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纖云弄巧》
宋代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楓橋夜泊》
唐代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洛橋晚望》
唐代 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jié),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上洛橋》
唐代 李益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成都曲 張籍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 游 辛棄疾 一水奔流疊嶂開,溪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神仙萬里乘風去,更度槎丫個樣橋。
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瞥向蒼崖高處見,三三兩兩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嚙多,懸知千古也消磨。 人間正覓擎天柱,無奈風吹雨打何。
自有山來幾許年,千奇萬怪只依然。 試從精舍先生問,定在包犧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師,日日吟詩坐釣磯。 費盡煙霞供不足,幾時西伯載將歸? 行盡桑麻九曲天,更尋佳處可留連。
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 -------------------------------------------------------------------------------- 九曲棹歌 朱熹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
道人不作陽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三曲君看駕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許,泡沫風燈敢自憐。 四曲東西兩石巖,巖花垂露碧 毿。
金雞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 五曲山高云氣深,長時煙雨暗平林。
林間有客無人識,矣乃聲中萬古心。 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guān)。
客來倚棹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七曲移舟上碧灘,隱屏仙掌更回看。
卻憐昨夜峰頭雨,添得飛泉幾道寒。 八曲風煙勢欲開,鼓樓巖下水縈回。
莫言此地無佳景,自是游人不上來。 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 天凈沙 春 無名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送人游吳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
--------------------------------------------------------------------------------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絕句 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p>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jié),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zhàn)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guān)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zhàn)凈妖氛。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劉長卿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jīng)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云。 --------------------------------------------------------------------------------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 早發(fā)竹下 范成大 結(jié)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 初歸石湖 范成大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 信腳自能知舊路,驚心時復(fù)認鄰翁。
當時手種斜橋柳,無數(shù)鳴蜩翠掃空。 -------------------------------------------------------------------------------- 梅花 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 東陽道上 黃鎮(zhèn)成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 過楊村 楊萬里 。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2.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
岸花前后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能促歲陰惟白發(fā),巧乘風馬是春光。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憶越鄉(xiāng)。(《靈汜橋》 李紳) 3.隱隱飛橋隔野炊,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 張旭) 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 陸游) 5.縹緲云邊罨畫樓,空蒙雨外木蘭舟。
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泊舟湖橋酒樓下》) 6.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云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
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
(《江上》) 7.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
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
(《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 8.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沖破一溪云。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
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斗轉(zhuǎn)夜將分。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秋夕虹橋舟中偶賦》) 9.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wǎng)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
(《鑒湖柳枝詞十二首》) 10.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慘慘雪欲作。
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獨行,過柳橋而歸》陸游) 11.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阿房宮賦》杜牧) 12.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劉禹錫 ) 13.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和牛相公游南莊醉后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劉禹錫) 14.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經(jīng).大雅.大明》) 15.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16.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
(《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yīng)制》李嶠) 17.漸入新豐路,衰紅映小橋。渾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銷。
(《歸路》陸龜蒙) 18.南橋春日暮,楊柳帶青渠。不得同攜手,空成意有馀。
(《贈別》皇甫冉) 19.翠色晴來近,長亭路去遙。無人折煙縷,落日拂溪橋。
(《途中柳》 李中) 20.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上洛橋》 李益) 21.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長相思》蘇颋) 22.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送冷朝陽還上元》韓翃) 23.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 24.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 25.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26.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
(《玄都觀》徐氏) 27.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采?!穭⑾R模?28.橫遮野水石,前帶荒村道。來往見愁人,清風柳陰好。
(《板橋》司空曙) 29.幾處白煙斷,一川紅樹時。壞橋侵轍水,殘照背村碑。
(《閑步》司空圖) 30.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 31.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賦得浦外虹送人》陳潤) 32.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 33.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疇昔篇》駱賓王) 34.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賦西漢》魏徵) 35.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
(《蒲津迎駕》宋璟) 36.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37.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
