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不第后賦菊》作者: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周邦彥《蘇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山園小梅
[作者] 林逋
眾芳搖落獨(dú)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菊花:
1.折菊(唐.杜牧)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2.賦得殘菊(唐.李世民)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濃晞晚笑,風(fēng)勁淺殘香。
細(xì)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
3.菊花(唐.元?。?/p>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蓮花:
1.隔浦蓮(唐.白居易)
隔浦愛紅蓮,
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fēng)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開雖有明年期,
復(fù)愁明年還暫時。
2.采蓮子(唐.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3.采蓮曲(唐.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
風(fēng)飄香袖空中舉。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牡丹:
1.白牡丹 和錢學(xué)士作(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xué)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zhì),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dú)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dú)爾,理與人事并。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2.牡丹(唐.王睿)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3.牡丹(唐.歸仁)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天下更無花勝此,
人間偏得貴相宜。偷香黑蟻斜穿葉,覷蕊黃蜂倒掛枝。
除卻解禪心不動,算應(yīng)狂殺五陵兒。
剛才那位“dymm2006”的回答里面分別是牡丹、菊花和蓮。
關(guān)于蓮花,最著名的可能是這兩位的句子:一是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二是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
詠菊詩歌最著名的有: 詠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重陽夕上賦白菊 唐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shí)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至于黃巢,那都是借詠菊來寫起起兵造反之狠心,根本不是歌詠菊花,不讀也罷。牡丹被尊為國花,但歌詠之名句反倒極少。
可能因?yàn)閲说膬r(jià)值觀向來都是尊崇淡泊悠遠(yuǎn)、寧靜自守,而不推崇富麗堂皇、聲勢顯赫。
詠梅花的詩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dú)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bǔ)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fèi)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詠荷花的詩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溪細(xì)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yuǎn)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 子夜吳歌 唐·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刂鄄淮?,歸去越王家。
古風(fēng) 其二十六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詠牡丹的詩 李白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牡 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天格,池上芙蕖爭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杭州開元寺牡丹 張祜 濃艷初開小藥欄,人人惆悵出長安。 風(fēng)流郤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
詠菊花的詩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 獨(dú)立疏籬趣味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bào)與桃花一處開。
菊韻 李師-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fēng)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菊城吟 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和郭主簿 晉·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賦得殘菊: 唐·太宗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fēng)勁淺殘香。
細(xì)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
云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dú)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詠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菊花 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shí)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趙昌寒菊 宋·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重陽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陸游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殘菊 宋·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賦十月菊 金·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fēng)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詠菊 宋·楊萬里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fēng)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1.折菊(唐.杜牧)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2.賦得殘菊(唐.李世民)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晞晚笑,風(fēng)勁淺殘香。細(xì)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
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3.菊花(唐.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蓮花:1.隔浦蓮(唐.白居易)隔浦愛紅蓮,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fēng)吹落,只得一回采?;ㄩ_雖有明年期,復(fù)愁明年還暫時。
2.采蓮子(唐.皇甫松)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3.采蓮曲(唐.李白)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牡丹:1.白牡丹 和錢學(xué)士作(唐.白居易)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唯有錢學(xué)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zhì),無人自芳馨。眾嫌我獨(dú)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dú)爾,理與人事并。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描寫蓮花的古詩詞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fā)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fēng)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愛蓮說》
描寫牡丹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紅 牡 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 丹
劉灝 清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買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jià),酬值看花數(shù).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hù).
水灑復(fù)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xí)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dú)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牡丹種曲
唐朝 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
梁一老去羅衣在,拂袖風(fēng)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關(guān)于牡丹的古詩
1、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2、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只有兩枝殘.明朝風(fēng)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3、簇蕊風(fēng)頻壞,裁紅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別一年春.——元稹《牡丹》
4、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面慚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韋莊《白牡丹》
5、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花開未當(dāng)花.須是牡丹花盛發(fā),滿城方始樂無涯.邵雍《洛陽春吟》
6、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糾紛.國色鮮明舒嫩臉,仙冠重疊剪紅云.范純?nèi)省赌档ぁ?
