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kōng hóu)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在古代,除了用于宮廷雅樂之外,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但是在十四世紀(jì)后期,箜篌逐漸不再流行,以至于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F(xiàn)在,我們只能在一些古老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箜篌了。
而“箜篌”在古詩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有很多,例如: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中的“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王昌齡《箜篌引》中的“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引用”箜篌“二字的古詩詞有很多,例如:
“林花撩亂心之愁,卷卻羅袖彈箜篌。 ”唐·盧仝《樓上女兒曲》
”趙女彈箜篌,復(fù)能邯鄲舞?!碧啤ね蹙S《偶然作六首·其五》
“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唐·吳象之《陽春歌》
“雖同錦步障,獨(dú)映鈿箜篌。 ”唐·李商隱《代贈》
"細(xì)雨斜風(fēng)寂寞秋,黃花壓鬢替人羞。歸舟云樹負(fù)箜篌。 "宋·洪咨夔《浣溪沙》
“花下鈿箜篌。尊前白雪謳。記懷中、朱李曾投?!痹堲恪短贫嗔睢返鹊取?/p>
唐·李賀 李憑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p>
唐·王昌齡 箜篌引“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p>
唐·盧仝 樓上女兒曲 “林花撩亂心之愁,卷卻羅袖彈箜篌。 ”
唐·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
唐·王維 偶然作六首·其五“趙女彈箜篌,復(fù)能邯鄲舞。”
唐·張說 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 “地濕莓苔生舞袖,江聲怨嘆入箜篌。”
唐·崔國輔 古意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
唐·吳象之 陽春歌“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
唐·施肩吾 效古詞 “初學(xué)箜篌四五人,莫愁獨(dú)自聲前足?!?/p>
唐·施肩吾 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其二 “朱絲誤落青囊里,猶是箜篌第幾弦。”
唐·岑參 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時王子欲應(yīng)制舉西上“南鄰新酒熟,有女彈箜篌?!?/p>
唐·孟郊 送李翱習(xí)之“獨(dú)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
唐·李商隱 擬意 “真防舞如意,佯蓋臥箜篌?!?/p>
唐·李商隱 代贈 “雖同錦步障,獨(dú)映鈿箜篌。 ”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細(xì)雨斜風(fēng)寂寞秋,黃花壓鬢替人羞。歸舟云樹負(fù)箜篌。 "
宋·汪元量 憶秦娥 "當(dāng)年出塞擁貂裘。更聽馬上彈箜篌。彈箜篌。萬般哀怨,一種離愁。 "
宋·史達(dá)祖 過龍門·春愁 "醉月小紅樓。錦瑟箜篌。夜來風(fēng)雨曉來收。"'
宋·陳允平 南歌子“傷春情緒寄箜篌。流水殘陽芳草、伴人愁。"
元·張翥 唐多令“花下鈿箜篌。尊前白雪謳。記懷中、朱李曾投。”
1、《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bǔ)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2、《箜篌謠》唐代:李白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貴賤結(jié)交心不移,唯有嚴(yán)陵及光武。
周公稱大圣,管蔡寧相容。
漢謠一斗粟,不與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
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
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3、《箜篌引 / 野田黃雀行》魏晉:曹植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
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
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驚風(fēng)飄白日,光景馳西流。
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
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先民誰不死,知命復(fù)何憂?
