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左遷,有《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作者】: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還有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原文〗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甲⑨尅?1、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
左遷:貶謫,降職。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黔陽縣,唐時這里還是非?;倪h的地方。
2、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3、楊花:柳絮。
子規(guī):即杜鵑鳥,啼聲哀婉凄切。4、子規(guī):即杜鵑鳥。
5、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6、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條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 7、隨風:一作“隨君”。
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貴州一帶地區(qū)。夜郎:古夜郎國在今貴州桐梓縣,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縣,在今湖南沅陵縣。
8、夜郎: 漢代我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quán),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
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賞析〗王昌齡左遷龍標,其實他并無舛誤,以故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表明自己的無辜:“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后遙寄此詩,深表同情與安撫。
〖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
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
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譯文〗楊花落盡叻,子規(guī)鳥兒不住地在啼叫,聽說你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一路上要經(jīng)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隨著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結(jié)構(gòu)〗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nèi),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
“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
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特色〗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yōu)點之一。 想像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充分地顯示出李白的藝術(shù)個性,這也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之所以有長久的藝術(shù)魅力的真正原因。
寫 情 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樓。
這首七絕以《寫情》為題,細玩全詩,很象是寫戀人失約后的痛苦心情。 此詩所寫的時間是在女友失約后的當天晚上。
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
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凹哑凇倍浴扒Ю铩?,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
“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fā)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
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怎能不失眠呢?一、二兩句從因果關(guān)系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那有觀賞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后,他再不會對良夜發(fā)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
月亮是月亮,我是我,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shù)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
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
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shù)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xiàn)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xié)調(diào),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后的情景。
“從此無心愛良夜”,“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叭嗡倍置钤诩缺憩F(xiàn)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