7、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描寫菊花的詩句
1、《儀鸞殿早秋》
李世民
寒驚薊門葉,秋發(fā)小山枝。
松陰背日轉(zhuǎn),竹影避風(fēng)移。
提壺菊花岸,高興芙蓉池。
欲知涼氣早,巢空燕不窺。
2、《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dāng)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3、《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菊花》
唐·元稹
秋從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描寫蓮花的古詩詞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fā)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fēng)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關(guān)于梅花的古詩
朔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崔道融《梅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 —— 王安石《梅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陸游《卜算子·詠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fèi)評章。 —— 盧梅坡《雪梅·其一》
已是黃昏獨(dú)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 陸游《卜算子·詠梅》
眾芳搖落獨(dú)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江南幾度梅花發(fā),人在天涯鬢已斑。 ——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一、蓮1、名段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稅凵徴f》宋代:周敦頤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
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
而我唯獨(dú)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yuǎn)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
人們只能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而不能玩弄它啊。2、詩句 (1)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白蓮》唐代:陸龜蒙 譯文: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艷花欺,冰清玉潔的白蓮真應(yīng)該生長在瑤池里。(2)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秋蓮》元代:劉因 譯文: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賞的興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讓人忍受的是秋蓮的花葉已經(jīng)敗落了。
(3)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渡徠种{》唐代:溫庭筠 譯文:水流清澈見底,美麗的蓮花和嬌媚的人臉兩兩相對,水平如鏡,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紅的臉。
(4)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贈荷花》唐代:李商隱 譯文: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相映,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5)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逗苫ā非宕菏瘽?譯文:五寸的荷葉托著嬌艷的荷花,荷葉密密的貼在水面,但這并不妨礙彩舟的蕩漾。
二、牡丹1、名段 子不見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遷而移之,在冬非春。
故人與花常兩全也。子既貌取以為良,一不當(dāng),暴摧折之,移其非 時,花之怨以死也誠宜。
夫天下之荊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盡怒而遷之也。牡丹之來也,未嘗自言曰:‘宜重吾價(jià),宜置吾庭,宜黜汝舊,以讓吾新。
’一月之間,忽予忽奪,皆子一人之為。不自怒而怒花,過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復(fù)其處,以其猶奇于新也。
當(dāng)其時,新者雖來,舊者不讓,較其開孰勝而后移焉,則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復(fù)故花之位,則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
主人之喜怒無常,花之性命盡矣!然則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賤也,性果而識暗也,自恃而不謀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無花哉!——《牡丹說》清代:袁枚 譯文 您沒見過善于種花的人嗎?適宜在山上長的就種在山上,適宜在庭院中長的就栽在庭院,如果遷移它,應(yīng)該在冬天而不是春天。
所以人和花常能兩全其美。您既然根據(jù)外貌認(rèn)為那些牡丹是良種,一見不如原來想的那樣,立即粗暴地摧殘損害他們,移栽不按時節(jié),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當(dāng)然。
天底下荊棘、藜刺之類的東西比牡丹低下百倍,您沒有辦法因?yàn)樯鷼舛y(tǒng)統(tǒng)把它們遷走。牡丹來時,并不曾自己說:‘應(yīng)該看重我的身價(jià),應(yīng)該把我栽在庭院中,應(yīng)鏟除你原有的舊花,(把地方)讓給我這新來的。
’一個月中,忽而珍視它,忽而貶抑它,都是您一個人所為。不怪自己卻怪花,這就錯了!庭中舊有的牡丹花,未必一定名貴,你仍然把它們移回原處,以為它們比新買的好。
(如果當(dāng)初)新的牡丹雖然買來,舊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較它們開的花哪個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會死掉了。您忙忙,既不懂生物的習(xí)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適宜,高興了就抬舉它,生氣了就摧殘它,主人如此喜怒無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
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而輕視生物,性情專斷而缺乏見識,自以為是而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會有花木了。
2、詩句 (1)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顿p牡丹》唐代:劉禹錫 譯文: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2)青墩溪畔龍鐘客,獨(dú)立東風(fēng)看牡丹。 ——《詠牡丹》宋代:陳與義 譯文:作為身在異鄉(xiāng)的龍鐘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開了,就想起了洛陽的牡丹,只能孤獨(dú)地站在春風(fēng)中默默觀看。
(3)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惜牡丹花》唐代:白居易 譯文:惆悵地看著臺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
(4)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对伳档ぁ匪未和蹁?譯文: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卻什么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
(5)照地初開錦繡段,當(dāng)風(fēng)不結(jié)蘭麝囊?!赌档し肌诽拼喊拙右?譯文: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繡的身段,迎風(fēng)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
三、菊1、名段 菊有賢友朋之象,而先生猶愛之如此,況世之賢士子乎?是故無賢士子則已,有則必為先生之所愛,如愛斯菊矣。先生愛賢之心,豈果有異于愛菊之心乎?嗚呼!菊不能以自賢,惟先生能賢之。
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賢,惟先生能知之。賢也吾其愛,不賢也吾其棄。
嗚呼!安得賢如是菊、陶姓而潛名者,與之論先生之交際哉!——《愛菊說》元代:戴良 譯文 菊花具有賢友良朋的特征,先生尚且這樣喜愛它,更何況世間的賢能之士呢?所以,世上沒有賢能之人就罷。
菊花: 1.折菊(唐.杜牧)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2.賦得殘菊(唐.李世民)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晞晚笑,風(fēng)勁淺殘香。 細(xì)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
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 3.菊花(唐.元?。?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蓮花: 1.隔浦蓮(唐.白居易) 隔浦愛紅蓮, 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fēng)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開雖有明年期, 復(fù)愁明年還暫時。
2.采蓮子(唐.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3.采蓮曲(唐.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 風(fēng)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牡丹: 1.白牡丹 和錢學(xué)士作(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xué)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zhì),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dú)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dú)爾,理與人事并。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4.8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