4、《箜篌謠》兩漢:佚名
結(jié)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甘言無忠實(shí),世薄多蘇秦。
從風(fēng)暫靡草,富貴上升天。
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
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5、《箜篌》唐代:張祜
星漢夜牢牢,深簾調(diào)更高。亂流公莫度,沉骨嫗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fēng)重紉條。不堪聞別引,滄海恨波濤。
唐·李賀 李憑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p>
唐·王昌齡 箜篌引“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唐·盧仝 樓上女兒曲 “林花撩亂心之愁,卷卻羅袖彈箜篌。
”唐·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碧啤ね蹙S 偶然作六首·其五“趙女彈箜篌,復(fù)能邯鄲舞?!?/p>
唐·張說 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 “地濕莓苔生舞袖,江聲怨嘆入箜篌?!碧啤ご迖o 古意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唐·吳象之 陽春歌“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唐·施肩吾 效古詞 “初學(xué)箜篌四五人,莫愁獨(dú)自聲前足?!?/p>
唐·施肩吾 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其二 “朱絲誤落青囊里,猶是箜篌第幾弦?!碧啤め瘏?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時王子欲應(yīng)制舉西上“南鄰新酒熟,有女彈箜篌?!?/p>
唐·孟郊 送李翱習(xí)之“獨(dú)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唐·李商隱 擬意 “真防舞如意,佯蓋臥箜篌。”
唐·李商隱 代贈 “雖同錦步障,獨(dú)映鈿箜篌。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細(xì)雨斜風(fēng)寂寞秋,黃花壓鬢替人羞。
歸舟云樹負(fù)箜篌。 "宋·汪元量 憶秦娥 "當(dāng)年出塞擁貂裘。
更聽馬上彈箜篌。彈箜篌。
萬般哀怨,一種離愁。 "宋·史達(dá)祖 過龍門·春愁 "醉月小紅樓。
錦瑟箜篌。夜來風(fēng)雨曉來收。
"'宋·陳允平 南歌子“傷春情緒寄箜篌。流水殘陽芳草、伴人愁。
" 元·張翥 唐多令“花下鈿箜篌。尊前白雪謳。
記懷中、朱李曾投。”。
1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2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3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4此夜有情誰不極,隔墻梨雪又玲瓏,玉容憔悴惹微紅。
5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
6竹風(fēng)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
7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8歸來后,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閑看月。
9里湖,外湖,無處是無春處。真山真水真畫圖,一片玲瓏玉。
10絳絲玲瓏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1詩思一帆??臻煟瑝艋耆龒u月玲瓏。
12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huán)壓轡搖玲瓏。
13玲瓏云髻生菜樣,飄搖風(fēng)袖薔薇香。
14罷胡琴,掩秦瑟,玲瓏再拜歌初畢。
15玲瓏玲瓏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16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篥沈平笙。
17澗雪壓多松偃蹇,巖泉滴久石玲瓏。
18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墻。
19蹙為宛轉(zhuǎn)青蛇項(xiàng),噴作玲瓏白雪堆。
20玲瓏曉樓閣,清脆秋絲管。
21甲明銀得勒,柱觸玉玲瓏。
22浹洽濡晨露,玲瓏漏夕陽。
23玲瓏?yán)C扇花藏語。宛轉(zhuǎn)香茵云襯步。王孫若擬贈千金,只在畫樓東畔住。
24熠爚眾星下,玲瓏雙塔前。
25日照玲瓏慢,風(fēng)搖翡翠帷。
26帝鄉(xiāng)佳氣郁蔥蔥。紫閣丹樓紛照曜,璧房錦殿相玲瓏。
27憶昔妝成候仙仗,宮瑣玲瓏日新上。
28暗攜女手殷勤言,環(huán)佩玲瓏有無間。
29寶釵命婦燈下起,環(huán)佩玲瓏曉光里。
30蒼蒼萬年樹,玲瓏下冥霧。
31玲瓏映玉檻,澄澈瀉銀床。
32綺綴玲瓏河色曉,珠簾隱映月華窺。
33鳳樓窈窕凌三襲,翠幌玲瓏瞰九衢。
34紫臺穹跨連綠波,紅軒鉿匝垂纖羅。中有一人金作面,
隔幌玲瓏遙可見。忽聞黃鳥鳴且悲,鏡邊含笑著春衣。
35碧疏玲瓏含春風(fēng),銀題彩幟邀上客。
