定酷似無根的秋蓬。同看明月,分散的親人都會傷心落淚,一夜思鄉(xiāng)心情五地相同。
4、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釋義: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jīng)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5、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虞美人·寄公度》宋代: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釋義:
荷花落盡天連著水,暮色蒼茫煙波隨風起。分飛的雙燕緊貼著寒云,我獨上小樓東邊倚欄觀看。短暫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轉眼間大雪蓋滿京城道。遠方友人也定會登臺凝望,寄給我一枝江南春梅。
雖然不能相見,但是心靈相通。
出自唐朝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全詩如下: 無題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上雖然沒有象彩鳳那樣能讓兩人人比翼齊飛的翅膀, 但是心里有靈犀,彼此的心理一點的明白. 雙飛翼能讓兩個人比翼齊飛的翅膀. 詩人這兩句詩顯然是在寫自己的愛情遭遇。他同自己的愛人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所以說“身無彩鳳雙飛翼”。
盡管不能相通,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契合、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愛情。
雖然不能相見,但是心靈相通。
出自唐朝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全詩如下: 無題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上雖然沒有象彩鳳那樣能讓兩人人比翼齊飛的翅膀, 但是心里有靈犀,彼此的心理一點的明白. 雙飛翼能讓兩個人比翼齊飛的翅膀. 詩人這兩句詩顯然是在寫自己的愛情遭遇。他同自己的愛人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所以說“身無彩鳳雙飛翼”。
盡管不能相通,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契合、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愛情。
唐朝的李商隱‘《無題》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解釋:身上沒有彩鳳那雙可以飛翔的翅膀,心靈卻像犀牛角一樣,有一點白線可以相通。
賞析:詩人這兩句詩顯然是在寫自己的愛情遭遇。他同自己的愛人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所以說“身無彩鳳雙飛翼”。盡管不能相通,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契合、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愛情。古書記載,有一種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線貫通首尾,被看作為靈異之物,故稱靈犀,“一點通”的想象也由此而來。清人馮舒說:“次聯(lián)襯貼流麗圓美,‘西昆’一世所效。”(見《瀛奎律髓匯評》),可見其影響之深。
'心有靈犀一點通'現(xiàn)在常用于形容情人之間心靈相通,比如說對于某事物的看法異口同聲、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想得一樣。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原文:《錦瑟》 作者: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1.詩篇首尾呼應。
首聯(lián)以錦瑟為喻,暗寫詩人自己。大致意思是這樣的—眨眼工夫,我已年屆半百;追憶起已逝的青春年華,不禁百感交集,倍覺惘然。
尾聯(lián)寫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到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現(xiàn)在回想,舊情難卻,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2.頷聯(lián)重在借人物典故來抒情表意——用莊周夢為蝴蝶的典故來表現(xiàn)自己昔日曾有過美好夢想,卻又虛幻如夢;又用望帝化鵑的典故來抒寫自己也如望帝魂化杜鵑那樣執(zhí)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3.頸聯(lián)化典入詩,寄寓深情——借南海鮫人的故事,來形容自己回首往事的傷感;再借“藍田玉煙”的景象寫異常美好的理想,但無法把握與親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原文:
《錦瑟》 作者: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詩篇首尾呼應。首聯(lián)以錦瑟為喻,暗寫詩人自己。大致意思是這樣的—眨眼工夫,我已年屆半百;追憶起已逝的青春年華,不禁百感交集,倍覺惘然。尾聯(lián)寫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到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現(xiàn)在回想,舊情難卻,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2.頷聯(lián)重在借人物典故來抒情表意——用莊周夢為蝴蝶的典故來表現(xiàn)自己昔日曾有過美好夢想,卻又虛幻如夢;又用望帝化鵑的典故來抒寫自己也如望帝魂化杜鵑那樣執(zhí)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
3.頸聯(lián)化典入詩,寄寓深情——借南海鮫人的故事,來形容自己回首往事的傷感;再借“藍田玉煙”的景象寫異常美好的理想,但無法把握與親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