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詞語解釋
1.暝:夜,晚。此指傍晚。
2.隨意:任憑。
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4春芳歇:春天的芳華凋謝了。歇:消散。
5.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譯文
一場新雨過后,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wǎng)。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yōu)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秋佳景,風(fēng)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此詩以一"空"字領(lǐng)起,格韻高潔,為全詩定下一個空靈澄凈的基調(diào)。全詩動靜結(jié)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tài),清泉流溢是動態(tài)。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lián)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還有一點(diǎn)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寫悲傷之意,此詩則屬樂秋之佳作。《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色韻清絕。"《唐詩解》:"雅興淡中有致趣。"《唐詩矩》:"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詩合選詳解》王云翼云:"前是寫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見。"
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的中間兩聯(lián)同是寫景,而各有側(cè)重。頷聯(lián)側(cè)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lián)側(cè)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bǔ)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huán)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yuǎn)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shù)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xì)致感人的刻畫,實(shí)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yùn)豐富,耐人尋味。
作者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jì)),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lán)田輞川別墅。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后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jì)南伏生像》都非真跡。蘇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彼翘拼剿飯@派的代表。開元進(jìn)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晃動處漁船輕輕搖蕩。
空山雨后景色清麗,人們喜悅勞動的特點(diǎn)
這首山水名篇,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diǎn),景色特點(diǎn)就是清新自然,宛如世外桃源.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釋:
1.暝:夜,晚.此指傍晚.
2.隨意:任憑.
描寫林中景色的是上闕的兩聯(lián)(頂聯(lián)和頷聯(lián))——說白了就是前四句.
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明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又由于這里人跡罕到,“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點(diǎn)出此處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dāng)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王維的《濟(jì)上四賢詠》曾經(jīng)稱贊兩位賢隱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xiàn)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揮灑,毫不著力.象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dá)到了藝術(shù)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xué)到.
后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和作者的作者的感慨.
1、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醪峨蹰w》
2、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总馈锻恰?/p>
3、層臺飄渺壓城堙,倚杖來觀浩蕩春?!懹巍兜菙M峴臺》
4、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元好問 《橫波亭》
5、岳陽樓前丹葉飛,欄干留我不須歸?!惻c義《又登岳陽樓》
6、樓閣宜佳客,江山入好詩?!拙右住督瓨窃绱骸?/p>
7、復(fù)有青樓大道中,繡戶文窗雕綺櫳?!醪杜R高臺》
8、紫閣丹樓紛照耀,璧房錦殿相玲瓏?!醪杜R高臺》
9、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醪峨蹰w序》
10、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揞棥饵S鶴樓》
11、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
12、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醪峨蹰w序》
13、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曹值《孔雀臺賦》
14、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豸酥短m亭集序》
1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登鸛雀樓》
歸園田居五首