《箜篌引》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齡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彈作薊門桑葉秋,風(fēng)沙颯颯青冢頭,將軍鐵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戰(zhàn)未休。黃旗一點(diǎn)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瘡病驅(qū)來配邊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顏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思還本鄉(xiāng)食牦牛,欲語不得指咽喉。或有強(qiáng)壯能噫呦,意說被他邊將仇。
五世屬藩漢主留,碧毛氈帳河曲游。橐駝五萬部落稠,敕賜飛鳳金兜鍪。
為君百戰(zhàn)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家藏鐵券特承優(yōu),黃金千斤不稱求。
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聲颼飀,仆本東山為國憂。
明光殿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quán)謀,洞曉山川無與儔。
紫宸詔發(fā)遠(yuǎn)懷柔,搖筆飛霜如奪鉤。鬼神不得知其由,憐愛蒼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須漸抽,盡遣降來拜御溝。便令海內(nèi)休戈矛,何用班超定遠(yuǎn)侯。
使臣書之得已不?《箜篌》年代: 唐 作者: 張祜星漢夜牢牢,深簾調(diào)更高。亂流公莫度,沉骨嫗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fēng)重紉條。不堪聞別引,滄海恨波濤。
《箜篌引》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植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驚風(fēng)飄白日,光景馳西流。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
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先民誰不死,知命復(fù)何憂?《箜篌謠》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貴賤結(jié)交心不移,唯有嚴(yán)陵及光武。周公稱大圣,管蔡寧相容。
漢謠一斗粟,不與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
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聽李憑彈箜篌二首》年代: 唐 作者: 楊巨源聽奏繁弦玉殿清,風(fēng)傳曲度禁林明。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云門第幾聲。
花咽嬌鶯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
《孔雀東南飛》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唐·李賀 李憑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唐·王昌齡 箜篌引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唐·盧仝 樓上女兒曲 林花撩亂心之愁,卷卻羅袖彈箜篌。
唐·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 唐·王維 偶然作六首·其五 趙女彈箜篌,復(fù)能邯鄲舞。
唐·張說 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 地濕莓苔生舞袖,江聲怨嘆入箜篌。 唐·崔國輔 古意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唐·吳象之 陽春歌 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唐·施肩吾 效古詞 初學(xué)箜篌四五人,莫愁獨(dú)自聲前足。
唐·施肩吾 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其二 朱絲誤落青囊里,猶是箜篌第幾弦。 唐·岑參 冀州客舍酒酣貽王綺寄題南樓時王子欲應(yīng)制舉西上 南鄰新酒熟,有女彈箜篌。
唐·孟郊 送李翱習(xí)之 獨(dú)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 唐·李商隱 擬意 真防舞如意,佯蓋臥箜篌。
唐·李商隱 代贈 雖同錦步障,獨(dú)映鈿箜篌。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細(xì)雨斜風(fēng)寂寞秋,黃花壓鬢替人羞。
歸舟云樹負(fù)箜篌。 宋·汪元量 憶秦娥 當(dāng)年出塞擁貂裘。
更聽馬上彈箜篌。彈箜篌。
萬般哀怨,一種離愁。 宋·史達(dá)祖 過龍門·春愁 醉月小紅樓。
錦瑟箜篌。夜來風(fēng)雨曉來收。
宋·陳允平 南歌子 傷春情緒寄箜篌。流水殘陽芳草、伴人愁。
元·張翥 唐多令 花下鈿箜篌。尊前白雪謳。
記懷中、朱李曾投。
1. 《孔雀東南飛》2.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3. 《圓圓曲》4. 《浣溪沙》5. 《長歌行》6. 《湖州歌九十八首》7. 《宮詞》8. 《李憑箜篌引》《李憑箜篌引》年代: 唐 作者: 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bǔ)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宮詞》年代: 唐 作者: 王建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diǎn)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上得青花龍尾道,側(cè)身偷覷正南山。
