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秋下荊門江樹空,布帆無羌掛秋風。
此行不為魲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剡中即剡溪。
詩人來自名山大川,卻特意前往旲越剡中賞山水,可見此山水之麗。李白在《夢游天姥山留別》詩曾寫下,“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神往夢至之意躍然紙上。
此行不為魲魚膾,是典故,西晉吳人張翰在秋風中想到家鄉(xiāng)的鱸魚莼菜味美,便棄官而歸,李白用此典,更強調自已對越中山色的喜愛,是為了峻山麗水而赴剡溪。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桋,半壁見誨曰日,空中聞天雞,等等。
《夢游天姥山留別》詩中大多寫剡溪景色,不累舉。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 李白《越女詞》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李白《憶東山二首》
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賢士名流人剡攬勝。李白、杜甫、陸游等詩人多次來嵊州游歷,留下了不少詠剡的佳作絕句?!按诵胁粸轺|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等著名詩句,就是對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贊嘆。
杜甫有詩曰:“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可謂是古人對剡溪的鐘情寫照。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秾﹃懷革嬏炷可讲?,因寄元居士晟》
淚添天目水,發(fā)變海頭山?!兜翘炷可较伦鳌?/p>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親授一燈?!肚邎@春(送洪漕使憲閩)》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短炷俊?/p>
絕頂無人住,雙峰是舊關?!端凸┓钣鳠拵煔w天目山》
1. 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唐代:皎然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投鐺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2. 登天目山下作
唐代:張萬頃
去歲離秦望,今冬使楚關。淚添天目水,發(fā)變海頭山。
別母烏南逝,辭兄雁北還。宦游偏不樂,長為憶慈顏。
3. 沁園春(送洪漕使憲閩)
宋代:李曾伯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親授一燈。自檄草參籌,賓筵領袖,鼎梅助味,省闥權衡。華國文章,立朝風力,猶有老成人典刑。如公樣,盍夜趨宣室,晝對延英。
乘軺惠我湘民。作翼軫中間一福星。正千艘漕玉,張頤西嶠,單車把繡,將指南閩。過闕留中,歷階而上,方值漢朝更化新。南中事,若君王問及,老弗能勝。
4. 天目
明代: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余錢,六絕也。頭茶之香者,遠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過之,七絕也。余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數(shù)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山中僧四百余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臨行,諸僧進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币虼笮Χ鴦e。
5. 送供奉喻煉師歸天目山
唐代:李頻
承恩雖內殿,得道本深山。舉世相看老,孤峰獨自還。
溪來青壁里,路在白云間。絕頂無人住,雙峰是舊關。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是嵊州境內主要河流。
曹娥江干流,流經浙江省紹興市嵊州一段稱剡溪,或稱剡江、剡汀、戴灣,戴逵灘。剡溪兩岸萬壑爭流,眾源并注,或奔或匯。剡溪在嵊州境內曲折紆回32.2公里。一路有東門,艇湖、竹山、禹溪、杉樹潭、仙巖、清風、嶀浦、黿頭渚等景點,統(tǒng)稱剡溪九曲勝景?!?/p>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俺鲎裕骸秹粲翁炖岩髁魟e》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
原文節(jié)選: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譯文:
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
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
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剡溪相關資料:
剡溪是嵊州的母親河,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眾多文人墨客入剡攬勝,留下許多名詩佳句,形成了盛極一時的唐詩之路。
澄潭江俗稱南江,因江底坡度較大,水勢湍急,也稱“雄江”;長樂江又叫西江,江底較平,水流緩和,稱為“雌江”。洪水來時,兩江泄合之后,中間夾有一條細長的銀色帶狀水流,把雌雄兩水隔開,南面渾濁而浪涌,北面清亮而波平,形成一江兩流,中嵌銀帶,直到遠處才融成一片,堪稱奇觀。
剡溪至上虞與曹娥江相接。夾岸青山,溪水逶迤,歷史上早有“剡溪九曲”勝景。沿溪古跡迭續(xù),歷代眾多詩人學士或居或游,留下了無數(shù)詠剡名篇及趣聞逸事。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是嵊州境內主要河流。
曹娥江干流,流經浙江省紹興市嵊州一段稱剡溪,或稱剡江、剡汀、戴灣,戴逵灘。剡溪兩岸萬壑爭流,眾源并注,或奔或匯。
剡溪在嵊州境內曲折紆回32.2公里。一路有東門,艇湖、竹山、禹溪、杉樹潭、仙巖、清風、嶀浦、黿頭渚等景點,統(tǒng)稱剡溪九曲勝景?!?/p>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俺鲎裕骸秹粲翁炖岩髁魟e》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
原文節(jié)選: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譯文: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
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剡溪相關資料:剡溪是嵊州的母親河,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眾多文人墨客入剡攬勝,留下許多名詩佳句,形成了盛極一時的唐詩之路。澄潭江俗稱南江,因江底坡度較大,水勢湍急,也稱“雄江”;長樂江又叫西江,江底較平,水流緩和,稱為“雌江”。
洪水來時,兩江泄合之后,中間夾有一條細長的銀色帶狀水流,把雌雄兩水隔開,南面渾濁而浪涌,北面清亮而波平,形成一江兩流,中嵌銀帶,直到遠處才融成一片,堪稱奇觀。剡溪至上虞與曹娥江相接。
夾岸青山,溪水逶迤,歷史上早有“剡溪九曲”勝景。沿溪古跡迭續(xù),歷代眾多詩人學士或居或游,留下了無數(shù)詠剡名篇及趣聞逸事。
嵊州
嵊州,位于浙江東部,北鄰杭州150公里,東靠寧波110公里。全市總面積1784平方公里,總人口74萬,轄17個鄉(xiāng)鎮(zhèn)、4個街道。1995年8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嵊縣設嵊州市,是著名的“越劇之鄉(xiāng)”、“領帶之鄉(xiāng)”、“圍棋之鄉(xiāng)”、“茶葉之鄉(xiāng)”、“竹編之鄉(xiāng)”。
嵊州古稱剡縣,歷經了2148 年歷史。這里早在秦漢之際就建縣稱剡,有秦始皇東巡時挖剡坑以泄王氣的遺跡。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改稱嵊縣。嵊州自古以來就名聲遐邇。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賢士名流人剡攬勝。王羲之、戴逵等人在嵊定居終老剡地;李白、杜甫、陸游等詩人多次來嵊州游歷,留下了不少詠剡的佳作絕句?!按诵胁粸轺|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等著名詩句,就是對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贊嘆。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嵊州的青山、剡溪的綠水哺育了這里眾多仁人志士和優(yōu)秀人才。這里是海內外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理論家馬寅初的故鄉(xiāng),音樂家任光、辛亥革命志士王金發(fā)、近代山水畫家鄭午昌、當代畫壇名家劉文西、著名優(yōu)家魏金枝、理論家邢賁思、圍棋國手馬曉春、琵琶演奏名家章紅艷都是土生土長的嵊州人,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等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也都是嵊州人。
嵊州是海內外聞名的“越劇之鄉(xiāng)”。嵊州是越劇的發(fā)源地,越劇既是嵊州的特色文化,又是嵊州的傳統(tǒng)產業(yè)。古有“鑼聲響響,田稻長長”之說,今有“嵊州人,人人都能唱越劇;越劇團,團團都有嵊州人"之譽。越鄉(xiāng)已被人們作為嵊州的代名詞。嵊州兒女創(chuàng)造了越劇藝術,越劇已成為嵊州人民的寶貴財富,并且使嵊州進人了“全國文化先進縣(市)”、“浙江省文化先進縣 (市)之列"。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