其 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馀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fù)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 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其 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fù)馀”。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dāng)歸空無。
其 五
悵恨獨(dú)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fù)至天旭。
在柔媚的湛藍(lán)中 弗里德里?!ず蔂柕铝?Dasha 譯 在柔媚的湛藍(lán)中 教堂鐘樓盛開金屬尖頂。
燕語低回,蔚藍(lán)縈懷。 旭日冉冉升起,盡染金屬尖頂, 風(fēng)中,風(fēng)向標(biāo)在高處瑟瑟作響。
誰在鐘底緣階而下, 誰就擁有寧靜的一生,因?yàn)?一旦外表被極度隔絕, 適應(yīng)性便在人之中彰顯。 鐘聲中的窗,恰如向著美的門。
同樣,因?yàn)殚T依然遵循著自然, 便具有林中秀木的相似性。 純真畢竟也是美。
嚴(yán)肅的心靈生自逝去之物的內(nèi)部。 影像如此單純、神圣,以至于 我們事實(shí)上時常畏懼于將之描繪。
上蒼,始終至善至美, 擁有富足、德行與愉悅。 人或可仿效。
當(dāng)生命充滿艱辛,人 或許會仰天傾訴:我就欲如此這般? 誠然。只要良善純真尚與心靈同在, 人就會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測自身。
神莫測而不可知?神如蒼天彰明較著? 我寧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規(guī)。
劬勞功烈,然而詩意地, 人棲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這般斗膽放言, 那滿綴星辰的夜影, 要比稱為神明影像的人 更為明澈潔純? 大地之上可有尺規(guī)? 絕無!同樣 造物主的世界不曾阻擋雷霆的步伐。
花是美的,因?yàn)榛ㄔ陉柟庀戮`放。 我們的雙眼總會在生命中發(fā)現(xiàn), 更美的事物仍要以花為名。
哦,我對此頗為明暸! 莫非神矢志于身心喋血, 而不再完整存在? 靈魂,我相信,必當(dāng)葆有純真, 否則,就會抵達(dá)權(quán)力之巔,在鷹翼之上,膺受 贊美的歌詠與眾鳥的和鳴。 這就是本性,這就是外表。
哦美麗的溪流,波光粼粼,你在波光中清澈流淌, 宛若穿過銀河的神的目光。 我如此熟諳你, 淚水奪眶而出。
我看見,在我的外表 一個勃然的生命在我四周遍開萬物,因?yàn)?我不曾不恰當(dāng)?shù)貙⒅c墓地上的孤鳥相提并論。 只緣我有一顆跳動的心, 微笑依然是我在憂傷著世人。
我是否能成為一顆彗星? 我相信。因?yàn)殄缧菗碛续B的迅疾輕捷;盛開在烈火中, 宛若向著純潔的赤子。
偉大豈是人之本性所敢僭妄。 德行之喜悅理應(yīng)得到嘉許, 得到花園里飄蕩在三圓柱間嚴(yán)肅神靈的 嘉許。
窈窕淑女必當(dāng)頭飾 愛神木之花,因?yàn)樗谋拘耘c情感 酷似愛神。而愛神木僅僅 生長在希臘的大地。
當(dāng)一個人向鏡中凝望, 在鏡中看見自己如同被臨摹的影像; 影像酷似真人。 人的影像生有雙目, 明月秉有輝光。
而俄狄浦斯王擁有一目或已逾分。 他的人之苦難,無法描繪,無以言表, 無可置辯。
一旦戲劇表現(xiàn)這樣一個人物,苦難油然而生。 當(dāng)此刻我懷念著你,苦難于我意味著什么? 當(dāng)溪流將我裹挾至亞細(xì)亞般 綿延的某處盡頭。
無疑,俄狄浦斯飽受著這苦難。 無疑事實(shí)如此。
是否赫拉克勒斯也曾苦難? 毫無疑問。這對相交莫逆的朋友 不也承受著他們的苦難? 赫拉克勒斯同諸神干戈相向,就是苦難。
分享這些被生命嫉妒的不朽, 也是一種苦難。 而當(dāng)一個人被太陽斑所覆蓋,被些許斑點(diǎn) 徹底覆蓋,更是一種苦難!這是艷陽的作為: 太陽裁處著萬物。
太陽以光芒的魅力玫瑰一般 引領(lǐng)著少年人的道路。 俄狄浦斯承受的苦難, 看上去恰如 一個窮人悲嘆 丟失了什么。
哦,拉伊俄斯之子,希臘大地上窮困的異鄉(xiāng)人! 生即是死,死亦是一種生。 譯后記: 荷爾德林的漢譯名句“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是出自本詩。
荷爾德林在漢語語境中成為神圣,“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個詩句想來是其根本魅力——面對冷漠現(xiàn)實(shí)而無可奈何地歸隱心靈,原因自然頗多。荷爾德林的詩歌漢譯,錢春綺是目前最常見的,但篇數(shù)寥寥;北大出版社1994年也曾出版過一個叫顧正祥的人的譯文集(顧的譯文,在Dasha眼中,綠原的徒弟罷,從略)。
而目擊思想界,則荷爾德林的流傳離不開馬丁·海德格爾。不想揣度頗有爭議的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在大陸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海氏熱中于用哲學(xué)思辨闡述荷爾德林的詩思(或者說借荷爾德林來闡明自身),卻因此引進(jìn)了荷爾德林,以至于許多人談?wù)摵J媳阕匀欢坏匾煤蔂柕铝值摹霸娨狻薄?/p>
海氏談?wù)摗霸娨鈼印钡膶N娜g,出現(xiàn)在正式出版物上Dasha是在劉小楓主編、魏育青等譯的《人類困境中的審美精神》(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上看到。Dasha手中是一本紅色封面的精裝本,里面“……人詩意地棲居……”,譯者陳維綱,譯自海氏的Vort?ge und Aufs?tze。
可惜:一,海氏沒有援引荷爾德林全詩;二,拋開將荷詩第一句blühen(動詞,開花、花開)輕率誤譯外,關(guān)于“只要良善,純真尚與人心同在”句,海氏在文章中明確指出“……‘良善’一語究指何物?它只是一無關(guān)緊要的字,但荷爾德林卻用大寫的修飾詞‘純真’來命名它……”,而這樣的譯文我們能看出“純真”是“良善”的同位語指稱著同一個物么?(而大陸學(xué)人引用的某些不知從什么地方譯來的這句話,竟成為“只要良善和純真……”),海氏的論述如何在譯文中自圓其說?然而,說實(shí)話,在看到戴暉的《荷爾德林文集》前,陳維綱卻是我最折服的人。因?yàn)樗淖g文中的“彰明”、“較著”、“劬勞”、“功烈”,我一直畏懼于動筆翻譯荷爾德林。
Dasha一直堅持,荷爾德林作為十八世紀(jì)末十九世紀(jì)初的“高古詩人”,譯詩必須文質(zhì)彬彬、好尚古文(他的原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也是令如今普通以德語為母語的人費(fèi)解的),也是這個原因,本詩的翻譯。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我喜歡的)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
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
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fā),
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
屯云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
誰欲討□羹?
