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二劉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三(唐)李樸:中秋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四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五李商隱: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六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七陸龜蒙:中秋待月轉(zhuǎn)缺霜輸上轉(zhuǎn)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八元好問:倪莊中秋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九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來源網(wǎng)絡。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王建 (唐)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 杜甫 (唐)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 白居易 (唐)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辛棄疾 (宋)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 陸龜蒙 (唐) - 《中秋待月》
?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 孟浩然 (唐) - 《秋宵月下有懷》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 (唐) - 《霜月》
?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 (宋) - 《水調(diào)歌頭》
?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晏殊 (宋) - 《中秋月》
?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 王昌齡 (唐) -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1、中秋
唐 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白話釋義:
閑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里空虛郁悶、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話釋義: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白話釋義: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下邊撒落下來,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濕潤。
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天上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4、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白話釋義:
用眼看盡淮海,漫漫海上像銀子一樣白,千萬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修治,桂樹枝就會一直長,會撐破月亮的。
5、中秋對月
唐 曹松
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白話釋義:
中秋節(jié)這天天空澄碧、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正看從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
直到天邊外面再沒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為一家人放光明。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guī)。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zhuǎn)缺霜輸上轉(zhuǎn)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zhuǎn)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jié),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輪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念奴嬌.中秋對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一、《滿江紅·中秋寄遠》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fā)。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譯文:快上西樓賞月,擔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擋,不夠明朗。請美人吹笛,驅(qū)散浮云,喚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剛經(jīng)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回又亮。追問月宮里獨處的嫦娥,孤冷凄寂時有沒有愁恨?應該有很多白發(fā)。
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長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為之助興添歡。嘆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我欲化離恨為聚歡,待人歸時再細細傾訴。
二、《嫦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藥,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擴展資料:
《滿江紅·中秋寄遠》賞析:
《滿江紅·中秋寄遠》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主旨是表述望月懷人之情。上片先以“快”字點急切之情,又以“怕”字出擔心之意,再以“憐”字表愛月之心,上結(jié)一問妙語雙關,明里關懷嫦娥之孤冷,暗中感傷自己之幽獨。下片先寫賞月之宴之酒歌,后述賞月之人之嘆之想,冀月圓說團圓,情溢字里行間。全詞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之妙。
此詞是一首望月懷人之作,可能是與詞人有著感情糾葛的歌舞女子。這個女子令詞人愛慕不已。美月當空,已能勾起人無限秋思。面對中秋夜月,那懷人之情便愈發(fā)濃烈了。于是詞人借月寫意,傳遞了詞人對歌舞女子的怨尤與不忍相舍的復雜感情。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滿江紅·中秋寄遠》
百度百科-《嫦娥》
一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二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
(唐)李樸:中秋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四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中秋節(jié)的祝福語:
一絲絲秋風,讓我們感到秋涼;一縷縷月光,把我們友情照亮;一塊塊月餅,我們分開品嘗;一個個心愿,一定要大聲對你講:中秋節(jié)快樂!
親愛的朋友,你可否知道。我風風雨雨乞討半年,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戰(zhàn)戰(zhàn)兢兢搶銀行被關了兩年就為了今天可以提錢(前)祝你中秋快樂!呵呵!
中秋節(jié),月兒圓,思念在心間;友誼深,情無限,短信送祝愿;幸福隨,吉祥伴,開心每一天;家團圓,人團圓,萬事皆團圓;好運到,福星到,生活樂無邊!
知道過節(jié)你一定會被短信包圍,我就提前將祝福編輯,讓它翻長城跨長江,一路閃過重重阻礙,以掩耳不及盜鈴兒響叮當之勢,鉆進你的耳朵里:中秋節(jié)快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 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 —— 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 —— 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天應有意故遮闌。 —— 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K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拙右住栋嗽率迦找逛酝ね隆?/p>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xiàn)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詞作上片反映執(zhí)著人生,下片表現(xiàn)善處人生。落筆瀟灑,舒卷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軾詞的典范之作。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出自《全唐詩》。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