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盾饺貥撬托翝u》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贈汪倫》
【唐】李白
【譯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lián)P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顿x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別董大》
千 里 黃 云 白 日 曛 ,
北 風(fēng) 吹 雁 雪 紛 紛 。
莫 愁 前 路 無 知 己 ,
天 下 誰 人 不 識 君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渭城曲 》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 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 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 李白《渡荊門送別》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王維《送別 》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 蘇武《留別妻》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南 浦 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 西風(fēng)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別 董 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別 離陸龜蒙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于易水送人一絕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 萬里送行舟。下面是他們的具體解釋。
一:表達戀戀不舍,依依惜別的感情或相思之情。敘寫朋友間深摯情意,主要通過典型的場景語言,聲音、動作、或想象來傳達離情別意。
如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東》、李白詩《送友人》、白居易詩《南浦別》等。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賞析:詩的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 。
浥,濕潤的意思。客舍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是離別的象征,它們通常和離愁別恨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而呈現(xiàn)出黯然銷魂的情調(diào)。
今天由于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fēng)貌:清朗的天宇,潔凈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綠的楊柳。這是一場深情地離別,而非“黯然銷魂”的離別。
詩句中的“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輕柔明快,加強了輕快富于希望的情調(diào),以樂景襯摯情。這首詩精心選擇了離別的典型場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來烘托氣氛,并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jié)束時的勸酒詞來抒情達意:離別的依依不舍、深情體貼的叮嚀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guān),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
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達到了頂點,強烈而深沉。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賞析:詩歌的首聯(lián)點告別的地點,詩人與友人策馬辭行,并肩緩轡,不愿分離。
遠處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潺潺而過。這兩句“青山” 對“白水”,“北郭”對“東城”。
“橫”字勾勒青山的靜態(tài),“繞”字描寫白水的動態(tài),景色廖廓秀麗。首聯(lián)即寫成工麗的對仗。
頷聯(lián)、頸聯(lián)切題,寫別離的深情。此地一別,離人就像蓬草一樣隨風(fēng)飛轉(zhuǎn),到萬里之外去了。
此二句表達了對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關(guān)懷。頸聯(lián)“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詩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跡,以白云隨風(fēng)飄浮象征友人行蹤不定,任意東西;一輪紅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離開大地,隱喻使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尾聯(lián)兩句情意更切,“揮手”是分離時的動作,“班馬”是離群之馬,詩人和友人在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以馬鳴蕭蕭,烘托出繾綣情意。
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賞析:詩作開頭寫“渡頭楊柳”點明送別之地并烘托送別氣氛。行客稀少現(xiàn)環(huán)境的冷清,反襯送別友人的依依不舍。
二句中“向臨圻”寫歸江東,點題。友人乘船而去,詩人詩人戀戀不舍,望大江兩岸,春滿人間,芳草鮮美,桃紅柳綠。
詩人頓覺自己心中的無限惜別之情就像眼前這春色無邊無際,進而突發(fā)奇想:讓我相思之情也像這無處不在的春色,從江南江北,一起撲向你,跟隨你歸去吧。詩人將別情融入到奇妙的想象之中,感情蘊藉而深沉。
南 浦 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 西風(fēng)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賞析:南浦,南面的水濱。古人常在南浦送別,南浦就和長亭一樣成為送別之處的代名詞。
屈原在《九歌》中就有“送美人兮南浦”的詩句,江淹《別賦》中也有 “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句子。詩的前兩句點出送別的時間、地點,以景襯情。
“凄凄”渲染別情,“裊裊”倍添秋意。前者寫內(nèi)心凄涼愁苦,后者寫秋景黯淡蕭瑟。
秋風(fēng)蕭蕭,木葉飄零,秋風(fēng)愈緊,別意愈與濃。此時此景,怎不叫人倍增離愁。
而全詩最傳神的動作是“看”字,分手后,離人登舟而去,他卻頻頻回首來看,別離時刻的千種相思,萬般離愁,都從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來,更何況每一次回首都讓離人肝腸寸斷。想看不忍看,明知傷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雙方的離愁別緒和真摯情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詩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頭了”勸。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贈汪倫》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句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汪倫踏歌而來送行的場景,表達了汪倫對詩人那種樸素、真摯的情懷。后兩句詩人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之深,然后筆鋒一轉(zhuǎn)用“不及”兩個字,表達了詩人對汪淪的友情這看重。全詩語言清新質(zhì)樸,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卻孕含著作者的一片真情厚意,讀來朗朗上口,令人回味無窮。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名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這兩句敘述友人順江東下?lián)P州的情形,“煙花”兩字點染出柳如煙、花似錦的一派春光,詩人送別朋友時的惆悵情緒淡淡寺流露了出來。后兩句著意描寫友人“西辭”,一片孤帆,伴著詩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連的遠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詩人卻仍佇立樓頭,凝眸遠望,不愿離去。詩中沒一個字說到離愁別思,但字里行間卻分明流露出朋友遠去的惆悵與留戀。在詩人筆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動人的景物描繪之中,情與景達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來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維的《渭城曲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等,都是描寫送別的著名詩歌。