不愿論簪笏,
悠悠滄海情。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清溪深不測, 隱處唯孤云。
松際露微月, 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 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 西山鸞鶴群。
隱居
朝代:宋 作者:邵棠
結(jié)屋水云村,車塵不及門。
坼花春有力,度砌月無痕。
墨帶新題濕,醪因旋漉渾。
紛紛名利客,誰解悟孤豚。
寄李隱居
杜荀鶴
自小棲玄到老閑,如云如鶴住應(yīng)難。
溪山不必將錢買,贏得來來去去看。
題張氏隱居二首
杜甫
春山無伴獨(dú)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馀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yuǎn)害朝看麋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鳣發(fā)發(fā),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描寫“山中寂靜”的詩句有如下:
1.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拼娙死畎住丢?dú)坐敬亭山》
2.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唐代詩人杜甫《春夜喜雨》
3. 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拼娙隧f應(yīng)物《滁州西澗》
4.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代詩人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5.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媳背娙送跫度肴粢?/p>
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文: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dú)去自在悠閑。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二、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原詩: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伴隨和風(fēng),悄悄進(jìn)入夜幕。細(xì)細(xì)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三、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譯文: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
原詩: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四、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譯文:大清早我走進(jìn)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
原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五、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譯文: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原詩: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yuǎn)岫, 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 長年悲倦游。
《竹枝》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閑鳥一時啼。 《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辭命》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見說瞿塘峽,斜銜滟預(yù)根。
難于尋鳥路,險過上龍門。羊角風(fēng)頭急,桃花水色渾。
山回若鰲轉(zhuǎn),舟入似鯨吞。岸合愁天斷,波跳恐地翻。
憐君經(jīng)此去,為感主人恩?!峨s曲歌辭·竹枝》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fēng)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怪來調(diào)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兑纺甏禾?作者:杜甫 月峽瞿塘云作頂,亂石崢嶸俗無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魚復(fù)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萬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滯生理難,斗水何直百憂寬。《寄薛三郎中(據(jù))》年代:唐 作者:杜甫 人生無賢愚,飄飖若埃塵。
自非得神仙,誰免危其身。與子俱白頭,役役??嘈?。
雖為尚書郎,不及村野人。憶昔村野人,其樂難具陳。
藹藹桑麻交,公侯為等倫。天未厭戎馬,我輩本常貧。
子尚客荊州,我亦滯江濱。峽中一臥病,瘧癘終冬春。
春復(fù)加肺氣,此病蓋有因。早歲與蘇鄭,痛飲情相親。
二公化為土,嗜酒不失真。余今委修短,豈得恨命屯。
聞子心甚壯,所過信席珍。上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
賦詩賓客間,揮灑動八垠。乃知蓋代手,才力老益神。
青草洞庭湖,東浮滄海漘。君山可避暑,況足采白蘋。
子豈無扁舟,往復(fù)江漢津。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
聽說松門峽,吐藥攬衣巾。高秋卻束帶,鼓枻視青旻。
鳳池日澄碧,濟(jì)濟(jì)多士新。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月三首》年代:唐 作者:杜甫 斷續(xù)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魍魎移深樹,蝦蟆動半輪。
故園當(dāng)北斗,直指照西秦。并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
羈棲愁里見,二十四回明。必驗(yàn)升沉體,如知進(jìn)退情。
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爽合風(fēng)襟靜,高當(dāng)淚臉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蹲园蜄|舟行經(jīng)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年代:唐 作者:李白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
始經(jīng)瞿塘峽,遂步巫山巔。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
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飛步凌絕頂,極目無纖煙。
卻顧失丹壑,仰觀臨青天。青天若可捫,銀漢去安在。
望云知蒼梧,記水辨瀛海。周游孤光晚,歷覽幽意多。
積雪照空谷,悲風(fēng)鳴森柯。歸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響啾啾。
辭山不忍聽,揮策還孤舟?!端椭苄阌螎{》年代:唐 作者:齊己 又向夔城去,知難動旅魂。
自非亡國客,何慮斷腸猿。滟滪分高仞,瞿塘露淺痕。
明年期此約,平穩(wěn)到荊門?!冻暧盒悴刨O巴峽圖》年代:唐 作者:薛濤 千疊云峰萬頃湖,白波分去繞荊吳。
感君識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峽口圖。《水調(diào)歌頭》年代:南宋 作者:王質(zhì) 淮海一星出,分野到梁州。
玉京群帝朝斗,公在列仙流。盡掃欃槍格澤,高拱紫微太乙,霞佩拂紅裯。
非霧非煙里,永侍紺云裘。日南至,月既望,壽君侯。
梅花滿眼,一朵聊當(dāng)一千秋。半夜玉堂承詔,翼旦路朝宣冊,歸去作班頭。
風(fēng)靜瞿塘峽,安穩(wěn)放行舟?!饿奶翇{》年代:宋 作者: 項安世 家住東溟狎巨濤,今年三峽試容舠。
瞿塘關(guān)下驚危甚,一席巴天浪許高。《望瞿塘峽》年代:宋 作者: 張嵲 萬古瞿塘峽,猶存禹鑿痕。
岷峨驅(qū)眾水,滟澦沒孤根。云黑樹含雨,祠荒雅噪昏。
悲涼瀼西地,三嘆相營魂。 《瞿塘峽》年代:清 作者: 張問陶 峽雨濛濛竟日閑,扁舟真落畫圖間。
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