龍煙日暖紫曈曈,宣政門當(dāng)玉殿風(fēng)。五刻閣前卿相出,下簾聲在半天中。
白玉窗前起草臣,櫻桃初赤賜嘗新。殿頭傳語金階遠(yuǎn),只進(jìn)詞來謝圣人。
內(nèi)人對御疊花箋,繡坐移來玉案邊。紅蠟燭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閣門宣。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邊立起居。每日進(jìn)來金鳳紙,殿頭無事不多書。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未明開著九重關(guān),金畫黃龍五色幡。直到銀臺排仗合,圣人三殿對西番。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勛臣寫圖本,長將殿里作屏風(fēng)。
丹鳳樓門把火開,五云金輅下天來。階前走馬人宣尉,天子南郊一宿回。
樓前立仗看宣赦,萬歲聲長拜舞齊。日照彩盤高百尺,飛仙爭上取金雞。
集賢殿里圖書滿,點(diǎn)勘頭邊御印同。真跡進(jìn)來依數(shù)字,別收鎖在玉函中。
秘殿清齋刻漏長,紫微宮女夜焚香。拜陵日近公卿發(fā),鹵簿分頭入太常。
新調(diào)白馬怕鞭聲,供奉騎來繞殿行。為報(bào)諸王侵早入,隔門催進(jìn)打球名。
對御難爭第一籌,殿前不打背身球。內(nèi)人唱好龜茲急,天子鞘回過玉樓。
新衫一樣殿頭黃,銀帶排方獺尾長??偘延癖掾T御馬,綠鬃紅額麝香香。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遍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dāng)中。
魚藻宮中鎖翠娥,先皇行處不曾過。如今池底休鋪錦,菱角雞頭積漸多。
殿前明日中和節(jié),連夜瓊林散舞衣。傳報(bào)所司分蠟燭,監(jiān)開金鎖放人歸。
五更三點(diǎn)索金車,盡放宮人出看花。仗下一時催立馬,殿頭先報(bào)內(nèi)園家。
城東北面望云樓,半下珠簾半上鉤。騎馬行人長遠(yuǎn)過,恐防天子在樓頭。
射生宮女宿紅妝,把得新弓各自張。臨上馬時齊賜酒,男兒跪拜謝君王。
新秋白兔大于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殺,玉鞭遮到馬蹄前。
內(nèi)鷹籠脫解紅絳,斗勝爭飛出手高。直上碧云還卻下,一雙金爪掬花毛。
競渡船頭掉采旗,兩邊濺水濕羅衣。池東爭向池西岸,先到先書上字歸。
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常聞半夜鐘??粗性S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紅燈睡里喚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金砌雨來行步滑,兩人抬起隱花裙。
一時起立吹簫管,得寵人來滿殿迎。整頓衣裳皆著卻,舞頭當(dāng)拍第三聲。
琵琶先抹六么頭,小管丁寧側(cè)調(diào)愁。半夜美人雙唱起,一聲聲出鳳凰樓。
春池日暖少風(fēng)波,花里牽船水上歌。遙索劍南新樣錦,東宮先釣得魚多。
十三初學(xué)擘箜篌,弟子名中被點(diǎn)留。昨日教坊新進(jìn)入,并房宮女與梳頭。
紅蠻桿撥貼胸前,移坐當(dāng)頭近御筵。用力獨(dú)彈金殿響,鳳凰飛下四條弦。
春風(fēng)吹雨灑旗竿,得出深宮不怕寒??涞雷约夷茏唏R,團(tuán)中橫過覓人看。
粟金腰帶象牙錐,散插紅翎玉突枝。旋獵一邊還引馬,歸來雞兔繞鞍垂。
云駁花驄各試行,一般毛色一般纓。殿前來往重騎過,欲得君王別賜名。
每夜停燈熨御衣,銀熏籠底火霏霏。遙聽帳里君王覺,上直鐘聲始得歸。
因吃櫻桃病放歸,三年著破舊羅衣。內(nèi)中人識從來去,結(jié)得金花上貴妃。
欲迎天子看花去,下得金階卻悔行。恐見失恩人舊院,回來憶著五弦聲。
往來舊院不堪修,近敕宣徽別起樓。聞有美人新進(jìn)入,六宮未見一時愁。
自夸歌舞勝諸人,恨未承恩出內(nèi)頻。連夜宮中修別院,地衣簾額一時新。
悶來無處可思量,旋下金階旋憶床。收得山丹紅蕊粉,鏡前洗卻麝香黃。
蜂須蟬翅薄松松,浮動搔頭似有風(fēng)。一度出時拋一遍,金條零落滿函中。
合暗報(bào)來門鎖了,夜深應(yīng)別喚笙歌。房房下著珠簾睡,月過金階白露多。
御廚不食索時新,每見花開即苦春。白日臥多嬌似病,隔簾教喚女醫(yī)人。
叢叢洗手繞金盆,旋拭紅巾入殿門。眾里遙拋新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
御池水色春來好,處處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
移來女樂部頭邊,新賜花檀木五弦。緶得紅羅手帕子,中心細(xì)畫一雙蟬。
新晴草色綠溫暾,山雪初消漸出渾。今日踏青歸校晚,傳聲留著望春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shè)內(nèi)家。一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diǎn)出牡丹花。
盡送春來出內(nèi)家,記巡傳把一枝花。散時各自燒紅燭,相逐行歸不上車。
家常愛著舊衣裳,空插紅梳不作妝。忽地下階裙帶解,非時應(yīng)得見君王。
別敕教歌不出房,一聲一遍奏君王。再三博士留殘拍,索向宣徽作徹章。
行中第一爭先舞,博士傍邊亦被欺。忽覺管弦偷破拍,急翻羅袖不教知。
私縫黃帔舍釵梳,欲得金仙觀里居。近被君王知識字,收來案上檢文書。
月冷江清近獵時,玉階金瓦雪澌澌。浴堂門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謝面脂。
未承恩澤一家愁,乍到宮中憶外頭。求守管弦聲款逐,側(cè)商調(diào)里唱伊州。
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4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