附詩文:
黃鶴樓送自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bai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渭城曲du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zhi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_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dao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1、《送孟浩然之廣陵 》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山中送別 》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3、《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4、《草 》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5、《芙蓉樓送辛漸 》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6、《送友人 》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7、《餞別王十一南游 》 唐·劉長卿 里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8、《送友人 》 唐·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guān)塞長。
9、《送靈澈上人 》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枺嗌姜氝h歸。
10、《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 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11、《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 唐·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2、《山中相送 》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13、《送李端 》 唐·盧綸 故關(guān)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fēng)塵何處期? 14、《別董大 》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5、《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 唐·賈至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fā)后到三湘。 世情已隨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16、《送柴侍御 》 唐·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五岡,送君不沒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17、《送朱大入秦 》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18、《南浦別 》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9、《青門柳 》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fēng)。
2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唐·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賞析: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diào)承之,以實轉(zhuǎn)虛,文情跌宕。第三聯(lián)'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diào)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賞析:這是一首極負盛名的送別之作。它曾被譜入樂曲,稱為《渭城曲》或《陽關(guān)曲》(《陽關(guān)三疊》),在唐、盛時代廣泛流傳。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境內(nèi)。渭城在長安附近。陽關(guān)在今甘肅敦煌西南,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當(dāng)時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經(jīng)渭城,出陽關(guān)(或玉門關(guān))。此詩所寫,即詩人送別友人的情景。在唐代,西北地區(qū)與中原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各民族之間也經(jīng)常有政治上的交涉,軍事上的沖突,因此,往來道途的人很多,而在當(dāng)時,兩地的生活水平、風(fēng)俗習(xí)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當(dāng)親友到這種遼遠艱苦的地方去工作,人們自然會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別之情,如這首詩所寫的。 從詩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離家作客,而是已經(jīng)游宦長安,這一次,又奉使到更遠的西安去。王維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元二從長安出發(fā),王維送到渭城,置酒餞別,詩即從渭城風(fēng)物寫起。 前兩句布景。地是渭城,時是早上,細雨濛濛,沾濕了微細的城土。天氣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難,當(dāng)然也就增加了別離的悵惋??蜕釋懨骺椭兴涂?,并顯示遠送渭城,暫留復(fù)別的情況。古人送別,都要折柳為贈,所以柳色青青,見之不免觸目驚心。朝雨畫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離別之情,只寫景物,而別情已有豐富的暗示。 后兩句抒情。使命在身,分手在即,雖然遠送,勢難再留,這時,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只能勸元二再飲一杯,再待一會而已。用一“更”字,則此前之殷勤勸酒,此刻之留戀不舍,此后之關(guān)切懷念,都體現(xiàn)了出來。所以這一個字的容量是很大的。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戀、關(guān)切呢?因為元二一出陽關(guān),就再也沒有象自己這樣的知心朋友了,何況他還越走越遠,要到安西呢?從此以后舉目無親,還是在故人面前多飲一杯吧。只這廖廖十四個字,就將好友之間的真摯情誼,抒寫無余。言簡意賅,語淺情深,正是這首詩的成功之處。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