(《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38.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39.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 40.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 41.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任希古) 42.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43.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 44.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45.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游俠篇》陳子良) 46.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詠史其二》盧照鄰) 47.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還京贈別》盧照鄰) 48.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49.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 50.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游石淙山》張昌宗) 51.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
(《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52.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寄樂天》元?。?53.洛陽宮闕照天地,四面山川無毒氣。
誰令漢祖都秦關(guān),從此奸雄轉(zhuǎn)相熾。(《天津橋》劉叉) 54.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 55.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
(《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56.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
描寫橋的詩詞名句1、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
——楊師道《闕題》2、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張昌宗《游石淙山》3、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馮延已《鵲踏枝》4、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懹巍肚锼肌?、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王維《曉行巴峽》6、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盧照鄰《還京贈別》7、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
——張說《東都酺宴四首》8、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蹙S《送楊長史赴果州》9、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10、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11、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懹巍段逶茦颉?2、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
——溫庭筠《舞曲歌辭·屈柘詞》13、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顛洞喝帐萄缧臆饺貓@應(yīng)制》14、皋橋依舊綠楊中,閭里猶生隱士風。
唯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と招荨陡迾颉?5、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李世民《帝京篇》16、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劉元淑《雜曲歌辭·妾薄命》17、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18、誰知橋上思,萬里在江樓。
——李頻《東渭橋晚眺》19、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王建《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20、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劉禹錫《雜曲歌辭·壯士行》21、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游《沈園》22、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蜗9拧逗烷L孫秘監(jiān)七夕》23、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
——王維《燕子龕禪師》24、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K颋《長相思》25、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
——宋之問《送趙司馬赴蜀州》26、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獎⑾R摹恫缮!?7、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張旭《桃花溪》28、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zhuǎn)。
(感懷)董思恭29、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横纭顿x西漢》30、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張謂《早梅》31、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溫庭筠《相和歌辭·常林歡》32、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
——張說《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33、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祖詠《江南旅情》34、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
——宗楚客《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yīng)制》35、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獎⒂礤a《雜曲歌辭·竹枝》36、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37、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徐氏《玄都觀》38、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
——朱子奢《文德皇后挽歌》39、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樫e王《送吳七游蜀》40、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
——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41、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
(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42、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43、橫截春流架斷虹,憑欄猶思五噫風。
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扆斆伞逗鸵u美詠皋橋》44、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
應(yīng)訝臨邛沽酒客,逢時還作漢公卿。——汪遵《升仙橋》45、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宋之問《靈隱寺》46、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n翃《相和歌辭·江南曲》47、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陳子良《游俠篇》48、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49、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杜甫《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50、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洛陽陌?!铐牎斗鸥栊写鸬苣洹?1、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
——宋之問52、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盧照鄰《詠史其二》53、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
——上官儀《安德山池宴集》54、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雜曲歌辭·祓禊曲》55、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愖影骸洞喝盏墙鹑A觀》56、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虞世南《和鑾輿頓戲下》57、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苇Z《蒲津迎駕》58、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崔顥《相和歌辭·相逢行》59、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畎偎帯栋驳律匠匮缂?0、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王勃《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61、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樫e王《疇昔篇》62、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63、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脊А陡袘选?。
寄揚州韓綽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注解】:
1、迢迢:形容遙遠。
2、玉人:指韓綽,含贊美之意。
【韻譯】:
青山隱隱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時令已過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揚州二十四橋,月色格外嬌嬈。
老友你在何處,聽取美人吹簫?
橋的詩句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
回環(huán)鳥道接長橋,云影山光入望遙。
縮千里為咫尺,聯(lián)兩地成一家
水光遙接漢,虹氣上凌虛
上下影搖波底月,往來人渡鏡中梯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游《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陸游《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馮延已《鵲踏枝》: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現(xiàn)代詩:徐志摩《再別康橋》
