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贈汪倫》2,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额}西林壁》蘇軾
3,青海長門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稄能娦小吠醪g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蹙S《送元二使安西》
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畎住对绨l(fā)白帝城》
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獜埨^《楓橋夜泊》
7,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鸥Α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p>
8,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踔疁o《涼州詞》
9,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10,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2,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懿佟队^滄海》
13,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拙右住跺X塘湖春行》
14,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5,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畎住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6,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17,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拍痢恫辞鼗础?/p>
18,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揞棥饵S鶴樓》
1.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門山》
2.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4.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5.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6.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唐·李白《將進酒》
7. 自別錢塘山水后,不多飲酒懶吟詩?!啤ぐ拙右住逗贾莼佤场?/p>
8. 余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唐·白居易《余杭形勝》
9.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huán)延?!啤堨铩额}杭州靈隱寺》
10. 上路穿巖竹,分流入寺泉?!啤堨铩额}杭州天竺寺》
11. 漠漠江天外,登臨返照間?!啤む嵐取兜呛贾莩恰?/p>
12. 浙江悠悠海西綠,驚濤日夜兩翻覆?!啤ば炷队^浙江濤》
13. 偶乘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遍九垓。——唐·呂巖《紹興道會》
14. 飛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濕?!啤けR綸《渡浙江》
15. 風流卻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唐·張祜《杭州開元寺牡丹》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望廬山瀑布>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D?。?/p>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說的是西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賞析: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從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
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瀲滟”,波光閃動。“空蒙”,煙雨迷茫。
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nèi)容是很多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tǒng),因為這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
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于個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jié)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fā)揮詩的內(nèi)涵。
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后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說的是錢塘江)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全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
尤其是中間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寫了孤山寺一帶到白沙堤一帶的景色,中間的轉(zhuǎn)換不露痕跡,銜接很自然。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給予人的感受。
如不說綠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tài)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jié)構(gòu)上看,從描寫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待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杜甫《望岳》(說的是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這首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說的是洞庭湖)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賞析:這是一首“干祿”詩。
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游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
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發(fā)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于用世的決心。
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崔灝《黃鶴樓》(說的是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賞析: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
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后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xié)律,但音節(jié)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說的是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賞析: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傍P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fù),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
鳳凰臺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jù)《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nèi)之西南隅,猶。
1、《初見嵩山》
宋代: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
譯文: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于塵埃之中,塵世污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wěn)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
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云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峰就從云后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
2、《登岳陽樓》
唐代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譯文: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fā),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4、《獨秀峰》
清代: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譯文: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xiàn),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桂林山水本來就十有八九奇絕卓異,而獨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幾百級階梯拾級而上才到達它的峰巔,盡覽全城風光,但見輕霧迷漫,碧波蕩漾。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何妨礙!
5、《焦山望寥山》
唐代: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譯文: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遙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藍的云霄。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為凌空的長橋,以便直通天堂。仙人如果愛惜我,就對我招招手吧,讓咱們一起去翱翔。
1、描寫長城的古詩
《古意》【宋】陸游
千金募戰(zhàn)士,萬里筑長城.何時青冢月,卻照漢家營?
2、描寫長江的古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描寫黃河的古詩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描寫黃山的古詩
《望黃山諸峰》【唐】釋島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余.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
5、描寫廬山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描寫泰山的古詩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描寫西湖的古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8、描寫山海關(guān)的古詩
《山海關(guān)》【明】黃洪憲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guān)秋草戍秦兵.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9、描寫寒山寺的古詩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0、描寫黃鶴樓的古詩
《黃鶴樓》【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1、描寫三峽的古詩
《閣夜》【唐】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12、描寫白帝城的古詩
《早發(fā)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3、描寫華清宮的古詩
《過華清宮》【唐】杜牧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14、描寫赤壁的古詩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5、描寫烏衣巷的古詩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鸛鵲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關(guān)于“景點”的詩句有
1.《菩薩蠻·綠楊眠后拖煙穗》
年代: 宋 作者: 賀鑄
綠楊眠后拕煙穗。日長掃盡青苔地。香斷入簾風。爐心檀燼紅。
蘭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許放春慵。景陽臨曉鐘。
2.《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回風落景。散亂東墻疏竹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3.《鵲橋仙·屆征途》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
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
分鴛侶。當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
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幾番回
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
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4.《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5.《雨霖鈴·寒蟬凄切》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6.《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年代: 元 作者: 許楨
買陂塘旋栽楊柳,閑人忙過曹務(wù)。山翁溪友來相賀,昨夜應(yīng)時甘雨。舟泛渚。有茶灶相從,同過東西嶼。鷗邊自語。是午夢初回,余酲未解,七碗得真趣。神仙事,云海茫茫何許。何人巖下逢呂。詩家卻有還丹訣,萬景點成奇句。公自醑。且山水徜徉,莫考飛升譜。悠悠萬古。看一片煙霞,四時風物,吾圃即玄圃。
7.《水調(diào)歌頭·落景下青嶂》
年代: 宋 作者: 張元干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滄洲。平生頗慣,江海掀舞木蘭舟。百二山河空壯。底事中原塵漲。喪亂幾時休。澤畔行吟處,天地一沙鷗。
想元龍,猶高臥,百尺樓。臨風酹酒,堪笑談話覓封侯。老去英雄不見。惟與漁樵為伴?;厥椎脽o憂。莫道三伏熱,便是五湖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