卞之琳《斷章》: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橋的詩歌: 《詩經(jīng).大雅.大明》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中寫武王之母太姒來歸之情,文王親自迎親于渭水,渭水無車,于是立即“造舟為梁”,以通親好,顯示了文王對太姒女的真摯感情和遇事果斷的魄力,因而極大地顯示了文王的光輝。這可以說是我國詩歌中最早出現(xiàn)詠橋的名句。
元?。?79-813)字微之,曾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樂天》:“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p>
靈汜橋在五云門外,今廢。此詩寫越州風光的優(yōu)美,熱情邀請白居易來越州銷魂。
陸游(1125-1210),山陰人。古代愛國詩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詩至少寫到30多座橋,有百余首橋詩。
陸游與云門寺結(jié)下深厚的感情,這里曾經(jīng)是陸游早年讀書之處,史稱“ 云門草堂”。《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钡诙涫敲枥L石橋的千古佳句。
《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紹興城里的橋,陸游也寫了不少詠橋詩,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薄对孪伦匀龢蚍汉w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
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
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薄肚锵鐦蛑壑信假x》:“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沖破一溪云。
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斗轉(zhuǎn)夜將分。
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陰人,為明代著名詩人、戲劇家、書畫家, 我國青藤畫派創(chuàng)始人,寫了不少詠橋詩。
如:《柳橋不知誰氏園,舊有梨樹六株,花甚盛。余每當月夜坐觀移時,擬買之屋而扁曰香雪園,今歸誰氏,梨且斫盡矣》,這詩題目較長,對柳橋梨樹表達了深切的情意:“六樹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記柳橋頭。
嬌來靨靨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樓。不受三郎催羯鼓、好當一夢入羅浮。
今來斫盡誰家圃,鼙負山人扁額休。” 李慈銘(1834-1894),被尊為一代文史大師, 寫過一些頌贊紹興柳橋的詩:《寓山四負堂謁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絕寓園中,角巾屹然水中止。
講學(xué)同源幸得人,柳橋攜手王元趾”句。《東郭門外渡東橋吊余忠節(jié)公尚書二首》:此詩作者有自注:“明季狀元殉國者,公與杞縣劉文正、吉水劉文忠三人而已?!?/p>
“一死從容完晚節(jié),二劉先后重拜名。隔城亦有尚書在,慚見橋東一水清?!?/p>
另外還有一些橋詩如:《青田湖競渡詞十六首》:“虹橋三里小紅樓,樓下人家早艤舟。釧影隔窗燈未滅,曉星簾幕各梳頭?!?/p>
《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闌夜泛輕舠,燭影霞川五里遙。臨水人家花夾岸,笛聲吹月滿紅橋?!?/p>
《鑒湖柳枝詞十二首》:“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wǎng)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p>
《微雨中過湖塘二首》:“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白云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p>
周作人(1885-1967),紹興人,是對新文學(xué)作出過多種貢獻的作家, 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占有很高地位,寫了不少歌詠紹興橋梁與懷念的詩。如《苦茶庵打油詩(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橋下路骨灰瓦屑最難看?!?/p>
《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其九:“柳橋無復(fù)清冷水,梅市空余暗淡山。 ”《吾家數(shù)典》詩其六:“清道橋下百姓家,逸齋遺教是桑麻。”
《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與橋》一詩:“往昔居越中,吾愛河與橋/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櫓但用篙/夏日河水干,兩岸丈許高/洞橋如虹亙,石梁橫空蹺/亦常有過樓,步屨聲非遙/(板橋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過樓,亦曰過橋,為居民所私設(shè)者,唯城內(nèi)有之。) 行行二三里,橋影錯相交/既出水城門,風景變一朝/河港俄空闊,野板風蕭蕭/ 試立船頭望,爐峰干云霄/?!?/p>
2、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擔當不起 3、橋的名言佳句: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4:橋的史話: 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時,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間,出現(xiàn)了架 設(shè)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浮橋。 建于1706年的滬定鐵索橋跨長約100m,寬約2.8M,由13 條錨固于兩岸的鐵鏈組成,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中經(jīng) 渡此橋,由此更加聞名。
灌縣的安瀾竹索橋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 索橋,全長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徑約61m,全橋由細竹蔑編粗五寸的24根竹索組成,其中橋面索和扶擋索各半。 在秦漢時期,我國已廣泛修建石粱橋。
世界上現(xiàn)在是保 存著的最長、工程最艱巨的石粱橋,就是我國于1053一1059年 在福建泉州建造的萬安橋,也稱洛陽橋,此橋長達800米,共47 孔,位于“波濤洶涌,水深不可址”的??诮嫔稀4藰蛞?磐石鋪遍橋位底,是近代筏形基礎(chǔ)的開端,并且獨具匠心地用養(yǎng)殖海生牡蠣的方法膠固橋基使成整體,此也是世界上 絕無僅有的造橋方法,近千年前就。
大中小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
(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王建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
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雜曲歌辭"祓禊曲) 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賦西漢)魏徵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 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游俠篇)陳子良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
(詠史其二)盧照鄰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還京贈別)盧照鄰 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
(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任希古 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
(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yīng)制)宗楚客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fù)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 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
(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 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 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yīng)制)李嶠 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zhuǎn)。
(感懷)董思恭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
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 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luò),香車玉作輪。
(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長相思)蘇颋 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疇昔篇)駱賓王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
(送吳七游蜀)駱賓王 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游石淙山)張昌宗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
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采桑)劉希夷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
(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
(東都酺宴四首)張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溪)張旭 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
(燕子龕禪師)王維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
(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曉行巴峽)王維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江南旅情)祖詠 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洛陽陌。
(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頎。
學(xué)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資料、學(xué)習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參考,如學(xué)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6秒